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季布和刘邦有过节,为何能得到刘邦的重用呢?

季布和刘邦有过节,为何能得到刘邦的重用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3/12/17 20:55:42

季布是楚地人,为人很有义气,喜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爱为别人打抱不平,在楚地很有名气。而且他很讲兄弟义气,总是乐于帮助朋友,所以他在当地结识了很多朋友,也得到了别人的赞扬。项羽曾经委派他率领军队来攻打刘邦,使得刘邦屡次陷入困境。等到项羽失败以后,刘邦就悬赏千金来抓捕季布,并且下令如果有人胆敢窝藏季布就要灭此人的三族。由此看出季布对刘邦的重要性。但是最终由于别人的求情,季布被赦免了。

季布和刘邦的过节还是由于季布当时隶属于项羽部下,又因为季布很有才能,威望又高。于是季布经常受到命令去攻打刘邦。季布不仅为人仗义,打仗也是很有计谋,所以多次使得刘邦兵败。但是项羽在与刘邦的争斗中,刘邦最终获得了胜利。在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心里想到季布以前的种种作为,于是立马下令来捉拿他。季布此时只能到处躲藏,但是刘邦下令不允许有人来私藏季布,否则灭此人三族。

但是季布还是躲藏在了一位周姓人家,周家主主人说,此时正是皇上捉您风声最紧的时候,马上搜查就要到我家了。如果先生您能听从我的意见,我就有一个办法能让您脱险;但是如果您不听从我的话,那我只能自杀了。季布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这个建议。周家主人就把季布的头发剃掉,给他穿上粗布衣服,把他同其他几个奴仆放在一个笼子里卖给了鲁迪的朱家,其实朱家主人知道此人就是季布,但是还是接受了他,并告诫儿子要尊敬这个人,不可怠慢他。

朱家主人遇到夏侯婴的时候,就询问为什么皇上一定要缉拿季布,他曾经做过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吗。夏大人就说季布在之前率兵多次攻打皇上,让皇上多次兵败,皇上很怨恨他,心中郁闷,下令一定要抓住季布才甘心。但是朱家主人解释说项羽部下的人当时是奉命来行事,这样更说明了季布有能力,如果皇上一直抓捕不到季布,让季布逃到外地,这是对敌国的一种资助啊,您应该和皇上说明道理。夏侯婴心中明白朱家主人的意思,也大概知道季布藏身于朱家了。

夏侯婴等待机会就和刘邦说明了此事,把这些道理说给了刘邦听。刘邦听了这些话就赦免了季布,季布被召见以后表明自己承认自己所犯的罪,刘邦还授予了他官职。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家都认为季布由刚强变温柔了。

小编认为季布早期投于项羽部下,项羽气概不凡,则季布能得到相遇的赏识,说明季布也是一个刚正勇敢的人。季布在率军打仗时期依靠自己的果敢和勇气在楚地扬名,他亲身上阵杀敌,多次取得胜利,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汉了。但是他之后被刘邦抓捕,他宁肯当奴隶也不愿意死去,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理想抱负还没有实现,正因为这样他即使遭遇了屈辱也不愿寻思,能屈能伸,最终当上了汉朝的名将。

死亡看似遥远,其实也很接近我们每一个人。但是有些人的死不会让人痛惜,因为他没有做出什么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轻于鸿毛与重于泰山,真正贤能的人更是十分看重自己的生死,因为他要让自己死得其所,人生来就应该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自己的价值还没有实现,自己却因为悲愤或其他原因而自杀,这算不得勇敢,更不能说重于泰山。季布这种重视情义的人,会真正实现自我价值,才算是重于泰山。

标签: 历史汉朝刘邦

更多文章

  • 古人创作诗词都有那些诀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在自己的诗句中,化用前人佳句略加变化为己用,一般称为化用。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分为仿效与点化。而且作了几大类的细分,理清了各种化用的不同细节。对于喜欢诗词创作的朋友来说,这一段内容非常有价值,也有利于自己创作时,更清晰地使用哪一种点化方式。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这篇文章只说司马相如与曹操的这一段

