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付出了什么代价?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付出了什么代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76 更新时间:2024/2/12 8:07:37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付出了什么代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霍去病是汉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其年纪轻轻,仅仅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成为骠骑大将军,让后人望尘莫及,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最后却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结束了自己的传奇,这是为何呢?

想要搞清楚霍去病的死亡原因,我们就不得不提到霍去病射杀飞将军李广儿子李敢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的影响,霍去病才会那么早去世,可以说霍去病的死亡,在很大一种程度就是为射杀李敢付出的代价,为何这么说呢?

飞将军李广难封侯

李广家族在秦汉时期的地位,可以说是很少有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早在秦朝时期,骁勇善战的李信,就是李广的先祖,到了汉朝,李广虽然一直没有封为列侯,但是李广在战场上英勇奋战,还是十分可圈可点,得到皇帝的信任与认可。

李广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以及汉武帝三朝,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朝元老,在朝中的分量很重,就连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也必须得给李广三分薄面,何况是朝中其余人物了。

相比较一辈子没有封列侯的李广来说,李广的儿子李敢起点就要高很多,李敢生的刚好是时候,再加上跟随的领导霍去病相当给力,所以李敢只要一直跟着霍去病在战场上拿一下人头,就很有希望被封列侯,以达到弥补父亲缺憾的目的。

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让自己姐夫兼小舅子的卫青大将军和侄子霍去病一起各自率领五万大军去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汉武帝此战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想要直捣匈奴本部老巢,将匈奴一举拿下。

李广身经百战,拥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他觉得自己一辈子难以封列侯,与机遇有很大关系,所以这次他必须抓住时机,在有生之年,争取能够实现自己愿望,于是李广找到汉武帝请求自己同卫青一起去收拾匈奴。

一开始汉武帝觉得李广六十多岁快七十,已经实在年纪太大,不适合再去参加这种大规模战役了,奈何李广坚持不懈,三番五次去请求,汉武帝顾及到李广家族的影响力以及三朝元老的面子,所以就勉强答应李广,让李广跟随卫青一同前往,不过在临走之时,汉武帝交代卫青不要让李广当主力,因为李广不仅年迈还运气背。

卫青当然早就听说了李广运气背的传说故事,所以在去到漠北安排作战计划的时候,卫青自然不让李广当主力,而是安排李广去后边埋伏等待包抄匈奴单于,卫青自己带领主力与匈奴直面战争。

实际上卫青这个安排虽然说也是听从了汉武帝不让李广当主力,害怕李广运气背影响到战争的建议,但是卫青的安排对于李广来说,更是一件好事情。李广本来就年纪大了,正面战争很容易吃不消,想要立功可能性很小,而一旦他包抄成功,将会立下大功,完成自己封列侯的愿望自然不难。

奈何李广这个飞将军一生都是以刚烈直性子著称,所以他对卫青的安排相当不满意,带着情绪去后方包抄,有情绪的李广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倒霉体质,一边生气一边就迷路了,别说包抄单于,李广差点迷失在大漠之中。

李广本来情绪就低落,现在还迷路了,更是心情差到极致,在卫青与单于大战之后,单于果然逃跑,结果李广在赌气之中没有继续寻找,以至于没遇上单于,错失最佳立功机会,单于就这样简单逃走,卫青内心一万个不爽。

李广在大漠上溜达了一下,实在还找不到出路,便原路返回大本营了,回去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错失了立功的最佳时机,此时李广心情万分复杂,再加上卫青因为单于的逃跑正在郁闷,打算询问一下李广具体情况,好如实跟汉武帝汇报战况。

一开始卫青派手下去询问李广,李广不仅不愿意回复,还把手下撵走,后来卫青觉得事情不妙,就打算亲自去询问李广,结果李广自己主动来找到卫青,还没有等到卫青开口,李广就开始抱怨说卫青不让自己当主力,所以才会迷路造成这种奇耻大辱,现在卫青还想继续羞辱自己,没门,说完一刀结束了自己生命。

一代飞将军李广英雄一生,就这样草率结束了,实在让后人有些不敢相信,可是这确实就是事实,有时候一个人的性格足以摧毁自己,就算是类似于李广一样的传奇人物,在性格缺陷面前,也是同样待遇。

