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渊造反时只有三万人 李渊为何一年就能称帝了

李渊造反时只有三万人 李渊为何一年就能称帝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39 更新时间:2024/3/9 4:21:34

对李渊称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起兵时只有三万人,为何能够一年之内就称帝?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山东的王薄率先起义,河南的翟让、河北的窦建德,山东的杜伏威,关西的唐弼相续举兵。一些关陇贵族子弟、地方豪强、豪门富户也趁火打劫高举反隋大旗,比如薛举李轨杨玄感李密等人。

这些人都比李渊举兵早,李渊并不是没有反隋之心,他迟迟不举兵的主要原因是实力不足,也就是兵力不够,而且隋炀帝还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李渊一直不敢大张旗鼓的招兵,到了李渊太原举兵也不过数万人,这几万人还是李渊煞费苦心才筹集而来,李渊留下一部分大军镇守太原,率领剩余的三万余人踏上西征之路。

李渊剧照

李渊的大本营位于山西太原,东有窦建德,南有李密,北有突厥,这些势力都对太原虎视眈眈,李渊如果西征不成,有人乘机袭击太原,那么他将会腹背受敌,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李渊又是如何利用数万人马,在一年之内完成称帝大业呢?

多番谋划,举兵西征

李密起兵时面临几大难题:

第一、北方的突厥、刘武周,河北的窦建德在虎视眈眈。

第二、南方的李密佣兵数十万。

第三、兵力太少,实力不足。

第四、如何除掉隋炀帝的眼线。

李渊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在代北守边抵御突厥时,手上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后来李渊升任太原留守,期间他大败太原附近一股名叫“历山飞”的农民起义军,残余义军携家属投降李渊,人数多达几万人,虽然义军的投降壮大了李渊的实力,但是这点兵力远远不够。

就在此时在李渊官治下的马邑,一位名叫刘武周的军人联合突厥叛乱,李渊扩充兵力的几乎来了,他夸大其词地吓唬隋炀帝派来的两位眼线王威和高君雅,说刘武周反叛一事情况十分紧急,如果处理不当你我都是要掉脑袋的,王威和高君雅也没太大的本事,就把太原的军政大权交给了李渊。

李渊以征讨刘武周为借口大张旗鼓招兵买马,短短几日之内就招募到几千士兵,公元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渊设计杀害了王威和高君雅。

此后李渊派自己的儿子李建成到河东交朋结友,李世民则到太原城内拉拢豪杰,召女婿柴绍至太原商议大事。

除了李渊的儿子们很给力以外,他的女儿平阳公主也是女中豪杰,柴绍走后,平阳公主独自离开长安到鄠县招兵买马,还招降了鄠县附近的一支由何潘仁领导的起义军,兵力多达几万人,同时她还派人四处联络拉拢豪强,最后平阳公主佣兵多达七万人。

李渊了解突厥就跟当年的匈奴人一样,南下犯边为的是钱财,并不是土地,为了消除后方的威胁,李密亲笔写了一封信给突厥始毕可汗,表示只要拿下长安,金银珠宝都给他。始毕可汗大喜过望,答应与李渊结盟。

突厥问题解决后,剩下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那就是佣兵数十万的瓦岗军,李渊以下级对待上级的口吻给李密写了一封信:“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普天之下唯有你才是天下之主。”李密自从夺取瓦岗大权后,内心开始膨胀,当他看到李渊的来信时,更加自傲,他对手下人说:“李渊已经不跟我们争天下了,这天下以后就是咱们的了。”

李密剧照

李渊暂时向李密低头,无非想利用李密帮他牵制洛阳的隋朝重兵,让他毫无后顾之忧西取关中,后来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在洛阳互相攻伐,三败俱伤,李渊可谓是渔翁得利。

