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蜀汉灭亡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历史上蜀汉灭亡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14 更新时间:2023/12/12 0:51:05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三国,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就已经结束了。其实诸葛亮死后,刘禅还维持了29年的统治,直至公元263年才灭亡。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蜀汉灭亡的原因,看看后三国时代政治人物在蜀汉灭亡过程中的作用。

谯周——《仇国论》即亡国论

把谯周排在蜀汉灭亡第一推手,我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其一,从现实角度来说,当邓艾兵临成都之时,是谯周劝刘禅投降的。

1、冬,邓艾破卫将军诸葛瞻於绵竹。用光禄大夫谯周策,降於艾——《三国志·后主传》

2、及闻艾已入阴平……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惟周以为……后主犹疑於入南,周上疏曰——《三国志·谯周传》

《后主传》中明确记载,当邓艾在绵竹击破诸葛瞻,刘禅采纳谯周的计策,向邓艾投降,蜀汉灭亡。《谯周传》中的记载更详细,当时朝堂有人提出可前往吴国或者南中,只有谯周力主投降,甚至在刘禅犹豫不决的时候,还是谯周反复劝刘禅投降。

其二,谯周四处散布《仇国论》,动摇蜀汉统治根基。当年谯周和尚书陈祗,就姜维北伐产生激烈争执,退朝以后谯周写下《仇国论》。《仇国论》中虚构了一个小国因余之国和一个大国肇建之国,看国名就知道蜀汉承接东汉之末余,是因余之国,大魏则是曹氏新创的国家,是肇建之国。

谯周在这篇著名的“学术论文”中详细阐述了以下问题:第一,蜀国不应该北伐曹魏,那是没有希望的;第二,因余之国必将被肇建之国所取代。简而言之,就是蜀国必然被曹魏灭亡。

众所周知,其实蜀汉内部也有复杂的派系斗争,荆州派、益州派、东州派等等。其实自刘焉刘璋父子,到刘备刘禅父子,都是外来势力统治益州本土士人百姓。如果过多侵害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会进行抗争。谯周本就是益州巴西郡人,他其实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益州本土士人的政治态度。

对于谯周等益州士人来说,公元263年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已经非常成熟,士族们充分享受到了最大的政治红利。对于益州的士族阶级来说,并入曹魏对他们可以说是有利无害,所以当邓艾突破之后,江州、雒城等地都是不战而降。

邓艾——历史罕见的突袭

虽然蜀汉有许多人早就做好了“加入”曹魏的准备,但他们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当时姜维、廖化等人把钟会挡在了剑阁之外,所以虽然曹魏军队有十几万,但是成都是感受不到很严重的威胁的,但当邓艾突然兵临成都城下,一切都有了“最好的安排”。

钟会十三万人的主力部队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挡住,进退两难,粮草殆尽,运粮困难,钟会甚至想过退兵。一旦退兵,此次战役将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可是要说进兵,面前雄关是他难以逾越的。邓艾很明确当前的形势,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偷渡阴平,从涪城走左儋道进攻绵竹”的大胆计划。

从阴平到江油,高山险阻,人迹罕至,也因此蜀汉未在此设防。邓艾军一路攀登小道,凿山开路,造作桥阁。时"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面对不能开道的绝险之地,邓艾身先士卒,"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穿过七百多里的荒无人烟之地,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后,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

要知道当时邓艾已经六十多岁了,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将,翻山越岭、身先士卒,这是一场搏命的豪赌!好在邓艾成功了,他自己功成名就,留名青史,也成了压垮蜀汉的最后一根稻草!

姜维——决策失误的代价

当时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先后去世,姜维已经成为蜀汉的顶梁柱,然而姜维对于蜀汉灭亡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中防守战略的调整。当初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在各个围戍内留重兵以抵抗外敌,如果敌人来犯汉中,可以将敌人挡在关外,无法进入汉中,兴势之战王平抵抗曹爽的进攻,就是用的这个方式。

但是姜维认为,这个方法虽然可以抵御得住敌人,却无法获得大的战果。不如放敌军入阳平关,而蜀军退守汉、乐二城,重要关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军队打游击,专门攻打敌军的薄弱环节。这样一来,可以拉长敌军的补给线,又无法就地得到粮草的补充。

长久下去,敌军疲弊,退还的时候,诸城守兵与打游击的军队,一起趁机进攻,这样就能将敌军悉数歼灭。事实证明,蜀汉的实力只适合固守,不可能全歼敌军。所以当钟会大军到汉中后,轻松的绕过汉、乐二城,汉中屏障就此轻易被突破。

第二,应对曹魏大军的失误。费祎死后,后主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窃弄机柄,朝政日非,民有菜色。262年侯和之战,姜维军大败,死伤惨重。于是黄皓和诸葛瞻意图罢免姜维,让阎宇代替大将军职位。姜维厌恶黄皓弄权,上书请杀之,刘禅不听。姜维唯有避居沓中屯田,拥兵北防,朝政内外产生严重分歧。

姜维其实早就听说钟会治兵关中,并且给刘禅上表请早做准备(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刘禅被黄皓蒙蔽,没有采纳,但其实姜维可以自行率军前往汉中驻守,而不是等到魏军大举进攻,才作出应对。

刘禅——愧对祖宗的平庸之辈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刘禅“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我认为是非常中肯的,刘禅不是扶不起来,也是二智障者,他只是个平庸之辈。有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辅佐的时候,他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守成之君;然而当他信任黄皓这等小人,他就成了昏暗无能之主。

