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为什么杀韩信,这是一步烂棋吗?李世民在800年后给出了答案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这是一步烂棋吗?李世民在800年后给出了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401 更新时间:2024/1/26 9:23:21

刘邦那里,韩信虽然没有得到刘邦赏识,但是萧何还是很看重他的,在他走以后,萧何还去追了,因为这件事情,刘邦还大发雷霆了,因为萧何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他在刘邦的心中是左膀右臂的存在。

也是经过这件事情,刘邦开始重视韩信,封他做了大将军,但他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很好,还是被刘邦杀害了,所有人都觉得刘邦杀韩信是一步烂棋,真的是这个样子吗?经过800年的时间,李世民关于这件事情,给出了一个答案,对于这个答案又有多少人认可呢?下面一起去看下:

1、韩信和刘邦之间的渊源

虽然韩信投靠的是刘邦,但是一直不受重用,后来还是因为萧何,刘邦才开始关注他,但是对他的信任度是怎么样的,就只能问刘邦自己了。看到这里,有人就会问,如果不信任他,为什么还要用呢?这是有三个因素的。

第一、萧何非常的看重他,觉得韩信这个人有大将之才,不止一次的向刘邦举荐他。萧何在刘邦的心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于他推荐的人,自己也不能拒绝狠了,害怕伤了老臣的心。

第二、那个时候的刘邦正在征战的紧要时期,虽然他不信任韩信这个人,也觉得他人品有问题,可是韩信的武力值是可以的,有没有很强大背景,所以这个人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第三、刘邦在对抗项羽的时候,是屡受挫折,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只依靠自己现有的大将,是没有办法打败项羽的,所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给了韩信兵权,不过他也在韩信的身边放了一些眼线,这就是很不信任的表现了。

经过这三方面的考虑,很直观的告诉大家,刘邦不管是给韩信大将军的位置,还是给他兵权,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榨干他的价值。

2、韩信和刘邦之间起矛盾

虽然刘邦很不信任韩信,但是因为他是萧何举荐的,也给他留了一点面子,但是后来杀韩信,也不是一天就下的决定,而是所有的小事堆积起来的,当时不杀只是觉得韩信的用处还是较大的。

其中最让刘邦难以接受的是在刘邦和项羽打仗的时候,刘邦准备捉拿钟离昧,但是韩信却跟他唱反调,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还被刘邦知道了,虽然当时刘邦没有说什么,但是心里总归是不舒服的。

再有就是,韩信每次出去的时候,身边都会带着很多的士兵,而且每一个人都要全副武装,刘邦的线人看到这样的情况,非常的害怕,以为韩信有了什么想法。也因为这件事情,刘邦对韩信的不满,越来越厉害。

看来人还是不能太过于自负,要不然你会让别人对你心存忌惮,把你当成假象的敌人,然后对你的感觉是,除之而后快。

3、韩信做了什么,让刘邦对他痛下杀心

知道刘邦对自己不满以后,韩信带着钟离昧的人头去见了刘邦,没有想到刘邦要的并不是钟离昧的人头,而是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韩信是比较蒙的,以为自己死定了,但是没想到刘邦只是杀杀他的锐气,并没有杀他。但是却削弱了韩信的兵权,并将他安排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虽然这样的结果韩信并不愿意,但是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已经很难得了,所以他也挺满足的,其实这个时候的刘邦对韩信已经没有杀心了,那为什么最后又杀了他,这是因为韩信自己找的。

因为他在和刘邦讨论带兵时,毫不掩饰的说刘邦能力有限,只能带好10万士兵,而自己多少都可以,就是因为这一次,刘邦才对他痛下杀心,毕竟没有哪一个皇帝会承认自己不如臣子的,如果是自己的心腹还好,对于这样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不杀他等着过年吗?