一切安排妥当后,李密留下儿子李元吉镇守太原,防止窦建德、刘武周乘虚而入,随后李渊率领三万多唐军踏上了西征之路。

大败宋老生,攻克霍邑城

李渊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并没有直接举起反隋大旗,而是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杨侑,匡复隋室”的旗号。代王杨侑可不是草包,他了解李渊尊自己为皇帝只不过是障眼法,于是他让宋老生率领两万精兵镇守太原前往长安的必经之路霍邑(今山西霍县),大将军屈突通镇守河东郡,如此以来可以对唐军形成掎角之势。

当唐军行至距离霍邑五十余里地的贾胡堡时,恰逢连日大雨,唐军粮草告急,此时远处传来刘武周准备攻打太原的消息,李渊听后心急如焚便开会商讨此事,裴寂等人建议回援太原,等后方稳固后,再做定论,而李世民、李建成却坚决反对,他们还说:“雨停就进军,如果不提宋老生的首级来见,我们以死死谢罪。”

李世民剧照

就在此时,到霍邑城刺探军情的柴绍回到唐营,他报告李渊说:“宋老生勇而无谋,只要他肯迎战,可一战而擒之。”

雨过天晴后,唐军来到霍邑城下,李渊为了诱激宋老生出城迎战,派人到霍邑城下四处巡视,还时不时的指手画脚,做出一副寻找立营地点的样子。

宋老生果然沉不住气,唐军如此嚣张,分明是在羞辱他,于是他准备率领全军,趁唐军还没有来得及安营扎寨打他个措手不及,结果宋老生中计了,他一出城就被唐军诱敌深入,致使全军覆没,霍邑城失守。

霍邑之战是唐军自起兵以来获得的第一场大胜利,事后,李渊为了笼络人心,鼓舞将士们士气,不分贵贱,无论你是奴隶出身还是贵族子弟,只要立下军功,都可以得到封赏。

大败屈突通,长安登基称帝

唐军消灭宋老生部后,只剩下屈突通部还在镇守河东郡,这是守卫长安的最后一支大军,屈突通可不是像宋老生那样好忽悠,此人秉公执法,连自己的亲人犯法也绝不包庇宽容,而且他通晓兵法,有勇有谋,多次奉命镇压农民起义军,斩杀叛军万余人。

李渊剧照

河东城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城墙高厚,粮多兵强,唐军尝试着攻城却以失败而告终。李渊想出一计,他打算放弃河东城,渡黄河直奔长安,在李渊看来唐军撤走后,屈突通不可能不追击。隋炀帝给屈突通的任务是保卫长安,放走敌人,让他们直捣长安,还算哪门子保卫,隋炀帝要是追究责任他可难逃一死。反正横竖也是死,所以屈突通明知率军出城必败无疑,他也不能龟缩在城内。

正如李渊所料,唐军撤走后,屈突通率军追击,在潼关附近,唐隋两军展开决战,唐军大败隋军,李渊扫除了守卫长安的最后一支大军。

此时此刻李渊前途一片光明,隋军重兵集团在洛阳与瓦岗军打得不可开交,他们阻止不了李渊西进的步伐,隋炀帝还在江都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更让李渊欣慰的是他有非常出色的儿子,唐军一路西进,他的两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都显得格外精明能干,他的女儿平阳公主把长安城外的威胁已经扫除,他的另外一位女婿段纶聚集一万多兵马前来响应,长安对于李渊来说犹如囊中之物。

此时李渊关陇贵族子弟的身份又占了大便宜,李渊之前曾经声称自己的先祖是陇西李氏,这相当适合关陇集团的胃口,当唐军临近关中时,山西、陕西一带的武装力量,地方豪强纷纷来降,在他们的帮助下李渊攻下了永丰仓,乱世之中有粮就有兵,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永丰仓。唐军拿下永丰仓后,附近的百姓盛饭盛汤欢迎唐军的到来,黄河周围的百姓还献上渡船等一系列的物资,帮助李渊成立了水军。

李渊拿下永丰仓后开仓放粮,饥民成群结队赶往永丰仓,加上归附李渊的各地武装和豪强,李渊实力大增,单独李世民部就发展到九万人,到了李渊攻打长安时,他手中的兵力多达数十万之众。

