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栻:宋徽宗赵佶第十七子,靖康之变后被押往金国

赵栻:宋徽宗赵佶第十七子,靖康之变后被押往金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39 更新时间:2024/2/2 9:01:24

赵栻(公元1111年 - 1128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十七子。母亲是杨贤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生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九月赐名为赵栻,并授封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广国公。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改封瀛海、安化军节度使,检校太傅,进封为和王。

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时赵栻十七岁。靖康之变后,与父亲宋徽宗、皇兄宋钦宗赵桓等人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国。赵栻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九月,被其异母兄弟沂王赵㮙(宋徽宗第十五子)谋害。时年十八岁。

人物生平

进封和王

赵栻,生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

九月二十七日,父亲宋徽宗给他赐名为赵栻,并授封他静江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广国公,《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一·亲王六·进拜六中,有授封赵栻为广国公的册文一篇。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正月,改封检校太保,《宋大诏令集》卷第三十二·亲王七·进拜七中,有授封赵栻为检校太保的册文一篇。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二月,改封定武军节度使,加封开府仪同三司,进封为南康郡王。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皇兄宋钦宗,又改封他为瀛海、安化军节度使,封为检校太傅,又进封他为和王。

靖康之变

北宋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 天会五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1127年正月十三日,由于宋朝无法在十日内凑齐金朝索要的金银数目,于是金朝要求宋朝拿人来抵债。之后命令宋朝开封府官员,依照皇室谱牒,详细列出所有皇室成员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封号以及官职等,全部登记造册,即《开封府状》一书。并且命令他们尽快出城投降。

二月初七日,宋徽宗带领后妃、帝姬、皇子、宫女等皇室成员出城,前往由金朝国相完颜宗翰,与二皇子完颜宗望(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二子)驻扎的青城与刘家寺两大营寨。

之后,赵栻与父亲宋徽宗等五十六人,被安排在青城营寨中的斋宫居住。

北上去世

三月二十七日,金朝撤兵,开始北返。被俘的北宋人员包括宋徽宗、宋钦宗在内的皇室男女等3000余人,宗族男女等4000余人,达官显贵男女等5000余人,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3000余人,还有3000多外国人,以及百姓男女不下十万人,这些人被分为七队,分批押往金朝都城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

赵栻与父亲宋徽宗等一千九百四十余人,跟随由金朝兖国王·完颜宗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六子)押送的第四队人员北上,三月二十九日从完颜宗翰的青城营寨斋宫起程,五月十三日到达燕山(今北京市),居住在延寿寺。《燕人廑》记载,宋徽宗等人都是先被安排在燕山居住,之后再前往上京。

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赵栻与父亲宋徽宗等人到达上京。

二十四日,金朝第二位皇帝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命令他们在金朝的祖庙行牵羊礼,以此表示投降归顺。

九月,不知什么原因,赵栻被其异母兄弟沂王·赵㮙(宋徽宗第十五子)谋害。时年十八岁。

《呻吟语》中记载的赵栻去世日期与生女日期,正好与《宋俘记》中所记相反,《宋俘记》一书叙事虽简要,但此书是删繁就简金人的记载,因而史料可靠而准确,其中大多内容可补《宋史·宗室传》中有关传记的缺无,并且有不少地方可以作为考证史实的依据。所以,《宋俘记》中对于赵栻的记载更加可靠。

妻子女儿

《开封府状》记载,赵栻有一位未婚妻,名叫李舜英,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时十七岁,靖康之变后被俘,跟随第五队人员北上,之后被分配给了金朝的宰相完颜希尹。

《宋俘记》记载,赵栻到达金国后,娶了一位刘姓女子为妻,刘氏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生下一个女儿,女儿于皇统元年(公元1141年)嫁给了王遵道的儿子王安。

《宋史》记载,赵栻在靖康之变前还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没有被俘,被宋高宗·赵构封为乐平县主,之后嫁给了杜安石。

标签: 历史赵栻北宋

更多文章

  • 攻必克、战必胜的韩信,为何死于女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韩信,西汉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十一年,韩信被斩于长乐宫钟室,临斩,韩信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

  • 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韩信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韩信,西汉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吕后与萧何定计,将韩信斩于长乐宫钟室,临斩,韩信说道:“我后悔不听

  • 为晋文公尽了犬马之劳的介子推,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介子推,晋国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介子推是跟随晋公子重耳一起流亡十九年的那位随从,在晋文公功成名就之际,所有其他随从都加官进爵,而他却落了一个抱树烧死的悲惨结局。想当初,介子推随晋

  • 历史上曹丕与郭女王之间的关系如何?有何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曹丕,三国

    曹丕,曹魏高祖文皇帝,曹魏的开国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曹丕,表字子桓。曹丕本是曹操的次子,30岁那一年被立为魏王世子,三年后,曹操去世,曹丕继任丞相,同一年,接受禅位登基为帝。自此,汉代走到了末路,魏国建立。曹丕在历史上一位明君,虽然登基的方式并不光明,可是在登基

  • 冉魏的建立者冉闵,几个错误决策亲手葬送冉魏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冉闵,冉魏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十六国时期冉魏开国皇帝,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冉闵原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其父冉良。后赵石勒击败陈午,俘获冉良,当时冉良年仅十二岁,石勒让石虎收冉良为养子,并改名为石瞻。石瞻生下冉闵,跟随其父效命后赵政权。冉闵自幼机敏果敢,石虎非

  • 阳平关之战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曹操是如何获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曹操,汉朝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经常有人慨叹,东汉光武帝刘秀是真正的“位面之子”,运气好到爆,人生非常完美,似乎上天都在帮助他。比如昆阳大捷,刘秀几乎已经陷入绝境,突然一阵飞沙走石,帮助刘秀击溃了新莽军队。其实,古往今

  • 杀陆逊无异于自毁长城 孙权为何还要那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孙权,陆逊

    还不了解:孙权杀陆逊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啥孙权宁毁自家长城,也要除去陆逊?孙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统治者,从父兄手中继承得到江东大业,虽然没有达到父兄那么大的成就,但在他的治理下,东吴也算是雄霸一方。陆逊是东吴名将,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三百里打败了刘备军队,一战成名。然而

  • 周亚夫最后会被汉文帝除掉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周亚夫,汉朝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每一个王朝的建立,除了需要君王的统治,还需要许多大臣的共同努力,而一些颇有能力之人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君王的左臂右膀,并获得了滔天的权势。然而,面对着众人的吹捧,有些人却有点得意忘形了,最终获得了凄惨的下场。在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名

  • 水浒传中李应在梁山是什么排名?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李应,宋朝

    李应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扑天雕”,郓州人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梁山算是宋朝比较反映现实的地方,由于天下动乱,无人可以挽救天下苍生,比如励志抗击金人,换得百姓一个太平的岳飞,终究不过是苍凉一生,为帝王所忌惮,最终化为尘与土。就连岳飞都被冤枉,最终

  • 吕不韦的死具有哪两层含义?他为何在流放途中饮鸩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吕不韦,秦国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期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他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后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