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韩安国死灰复燃典故介绍

韩安国是个怎样的人?韩安国死灰复燃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27 更新时间:2024/3/5 4:02:36

韩安国是西汉著名将领,曾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并且立下大功。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抱有志向,此后成为梁孝王身边的首席谋士。在此期间韩安国又多次帮助汉室政权化解危机,所以深的汉景帝信任,到了汉武帝时期韩安国已晋升为汉朝核心人物之一。只不过韩安国有宏才大略,但也嗜财如命,好在韩安国推荐的名士都是廉洁之人。韩安国有令人敬佩的一面,但也有争议的一面,究竟应该如何评价他的为人呢?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死灰复燃这个成语,它跟东山再起是近义词,都是形容人总有希望再次崛起,不过死灰复燃更多含有贬义,而东山再起则是褒义,该成语的出处为《史记韩长孺列传》。

韩长孺本名韩安国,长孺乃是他的字,他在西汉可是一位大人物。早年的韩安国曾学习过《韩非子》以及杂家的学说,再加上他十分善辩,因此受到了梁孝王刘武的赏识,得以成为中大夫。

刘武乃是汉景帝的胞弟,梁国是他的封地。当时窦太后只有两个儿子,刘武作为弟弟,更讨窦太后的喜爱,再加上皇位已经让刘所继承,所以窦太后便总想补偿刘武。因此窦太后特意下令允许梁国可以自由选拔高级官员,而且出行的排场堪比天子。

同时,窦太后这种厚此薄彼的态度令汉景帝有些不爽,一方面他虽然贵为天子,但也有些小孩子争风吃醋的意味,而另一方面,梁王如此去做的确不合规矩,让汉景帝有些忧愁,害怕窦太后想扶持弟弟重新上位。

窦太后得知此事后,为了安抚汉景帝,就特意怠慢刘武,还迁怒当时梁国前来的使者,也就是韩安国,问他刘武行为是否有些不妥。韩安国自然明白这是窦太后在演戏,可他还不能说破,只能忍气吞声,一般人遇见这种事,还真是很无奈。但韩安国不一样,韩安国充分发挥了儿时所学,据理力争,阐述了刘武的苦衷,讲给了馆陶长公主听。长公主随后便转告给了窦太后,窦太后一听便觉得韩安国实乃人才,将其原话陈述给了汉景帝,汉景帝听后,也觉得自己弟弟实在很不容易,便心里不再有疙瘩,兄弟二人重新和好,窦太后也可以继续光明正大的宠爱刘武了。

与此同时,经过了此事,窦太后也赏赐了韩安国一番,并将其机敏传达给了刘武,刘武则愈加信任韩安国,其地位在梁国急速上升,已经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苗头了。

但可惜,韩安国却因为自作孽,犯下了大罪,不仅被贬官,还让抓入牢中。当时看管他的狱卒叫做田甲,田甲没事就喜欢侮辱韩安国,韩安国却并不生气,只是跟田甲这样说:“死灰难道不会复燃吗?”(这便是死灰复燃的出处,而韩安国也可以说是该成语的创造者)田甲则是不以为然,哈哈大笑,并表示即使复燃了,自己也可以撒尿浇灭。

但韩安国的预言还真成为了现实,梁国当时缺少一位内史,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更兼齐人公孙诡居心莫测,蒙蔽了刘武的心,让刘武有些想立其为内史。窦太后不愿如此,便念及昔日韩安国忠诚以及机敏,从牢中释放了他,让其担任内史,可谓一步登天。这件事让田甲十分害怕,他唯恐韩安国报复自己,就连夜逃跑。韩安国得知后,却只是散播出消息:“田甲你再不回来,我就灭你满族”。

田甲得知后,惊慌失措,连忙回来请罪,但韩安国却并没有动怒,只是一笑泯恩仇,调侃的说道:“好了,现在你可以撒尿了”。韩安国这个举动跟西汉开国大将韩信挺像的,韩信也是在落魄时遭遇胯下之辱,后来官至将军衣锦还乡后对待昔日仇人也是一笑而过。由此看来,成大事者,定然要有一定的度量。

之后,韩安国还配合窦太后汉景帝派来的使者,将企图挑拨离间刘武汉景帝兄弟二人的公孙诡查办,更受皇上太后等一干上级领导赏识。但不久后,刘武以及汉景帝却相继驾鹤西去,随后刘买继任梁王,刘彻登基为帝,而韩安国又因为不检点犯下了罪行,再度被贬。

这一次,韩安国却又东山再起,不过手段却并不光明,因为他私下送了五百两黄金给了宠臣田蚡,才让田蚡说了些好话,令汉武帝颇为满意,便封其为北地都尉,日后更是升迁为御史大夫,在朝中已经是位高权重。

匈奴当时跟汉朝打的不可开交,但却有些不敌,便前来希望和亲。一些大臣并不同意和亲,韩安国却据理力争,执意和亲,汉武帝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汉朝与匈奴地区也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不过这一次,匈奴没有背信弃义,反倒是汉武帝却设计陷害了匈奴军臣单于,但单于机警,没有上当。回去后恼火无比,于是双方再次掀起了战争。

