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的《战城南》写了哪两场战役?其中一战远在帕米尔高原

李白的《战城南》写了哪两场战役?其中一战远在帕米尔高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9 更新时间:2024/2/13 10:49:45

桑乾源

,今年战

葱河道

。洗兵

条支

海上波,放马

天山

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唐朝人写战争题材的诗有个特点,明明是写唐朝的战争,出于避讳及各种考虑,往往会以汉代唐。李白这首诗写了两场战役,以及两位名将。

按顺序,先出场的是王忠嗣。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战死后,王忠嗣入见玄宗,从小就养在宫里。王忠嗣和还没有继位的肃宗李亨是发小,玄宗和他论兵,特别欣赏,说“此人必成良将。”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忠嗣出兵与奚人作战于桑干河。奚人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活动于河北、内蒙古、辽宁三省区交界处,设饶乐都督府。自唐睿宗以来,奚人经常在幽州一带骚扰。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北部,由西向东进入河北省,形成一条狭长的谷地,经官厅水库进入北京后,改称永定河。桑干河处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燕山山脉、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战略意义重大。王忠嗣在桑干河与“奚怒皆”作战,三战三胜,威名传于漠北。

但宋朝的司马光和宋末元初的胡三省都对这场桑干河之战提出质疑,《资治通鉴》根本就没提这场战役。胡三省解释说:“王忠嗣时任朔方节度使,怎么会跑到桑干河和奚人作战?再说那个‘奚怒皆’,实在不知道是个什么来路。所以通鉴不予记载。”王忠嗣担任的朔方节度使,驻地位于今宁夏首府银川,也是王忠嗣兼任的灵州都督驻地。从宁夏到晋冀一带数百公里,这是胡三省质疑的主要原因。不过,《旧唐书》和 《新唐书》都记载了这场桑干河之战,李白又写诗,应该不是虚构。

再说第二场战役,唐军主帅是高丽人高仙芝。和语焉不详的桑干河之战相比,高仙芝的这场战役是写进《资治通鉴》的。唐朝时在西线最具威胁的对手是吐蕃,新兴的阿拉伯帝国和唐朝没有战略结构上的矛盾,不像唐朝和吐蕃。唐强则吐蕃必衰,吐蕃强则唐必衰,有些类似现在的我国与日本。唐朝控制西域,在吐蕃看来威胁太大,所以吐蕃经常策反臣服于大唐的小国,比如盘踞在今克什米尔北部的小勃律国。小勃律国以西还有臣服于大唐的二十多个小国,吐蕃通过与小勃律国和亲,切断了西域小国向大唐的贡道,唐玄宗当然不能容忍。唐将田仁琬等人征讨小勃律失利,唐玄宗就派安西副都护高仙芝率马步军一万人讨伐小勃律。

骑兵跑的快,步兵怎么办?实际上当时的步兵都有自己的马匹,所以高仙芝带的都是骑兵。史书记载了此次行军的详细进程。唐军从安西都护府驻地龟兹(今新疆库车县)西行,跑了十五天到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市),又十几天到握琴德(今新疆巴楚县西北),又十几天抵达疏勒(今新疆喀什市)。

这些地方都在天山山脉以南、塔里木沙漠以北,海拔较高地势却较为平坦,有利于骑兵急行军。从疏勒到葱岭守捉(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属于帕米尔高原,地形复杂难行。即便如此,唐军也只用了二十多天就到了地方。从葱岭守捉所在地向西地势更加险峻,虽然距离不算远,但唐军用了四十多天才抵达特勒满川,在今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喷赤河附近。

图-塔什库尔干

随后高仙芝兵分三路,在雪山纵横的帕米尔高原上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唐军要进攻吐蕃连云堡(也在喷赤河附近),而眼前的婆勒川水势猛涨,无法渡河。高仙芝命人杀猪牛羊祭了河神,然后众将挑选精兵,冒险渡河。大家都以为高仙芝疯了,这比二师兄过的通天河还难渡,怎么过去?但“天意”就是要帮唐军,唐军渡河时,所举之旗不沾水,马匹过河时都没湿马鞍垫子。

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唐军大败敌军,斩杀五千,活捉一千,获马匹一千多。唐军乘胜追击,灭掉了小勃律,生擒其王和吐蕃公主。唐朝的这场大胜震撼了西域诸国,纷纷向唐朝称臣。

李白写道:“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在李白看来,王忠嗣和高仙芝的这两场战役,死伤的都是百姓子弟,将军们也未见得有什么好处。

这还涉及了王忠嗣另一件事,李白似乎替他鸣不平。唐玄宗想攻打吐蕃的石堡城(今青海省湟源县以南),王忠嗣认为石堡城太坚固,如果进攻,会死亡数万士兵,不值。唐玄宗很不高兴,宰相李林甫在玄宗面前说王忠嗣的坏话。玄宗下旨,王忠嗣不得不配合唐军主力进攻石堡城。王忠嗣对后来成为名将的李光弼说:“我王忠嗣岂能以数万将士之命令,去换取一个官位?”

