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诗文十二大名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诗文十二大名篇: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749 更新时间:2024/2/13 4:15:13

(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出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 。曾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学士,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先后迎娶宰相许圉师宗楚客的孙女。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家。上元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二。

著有《李太白集》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李白 古诗》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李白 古诗》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李白 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古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古诗》。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通:馐;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首诗一般认为是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吴小如教授认为,李白这两首诗体裁不一,内容也有一部分重复,疑非一时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诗文系年》中根据任华《杂言寄李白》诗,认为第一首五古为李白入长安以前(开元年间)所作。另有人认为第二首七绝作于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李白到庐山的夏秋之交。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李白于天宝十三载(754年)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另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唐天宝年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到了泾县,李白问汪伦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回答说:“桃花是潭水的名字,并无桃花。万家是店主人姓万,并没有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

李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李白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此诗给汪伦。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 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随风 一作:随君)

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古诗》大概作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 一作: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对《《蜀道难》李白 古诗》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明显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虽然盘剥欺压百姓,却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结朝中权贵,以求到长安去做京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李白 古诗》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三五七言/秋风词》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这是一篇言情之作。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前人也有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说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二说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三说作于开元十四年(726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打成一团糟,为何外族人却不敢趁机入侵?你看是谁在镇守边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混战为什么没有外族人入侵,三国那么乱为什么南蛮不敢入侵,三国能打过八国联军吗

    这位镇守边关让外族不敢踏进一步的大将叫做田豫,提起他的名字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一脸茫然,因为比起关羽、赵云和孙权等人,田豫的知名度似乎并不怎么高。这并不是因为他不厉害,而是因为三国时期厉害的人太多了,实际上田豫也是一名非常优秀和出色的将领。田豫最开始是跟着刘备的,不过后来又从刘备身边离开了,还让刘备悲伤

  • 李白最崇拜的唐朝名将,杜甫却写诗讽刺,如今此人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李白最崇拜的这一位唐朝名将,却被杜甫却写诗讽刺。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西鄙人”的一首诗,所以如今此人可谓家喻户晓。此人叫哥舒翰,唐朝一代名将!为什么说哥舒翰是李白最崇拜的唐朝名将?大家看一看这首诗就知道了,《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浩荡深谋喷江海,

  • 李白、杜甫、苏轼都来了?四川人艺话剧快闪亮相双流机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苏学士啊,我来给您介绍介绍啊。这是李白、这是杜甫,你肯定认识。你们都是在咱们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也是和我们四川成都息息相关的历史名人……这位,你们那个朝代他还没出生。北宋‘名震江湖’的苏轼苏大才子,他的故事从咱们四川眉山开始,一路至陕西、湖州、密州、惠州、儋州......他的足迹可以说是遍布小半个中

  • 三国4大守城名将,第4位是曹魏名将,剩下的3个你可能不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古代战争,其实也不过就是两个字,也就是攻和守了。进攻厉害的名将在历史上确实是数不胜数,比如四大军神白起、韩信、李靖、岳飞都是善攻的名将,可守城确实也非常重要,不是有一句话说防守也是最强的进攻嘛。所以本期台台君就来盘点一下在三国时期守城最厉害的四位将领。第四位:曹仁相信稍微三国点三国的人对这位名将

  • 开元十九年,李白被一群人暴揍一顿,当时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有着“诗仙”之称。但很多人都不知,其实李白还是一位剑客,他曾经拜“剑圣”裴旻为师,学习剑术。因此他才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诗句。开元十三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如此豪迈甚至狂傲的李白,却在六年后,也就是开元十九年,被

  • 李白也曾情场失意,被女子拒绝后,写下一首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的诗词用句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凌驾在普通文字之上,这也是他被称为“诗仙”的原因,更有贺知章在看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之后,称赞他为“谪仙人”,这样一个被贬入凡间的神仙也有很多烦恼。李白在三十岁之前,生活还算是顺顺利利,他十岁的时候就可以通读百家,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写了很多首诗,成了诗人,他还学习剑术,

  • 三国最好女色的名臣,曹操都甘拜下风,75岁还生个非常牛逼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你会说是吕布,为了貂蝉,与义父董卓反目,甚至是弑亲。可是小姑娘小伙们都醒醒吧,貂蝉只是《三国演义》中的美女,也许有历史原型,但是并不能作为证据,但是呢,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对不对,吕布确实好色,例如“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厚?”喜爱各个将领的妻子,确实滥情。也许你又想到了曹操,宛城之战中,当初,和刘

  • 诗仙李白从来不工作,却满世界旅游,开销到底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一生没有俸禄,也没有地产或者别的资财,但是他却能赤手空拳周游世界,漫游山川,有时出手还相当阔绰,这不禁让人好奇,他的经济来源来自哪里?有人说他出蜀时带了一笔钱财,不过这算是一种合理的推测,没有真凭实据,但即使这笔钱数目再大,恐怕也经不起他入宫前十七年的挥霍吧!离开皇宫时,唐玄宗的确赏赐给他一笔钱

  • 李白写了一首肉麻的诗,原来是给杨贵妃的,开篇两句你肯定听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写了一首肉麻的诗,原来是给杨贵妃的,开篇两句你肯定听过!要知道李白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文武全才的李白,所写的诗涉及多个方面,有豪迈的、有婉约的、有山水的、更有乡愁的,除了这些以外,风雅韵事之诗也不在少数,比如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首诗——《清平调·其一》,就是李白夸赞杨贵妃的,大家接着往下看

  • 李白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一条白龙,所以取名为“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传说中,他的成长与生平经历也是一段传奇。据说,他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一条白龙从天而降,随后她怀孕生子,于是就给他取名为"白"。李白小时候父母双亡,被亲戚抚养长大,他聪明机智,好学不倦。后来他依靠考试和游历,结识了一位名叫杜甫的大诗人,两人成为好友。李白一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