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斗得过朱标吗(如果朱标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朱棣斗得过朱标吗(如果朱标不死会是朱棣的对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45 更新时间:2024/2/12 23:32:53

如果朱标做了皇帝的话,朱棣大概率是不会造反的。但削藩这件事,势在必行,不管谁当了皇帝都要削藩,打着反对削藩旗号的朱棣,做了皇帝之后,还是要削藩。朱标做了皇帝,肯定要削藩。

很多很多历史后,你会发现,人们很难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很多事情,千百年来各种惨剧,还是在不断地重复再重复,发生再发生。

但唯一有一个例外就是,人们对于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印象特别深刻,可以从中吸取一定的教训,但是对于写在纸上的,就完全没有任何概念了。

就比如说分封诸侯王这事,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事儿不靠谱,甚至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厮杀成那个样子,都是分封惹的祸。

秦朝结束了分封,亡国了,于是刘邦感受到了郡县的危害,搞了分封结果出了七国之乱。

后来司马家撺掇的曹魏的皇权,感觉曹魏这打压宗室子弟不行,于是大肆分封宗室子弟,结果搞了个八王之乱。

不但把自己搞死了,还搞出了一个最混乱最黑暗的时代,司马家族也成了中国历史上被骂得最多的家族,司马懿也成了狡诈和虚伪的代名词。

尽管有着这么多的前车之鉴,但是朱元璋还是固执地分封了自己的儿子,让他们做藩王。

本意是要他们像藩篱一样守卫大明,但最终把自己孙子的姓名搞丢了,朱元璋生前的一切谋划,全都付之东流。

假如朱标没有死,那么朱棣造反还能成功吗?

这是个很开脑洞的问题,朱标是朱元璋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是这几个兄弟的老大,如果朱标做了皇帝的话,朱棣大概率是不会造反的。

但削藩这件事,势在必行,不管谁当了皇帝都要削藩,打着反对削藩旗号的朱棣,做了皇帝之后,还是要削藩。

朱标做了皇帝,肯定要削藩,这可能是导致朱棣造反的唯一可能性了,假如朱棣真的造反了,他的胜算有多大呢,答案是没有。

朱标做皇帝,那么朱元璋就不需要那么疯狂的屠戮功臣名将,朱元璋最后丧心病狂屠杀功臣,是在朱标死后,因为他要为孙子剪除这些刺。

如果是朱标的话,刺还要剔除,但就没必要赶尽杀绝了,朱棣当时的兵力其实并不多,如果真的造反,派老将出马,朱棣其实没多少胜算。

我们看他跟建文帝打仗就知道了,建文帝是害怕背负上杀死叔叔的罪名,所以下令不要伤害朱棣,因为朱棣有好几次都是身陷重围。

朱标就没有这个顾虑,杀死长辈和杀死兄弟,这个道德污点是不一样的,朱标尽管仁慈,但不会像建文帝那样迂腐。

带兵的老将,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就算朱标有类似的表述,但老将的价值就在于,他会自己做判断,想要不动声色的杀死朱棣太容易了。

战场上刀枪无言,意外最会发生,就看你敢不敢制造意外,或者突然就不明不白地死了,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建文朝的将领们都没有这个魄力。

如果朱标是皇帝,在气势上也会打压朱棣,朱棣就不会有其他帮手,朱棣造反成功,一直重要的力量就是宁王的蒙古骑兵。

要是朱标在,根本没人跟着朱棣造反,他们可是亲弟兄,大哥的威严和压力,随时都能浮现在眼前。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无形的力量,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人跟人之间,不单纯是力量和智谋的比拼。

人与人之间那种,无形的压制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权臣名将想要造反,都必须等待他们惧怕的人死了之后,就是这个道理。

在没有任何盟友的前提下,朱棣的胜算就更小了,尤其是没了最精锐的蒙古骑兵,而就算有了这些,朱棣打建文帝也非常艰难和偶然。

打了几年,连个济南城都打不下,而建文帝这边依然是大量的国土和兵力在自己手里,结果朱棣突然袭击,直奔南京,在叛徒的里应外合之下,打开了城门进了南京城。

就算是建文帝时代,朱棣的兵力其实也不是很强,更不要说没了帮手的情况下,朱标打朱棣,那简直轻松到不要。

从兵力,到老将,再加上那种无形的压力,如果朱标做了皇帝,朱棣的造反没有一点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的可能就是,朱棣根本就不敢造反。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光的结局如何(砸缸救人的司马光死后究竟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司马光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他名列元佑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

