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恪:他是杨广的外孙,只比李治大九岁,为何最后却会蒙冤而死?

李恪:他是杨广的外孙,只比李治大九岁,为何最后却会蒙冤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480 更新时间:2024/2/13 9:28:33

李恪出生于公元619年,母亲为杨氏,因被李渊父子俘虏结识李世民,后两人成婚第二年生下李恪。儿时的李恪还被宇文化及等人抓去当人质,也可以说是从小就在敌军的阵营中长大。

直到贞观四年,李世民才把自己的第3个儿子接回中原。但李恪在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面前,身份地位不算突出。因为长孙皇后家族在朝中的势力是比较大的,二来,李恪只能算是李世民的庶子。

但=父亲还是比较喜欢李恪,在他两岁的时候就给了长沙郡王的封号,4年后又给他改封为汉中郡王。等到父亲通过玄武门之变晋级成为皇帝,他也就成为了皇子。

第2年他就被封为蜀王,可见李世民对这个孩子的关注程度还不算太差。而李恪为人谨慎,说话温婉平时喜欢读书,偶尔还会出去打猎,是李世民心中还算不错的一个儿子。

李世民额外培养李恪,让他到国内重点省市地区担任重要官职。他不仅出色完成好了业绩,而且注重善后任务,会时刻关注他任职过的地方有怎样的政治变动,然后将一些信息汇总上交给李世民。

也许是因为树大招风,李恪作为一个庶子风头如果一度超越了嫡长子,那也许会为他引来祸端。贞观十七年,李承乾策划谋反案后被揭露,也动摇了他的储君之位。

当时朝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继续立李承乾为太子,一种是立李泰为储君。但是两位皇子之前就已经有过执政之争,李世民对此十分头疼。他两个皇子都不想立,于是把眼光放在了李治的身上。

可是李世民还是后悔了,他觉得李治虽然也是长孙皇后的孩子,只不过李治的性格李世民并不是百分百满意。然后这位父亲又将李治和李承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他发现两个人在处理政务的态度上和效果上明显不一样,然后李世民就开始动摇了立李治为储君的想法,他想扶持李承乾。

但李治是长孙家族的人,在朝廷中长孙无忌的话语权又非常重。所以长孙无忌猜测到李世民有这样的念头之后,马上就会采取补救措施,想要稳住李治的储君之位。

然后长孙无忌就向李世民提出建议,称太子是立国之本,既然已经立了轻易变动那么是不对的。接着,长孙无忌又带头在朝堂上发表其他言论。称自古以来宗法制是大制度,立嫡立长也都是规矩。既然有嫡子在,那么庶子如果有非分之想,这就是违法的。

这件事情就这样被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给压了下来,没过几年,李世民的身体已经消耗得太严重就仙逝了,李治也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

但是李承乾在这时候依然还没有收敛自自己的锋芒,他在政治上依然发光发热,后来还做到了司空一职,接着又给太子去当太师。

永徽4年,高阳公主和她的丈夫爱遗爱连同贵族阶级,反李治并且欲立李元景为帝。这场谋反案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长孙无忌却因为这场政变直接将李承乾押入牢中。

在长孙无忌的指控下朝中大臣皆怀疑李承乾有谋反之心,但苦无证据。这时候长孙无忌便让房遗爱写下文书,指控李承乾有谋反之心。就这样,空穴来风的谋反罪名硬生生地扣在了李承乾的头上。

最后李格不仅被斩首,而且他的孩子们也都被流放,无法继承爵位。公元705年李承乾被平冤昭雪,虽然他被追赠了司空和以亲王的礼仪进行重葬,但是他再也回不来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首网络打油诗超越千古佳作《咏雪词》,李白自愧不如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一句俗语:“天下文章一大抄”,要知道在古代文人之间也是会彼此相互借鉴、相互模仿的。然而在众多诗人中,李白的诗是最难被模仿的。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连唐代诗人徐凝也进行了模仿,他的“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没想到,他模仿的这首《庐山瀑布》遭到了苏轼的抨击,称其是“恶

  • 大器晚成我佩服刘邦,48岁才开始创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器晚成我最佩服刘邦,48岁才开始创业 。在此之前,他是一个出身平凡的农民,早年曾多次失败和受挫。刘邦最后能够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来看看刘邦和项羽这两位杰出人物。01刘邦和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我们来看看这两人有哪些过人优势刘邦的优点大概可以总结成下面4点 善于团结

  • 李白的诞生地在碎叶城,那么他的故乡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秦安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流放)迁徙到中亚细亚碎叶城。碎叶城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碎叶城

  • 唐朝最难超越的一首诗,每句都惊艳了世人千年,连李白也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即使是“诗仙”李白,也有自叹不如的人,也有觉得自己比不过的作品,比如崔颢的《黄鹤楼》便是其中之一。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其原籍为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出身“博陵崔氏”,是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天资聪颖,19岁便考中了进士,从而进入仕途。在后面的日子里,崔颢曾经担任许州扶沟县尉,但是可惜

  • 三国神秘消失的5名猛将,一位可战吕布,一位不输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可单挑吕布的猛将在孙策攻占江东期间,曾出现过一个超级猛将,他一人便可以大战十二猛将,令众人震惊!当时太史慈和孙策还是敌对关系,听闻孙策现身,太史慈准备出兵去捉拿孙策,但他的同僚都不敢出战,唯有一个小将愿意相助,这便是我们的主人公——曲阿小将! 原文:诸将不动。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

  • 从“狂士互怼”到“惺惺相惜”——李白和李邕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汤 纲从“狂士互怼”到“惺惺相惜”——李白和李邕的故事年轻时的李白,“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选自《少年行》,少年身负壮志,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 ,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选自《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岁开始诵读六十甲子,十岁就读诸子百家) ,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得到社会名流的推崇,好剑术

  • 李白的《战城南》写了哪两场战役?其中一战远在帕米尔高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唐朝人写战争

  • 彭城之战刘邦惨败,是如何迅速回血的?付出了什么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彭城之战刘邦如何逃脱,刘邦 彭城之战,刘邦彭城之战被打的怀疑人生

    刘邦阵营中也有很多人与吕泽交好,比如说丞相萧何,还记得刘邦第一次去吕府吗,萧何正帮吕家收受贺仪。比如樊哙,他是吕雉的妹夫,亲属关系在这放着。吕泽一直不肯交出兵权,一是吕氏实力强悍,可自成一体;二是刘邦并没有立吕泽的外甥刘盈为汉国太子,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正要临盆,如果生下王子,必有一番夺嫡之争。 图-

  • 李白真的是溺水而死吗?我们来分析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之死图片,幸好李白死得早下一句,诗人李白怎么死的

    一、病死说病死说是关于李白死因的一种观点。据《新唐书》记载,李白在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0年)去世,时年61岁。根据李白生平的记录,他晚年曾流浪江湖,生活艰辛,加之饮酒过量,因此有可能导致健康状况恶化。同时,李白晚年的诗篇中也多次提及身体欠佳,暗示着他可能因病去世。二、饮酒过量致死说李白的诗歌中常

  • 李白喝的酒究竟度数是多少?为何能斗酒诗百篇?原来奥秘都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斗酒顺口溜全集,李白喝过的什么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完整版

    李白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一生当中写了1000多首诗。流传至今的有900多首诗歌,而我们很多人在中学时也背诵过,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作品。在他的诗歌当中,有很多与美酒相关的诗句,而且都成为了千古名句。也有说李白“斗酒诗百篇”的,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为他的酒量所折服。因为换算过来,一斗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