看到这样的分析,突然觉得刘邦不杀韩信都是不对的,毕竟没有人愿意留一个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所以李世民对于这件事情的分析,还是比较中肯的,当然也有人会说刘邦这个人疑心病比较重,但说实在的,那个皇帝的一心不重呢?毕竟打天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唐太宗在高昌故地设置西州时,有哪些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昌人,唐太宗时期有哪些战斗,高昌是现在的哪里

    就唐太宗而言‚他是将西域地区作为汉族政权本应拥有的领土来看待的‚因此志在收复西域‚意图恢复汉武帝时期的中华版图‚这一点从《讨高昌王诏》中所指出的西部“伊吾之右‚波斯以东”的范围就可以看出‚唐太宗将汉代时期的西域视为自己当然的势力范围。另外他还指出高丽本汉四郡地将发兵克之‚此后所发生的史实也验证了唐太

  • 武则天牺牲了4个工具人,避免了武氏家族被清洗,这手段确实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开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登顶皇位的女人,后人谈起武则天的时候,往往将她与汉朝的吕太后相提并论,把她们合称为吕武。但在真实历史上,武则天的权术手段比起汉朝的吕太后可谓高超多了。其中最能体现她们差别的一件事,就是二人的身后之事。吕太后生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可她前脚刚走尸体还没凉透呢,吕

  • 孟子与庄子,本是同时代的两位圣贤,可为何老死不相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在战国时期,七国连年征战不断,各国纷纷希望称霸,逐鹿中原。在民间的年轻人当中,主要形成了两大派系:一种以儒家“入世哲学”为代表,信奉孔孟之道,希望以儒家学说帮助统治者治理国家。另一种则以道家“出世哲学”为代表,信奉老庄之道,主张“无为而治”。[var1]诸子百家两家学说延续了两千多年,时至今日,

  • 她没称帝,却比皇帝还厉害,后宫佳丽超武则天,人称“千古一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冯太后,虽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称帝,后宫佳丽的数量却远超武则天,她还因为功绩卓著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1-冯氏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但到了冯氏出生时,北燕已经灭亡六七年了。此时,太武帝拓跋焘已经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但依然对曾经的北燕皇族冯家不放心,后来父亲冯朗因为一桩大案

  • 秦始皇的耻辱与愤恨:车裂嫪毐囚其母,赐死吕不韦,一生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吕不韦奇货可居公元前267年,秦国太子死了。两年后,安国君被立为新太子。当时秦国和赵国正在打仗,关系十分恶劣。为了平息战争,安国君将自己的儿子——秦异人,送去赵国当了人质。后来在赵国,吕不韦偶然结识了秦异人。在一次酒席上,吕不韦将爱妾赵姬,送给了秦异人。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嬴政出生。吕

  • 君王发现刺客是不世之才,一笑泯恩仇任命为重臣,创一代春秋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四大刺客简介,康熙的十大重臣排名,汉武帝重臣列表

    历史上最出名的刺杀事件,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多么慷慨悲壮,肩负着一国重任,以牺牲小我来成全大我。失败后,以身殉国,令古今多少人可悲可叹,可谓是刺客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不得不说,历史的进程或许会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加速或者后退,但是绝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止。就秦大一统而言

  • 唐王朝为何要出兵高昌?高昌国与唐朝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高昌国在哪,唐朝高昌最新消息,高昌国玉石

    但唐太宗力排众议‚最终于贞观十三年(639)派遣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帅三十万大军出兵高昌。次年八月‚侯君集破平高昌的消息传回长安‚才最终平息了这次争论。然而‚如何统治这片新征服的土地呢‚又在文武百官中引起了一场更大的争论。最后‚依然是唐太宗坚持己见‚在此地设立西州‚并成立安西都护府。从此‚西

  • 魏国强大后,为何不彻底解决河西的领土问题?不是不想是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三家分晋后,魏国继承了晋国对河西地区的利益。因此,秦国和魏国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宿敌。在历史上魏国和秦国在河西地区展开了五次的争夺战。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起来加上魏国精锐在马陵之战中损失惨重这才使得双方在河西地区的争夺战以秦国获得最后的胜利而告终。[var1]魏文侯时期,魏国经过变法成了

  • 河南唐河:隆重纪念李季先生诞辰100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座谈会会场2022年8月16日,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李季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共唐河县委、唐河县人民政府在唐州大剧院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这位在中国新诗发展中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伟大诗人。南阳市政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庹军,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雷洪波、南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鲁吉英,中共唐河县委书记

  • “江湖”在唐朝已有社会底层之意,后世逐步变成与“朝廷”平行的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社会动物”,一是说所有人,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二是说,凡是人,都具有社会性。换个角度说,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元素;社会,是由人结成的一张“大网”。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叫埃尔曼·塞维斯,他有一个很有影响的观点——即,人从一开始,就是群居的。而群居的人群,由小到大最后形成了国家。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