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军阀韩遂,马超都不得不巴结讨好韩遂

东汉末年军阀韩遂,马超都不得不巴结讨好韩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03 更新时间:2024/1/9 2:01:50

众所周知,在汉末各路诸侯之中,西凉集团麾下的强劲骑兵,是非常骁勇善战的。其中马腾马超之名,更是威震天下,令曹操刘备都为之赞叹不已。而无论是在哪个版本的三国故事中,马腾马超父子都无疑都是凉州集团的领袖人物;然而在历史上,掌控西凉军的话事人,却是看起来低调的韩遂

在颇有影响力的《三国演义》中,韩遂作为马腾的结拜兄弟出场。在西凉军一系列的变动中,韩遂也一直听从马腾、马超父子二人的命令,俨然是一位没有主见的人。事实上,西凉集团在边境作乱三十余年,先后与董卓、朝廷、曹操对抗,都是出自韩遂的手笔。那么韩遂这个低调的凉州大佬,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呢?不妨来看一下他的早年经历。

在东汉数百年的历史上,凉州境内因为羌族存在的原因,屡屡成为朝廷对羌人用兵的主战场。在此情形之下,凉州也自然成为了一个极度混乱的地带。那么此时的韩遂,又是什么身份呢?《三国志·武帝纪》注引《典略》曾提到:“遂字文约,始与同郡边章俱著名西州。”令人意料之外的是,韩遂竟然是个颇有威望的名士。一般这种人,往往会关心国家大事,而且不畏强权勇于谏言,韩遂也不例外。他有一次奉旨进京,就连时任大将军的何进都听说了他的名声,特地与他相见。

在这次宴会中,韩遂就开始发扬自己的名士精神了。于是便有了这么一番忧国忧民的谏言:“遂说进使诛诸阉人,进不从,乃求归。”众所周知,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无疑让天下名士都对其痛恨不已。而韩遂能有这样一番发言,足以证明他对东汉王朝的未来,还抱有一丝幻想。只是此时的何进,还没有意识到宦官祸乱朝政的可怕影响力,便拒绝了韩遂的提议。

在回到凉州以后,韩遂很不幸的卷入了凉州内部的一场叛乱中。需要指出的是,韩遂本人在凉州境内很有威望,不少人往往称其为“凉州大人”。意思就是说,当叛军发动叛变之后,他们首先挟持了韩遂以及边章等人,以此来希望凉州士族的投靠。不难发现,此时的韩遂是被迫加入叛军中的。对此,《献帝春秋》中有着明确记载:“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诈金城郡降,求见凉州大人故新安令边允、从事韩约(遂)。约不见,太守陈懿劝之使往,国等便劫质约等数十人。”

尽管韩遂是被迫加入到乱军中的,但是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他不仅化被动为主动,还反客为主最终取得了这支集团的领导权。当然,这支凉州叛军内部,也是比较复杂的。其内部不仅有相当一部分是作战勇猛的羌人部队,还有一些强盗、流民、以及部分被策反的汉朝士兵。当韩遂主动成为联军中的重要人物以后,不少凉州城内的官吏和世家大族,也都纷纷加入了其中。

在凉州联军初具规模之后,韩遂便开始洗清自己身上的叛逆名声。他的政治口号,依然是他最初的主张,即以诛杀宦官为己任。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韩遂的麾下。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不到半年的功夫,韩遂手下的西凉集团便已经初步成型。紧接着,西凉集团便开始向三辅地区进攻,直接危及到了东汉朝堂的稳定局势。

在与朝廷的作战中,韩遂数次表现出自己的指挥才能,先后打败过皇甫嵩张温等东汉宿将。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韩遂基本已经成为了西凉集团的领袖人物。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韩遂乃杀边章及伯玉、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不久之后,陇西太守李相如也带着麾下的陇西贵族,加入到韩遂手下。凉州刺史耿鄙率众袭击韩遂,最终也败亡在了韩遂手中。这样一来,凉州其他大小势力,也都纷纷选择了归附。

在羌人中素有威望的马腾,也在不久之后与韩遂联合,共同推举了汉阳人王国为首领,“悉令领其众,寇掠三辅。”不过没多多久,西凉联军就遭到了皇甫嵩的重创,王国也最终死在了乱军之中。从韩遂的经历中,不难发现他是一个有眼见、有魄力、有威望的人。凉州联军在一系列的军事斗争中能迅速扩大,韩遂可谓“功不可没”。

韩遂在凉州集团的威望,从马超对他的巴结也能看出一二。据《三国志·马超传》注引《魏略》记载,当马腾父亲在曹操手下之时,马超便打算起兵作乱,为了获得韩遂的最大支持,马超还说出了这么一番让世人为之诟病的话来:“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马超的这一番话,让韩遂也是很顺心的。就这样,马超在韩遂的支持下,才最终有了底气,向北方霸主曹操发出了挑战。不得不说,韩遂此时在西凉集团中的地位,确实值得探究。