谯周力主投降,刘禅似乎都生不出反抗的勇气,他的儿子北地王刘谌要求誓死守城,被刘禅拒绝,刘谌先杀妻子后自杀,以身殉国。其实邓艾虽然兵临成都城下,但刘禅如果坚守,然后召集四方援兵,蜀汉未必会接着就灭亡。可惜,刘禅只是一个平庸之辈,他愧对了刘备一生坚韧壮烈打下的基业。

黄皓——奸佞弄权的宵小

我们翻阅历史,似乎每个朝代、国家在末期总会出现昏君、奸臣。刘禅早年有诸葛亮,后有董允监督,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董允死后,似乎无人能够再限制刘禅。他开始亲近黄皓,弄得朝政一片混乱。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治兵关中,上表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守阳安关口、阴平桥头防患于未然。但黄皓听信鬼神,告诉刘禅敌军不会到来,而蜀汉群臣也不知道此事。

魏军五路伐蜀,等到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时,刘禅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张翼与董厥支援阳安关口。姜维被邓艾所牵制,退驻阴平,钟会围攻汉、乐二城,又另派军进攻关口,蜀将傅佥格斗至死,而蒋舒却开城投降。钟会见关口已经攻下,于是长驱直入,姜维和廖化只好放弃阴平,与张翼、董厥会合,退保剑阁。

从国力来看,蜀汉灭亡似乎是早晚的事,但造成蜀汉在那个时间节点灭亡,是有着很深厚复杂的原因的。谯周、邓艾、姜维等人都是推动蜀汉灭亡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决策、抉择,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标签: 历史蜀汉灭亡三国

更多文章

  •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魏征为什么总是不顾唐太宗的颜面屡屡犯上?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春天到了,唐太宗召集群臣要去打猎,魏征趁着大臣们的那个高兴劲一盆冰水泼了上去,春天万物复苏“随意杀生岂是明君所为”,群臣一脸懵逼的看着唐太宗,太宗在心里暗暗骂到:“真该除掉这个老匹夫”。唐太宗在心里怒骂了魏征千百遍,但还是当着

  • 李世民和表妹近亲结婚,有生下子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和表妹近亲结婚,有生下子嗣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中国古代,为什么农民起义一直无法成功建立王朝(朱元璋除外),其中一点原因就是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要想成为皇帝,那就必须得名正言顺,当然大部分都是造假造出来的名正言顺,可是起码得有这么一说。那要想名正言顺,出身就很重要。比如说李唐

  • 武则天除掉自己姐姐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除掉自己姐姐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巾帼英才扭乾坤,一代女皇绝古今。虽为妩媚入宫闱,却因智谋赎尼身。孤凤展翅腾龙位,弱女挥手伏众臣。功过论争千秋去,无字碑上遍诗文。——《女皇》从秦宣太后芈八子主政,到北魏冯太后临朝称制,再到清慈禧垂帘听政。遍数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有

  • 北魏是如何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北魏分裂

    北魏分裂,指的是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的事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北魏孝庄帝杀死权臣尔朱荣之后,北魏大乱,尔朱兆、尔朱世隆杀害孝庄帝,先后拥立元晔、元恭、元修做皇帝。混战的胜出者是高欢。534年,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

  • 唐朝最倒霉的开国武将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最倒霉的开国武将是谁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都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可是明君也会犯错误,甚至还会制造冤案。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在盛怒之下,将一位没有什么太大过错的开国武将处死。事后,李世民也感到非常后悔,在与魏征谈论此事时,为自己的冲动而自责。那么,这位堪称唐朝最倒霉的

  • 崇祯时期的天灾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明朝,天灾

    还不了解:明代天灾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时期的天灾到底有多严重?如果要是没有农民起义,清军能否打败明代?这是一个读者私信我的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若是没有李自成那么清军就无法顺利入关,甚至连辽东的局势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客观地说,大明代的灭亡农民起义是主因,关外的清

  • 朱元璋规定贪污六十两就被处死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铁律:贪污超60两银子立斩,60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从古至今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为了金钱他们能出卖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主人,亦能违背良心对无辜的人痛下杀手,也能顺手接下别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 其中哪一种死法最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明朝,朱标

    太子朱标的三种死法,哪种最可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突然薨逝,朱标的薨逝在精神上对朱元璋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因为朱元璋从公元1377年就将部分朝政交由太子朱标打理,朱标当时已经算是钦定的皇位接班人了,老年丧子令身体每况愈下

  • 秦国灭亡时都是打着楚国的旗号 灭秦的国家为什么不能是其他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楚国,秦国

    还不了解:楚国和秦国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什么灭亡秦国的不能是其他国家?楚国与秦国都是战国时期非常强大的国家。《战国策》中记载苏秦曾言“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由此可见一斑。事实上,历史上秦国和楚国的关系十分微妙,两国联姻达数代之多,但两国的关系

  • 唐朝的武氏没被灭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朝的武氏没被灭门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女既承正,威伏天下,所有国土,悉来承奉,无拒违者。—《大云经》古代王朝政治斗争中,在巨大的机遇背后,同样有着对应的风险,成功了是一步登天,失败了是身死族灭。可武则天是个例外,81岁的她遭遇政变,被迫退位,李氏皇族重新掌权。然而,之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