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末三国的入仕的途径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世家大族

汉末三国的入仕的途径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世家大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02 更新时间:2024/2/12 7:59:33

东汉时期选士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两汉实行察举制,入仕的途径是举孝廉、茂才,这项制度虽然在起初能够发掘品德高尚的人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形成了“官官相护”的局面。士族之间相互推举、联姻,士族阶级就此形成,一些世家大族逐渐成为把持官僚系统的“幕后黑手”。

汝南袁氏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东汉中后期的顶级士族!袁氏崛起于东汉中后期,袁安官至司空、司徒,袁安的儿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或“四世五公”。

别看后来袁绍、袁术兄弟诛杀宦官,其实在东汉后期,袁家和宦官集团的关系非常亲密。汝南袁氏一族自汉末以来,为免宦党政争之害,一方面使偏房庶子袁赦净身进入禁省,官居中常侍;另一方面又使嫡传子弟袁隗、袁逢等从政于朝,位列三公。

这样一来,他们外有袁隗、袁逢以清流面孔而坐镇,内有袁赦以近宦之权而暗助,所以能做到“累世台司、富贵绵绵”。甚至在两次波及千百户名门世家的大规模“党锢之祸”中,袁氏一门也仍是安若磐石、毫发未损。

东汉朝廷的三股力量是外戚集团、宦官集团和官僚士族集团。外戚和宦官相互斗争,轮流执政是东汉政治的常态,而袁家最擅长的就是左右逢源,到了后期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就是和宦官集团相互勾结。他们这样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所以当汉末大乱之时,袁绍、袁术兄弟最先崛起!

颍川荀氏

颍川荀氏,是荀子的后代。荀氏士族的崛起开始于外戚梁冀时代的荀淑,东汉中期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李固李膺就是他的弟子。荀淑的一生干了两件厉害的事情,一件是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德行开了荀氏士族的头,一件是生了八个德才兼备的儿子,合起来称为“荀氏八龙”。

荀彧、荀攸、荀谌等荀氏子弟,是活跃在三国时期的颍川荀氏代表人物。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而荀氏则是颍川众多士族的代表之一。荀氏见于史籍记载者达一百多人,且在中央做文职高官的多,主要是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荀氏的婚姻之家基本上属于高门大族,且与皇室联姻,绵延两晋,一直与皇室保持亲戚关系。

像颍川荀氏这样的高门大族,也有一些行为值得揣味。比如荀彧,当时他的父亲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因为荀彧年少时有才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父绲慕衡势,为彧娶之)。上面说了,袁家是和宦官勾结,荀氏也不得不和宦官搞好关系。

我们都知道荀彧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的功劳,曹操也说荀彧是“吾之子房”。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荀彧的哥哥荀谌(chen)却是袁绍手下的重要谋士。当天下局势尚未明朗之时,兄弟二人一个跟袁绍,一个跟曹操,不管是不是刻意为之,都是很稳妥的做法。

琅琊诸葛氏

诸葛家的事情大家就更为熟悉了,诸葛亮本身是蜀汉丞相,辅佐刘备开创了一片基业;诸葛亮的同胞兄长诸葛瑾却是东吴重臣,官至大将军,很受孙权信任,其子诸葛恪更是在孙权死后成为托孤重臣;他们的族弟诸葛诞,则是曹魏的征东大将军,镇守淮南。

诸葛三兄弟,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大家不要以为“狗”是贬低的意思,只是说诸葛诞比诸葛亮、诸葛瑾稍微差一点。其实诸葛瑾入仕东吴,也是因缘际会之下,当初避乱而到了江东,看上去好像不是有意为之,但结果却是兄弟二人分仕两国。

河内司马氏

司马懿的家族,更是把风险分担做到了极致。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是东汉朝廷的大臣,历任洛阳令、京兆尹,曾举荐曹操担任洛阳北部尉。但在汉末大乱之时,司马防老爷子却没有选择为曹操效力,因为人家是大汉的官,虽然现在看上去大汉不行了,但老爷子还是稳如泰山。

司马防自己没有站队曹操,却很早就安排自己长子司马朗成为曹操的幕僚。关于当初司马懿装病拒绝曹操的征辟,史书有各种各样的记载,但如果往深处分析,公元201年天下未定,人家司马家没必要把全部的赌注都押在曹操身上。而到了公元208年,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司马懿就顺利成章的进入了曹操的阵营。