言归正传。以韩遂和马腾和西凉集团在遭受到皇甫嵩在之后,也消停了一段时间。但是马腾和韩遂二人,都是颇有手段的枭雄。在他们推举出的傀儡首领死后,凉州集团内部也出现了较大分歧:“遂等稍争权利,更相杀害,其诸部曲并各分乖。”在西凉集团中威望更高的韩遂,凭借自身优势,决定改变发展路线,最终从叛贼转型为了割据一方的枭雄。

标签: 历史韩遂

更多文章

  • 没有班超中国领土会少很多,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班超

    如果说霍去病是上天赐给西汉帝国打垮匈奴的利剑,那么班超就是东汉帝国在西域坚不可摧的神盾,他带着一支36人的外交使团,以东汉王朝为后盾,靠着个人非凡的胆略和外交手段,最终降服西域50多个国家,控制西域长达30多年,为以后窦宪“封狼居胥”彻底攻灭北匈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汉成帝的时

  • 严光跟汉光武帝是什么关系?严光的生平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严光

    严光出生于公元前39年,公元41年去世,还有一个名字叫严遵,可以说是一位越过公元纪年的人物。他字子陵,是个地地道道的汉族人,会稽余姚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浙江省余姚市低塘街道人。本来这位严光的姓氏是庄,但是因为避讳汉明帝刘庄改用严姓。他还是东汉非常有名的隐士。严光这个人为人处世十分地低调,也很少有与他

  • 吴汉血洗成都,刘秀为什么不惩罚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吴汉

    吴汉乃东汉开国名将,勇猛多谋,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军纪败坏也备受诟病,“拉朽摧枯功盖世,可令纵掠损威名”。吴汉血洗成都,刘秀为何只谴责而不惩罚?建武十年(公元34年)十月,隗纯迫降,历时四年的陇西之战宣告结束。平定陇西后,公孙述割据的巴蜀便成为刘秀统一大业的最后一

  • 桑弘羊身为汉代名相,桑弘羊为什么没有传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局面,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也是如今我们汉族名字的缘由所在。汉武帝时期,人才济济,以至于班固惊叹“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并且列举:“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

  • 张苍是怎么从一个死刑犯摇身变成当朝宰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张苍

    有这样一位老人活了104岁,从战国到秦朝、从楚汉争霸到大汉一统,他也从一个死刑犯最后跃居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宰相,他就是张苍。张苍是阳武人,史书对张苍的身材和肤色重彩,身材高大魁梧,皮肤如葫芦籽白皙润泽。可能张苍有些基因突变。他的父亲身高很平常,不足六尺,而到了张苍这里直接身高八尺有余,这是直接从武大郎

  • 刘邦和樊哙有什么关系?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樊哙

    樊哙可以说是刘邦最信任的人,他早年便跟随刘邦一起反秦,后来成为西汉开国元勋。樊哙还娶了吕后的妹妹成为皇亲国戚,是刘邦最重要的部下之一。不过刘邦晚年却对樊哙起了猜疑,甚至是打算诛杀樊哙,为和刘邦会对自己的亲信动手呢?樊哙还曾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算是刘邦的救命恩人,难道这点都不足以让刘邦对樊哙放心?只能

  • 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称帝前后为何两幅面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李存勖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诸多皇帝中具备卓越政治才能的有很多,比如那些开国功臣,他们都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但是也有很多前期创造政绩,后期荒废朝政的。权利带给你欲望,放纵导致国家衰败,这是不变的真理。下面讲一讲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两幅面孔。李存勖是唐末五代军事家,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克用病逝之后,李

  • 刘伯温临死前都说了什么 为何能在百年之后应验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辅佐朱元璋夺得江山。在古代,人们普遍比较迷信,因为刘伯温的预言神乎其神,所以他被人们称为神仙。刘伯温临死前说了一句话,百年之后果然应验。刘伯温又名刘基,是浙江青田人,从小饱读诗书,小小年纪就考中秀才。他博览群

  • 上官桀为什么要谋反?上官桀谋反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官桀

    上官桀不仅是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更是皇帝的绝对外戚,上官桀与霍光是儿女亲家,一个是上官皇后的祖父、另一个则是外祖父。虽说是姻亲,但上官桀父子最后还是与霍光反目成仇,甚至联合桑弘羊、燕王刘旦等人谋杀霍光,最终被灭全族,只留下上官皇后一人。拥有这样双重身份的上官桀为什么要谋反?上官桀谋反真相是什么?上官桀

  • 陈平谋略比张良高官比张良大,评价却没张良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张良,陈平

    陈平谋略比张良高,官做得比张良大,为何后世却反而称颂张良,从谋略上来说,张良所出的计谋主要是战略上的,方向性的。方向性的,固然很好,但其实也比较空,缺乏实操性。陈平的计谋则是战术性的,非常实用,刘邦拿来就可以用,而且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其实陈平无论在才能上,还是在所起的作用上,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