  • 宋朝灭亡的时候,有哪些人最开始投靠了敌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宋朝,刘岊

    元兵刚南下时,京口知州洪起畏慷慨激昂,并贴出安民告示,说:“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北骑若来,有死不走。”结果,元兵一到,洪起畏举郡出降,有好事者遂将告示改为:“家在临安,职守京口。北骑若来,不降则走。”蜀人蹇材望,在湖州任副知州,元军南下时,他大义凛然地指天发誓,要以死殉国,并制做了一面锡牌,上刻“大

  • 哈密争夺战起因是什么?最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明朝,哈密争夺战

    哈密(今新疆哈密)是从前汉朝西域与唐朝伊州之地。汉武帝曾经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即明清的甘、凉、肃。又在玉门关设置通往西域的都护及戊巳校尉,以阻断匈奴单于的右方,即后来的哈密;西晋时,为凉州牧张寔占领;三国时期,魏国又打通西域;隋朝隋炀帝因裴矩进《图记》,抵达玉门关,设置伊吾镇、且末镇;唐朝时

  • 曹髦身为傀儡皇帝,真的有机会击败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三国,曹髦

    曹髦,字彦士,在《三国志》中与曹芳、曹奂合称“三少帝”。曹髦的祖父是曹丕,父亲是曹霖,他在仅有4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郯县的高贵乡公,因为他天资聪颖,所以经常得到人们的赞赏。这里说的就是曹髦被迎进洛阳的时候,仍旧自称是臣子,不愿意乘车,而是和臣子一样步行至宫殿的事情,由此显示出曹髦的知情知礼和善解人意

  • 太史慈是怎么死的?三国少有的文武双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三国,太史慈

    孔融在被困北海之后,因为自己心中的执念所以根本不想离开。而当时太史慈因为母亲的嘱咐,所以在敌军没有一点注意的时候也偷偷溜入了孔融的队伍之中。当时,由于敌军的包围并不是很密集,所以太史慈也劝孔融主动杀出。孔融一心想等外援,所以并未听太史慈所说。但是,敌人不可能等着孔融将外援带过来,所以,当外援还没到的

  • 张飞在蜀汉的地位有关羽高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三国,张飞

    张飞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的形象,而且蜀汉刘备是皇帝,皇帝的地位和权力自然应该是最大的,因此很多人都无法想象,张飞在蜀汉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张飞的权力甚至比刘备还要大,是蜀汉最有权力的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张飞会拥有那么大的权力,张飞难道在蜀汉的地位比刘备还要更高吗?1、

  • 刘邦最恨的人就是雍齿 雍齿最后为何还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雍齿,刘邦

    雍齿是叛徒,刘邦最恨他,为何最后还给他封侯得以善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高帝刘邦本就是个猜忌心极重的人,他先后分封的八个异姓诸侯王中只有赵王张耳和长沙王吴芮善终,像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被其以谋反罪诛杀。然而在跟着刘邦奋斗的这批老友中,最后都

  • 刘邦没有下令杀韩信,为何吕后却主动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英雄好汉不在少数,能够称得上国之将领的更是不计其数。几千年的光阴流转,给我们后人带来了许多佳话,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典范。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向是乱世之中出英雄,自古的一些将领都是在乱世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韩信。韩信的军事才能我们有目共睹,秦朝末年的动乱之中,韩信投靠

  • 诸葛恪是东吴的权臣,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诸葛恪

    诸葛恪字元逊,是诸葛瑾的长子,少年成名,“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孙权第一次见到诸葛恪时,就称赞道:“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由于诸葛恪反应快、善言辞,孙权对他很看重,因此有意在政治、军事方面培养他。到了孙权晚年,昔日东吴的元勋老臣早已相继过世,而太子孙亮年纪尚幼,“朝臣咸皆注意于恪”。孙权病重后,征召

  • 九子夺嫡中的九个皇子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清朝,皇子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九子夺嫡的故事。当年康熙帝光是儿子就有二十四个,但是参与抢皇位这个香饽饽竞争的只有九个,小编表示其他没参与的子弟你不能说他没野心,他们只是有自知之名且低调惜命而已。那么作为当爹的康熙其实还是很乐衷于看哪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