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是谁?是徐达吗?

历史上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是谁?是徐达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05 更新时间:2024/3/21 14:50:39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有这么一个典故:“高帝(刘邦)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

,发踪指示,功人也。”什么意思呢?刘邦把自己身边那些带兵打仗,上阵杀敌的人,比作是功狗。而把萧何当作是自己成功最大的功臣。

同刘邦一样,明太祖朱元璋也很认同这样的观点。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论功行赏,排名第一的不是战功颇多的徐达,而是文官李善长

《明史》中记载:“(徐)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

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尤严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会三,郡邑百数,闾井宴然,民不苦兵。归朝之日,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谈议终日,雍雍如也。”

从这些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徐达是一个非常能够带兵善于治军的人,所以朱元璋才将自己的军队让徐达全权指挥,先后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攻破元大都,率军北伐,驱逐北元,累累战功,不一而足,无人能比。

就连朱元璋也曾经对其赞不绝口:“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将军一人而已。”

而李善长呢,同样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同样在《明史》中,是这样描述李善长的一生的:“善长明习故事,裁决如流,又娴于辞命。太祖有所招纳,辄令为书。前后自将征讨,皆命居守,将吏帖服,居民安堵,转调兵饷无乏。尝请榷两淮盐,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真是依靠自己的治国后勤方面的功劳,才能够保证前线将士们的团结和安稳。

朱元璋在评价李善长时说:“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

徐达和李善长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就像汉初时节萧何和韩信与刘邦之间的关系,作为开国君主的左膀右臂,谁都是不能够缺少的。

但是在建国之后,很明显文官会更有优势一些。因为你能够依靠马背上的功夫夺得天下,却不能够用马背上的功夫去治理国家。打仗与治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更合计,大家常说打江山不易,守住江山更难。如果没有文臣的治国方略,那么这个朝代迟早要完。

后世就有一个这么例子,那就是太平天国,依靠着前期武将们的无穷战力,太平军很快打下了南京,建立了国家,但是对于文官们的漠视,导致太平天国很快就盛极而衰,这都是很明显的例子。

因此,朱元璋在评价李善长和徐达的功劳时,也是很有道理的,将李善长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除了考量在战争年代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之外,还会考量到建国之后的国家治理,从这一点上来说,徐达确实不如李善长。

当然了,徐达和李善长都是朱元璋成功路上不可多得的人才,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不论是少了谁,朱元璋的人生可能都会改变,因此,从这一点上说,虽然朱元璋他们两个人进行了功劳上的排名,但是在朱元璋的心里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标签: 历史徐达明朝

更多文章

  • 古代侍卫贴身保护皇帝 他们为何不去刺杀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侍卫,皇帝

    还不了解:古代侍卫和皇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武林侍卫武功高强,为什么不敢刺杀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王朝时代。 这个制度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清代灭亡,封建王朝才消失在历史上。 在封建王朝中,皇帝是最好的统治者,作为皇帝,他的衣食住都是最好的,直到历代都是这

  • 北京保卫战最大的功臣是朱祁钰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北京保卫战最大的功臣是朱祁钰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功“臣”?他不是皇帝吗?北京保卫战之前,朱祁钰是“监国”,就是代理皇帝;北京保卫战的时候,朱祁钰是皇帝,朱祁镇已经被罢名、被“遥尊”为太上皇了。北京保卫战,不管是谁主持、谁操作、谁出主意、谁实际执行的,朱祁钰毫无疑问,是最高领导人。也

  • 宋朝一才子的诗,写尽了卫青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朝一才子的诗,写尽了卫青的一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战争的发展史,也是文明的演变史,出土的青铜剑是冷兵器时代的象征,《鹿鼎记》中出现的红衣大炮,便是火药在战争中的运用,到如今,也早已从人海战术变成了科技博弈。战争,同样是全世界共同书写的史诗,幼年时,喜爱古希腊神话,记忆最深刻莫过于"

  • 历史上的霍去病有什么缺点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历史上的霍去病有什么缺点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140年,大汉王朝诞生了一颗新的将星,此人就是说出千古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在众人心中,霍去病是天之骄子,他的姨母是平民皇后卫子夫,他的舅舅是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一生非比寻常。宋朝词人辛弃疾

  • 汉武帝非要打匈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武帝非要打匈奴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从先秦时期,匈奴就一直对我中原大地肆虐,以至于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也需要和亲来解决两国纷争,但是到了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就忍不了了,一定要远征匈奴,但其实也是非常不智的。汉武帝征匈奴,卫青、霍去病驰骋大漠,千古称颂。不过我却认为,这并不是一场

  • 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为什么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司马迁对霍去病的评价为什么不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流传甚广,和司马迁的《史记》关系很大。历史上的李广被誉为“飞将军”,传说匈奴人听到他的名号就害怕,不敢主动来犯;然而很多次,李广的表现好像并不是那么强,反而是卫青取得赫赫战功,将他比下去了;漠北之战中,李

  • 司马迁为什么对李广赞不绝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司马迁为什么对李广赞不绝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广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将领,历经了文、景、武帝三朝,奈何三朝元老,一生与匈奴作战,却一生没有封侯。西汉之后,多少文人墨客为李广不值,感慨他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飞将无时命,庸奴有战勋”……被后人尊

  • 卫青为什么会娶比自己大十余岁的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卫青为什么会娶比自己大十余岁的平阳公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汉朝对抗匈奴期间,著名大将卫青曾多次引领军队打败匈奴的嚣张气焰,他的丰功伟绩名垂史册,为后世流传,而他的婚姻生活更是不一般。根据历史记载,卫青共成过两次亲,在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以后,他将比他大十岁的平阳公主娶进家门。令人不解

  • 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随人玄养宁知父,负主恩私岂有君。逆气终然招逆报,可怜四海乱如云”。安禄山这个名字,我们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个唐朝的叛臣贼子,凭一己之力发动了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最后的结局也很惨——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虽说,这一切都是他的咎由自取,但这

  • 西汉第一才女班婕妤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西汉

    西汉第一才女班婕妤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代诗仙李白:“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讲的是她清代词人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画悲扇”引用她的典故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祝允明:“休说当年辞辇事,君王心在避风台”也是描述她她就是一代才女,西汉贤妃班婕妤,年少入深宫,曾得到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