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后果是什么?

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后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32 更新时间:2024/1/22 22:33:22

李世民斩杀单雄信的后果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评书当中,每当涉及到朋友之间反目成仇的情节时,都会引用这样一句话:“宁学桃园三结义,莫学瓦岗一炉香。”以此来形成对比,让听众更直观地分辨出结交朋友的差异。

在世人眼中,刘关张自桃园结义开始,便肝胆相照,即便关羽身在曹营,仍对刘备念念不忘。而刘备倾全国之力,不惜全军覆没也要替关羽报仇,也完全对得起关羽的忠肝义胆。

反观瓦岗寨三十六友的结拜,与桃园结义相比就显得如同儿戏了。在结拜时三十六位好汉意气相投,誓同生死,实际上每个人却都有各自的盘算,虽然声势浩大,但也只是貌合神离。

在这些人当中,单雄信可谓是核心人物。然而李世民最终却将其杀害,而大唐也因为他的死险遭灭顶之灾。

江湖大哥

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单雄信的威名可谓如雷贯耳。这位山西潞州八里二贤庄的庄主,实际上还有一个隐藏身份,这个身份便是大隋朝九省的绿林当家人。

也就是说,单雄信是当时的江湖中的领军人物,这些江湖人都要听令于他。拥有这样的权力,可见单雄信的人格魅力与管理手段都十分了得。

在小说中,单雄信还有一位兄长,名叫单雄忠。在隋炀帝杨广追杀李渊的过程中,单雄忠以为是山贼抢劫,打算前去将山贼打发掉。但是李渊却误以为单雄忠是山贼的帮手,将其射杀。

得知兄长死于李渊之手,单雄信发誓与李家不共戴天。因此,在被擒住之后,虽然李世民好言相劝,想让单雄信放下仇恨,即便不为自己效力,只要名义上归顺也能坦然接受。

但是单雄信对李世民的诚心接纳毫不领情,在他看来杀兄之仇不可不报,否则不配为人,因此坚决拒绝归顺。尽管李世民动用了所有与单雄信有交情的人前来做说客,但单雄信依旧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李世民只好趁与单雄信交情甚密的秦琼不在时将其杀掉。京剧《锁五龙》将单雄信面对死亡时的大义凛然,演绎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的单雄信可谓是有情有义的热血男儿,经过长时间的演绎与打磨,这个人物在书中的形象越来越鲜明。然而真实的单雄信却与小说中的形象大相径庭。

隋唐飞将

真实的单雄信并非山西潞州人,而是出生于山东曹州济阴县,也就是现在的曹县。单雄信孔武有力,惯用的武器是一种名为槊的长柄武器。在隋末的动荡时期里,单雄信称得上是当时的猛将。

公元613年,翟让在瓦岗山聚众起义,单雄信与徐世勣前去投奔。在攻下荥阳、梁郡二郡之后,瓦岗寨的规模超过了万人,成为了当时最具实力的起义力量。

李密反隋失败投奔瓦岗寨之后,曾牛角挂书的李密被寄予了厚望。在王伯当和徐世勣的劝说下,翟让将瓦岗寨的领导权交给了李密。李密自封为魏公,翟让被封为司徒,单雄信则成为了左武候大将军。

从李密的任命便不难看出,单雄信在瓦岗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最有能力掌管兵权的人。实际上单雄信也完全具备这一能力。在诸多战斗中,单雄信都身先士卒,往来冲杀无人能挡,被誉为“飞将”。

然而经过易主的瓦岗寨,内部却存在很大的分歧。在与王世充相持的过程中,翟让的部下劝力将瓦岗寨的统治权夺回,但翟让否决了这一建议。但是这件事还是没能瞒过李密。

为了防范这一情况的发生,李密设计除掉了翟让,徐世勣也在混乱中被砍伤。单雄信见到李密手段如此狠毒,不得不下跪求饶。李密爱惜单雄信有大将之才,在安抚单雄信和徐世勣之后,仍让二人统兵。

在之后的战斗中,李密被王世充打败。单雄信投降了王世充,而徐世勣则认为将来的天下必定归李唐所有,因此前往投靠了李世民,二人就此分别。

公元620年,李世民攻打洛阳,单雄信率军抵抗。战场上单雄信依旧勇猛过人,李世民险些被单雄信生擒活捉。关键时刻,徐世勣的出现才让单雄信放过了李世民一马。

然而手下人才济济的李世民最终还是战胜了王世充,单雄信也成为了李世民的俘虏。在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人处死之后,徐世勣为单雄信求情,但被李世民一口回绝。最终单雄信还是死在了李世民的刀下。

