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军南下时宋徽宗令何灌带老弱病残北上增援,失利后也不许其入朝

金军南下时宋徽宗令何灌带老弱病残北上增援,失利后也不许其入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03 更新时间:2024/1/18 18:54:49

然而北宋为何无将?从北宋大将何灌的身上或许可以看到端倪。

文武兼备的何灌

武功

何灌此人,武举出身,天生神力。曾任火山军巡检,镇守宋辽边境。辽军常常过境来取泉水,何灌军士不堪其扰。于是划定边境,不让辽人前来,辽人便举兵来攻。何灌将其轻松击退,并箭射高崖上的石头。箭透入石。辽人大骇,再不敢来。“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

汉名将李广,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见一石头,错认成猛虎,一箭射去,箭镞入石。可当发现是石头时,再射弓箭,却再没有射进石头之中。“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由此可见,箭镞入石,需要强弓硬箭之外,更需要超强的神力与赤诚之心。

何灌不费吹灰之力,便将箭镞射入高处石头,可是比李广射石难多了。要知道自下而上的射程角度,会限制箭的威力。所以何灌对辽做出如此威慑,可见何灌的武力与忠心,在大宋王朝是数一数二的。何灌曾“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候。”

尤其在北宋末年,徽宗时期,举国上下,军备懈怠,军士懒惰,将领腐化,早已将战术战略,抛于九霄云外了。

何灌

而何灌却是例外。何灌与西夏对战,箭无虚发,一箭穿透西夏士兵,大挫西夏军威。何灌之名,也天下传扬。“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文治

何灌的卓越能力并非尽表现在武功射术。他在做沧州知府、岷州知府时,改武从文,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将两地的军士招募,边防守卫与百姓的农耕结合,很快取得良好效果。“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北宋末年,辽、西夏、金等强敌环伺,边防一直都是老大难问题,几任封疆大吏都不能解决。直到何灌到来。

因为封疆大吏,或文臣,或武将,皆是从自身有限的知识储备出发,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将文治百姓与武治军事相结合。

北宋形势图

何灌本身就是武将出身,很了解军事,又深明大义,关注百姓疾苦。所以才能独树一帜,通过将农耕、水利等相关政策结合,将百姓与军士,拧成一股绳,战时为兵,闲时为民。

然而,乱世造英雄,昏君亡天下。

悲情英雄的何灌

金南下攻宋。

宋徽宗将数万禁军精锐全部交给梁方平。出城北上黎阳,抵御金军。何灌向宰相白时中劝谏:“金人倾国远至,其锋不可当。今方平扫精锐以北,万有一不枝梧,何以善吾后,盍留以卫根本。”金军南下,锐不可当。梁方平必败,届时,东京无险可据,无兵可守,危在旦夕。应留下大部分精兵,做好东京保卫战的准备。

白时中不听,反而让何灌带一群老弱病残,北上增援。何灌请辞,遭到驳斥,只能又从附近招募百姓,不到两万人,建立第二道防线。“不从,明日,又命灌行,辞以军不堪战,强之,拜武泰军节度使、河东河北制置副使。未及行而帝内禅,灌领兵入卫。郓王楷至门欲入,灌曰:‘大事已定,王何所受命而来?’导者惧而退。灌竟行,援兵二万不能足,听募民充数。”

老弱病残的军士,加上不会打仗的百姓,抵挡金国的骑兵,这无疑于以卵击石。果然梁方平大败,“南奔,”第二防线的何灌,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节节败退,直到京城。“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赵佶

光杆司令的何灌在京城西城外坚守,徽宗不许其入朝,不听何灌辩解,也不听何灌的防守策略。何灌成了一枚棋弃子。“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面对绝境的何灌,依旧坚守,没有丝毫动摇精忠护国之念。交战三日,终究寡不敌众,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享年六十二。“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帐下韩综、雷彦兴,奇士也,各手杀数人,从以死。钦宗哀悼,赐金帛,命官护葬。已而言者论其不守河津,追削官秩。长子蓟,至阁门宣赞舍人。从父战,箭贯左臂,拔出之,病创死。绍兴四年,中子藓以灌事泣诉于朝,诏复履正大夫、忠正军承宣使。”

何灌之死,可以说是时运不济,主公不明,非战之罪。

何灌有万夫不当之勇,又胸有丘壑、腹藏甲兵,是个很难得的将帅之才。然而上峰不信任,处处掣肘,导致何灌不能一展抱负,望洋兴叹。

何灌是孤胆英雄。他带着一帮老弱病残,对阵装备精良金军。个人能力再突出,也不能以一敌万。

项羽曾言:“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万人敌,是兵法,却也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何灌一人,上无垂青,下无支援,孤身奋战,只能悲情结局。