后来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司马家又上演了一出“两家下注”。司马懿出任魏国太子曹丕之中庶子一职,而其弟司马孚则出任曹植之平原侯府的中庶子。他俩各为其主、各尽其忠。所以,在魏宫立嗣之争中,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最终胜出,其实都影响不了司马家族左右逢源之大局。

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士族。不论是哪个朝代,世家大族首先考虑的永远是家族利益。你们的王朝灭亡了,但只要我们家族依然能够做官,依然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传承,那就是最重要的。所以世家大族,在历史的关键节点,总是会做出最有利于自己家族的选择。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是很深重的,至今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这和历史文化的沉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如何评价,那就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能够说清楚的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衡量。

标签: 历史世家大族汉朝

更多文章

  •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完全不同?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安史之乱期间,唐朝廷在平叛的同时,内部的人事斗争、政治博弈一刻也没落下,甚至还越发的复杂、尖锐。其中,为了遏制武将权力在战争中的膨胀,引发的矛盾尤其突出。作为战功赫赫、力挽狂澜的两大顶梁柱,郭子仪、李光弼面对了类似的困境,但却因

  •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是什么出身?她为何没能成为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清朝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是大清的最后一位蒙古皇后,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阿鲁特氏是大清史上唯一没有成为太后的皇后。她是同治帝的皇后,因为不受婆婆慈禧的喜欢,她也是大清史上最受气的皇后。她与丈夫同治帝感情深厚,恩爱非常,让婆婆慈禧心里很不舒服。她与婆婆的过节,要从皇后的人选

  • 诸葛亮和郭嘉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诸葛亮,郭嘉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郭嘉实力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和郭嘉谁更厉害?根据历史记载,两人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最近几年中,突然流行出了一句话,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意思是在郭嘉死了之后,诸葛亮才准备走上历史舞台,参与到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当中。这句话显然是将诸葛亮与郭嘉放

  • 历史上朱元璋给面对党争,是什么样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原名重八。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明朝,“党争”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话题,在明朝的前期因为朱元璋的驾驭本领了得,还能够将“党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利用“党争”来消灭政治对手。从而实现皇权的至高无上,但是到了后期,“党争”就变得无法控制了,很多

  • 霍去病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会善终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霍去病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会善终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卫青也是自然死亡的。霍去病再厉害,在军权、政权上,都没有超过他舅舅卫青吧?汉武帝的确是多疑冷酷。但,对匈奴作战,是他一辈子的追求。除了多疑冷酷之外,他还有好大喜功的特点——要建功立业,不重用人才,能行吗?你别跟我说杀了霍去病,还有别

  • 战神霍去病为什么会射杀保安司令李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战神霍去病为什么会射杀保安司令李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敢当时的地位不简单,他官居郎中令,即汉武帝的警备司令兼内朝政务总管。这么大个头的高官,霍去病一箭就将他撂倒在汉武帝面前了!那是元狩五年的事,前一年漠北大战结束,霍去病和舅舅卫青各率5万大军从东西两路深入漠北,对匈奴发起了毁灭性打

  • 汉武帝44年揪着匈奴不放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武帝44年揪着匈奴不放的真相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能被人记住和钦佩的皇帝不算多,其中“秦皇汉武”是大家最爱提的两位皇帝,他们的功业,对我们中国的整个历史都起了推动作用,虽然他们也做了不少错事,总归瑕不掩瑜。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位共54年,却花了

  •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付出了什么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霍去病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付出了什么代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霍去病是汉朝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其年纪轻轻,仅仅二十岁左右就已经成为骠骑大将军,让后人望尘莫及,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最后却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结束了自己的传奇,这是为何呢?想要搞清楚霍去病的死亡原因,我们

  • 杨贵妃嫁给李隆基为什么没生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杨贵妃嫁给李隆基为什么没生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杨玉环先后嫁给了寿王李瑁和唐玄宗李隆基父子俩,李隆基跟杨玉环十分恩爱,多年专宠她一人,但是二十多年里竟无一儿半女,按道理说,李隆基父子俩身体都非常好,到底是什么原因没能让杨玉环生下孩子呢?杨玉环,号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一开始嫁给了李

  •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太平公主与李隆基那些事儿太平公主与侄子李隆基联手,背着哥哥李旦搞了一场政变,一举铲除了韦后集团,完事后把李旦推上了皇位,皇权再次彻底回归到李唐手中。这就是唐史上的唐隆政变。但是,由武则天挑起的女性参政议政的影响力仍未消除,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