而韩安国在御史大夫的位置上坐了四年多后,田蚡突然病逝,丞相的位置便空了下来。汉武帝本来是想任用韩安国的,结果他却时运不济弄伤了脚,无法走路只能在家休养,汉武帝见状,便改任了他人为丞相。

随后,战况愈演愈烈,韩安国也被派往边关,进行抵御匈奴的战争。不过韩安国并不擅长带兵,所以打了不少败仗,与此同时汉武帝也对韩安国愈加冷淡,这令本就跟丞相之位擦肩而过的韩安国更加难受。于是在这种消极的心理影响下,韩安国最终病逝,令人唏嘘不已。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白起和王翦都是战国名将,为何一位被逼死另一位却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

    白起和王翦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而且两人同为秦国将领。白起辅佐秦昭襄王,期间曾带兵大破魏韩联军,又参与伐楚之战,而他一生最著名的功绩便是在长平之战上重创赵国,为秦国统一打下基础。王翦随侍秦始皇,功绩不输白起,更被称为是秦国能够一统六国的最大功臣之一。王翦灭燕、赵、楚,一时功高震主。白起和王翦都是秦国

  • 吕不韦和吕公是什么关系?两人会是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很多人都猜测吕不韦和吕公会不会是一个人,史书对于吕不韦记载的篇幅算是比较多,从他经商到成为秦国的丞相,算是为秦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但吕公就没有那么详细的记载了,只是说他早年来到沛县避难。其实这两人的经历很难联系到一起,而且硬要说成是一个人,理由也十分牵强。不过他们身为吕氏后人,其实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 法正一生有哪些功绩?法正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或许是因为诸葛亮在三国的历史中实在太耀眼,导致刘备身边其他的谋士都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当然蜀汉的能臣肯定不止诸葛亮一位,法正也是深的刘备信任和尊敬的谋士。法正原先是刘璋部下,后来被刘备劝降,此后成为刘备身边的核心人物之一。刘备进攻汉中,法正献上妙计才助蜀军除掉曹操大将夏侯渊。恐怕还有很多朋友不太清楚法

  • 南宋名臣范成大有哪些成就?范成大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范成大

    范成大是南宋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据说范成大12岁便饱读经书,14岁就能创作诗文,可以说是一位小神童了。1154年范成大考中进士,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范成大为官忠良,不畏强暴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范成大一生最大的成就还是体现在诗词上,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评价最高的诗都是反映社会

  • 范文程为什么恨明朝?他为什么要主动投靠后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

    范文程是清朝开国重臣,清朝早期的规章制度大多出自范文程之手,所以范文程也被称为是清初文臣之首。不过范文程是汉族人,他为何要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想投靠后金呢?范文程一生历经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和清圣祖四代帝王,也是皇太极最为倚重的谋臣,但他的身份却让他饱受质疑。当然范文程会这样做,也有他自己的原因,下

  • 范仲淹的“仲淹”二字是什么意思?范仲淹名字含义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范仲淹少年时经历坎坷,父亲在他幼年时去世,母亲改嫁长山朱氏。此后范仲淹苦读诗书,成为参军才接回母亲,并且改回本名。应该大部分的朋友都不太清楚范仲淹的“仲淹”是什么意思,古人取名字都会赋予各种含义,范仲淹也不例外。那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有关范仲淹名字的秘密,还有

  • 汉武帝为何不重用东方朔?东方朔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东方朔,东方朔简介

    东方朔是西汉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汉武帝继位后,向全国招揽有才之士,东方朔毛遂自荐写了三千片竹简上书,据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才全部读完。此后东方朔顺利入仕,担任常侍郎。不过东方朔的才能并没有为他扩宽自己的仕途之路,汉武帝始终是把东方朔当做俳优,不予重用,这也让东方朔感到挫

  • 袁涣是什么样的人?袁涣多次易主为何还以忠义著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

    袁涣是东汉末年官员,出生于“陈郡袁氏”。袁涣十分有才,早年相继被举为高第、秀才,后来被袁术征用。此后吕布攻打袁术,袁涣被俘才转投吕布,等曹操灭了吕布后,袁涣又归降曹操。袁涣的一生更换过三名主公,不过哪怕如此,袁涣也没有像吕布那样被人称为“三姓家奴”,反而袁涣的名声非常的好,没人会不敬重袁涣。或许还有

  • 项羽手下的五位大将结局如何?只有一人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项羽作为推翻秦朝的主力军,他肯定也有一批能力强大的手下。这次就为大家讲讲项羽的五位大将分别是谁,还有他们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这五位大将分别是英布、龙且、钟离眜、季布和虞子期。除了虞子期可能是杜撰出来的人物以外,其余四人都是真实存在的,不过他们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人能够善终。项羽败给刘邦,但依然被后人所歌

  • 揭秘杜心五到底有多能打,杜心五武艺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杜心五

    说到杜心五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话说杜心五被誉为是天下第一保镖,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天下第一保镖那就要厉害很多了,那么杜心五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杜心五,清末武术家,老家是湖南的。俗话说:富不学文,穷不练武。杜心五原是个官二代,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