何灌

何灌,北宋难得一见的忠勇猛将。即便皇帝不怜,众臣不屑,依旧秉持忠心,以死报国。不论是个人武力、战略素质、高洁品质,堪称武将典范。

有人悲叹壮志难酬,如陆游、辛弃疾,一生难以施展抱负,收复失地。让人悲怆,甚觉遗憾。

可是一身正气,心比日月,却被同仁隔绝。居其位,而难谋其政。只能空看天下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才是真的凄凉。

何灌的悲情,就如谭嗣同所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若不死,征伐魏国指日可待,他死后,刘备大哭说:孔明害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死后,征讨曹魏在众人看来,一直是一项艰难到不可能完成的事业。因为当时形势对于蜀国太不利了。相比于占据中原的曹魏,和坐拥江东财富的东吴,仅仅有着益州和汉中的蜀国显得那么孤苦。与此同时,又相继发生了败走的关羽和驾崩的仁帝,缺乏后继人才的蜀国让诸葛亮费尽心力。面对着刘禅的他是否会想起,因其而毙命的勇猛

  • 金军两次攻打开封,开封沦陷后宋朝宗室大臣下场极为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金第一次攻宋宣和七年(1125年)8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十月,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戍将韩民毅投降。靖康元年(1126年)1月2日,于白河(今北京密云县白河峡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大败宋

  • 中国唯一从春秋造到21世纪的超级工程,历经2500年,至今仍没完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大的运河。在古代来说,他们没有车,交通十分不方便。但是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利用河运的方式,这样便捷省力又经济。河运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一种是人工的,天然河道优点有很多,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它会随

  • 偏重军事发展,赵国成军事强国,但为何发展却是头重脚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赵国根源于晋国,赵国的建立的奠基者赵氏,在晋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作为晋国的氏宗族,对晋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二是赵国的历史战事。赵国建立于战国初期,也是一个新兴的附庸国。赵国在建国之初就赶上了战国时期。[var1]一、赵国发展战略1、开拓西北从赵简子梦游帝所,以及他告诉大夫梦的内容,和后来遇到的挡道

  • 唐诗传世名篇29:天子呼来不上船-“诗仙”和“酒仙”李白-1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伟大的“诗仙”和“酒仙”李白,出身其实非常神秘。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祖籍为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秦安),一说出生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后避玄宗讳改昌明)。还有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家世、家族皆

  • 为何最后秦国统一六国时,六国不联合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六国联合能灭了秦国吗,秦国统一六国为什么不联合,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5分钟

    [var1]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会像,既然战国都存在了那么长的时间了。也就是说当时大家的力量都是很强大的,毕竟能够成为战国七雄的国家肯定实力并不会是很弱小的。而且不管怎么说,至少六国加在一起肯定是比秦国要强大吧。为何其他的国家看着邻国被秦国消灭,不仅没有动手,没有出兵,而且就连战国初期的时候各种合纵连横

  • 这件“金蝉玉叶”,原来是明代潮流单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今天,一起来认识金蝉玉叶饰件“金蝉玉叶”原来是一支发簪“锵洋鸣玉珮,灼烁耀金蝉”古人最爱“金玉同框”1954年,考古人员在苏州五峰山发现一件“金蝉玉叶”它出土的位置在墓主人的头部一同出土的还有银笄(jī)二件、金银嵌宝玉插花四件一根4.7厘米长的银柄柄的顶端有一银托,银托中有

  • 王阳明主题雕塑 山穷水尽疑无路,龙场悟道又逢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 为什么历史上只出了一个勾践?这份情怀项羽也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勾践的个人简介,灵玉到马厩探望勾践,勾践灭吴原文

    [var1]而越王勾践的事迹,现在也已经变成了卧薪尝胆的典型例子。它激励着深处的困境中的人们要增强自己隐忍的耐力和以后崛起的信心。但是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难的。而这种难度也是常人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历史上也仅仅只有越王勾践一人达到这种境界而已![var1]要是我们单论重新崛起

  • 李清照近三十年的婚姻竟遗憾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清照个人资料,李清照古尸容貌复原图,李清照骂丈夫的诗

    在这样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梦令》就诞生了,“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但宋朝当时的人们却认为作为女子如此极为不妥,“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又不去考进士,文采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整日的早出晚归,有谁敢娶这样的野丫头!”但是姻缘天注定,偏偏就有人敢娶她,而且娶她的还是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