  • 孝恭孙皇后个人资料简介(明朝孝恭孙皇后是一代贤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历史上并未记载这位孙皇后的名字,只记载了孝恭章皇后孙氏,山东邹平人,明宣宗朱瞻基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但朱瞻基对孙氏的喜爱,是能够从正史中的一件事中得到认证的。在中国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皇帝一直都是至高无上权利的拥有者。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皇帝的中央专制集权发展

  • 李弘的个人资料简介(李弘为何会被父亲追封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

    公元652年,李弘出生于长安。李弘出生之后,很快就受到了父亲李治的喜爱。随着武则天在后宫内地位越来越高,最后斗倒了李治的原皇后王氏,自己成为了皇后。李弘的身份便一下子由庶子变成了嫡子。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皇帝,叫做追封皇帝。所谓追封皇帝,就是指生前没有当过皇帝,但是死后被他人尊为皇帝的人。比如三国

  • 周邦彦有多牛(谈一谈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逸闻趣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

    在宋代所有的词人中,周邦彦称得上是最善于学习知识,最善于汲收别人长处的人。周邦彦在汴京游学的那些年,黄庭坚、秦观等人也同在京城。如果要论思想倾向,周邦彦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用“有篇无句”、“有句无篇”和“有句有篇”三条标准来评价词人,仅有数人入选最高等级“有句有篇”,誉称为“

  • 收藏大家张伯驹简介生平事迹(他为国家捐赠了哪些重要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张伯驹,1898年生,原名张家骐,字丛碧,别号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收藏是需要钱的,张伯驹出家境优越,父亲是清末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镇芳,当年开办了中国最早的官商合办盐业银行。他出身名门,位列“民国四公子”之一;他不惜散尽万贯家财,只为将国宝留在中国境内;他的名字叫张伯驹。他一人的捐赠,直接撑起了故

  • 李聚奎生平事迹简介(李聚奎在中国为什么如此受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李聚奎出生于1904年,是湖南安化县兰田西坪村(今属涟源市)人,年轻时曾在唐生智的部队当兵,参加过北伐战争,后来被调到彭德怀的帐下。1928年7月,李聚奎跟随彭德怀发动了平江起义,并跟着彭德怀一起登上了井冈山。1991年的一天,开国将军们在北京聚会,杨得志到达会场后,看了一圈,然后来到大门口站着,好

  • 四大元曲家是哪四位(元曲四大家分别有哪些代表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在我国的戏剧史上,元朝的杂剧占据着一席之位。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四人分别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也被后世誉为“元曲四大家”。1.关汉卿;2.白朴;3.马致远;4.郑光祖。在我国的戏剧史上,元朝的杂剧占据着一席之位。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四人分别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

  • 张乐怡的个人资料简介(张乐怡与宋子文的感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

    张乐怡出生于1907年,比宋子文小13岁,从小家教极好的她,跟随父亲出入各种名流场合,见过世面。1928年的秋天,张乐怡成为了宋子文的妻子,她也一跃成为整个民国时期最幸福的女人,“第一名媛”。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而张乐怡的“英雄主义”便是如此孤勇,

  • 吴中四杰分别是哪四位(古代吴中四杰介绍及代表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张羽(13331385)明初诗人。与高启、杨基、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并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因四人或是吴中人,或在吴中生活多年,并以诗名著世,故时

  • 汉文帝刘恒对汉朝的贡献有哪些(汉文帝是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

    汉文帝对汉朝的贡献很大,他安抚汉高祖所分封诸侯王,使得他们没有叛变,为汉朝赢得了发展时间,他把农田税赋降到十五税一,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为生产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汉文帝刘恒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文帝上位后,修内政御外患成了迫在眉睫的事项。好在他非败家子,不会任由这艘岌岌可危的汉家大船沉没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