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没称帝,却比皇帝还厉害,后宫佳丽超武则天,人称“千古一后”

她没称帝,却比皇帝还厉害,后宫佳丽超武则天,人称“千古一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2/16 16:45:08

北魏冯太后,虽然没有像武则天那样称帝,后宫佳丽的数量却远超武则天,她还因为功绩卓著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

-1-

冯氏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但到了冯氏出生时,北燕已经灭亡六七年了。

此时,太武帝拓跋焘已经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但依然对曾经的北燕皇族冯家不放心,后来父亲冯朗因为一桩大案的牵连,被太武帝下令诛杀了,年幼的冯氏也被充入宫中,成了婢女。

冯氏的姑母,当年在北燕向北魏称臣时,被送入宫中,成了太武帝拓跋焘的昭仪,年幼的冯氏入宫为奴后,冯昭仪便对这个侄女十分照顾。

后来,13岁的文成帝登基,年仅12岁的冯氏被选为了贵人,美丽聪慧的她深得文成帝宠爱,15岁时又被立为了中宫皇后。

文成帝把2岁的儿子拓跋弘立为太子,那时候北魏有“立子杀母”的传统,拓跋弘的生母李夫人自然也难逃一死。

李氏被赐死后,文成帝便把拓跋弘交由冯氏抚养,冯氏对这个孩子视如己出,关爱有加,这让文成帝对冯氏更加信任与宠爱。

文成帝在冯氏面前处理政事从不避讳,还经常询问她的看法,冯氏在每日的陪王伴驾中,也了解了很多治国之道,和国家形势。

后来文成帝还听取了冯氏“重用汉人大臣”的建议,让长久以来存在的民族矛盾,得到了缓解,国家政治安定,百姓安居乐业,整个国家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想不到的是,文成帝拓跋濬却英年早逝,去世时只有25岁,冯皇后与文成帝一直恩爱情深,如今却生死永隔,自然是悲痛万分,还没等她走出丧夫之痛,北魏就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文成帝驾崩后,年仅11岁的拓跋弘继承了皇位,24岁的冯氏也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太后,那些手握大权的诸侯王,觉得她们孤儿寡母好欺负,也都开始虎视眈眈,想要阴谋篡位。

此时冯太后果断采取行动,下令镇压叛乱,迅速稳住了局面,对于叛乱的大将军乙浑,她也没有妇人之仁,而是选择了夷灭三族,让大家都知道叛乱的下场,也看清她们虽是孤儿寡母,但也不会任人欺负。

因为新皇年幼,还没有亲政能力,冯太后便开始临朝听政,辅佐幼主治理国家,此时她才是北魏的实际掌权者和决策人,在她的治理下,北魏的动荡局势被彻底扭转了。

后来拓跋弘逐渐长大,还生下了一个儿子拓跋宏,冯太后就还政于他,自己退居幕后,抚养孙子拓跋宏。当时冯太后还很年轻,为了排解寂寞,她身边有许多年轻才俊供她享乐,其中有一个叫李弈的人,不但长得风度翩翩,还十分善解人意,深得冯太后的宠爱。

但拓跋弘却觉得此人淫乱后宫,罪大恶极,便找了个理由,把李弈除掉了,还把以前冯太后宠信的人都废掉了,换成自己的亲信。

他一连串的举动,让冯太后十分恼火,母子俩也彻底决裂,由于冯太后在北魏根深蒂固,很快就联合众大臣,逼迫拓跋弘退位。

献文帝拓跋弘最终只能把帝位,禅让给自己年仅5岁的儿子拓跋宏,就是后来的孝文帝,自己则成了最年轻的太上皇,冯太后也变成了太皇太后。

因为孝文帝年幼,朝政大权依然掌控在太上皇拓跋弘手中,当时北魏连年水旱,官吏贪暴,各族人民矛盾不断,叛乱频发,尽管拓跋弘采取了一些严惩贪污、减轻租赋的措施,但成效不大,北魏动荡的局面依旧没有改变。

冯太后是个果敢狠辣的人,觉得拓跋弘手中的大权对她始终是一种威胁,于是冯太后便毒杀了拓跋弘,重揽大权,再次辅佐幼主打理朝政。

冯太后掌权后,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整顿朝纲,重用人才,使得北魏国富民强,还一心一意地培养孝文帝拓跋宏。

冯太后在私生活方面更是毫无顾忌,虽然她没有当皇帝,男宠数量却比武则天还多,其中有才能的男宠,还会成为冯太后的心腹,被委以要职,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她政治上的得力帮手。

虽然冯太后的私生活令人诟病,但她却是一个功绩卓著的女政治家,把北魏推向了繁荣昌盛,造福于万民,史称“文明冯太后”,她还培养出了北魏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孝文帝拓跋宏。

祖孙二人的感情也一直很好,后来冯太后49岁病逝,以国君之礼厚葬,谥号文明太皇太后,孝文帝哀痛不已,茶饭不思,还打算遵汉族礼仪为冯太后守丧三年,后来在大臣们力劝下才作罢。