这场战役没打起来,但李林甫往王忠嗣身上泼脏水,玄宗这个老糊涂罢了王忠嗣的官,差点杀掉王忠嗣。李白诗中的这两句,应该指的就是王忠嗣这件善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彭城之战刘邦惨败,是如何迅速回血的?付出了什么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彭城之战刘邦如何逃脱,刘邦 彭城之战,刘邦彭城之战被打的怀疑人生

    刘邦阵营中也有很多人与吕泽交好,比如说丞相萧何,还记得刘邦第一次去吕府吗,萧何正帮吕家收受贺仪。比如樊哙,他是吕雉的妹夫,亲属关系在这放着。吕泽一直不肯交出兵权,一是吕氏实力强悍,可自成一体;二是刘邦并没有立吕泽的外甥刘盈为汉国太子,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正要临盆,如果生下王子,必有一番夺嫡之争。 图-

  • 李白真的是溺水而死吗?我们来分析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之死图片,幸好李白死得早下一句,诗人李白怎么死的

    一、病死说病死说是关于李白死因的一种观点。据《新唐书》记载,李白在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0年)去世,时年61岁。根据李白生平的记录,他晚年曾流浪江湖,生活艰辛,加之饮酒过量,因此有可能导致健康状况恶化。同时,李白晚年的诗篇中也多次提及身体欠佳,暗示着他可能因病去世。二、饮酒过量致死说李白的诗歌中常

  • 李白喝的酒究竟度数是多少?为何能斗酒诗百篇?原来奥秘都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白斗酒顺口溜全集,李白喝过的什么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完整版

    李白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一生当中写了1000多首诗。流传至今的有900多首诗歌,而我们很多人在中学时也背诵过,李白这位伟大诗人的作品。在他的诗歌当中,有很多与美酒相关的诗句,而且都成为了千古名句。也有说李白“斗酒诗百篇”的,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为他的酒量所折服。因为换算过来,一斗大约

  • 李白这首咏史诗,评价秦始皇,暗讽唐玄宗,结尾最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白最出色的一首诗,李白是怎么描述秦始皇的,李白的诗最有艺术特色的一首

    李白在这首诗中,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进行了评价,虽然只有24句,但是读来却虎虎生风,充满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精神,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在艺术效果上,都可谓是独步天下。当然,有人说这首诗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李白借助秦始皇求仙不成,暗讽和规劝唐玄宗迷信神仙、整日寻仙觅道。古风(其三)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

  • 曹操有3大创举,其中一项领先世界1800年,我们至今仍在受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文武双全,是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求贤若渴,效仿“周公吐脯”,年迈之时仍满怀豪情,写下了《龟虽寿》这样的千古佳句。不仅如此,他在统治时期还曾创下三大举措,其中一项人们至今还在受益。 选贤任能 曹操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就因为身世原因受到了许多轻视,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也正因

  •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来往,竟是因爱上了同一个女人,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维为啥和李白没有交集,讲李白王维的书,李白和王维同时同居

    因此,不由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两个名满诗坛的大诗人,为何老死不相往来呢?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聊聊他们之间的故事。受同一个女人垂青,俩人成了情敌有人说他俩之所以不相往来,是性格不合,也有人说文人相径,导致两人互相看不上眼,谁也不服谁,可能碰面,估计也是点头之交,最多互相加个微信,从未有过任何的互动,搞不

  • 李广打败仗、被活捉、迷路,到底是运气不好,还是自身能力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广将军名气很大,司马迁对李广将军尤其偏爱。 他在《史记》中赞扬李广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历代文人墨客也对李广赞不绝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诗句响彻古今!“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是唐朝诗人卢纶对李广的赞赏!

  • 聊李白:他年老时为什么被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是我国赫赫有名的诗仙。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多如星云般的优秀作品,和他不愿侍奉权贵的洒脱性格。但是鲜少有人知道,李白年老被流放的过程和原因。唐唐诗仙李白并不参与政事,却为何会被流放呢?我们来娓娓道来。力士脱靴,千古传唱李白不负诗仙之名,他创作了许多人口脍炙的诗词作品,例如:“且乐生

  • 《你当像李白长风破浪》:如果能重来 我愿做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语文课本里的“常驻嘉宾”,这位大诗人的身影从小到大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求学路。即使是没有上学识字的孩子,相信都会背诵那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许多人对李白的诗歌作品也许非常熟悉,但是对李白更深入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比如,为何李白的诗歌中总是出现月亮?他到底是日饮三百杯的

  • 为何曹操下令绞死吕布后,还要枭首示众?多此一举?其实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私人恩怨。大家都知道本来曹操和吕布一开始是没有相互争伐的,但是吕布趁曹操找徐州陶谦报仇时,联合陈宫、张邈等人抢了自己的老巢兖州,可以说吕布这种背后捅刀子的行径简直比“夺妻”之痛还痛,曹操怎么可能容忍。曹操与吕布的争斗持续了两年,期间曹操差一点就被吕布所杀,有一次还被烧伤了左手。从这些个人恩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