霍去病射杀李敢

前边就已经说过,李广有一个儿子李敢是跟随着霍去病一起参战的,父子两人都盼望着这次战争立功封侯呢,结果没有任何功劳,反而丢了自己父亲,一开始李敢还不知道事情真相,等到后来回到汉朝知道实情之后,李敢内心久久无法平息,他觉得这件事情就是卫青导致的,自己必须给父亲出一口恶气。

李敢抓住机会,在卫青出门没有防备的时候,冲上去就是一顿暴打,卫青措手不及,被李敢胖揍了一顿,一个大将军居然被手下胖揍,按照正常情况来看,李敢这次以下犯上是死定了,不过因为卫青对李广的死一直耿耿于怀,就原谅了年轻李敢的莽撞,将此事压下来内部消化,便宜了李敢一回。

卫青是原谅了李敢,将此事放下了,可是年轻人霍去病当时意气风发,比李敢还要冲动,况且李敢还是霍去病的直系下属,听说李敢公然敢打自己舅舅卫青,霍去病怒火中烧,当时就打算给李敢一点颜色看看。

当然了,霍去病的想法比李敢更加严重,李敢仅仅是打人出气就完了,霍去病却要杀人灭口,这和两人的地位以及性格有着很大关系。按照霍去病的身份来看,他从小就在皇宫中长大,基本上是舅舅卫青在教导自己,卫青时常在战场穿梭,霍去病便从小跟随卫青出生入死,虽然练就了不凡的战争能力,但心智方面似乎还没有成熟,仅仅停留在杀戮阶段。

霍去病等待着机会,等了好久终于等到汉武帝狩猎的大好时机,刚好当时李敢也一同前往,霍去病想都不想,趁着狩猎的慌乱机会,一箭射向李敢,李敢当场毙命。要知道这在汉朝的法律中,私自杀掉下属也是死罪,要是汉武帝按照律法处置霍去病,霍去病在劫难逃。

不过霍去病从小就是汉武帝看着长大的,他的名字还是汉武帝给他取的,当年霍去病还是一个婴儿,被母亲等人偷偷藏在宫中,汉武帝当时处于生病状态,突然听到霍去病的哭声,汉武帝被吓出一身冷汗,结果大病痊愈,因此汉武帝给婴儿取名霍去病。

霍去病后来跟随舅舅卫青奔赴战场,谁也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是一个天才,在战场上表现过于精彩,更加得到汉武帝宠溺,在霍去病射杀李敢之际,正是霍去病深得汉武帝恩宠的时间段,所以汉武帝为了包庇霍去病,就对外界声称李敢是在狩猎过程中意外去世的。

有了汉武帝发话,其余人就算是知道真相,也不敢多说什么了。当然这些人除了李广家族之外,李广家族在当时很有名望,他们当然可以搞清楚李敢之死的真相,一旦明白真相之后,就算表面上不敢对霍去病下手,背地里肯定还是有想法的,汉武帝对此早就有所预料。

霍去病付出的代价

李敢死后,汉武帝觉得霍去病不适合继续呆在长安了,因为留在长安肯定会遭到李广家族的报复,于是汉武帝就让霍去病到朔方去了,朔方的环境十分恶劣,还经常有战争,霍去病原本身体就有一些毛病,所以很快就倒在朔方,年仅24岁。

关于霍去病去世的原因,很多人说是因为在漠北之战中喝了不干净的水,从而得了瘟疫,潜伏两年之后爆发,从而要了霍去病性命,可是按照这种说法来看,当时与霍去病一同喝过那些水的人还有很多,为何这些人没有被感染呢?这似乎说不通,因此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可靠。

第二种说法是汉武帝为了杜绝卫青与霍去病家族外戚干政,所以就想方设法把霍去病除掉,这种说法显然更加不符合历史情况,当时汉武帝正在和匈奴大战,最需要霍去病这种奇才了,要是霍去病去世,对汉武帝损失很大,就算汉武帝想要杀掉霍去病,也要等到匈奴搞定之后,在这个时间点杀害完全说不过去,因此这种说法也不可靠。

我个人认为,霍去病常年在外打仗,作为一个中原人,经常奔波于沙漠之中,自然是有些水土不服的,就像我们今天偶尔去西藏,也会感觉缺氧严重,长期处于那样的环境下,霍去病身体肯定潜在一些毛病。

在之前霍去病年轻力壮,这些毛病暂时不明显,况且生活在长安,不管是医疗条件还是各方面条件都要好很多,就算当时霍去病有个什么毛病,也很容易就医治好了,但是后来霍去病去到朔方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各方面水平落后,这个时候霍去病就算生个感冒病,都可能带走生命,从当时情况以及后来史料记载来看,霍去病应该就是在此期间生病去世了。

结语

霍去病原本是有很多时间和更好的条件保证自己多活一些年的,但是因为年轻气盛一箭射死李敢,惹来诸多麻烦,以至于汉武帝都只能安排他去朔方躲一躲,没想到这一去,就要了霍去病的性命,从这个角度来看,霍去病射杀李敢的代价实在太大,那可是付出了生命啊!