李渊剧照

虽然此时长安城内兵多粮多,但是隋军没有战斗力。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十一月九日,唐军攻入长安,李渊下令:“但凡侵犯隋朝宗庙及皇室宗族者,罪及三族。”与此同时与百姓约法十二章,唐军所到之处百姓载歌载舞相迎。

三天后李渊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代王杨侑为帝,第二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遇害,让李渊没了后顾之忧,两个月后,李渊逼迫杨侑禅位,建国号“唐”。

从这之后,一个持续近三百年的盛世王朝就此诞生了。

标签: 历史李渊唐朝

更多文章

  • 后世是如何评价张柬之的?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张柬之,唐朝

    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通过贤良方正科考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蜀二州刺史、荆州长史。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拜刑部侍郎

  • 曹丕和刘备都已经称帝了 孙权称帝为何一直拖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孙权,三国

    还不了解:孙权称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曹丕、刘备都先后称帝,东吴孙权为什么称帝最晚?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建立了魏国;次年刘备宣布称帝,建立了蜀汉。而孙权自211年起,一直以曹氏所封吴王的身份统治江东,直到229年,孙权才称帝。当时,刘备已死六年,曹丕也

  • 韩信当初都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 韩信打仗为何那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韩信,汉朝

    还不了解:韩信打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为什么打仗却那么厉害?说到韩信,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军事家。跟他有关的军事成语,大家耳熟能详:背水一战、十面埋伏、拔旗易职、战无不胜、多多益善、置之死地而后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军事家“

  • 韩信被杀后韩信是怎么处理他的儿子的 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韩信,儿子

    对韩信和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被诛后,萧何如何处理他的儿子?战国时期,秦国以一己之力横扫其他六国,从而完成中国的大统一。由于秦朝统治残暴,百姓生活困难,各地都发生了农民起义,最终,秦朝灭亡,汉朝建立。汉朝能够建立,离不开众多能力出众的谋士和武将的支持。汉高祖刘邦为

  • 有哪些与王珪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王珪,唐朝

    王珪(570年~639年),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王氏祁县房支乌丸王氏。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

  • 历史上刘子业登基之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刘子业,南北朝

    刘子业,宋孝武帝刘骏长子,刘宋第六位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暴君。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时候,很多帝王之家,都出现了一些卑鄙下流的人,比如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齐襄公与自己的妹妹文姜破坏人伦,甚至还因此害死了自己的妹夫鲁桓公。明代的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娶自己的奶娘万贞儿为妻子,

  • 司马懿为何敢发动政变?背后有何靠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司马懿,三国

    公元249年,司马懿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他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发动了历史赫赫有名的高平陵之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受《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的影响,大家很容易认为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曹爽这个“草包”瞬间就缴枪投降了。其实曹爽并不是“草包”,司马懿也不是一个人在战

  • 一代文豪苏轼是怎么成才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轼成才的故事。苏轼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苏洵是北宋颇负盛名的文学家,家中藏书颇多。他的母亲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性。苏家在当地有“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美誉。在父亲的教导之下,苏轼自幼喜欢读书学习。母亲在他很

  • 郭循是什么人呢?他是如何刺杀费祎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三国,费祎

    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祎对蜀汉后期政权的巩固起到很多作用,尤其是费祎主政时期,蜀汉经济实力比诸葛时期有很大提高,但公元253年的元旦,费祎在汉寿大宴蜀国群臣, 凡是驻留在汉寿这地儿的官员,不分官职大小,都被费祎邀请,在这次大宴会上费祎被刺杀了,凶手叫郭循,是魏国的降将。郭循这个人身在蜀营心在魏,老是想

  • 清朝时期的布政使是什么官职 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清朝,官职

    对清代官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时期的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严格意义上来说,官场制度在我国其实很早就已经有很成熟的一套体系,只不过历朝历代可能会有所不同就是。从秦汉的刺史,到汉末三国的州牧,再到明清时期的总督巡抚等等。每一个时代,都历经了一套与之匹配的官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