杀人的代价

在杀掉单雄信之后不久,唐高祖李渊在经过分析之后,认为河南河北大局已定,不会再有战乱发生。于是将擒住的河北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杀害,并招降其部下将领。

然而让李渊没有想到的是,窦建德的部下不但没有投降,反而推举刘黑闼作为领袖发起反攻。仅半年时间,便将河北重新夺回,并且击败多员李唐大将。罗成便是在与刘黑闼的交战之时被乱箭射死。

刘黑闼的反攻,让李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在于王世充战败后,其手下将领悉数被杀,连放过李世民一马的单雄信也难逃一死。

而唐军的招降,在刘黑闼等人看来无异于瓮中捉鳖,一旦投降,恐怕便要步单雄信的后尘。为了保命,刘黑闼才率军与唐军决一死战,结果将唐军打得节节败退。

然而单雄信对李唐的报复远不止于此。250年之后,唐朝爆发了黄巢起义,起义军中有四员将领,便是单雄信的第十一代子孙。这兄弟四人作战时与单雄信同样勇猛,被誉为黄军四杰。

在起义军强劲的攻势下,长安彻底沦陷,皇帝被迫出逃。唐朝至此也名存实亡,再也不见了往日的繁荣气象。

结语

李世民之所以执意要斩杀单雄信,并非因为曾在战场上失利于单雄信,而是因为单雄信作为降将,又不止一次投降,使得李世民对其忠诚度有所怀疑。为了避免后患,才将其处死。

然而这一处理方式虽然解决了李世民当时的问题,但是却也导致其他地方的将领人人自危,不敢再前来归顺。而他亲手种下的仇恨的种子,日后更是给子孙后代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蜀汉灭亡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蜀汉灭亡,三国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三国,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就已经结束了。其实诸葛亮死后,刘禅还维持了29年的统治,直至公元263年才灭亡。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蜀汉灭亡的原因,看看后三国时代政治人物在蜀汉灭亡过程中的作用。谯周——《仇

  •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天到了,唐太宗召集群臣要去打猎,魏征趁着大臣们的那个高兴劲一盆冰水泼了上去,春天万物复苏“随意杀生岂是明君所为”,群臣一脸懵逼的看着唐太宗,太宗在心里暗暗骂到:“真该除掉这个老匹夫”。唐太宗在心里怒骂了魏征千百遍,但还是当着

  • 李世民和表妹近亲结婚,有生下子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和表妹近亲结婚,有生下子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农民起义一直无法成功建立王朝(朱元璋除外),其中一点原因就是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要想成为皇帝,那就必须得名正言顺,当然大部分都是造假造出来的名正言顺,可是起码得有这么一说。那要想名正言顺,出身就很重要。比如说李唐

  • 武则天除掉自己姐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除掉自己姐姐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女皇》从秦宣太后芈八子主政,到北魏冯太后临朝称制,再到清慈禧垂帘听政。遍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有

  •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北魏分裂

    北魏分裂,指的是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的事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高欢。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

  • 唐朝最倒霉的开国武将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最倒霉的开国武将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都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可是明君也会犯错误,甚至还会制造冤案。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在盛怒之下,将一位没有什么太大过错的开国武将处死。事后,李世民也感到非常后悔,在与魏征谈论此事时,为自己的冲动而自责。那么,这位堪称唐朝最倒霉的

  • 崇祯时期的天灾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明朝,天灾

    还不了解:明代天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时期的天灾到底有多严重?如果要是没有农民起义,清军能否打败明代?这是一个读者私信我的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若是没有李自成那么清军就无法顺利入关,甚至连辽东的局势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客观地说,大明代的灭亡农民起义是主因,关外的清

  • 朱元璋规定贪污六十两就被处死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铁律:贪污超60两银子立斩,60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从古至今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为了金钱他们能出卖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主人,亦能违背良心对无辜的人痛下杀手,也能顺手接下别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 其中哪一种死法最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明朝,朱标

    太子朱标的三种死法,哪种最可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薨逝,朱标的薨逝在精神上对朱元璋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因为朱元璋从公元1377年就将部分朝政交由太子朱标打理,朱标当时已经算是钦定的皇位接班人了,老年丧子令身体每况愈下

  • 秦国灭亡时都是打着楚国的旗号 灭秦的国家为什么不能是其他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楚国,秦国

    还不了解:楚国和秦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什么灭亡秦国的不能是其他国家?楚国与秦国都是战国时期非常强大的国家。《战国策》中记载苏秦曾言“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历史上秦国和楚国的关系十分微妙,两国联姻达数代之多,但两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