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诗传世名篇29:天子呼来不上船-“诗仙”和“酒仙”李白-1

唐诗传世名篇29:天子呼来不上船-“诗仙”和“酒仙”李白-1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61 更新时间:2024/2/22 3:13:15

伟大的“诗仙”和“酒仙”李白

出身其实非常神秘。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杜甫并称为“李杜”,

祖籍为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秦安),

一说出生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后避玄宗讳改昌明)。

还有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家世、家族皆不详。

☻李白的青年时期(20岁~30岁)

1、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简析】

开元十二年(724)秋,

李白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

附: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简析】

李白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古。

写远离家乡的戍边将士

与家中妻室的思念之情,

反映战争带给民众的痛苦。

2、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简析】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出蜀至荆门,赠别家乡作,

郁贤皓认为,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

3、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简析】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春,

李白自金陵(今江苏南京)赴扬州,

临行朋友为他饯行,李白作此诗留别。

4、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简析】

开元十三年(725)李白赴江东,途经天门山,

从两岸青山夹缝中远望雄奇壮观,

江水浩荡奔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

表现出一种新鲜而鲜活的情趣。

5、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简析】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前后,

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

附:

1、庐山瀑布【唐】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2、瀑布【唐】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中天。

6、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简析】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秋末,李白初游金陵。

长干,是地名,在秦淮河南。

乐府旧题有《长干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载古辞一首,

崔颢崔国辅也有《小长干曲》。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简析】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9月15日,

25岁的李白在扬州旅舍,抬头仰望,

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8、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简析】

此诗题原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

李白青年名声未振,开元十五年(727)秋,

“东涉溟海”溯江往洞庭,拟安葬友人吴指南,

途经牛渚(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

北端突入江中即采石矶)。

《晋书·文苑传》载:

袁宏少时孤贫,以运租为业。

镇西将军谢尚秋夜乘月泛江,

听到袁宏在运租船上咏史诗,非常赞赏,

邀宏过船谈论直到天明。

袁宏得谢尚赞誉,声名大著。

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简析】

开元十六年(728)李白春至江夏,改葬吴指南。

暮春,送孟浩然去广陵(也就是扬州)。

李白从27岁到35岁将近十年到处漫游,

但比较固定居住在湖北安陆,

认识大12岁的孟浩然,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10、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简析】

李白生于701年,孟浩然生于689年,

两人年龄相差12岁,是一对忘年交。

孟浩然隐襄阳鹿门山,40多岁客游京师,

当路无人,就是没有关系,还归故园。

李白在长安也有类似不如意——

少隐岷山,又隐徂徕山,

后玄宗召供奉翰林,

最终因为小人谗毁赐金放还。

11、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简析】

夸张的浪漫,神奇的想象力,

李德书认为,

李白在湖北黄梅县写《题峰顶寺》:

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是李白少年诗作,

原题《上楼诗》,就是绵州越王楼。

12、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简析】

李白20岁出川后,

从开元十五年(727年),

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

开元十七年(729年)或十八年(730年),

隐居在白兆山桃花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最后秦国统一六国时,六国不联合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六国联合能灭了秦国吗,秦国统一六国为什么不联合,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5分钟

    [var1]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会像,既然战国都存在了那么长的时间了。也就是说当时大家的力量都是很强大的,毕竟能够成为战国七雄的国家肯定实力并不会是很弱小的。而且不管怎么说,至少六国加在一起肯定是比秦国要强大吧。为何其他的国家看着邻国被秦国消灭,不仅没有动手,没有出兵,而且就连战国初期的时候各种合纵连横

  • 这件“金蝉玉叶”,原来是明代潮流单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今天,一起来认识金蝉玉叶饰件“金蝉玉叶”原来是一支发簪“锵洋鸣玉珮,灼烁耀金蝉”古人最爱“金玉同框”1954年,考古人员在苏州五峰山发现一件“金蝉玉叶”它出土的位置在墓主人的头部一同出土的还有银笄(jī)二件、金银嵌宝玉插花四件一根4.7厘米长的银柄柄的顶端有一银托,银托中有

  • 王阳明主题雕塑 山穷水尽疑无路,龙场悟道又逢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 为什么历史上只出了一个勾践?这份情怀项羽也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勾践的个人简介,灵玉到马厩探望勾践,勾践灭吴原文

    [var1]而越王勾践的事迹,现在也已经变成了卧薪尝胆的典型例子。它激励着深处的困境中的人们要增强自己隐忍的耐力和以后崛起的信心。但是这种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难的。而这种难度也是常人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历史上也仅仅只有越王勾践一人达到这种境界而已![var1]要是我们单论重新崛起

  • 李清照近三十年的婚姻竟遗憾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清照个人资料,李清照古尸容貌复原图,李清照骂丈夫的诗

    在这样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如梦令》就诞生了,“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但宋朝当时的人们却认为作为女子如此极为不妥,“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又不去考进士,文采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整日的早出晚归,有谁敢娶这样的野丫头!”但是姻缘天注定,偏偏就有人敢娶她,而且娶她的还是当时

  • 三国中被低估的魏国名将,早年被曹操看中,后两次打败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魏国的十大名将,魏国为什么怕诸葛亮,三国时期魏国最厉害的谋士

    [var1]曹操看出了曹真的潜能,让他去参加虎豹骑,随后,在曹魏担任了很多重要职务,他主要负责西北边境,在此期间,曹真的政治,军事能力开始显露出来,所以在221年,派其平复河西的战乱,他果然没让失望,平定了河西,还打败了吴将孙盛,占领了江陵,回到曹魏后,被恩赐为中军大将军。最让其名声大噪的是其接受辅

  • 李清照的“真性情”竟来源于父母的放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北宋都城汴梁,这位后来的“史上第一女词人”,那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她出生的地方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富裕的大城市。北宋都城汴梁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是大文豪苏东坡的得意弟子,考中进士之后,李格非更是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李清照的母亲是宰

  • 三国时期,吴国为何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吴国灭亡时间,三国时期吴国是被谁灭的,蜀国灭亡吴国怎么样

    作为三国当中的主角之一,东吴政权在那个时代无疑占有了相当重要的分量,对推动整个时代的发展来说也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这样一个历经数十年经营的政权,最终却依旧难逃覆灭的命运,其中固然有着曹魏政权过于强大的原因,但其自身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才对其灭亡起到了主要影响。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在战略政策上的

  • 陈友谅被杀,达氏被掳,她告诉朱梓:朱元璋是杀父仇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又经历了很多年,这些年朱元璋招兵买马,韬光养晦,修养生息,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手中的兵马依然没有陈友亮的兵马多,而他也依然没有张士成的钱财多,本想接着韬光养晦,无奈陈友亮不给他机会,直接率兵打来,只有硬着头皮应战。朱元璋手下谋士众多,硬拼肯定是拼不过陈友谅,但是最后用战略之书术将陈友谅

  • 历代君王离奇死法:建文帝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建文,建文帝历史结局,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

    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太祖在世实行分封,将自己的儿子们封往边塞,领兵驻守,抵御胡虏。虽说藩王们本身护卫兵力也仅足以自守,但建文帝想着这些叔叔们倘若集结而出,六师齐征又如何抵抗。于是在即位不久后,便开始着手削藩,以巩固皇权。诸王中数燕王朱棣势力最大,在建文帝对其他诸王连番操作的时候,或许是为自保,或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