冯太后虽是一介女流,却是辅助孝文帝改革的最大功臣,是她推动了北魏的汉化走向,将北魏政权带上了民族融合的发展之路,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耻辱与愤恨:车裂嫪毐囚其母,赐死吕不韦,一生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var1]吕不韦奇货可居公元前267年,秦国太子死了。两年后,安国君被立为新太子。当时秦国和赵国正在打仗,关系十分恶劣。为了平息战争,安国君将自己的儿子——秦异人,送去赵国当了人质。后来在赵国,吕不韦偶然结识了秦异人。在一次酒席上,吕不韦将爱妾赵姬,送给了秦异人。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嬴政出生。吕

  • 君王发现刺客是不世之才,一笑泯恩仇任命为重臣,创一代春秋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四大刺客简介,康熙的十大重臣排名,汉武帝重臣列表

    历史上最出名的刺杀事件,荆轲刺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多么慷慨悲壮,肩负着一国重任,以牺牲小我来成全大我。失败后,以身殉国,令古今多少人可悲可叹,可谓是刺客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不得不说,历史的进程或许会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加速或者后退,但是绝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停止。就秦大一统而言

  • 唐王朝为何要出兵高昌?高昌国与唐朝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高昌国在哪,唐朝高昌最新消息,高昌国玉石

    但唐太宗力排众议‚最终于贞观十三年(639)派遣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统帅三十万大军出兵高昌。次年八月‚侯君集破平高昌的消息传回长安‚才最终平息了这次争论。然而‚如何统治这片新征服的土地呢‚又在文武百官中引起了一场更大的争论。最后‚依然是唐太宗坚持己见‚在此地设立西州‚并成立安西都护府。从此‚西

  • 魏国强大后,为何不彻底解决河西的领土问题?不是不想是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三家分晋后,魏国继承了晋国对河西地区的利益。因此,秦国和魏国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宿敌。在历史上魏国和秦国在河西地区展开了五次的争夺战。直到商鞅变法后秦国强大起来加上魏国精锐在马陵之战中损失惨重这才使得双方在河西地区的争夺战以秦国获得最后的胜利而告终。[var1]魏文侯时期,魏国经过变法成了

  • 河南唐河:隆重纪念李季先生诞辰100周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座谈会会场2022年8月16日,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李季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共唐河县委、唐河县人民政府在唐州大剧院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这位在中国新诗发展中具有开创性贡献的伟大诗人。南阳市政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庹军,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雷洪波、南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鲁吉英,中共唐河县委书记

  • “江湖”在唐朝已有社会底层之意,后世逐步变成与“朝廷”平行的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社会动物”,一是说所有人,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二是说,凡是人,都具有社会性。换个角度说,人,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元素;社会,是由人结成的一张“大网”。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人类学家叫埃尔曼·塞维斯,他有一个很有影响的观点——即,人从一开始,就是群居的。而群居的人群,由小到大最后形成了国家。这个过程

  • “看手相,一次五块”墓志铭也能让我笑翻了,武则天才是真的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的手相大全大图,武则天墓志铭图解,为武则天写一则墓志铭

    墓志铭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现代人见得少,但是墓碑想必大家都有一定的熟悉度吧?墓志铭其实就是刻在墓碑上的,在国外大多会有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表达逝者生前最后想说的话。而在国内古代的时候墓志铭多数是以记录逝者的生平事迹然后再进行简单评价此人的一生。不过,总有一些有趣的灵魂哪怕离开我们了还

  • 魏国被叫曹魏,吴国被叫孙吴,那么蜀国为何不叫刘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吴蜀汉曹魏谁最富裕,孙吴vs曹魏完整视频,魏国为什么不统一蜀吴

    [var1]其实,魏蜀吴这样的叫法,是历史学家们提出来的,比如刘秀建立的汉朝为了区分刘邦建立的汉朝,就被称为东汉,而刘邦建立的王朝则叫西汉,这主要是根据他们国都所在的位置决定的。三国时期的曹魏也是这样,历史上被称作“魏”的国家,至少有三个,所以曹操建立的魏国,被称作“曹魏”,除此之外,还有北魏,东魏

  • 李世民早年一直身体康健,为啥活到51岁就去世了?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的统治被誉为“贞观之治”,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朱元璋曾评价到: “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可见,李世民成为后世有为帝王争相效仿的对象。令人疑惑的是,李世民早年一直身体强壮,却在51岁的时候突然去世了。那么,

  • 山东遗址发现人类骨骼,却都没门牙,专家:《山海经》的凿齿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出土的最早人类头骨,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字,考古学家挖出了古人的骨架

    [var1]不过,凡是阅读过《山海经》这本书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这里的神话故事非常精彩,每一部分都记载了各国不同类型人种生活状态。比如小人国里的小人,还有黑齿国、结匈国、羽人国、歧舌国等等,详细描述了上古时期,人文地理及动植物各式各样的奇异罕见趣事,为我们现代人研究相关历史,打开了一道智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