标签: 历史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杨贵妃嫁给李隆基为什么没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杨贵妃嫁给李隆基为什么没生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杨玉环先后嫁给了寿王李瑁和唐玄宗李隆基父子俩,李隆基跟杨玉环十分恩爱,多年专宠她一人,但是二十多年里竟无一儿半女,按道理说,李隆基父子俩身体都非常好,到底是什么原因没能让杨玉环生下孩子呢?杨玉环,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开始嫁给了李

  •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平公主与李隆基那些事儿太平公主与侄子李隆基联手,背着哥哥李旦搞了一场政变,一举铲除了韦后集团,完事后把李旦推上了皇位,皇权再次彻底回归到李唐手中。这就是唐史上的唐隆政变。但是,由武则天挑起的女性参政议政的影响力仍未消除,此时

  • 历史上张孝纯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张孝纯,宋朝

    张孝纯,字永锡,北宋官员、伪齐宰相。跟着小编一起探寻。自古以来,很多男人有权有势之后便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前途功名而抛家弃子遗臭万年之人,也不在少数。但是,也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有一些人,因为坚持住了本心,而受人尊敬。在北宋年代,有一位名为张孝纯之人,此人家中很是贫寒,因此连读书的钱都没有。不过,

  • 历史上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是谁?是徐达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徐达,明朝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有这么一个典故:“高帝(刘邦)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 ,发踪指示,功人也。”什么意思呢?刘邦把自己

  • 古代侍卫贴身保护皇帝 他们为何不去刺杀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侍卫,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侍卫和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武林侍卫武功高强,为什么不敢刺杀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王朝时代。 这个制度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清代灭亡,封建王朝才消失在历史上。 在封建王朝中,皇帝是最好的统治者,作为皇帝,他的衣食住都是最好的,直到历代都是这

  • 北京保卫战最大的功臣是朱祁钰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北京保卫战最大的功臣是朱祁钰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功“臣”?他不是皇帝吗?北京保卫战之前,朱祁钰是“监国”,就是代理皇帝;北京保卫战的时候,朱祁钰是皇帝,朱祁镇已经被罢名、被“遥尊”为太上皇了。北京保卫战,不管是谁主持、谁操作、谁出主意、谁实际执行的,朱祁钰毫无疑问,是最高领导人。也

  • 宋朝一才子的诗,写尽了卫青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朝一才子的诗,写尽了卫青的一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战争的发展史,也是文明的演变史,出土的青铜剑是冷兵器时代的象征,《鹿鼎记》中出现的红衣大炮,便是火药在战争中的运用,到如今,也早已从人海战术变成了科技博弈。战争,同样是全世界共同书写的史诗,幼年时,喜爱古希腊神话,记忆最深刻莫过于"

  • 历史上的霍去病有什么缺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历史上的霍去病有什么缺点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140年,大汉王朝诞生了一颗新的将星,此人就是说出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在众人心中,霍去病是天之骄子,他的姨母是平民皇后卫子夫,他的舅舅是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一生非比寻常。宋朝词人辛弃疾

  • 汉武帝非要打匈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武帝非要打匈奴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从先秦时期,匈奴就一直对我中原大地肆虐,以至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也需要和亲来解决两国纷争,但是到了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就忍不了了,一定要远征匈奴,但其实也是非常不智的。汉武帝征匈奴,卫青、霍去病驰骋大漠,千古称颂。不过我却认为,这并不是一场

  • 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为什么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为什么不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流传甚广,和司马迁的《史记》关系很大。历史上的李广被誉为“飞将军”,传说匈奴人听到他的名号就害怕,不敢主动来犯;然而很多次,李广的表现好像并不是那么强,反而是卫青取得赫赫战功,将他比下去了;漠北之战中,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