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杀 东吴就不怕被蜀汉复仇吗

关羽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杀 东吴就不怕被蜀汉复仇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1 更新时间:2024/1/21 14:26:40

关羽败走麦城后被斩杀,东吴为什么不惧怕蜀汉复仇,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建安二十四年,孙吴吕蒙利用关羽北攻曹操之际,利用巧计偷袭,成功夺取了本由关羽镇守,属于蜀汉的荆州三郡(即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腹背受敌的关羽无可奈何败走麦城。同年底,关羽被俘,而后被孙吴斩杀。关羽被杀后,“孙刘联盟”出现了严重的分裂危机,蜀汉与孙吴的关系也跌入冰点。

在这段历史中,可能有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孙吴此时已经袭取蜀汉荆州三郡,为什么还要无情地斩杀关羽?难道孙权就这么不顾忌蜀汉实力,以如此卑鄙龌龊的手段将关羽斩杀?难道孙权不了解孙刘联合抗曹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斩杀关羽岂不是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总而言之,孙权斩杀关羽是一招臭到不能再臭的臭棋。那么,事实是这样吗?

其实关羽的结局早已注定,而孙权更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庸碌之辈。所谓事出必有因,我们就从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分析,孙权为什么一定要取关羽性命。

上图_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

孙吴并不惧怕蜀汉

《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给了广大读者朋友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孙吴是一个极其没有作为的国家。其实不然,在孙权执政并掌握领导大权之后,孙吴的政策变得极为务实,不但大力开发南方的不毛之地,使国力与日俱增,而且更是积极发掘并用人才,让孙吴无论在军事建设还是统治稳定等方面都大有作为。到了建安末年,孙吴的实力虽不敢大话肩比曹魏魏,但是领先蜀汉那是妥妥地没问题。

换句话说,孙吴既然敢于夺取蜀汉荆州三郡,就已经做好了与蜀汉动武的打算。在综合国力,以及军事实力等方面领先的孙吴,自然不惧怕蜀汉所谓的军事打击。事实证明,蜀汉刘备御驾亲征,声势不可谓不大,但面对江东才俊陆逊,结果还是输得一塌糊涂。

上图_ 刘备(161年-223年)

其实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孙刘联盟”

所谓的“孙刘联盟”,又是《演义》中编织得一个美好传说。其实,当时三国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简言梳理一下,真正绝对的敌对关系,只是魏蜀(汉)之间。至于孙吴,正如前文提及,一向追求务实的孙权,绝对是“墙头草”,哪有利益哪里倒。如果单从道义角度衡量的话,孙权绝对是行为最不讲究的君主,没有之一。但是,国家之间的外交,尤其是在你死我活,相互较量的情况下,道义往往是最“要不得”的东西。

在一个极不讲究的时代,所谓的联盟,只不过是为了渡过眼前危机的权宜之计,一旦危机渡过,联盟的关系立刻“变质”。无论是孙夫人委曲求全的政治婚姻,还是各退一步的荆州划江而治,孙刘之间关系之恶劣,昭然若揭。

以上是孙权斩杀关羽的宏观背景,主要分析一下孙刘之间的实力对比以及在关羽被俘之时吴蜀(汉)之间的关系。接下来说说微观情况,即以关羽自身原因为着重点,分析一下关羽最后身首异处这一悲惨结局的原因。

性格决定命运

关于关羽本人性格缺陷问题,想必读者朋友从很多途径有所耳闻,孤傲、瞧不起士大夫、更看不惯两面三刀之流等等,本文就不做赘述了。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关羽因为如此刚猛的性格,深深地伤害并得罪了孙权。孙权最后决定斩杀关羽,不排除有一解心头之恨的意思。

而关羽另一个相对不为人知的性格缺陷,也间接葬送了自己的性命,那就是爱心泛滥和爱兵如子。说关羽爱心泛滥,是在俘虏了大批曹魏降军之后,不是选择简单有效的杀降,而是选择仁义之举的圈养,这不但拖累了自己军事力量,更是加速消耗自己的后勤补给。

上图_ 吕蒙(179年—220年)

正是因为爱兵如子,在自己的大本营被吕蒙偷袭后,关羽竟然第一时间,将兵将家属被孙吴控制且被善待的消息公布于众。结果蜀汉军士立刻无心恋战,原本斗志昂扬,团结一致的大军,瞬间变成一盘散沙,投奔孙吴的更是不计其数。此时对于关羽来说,真的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这也许就是“慈不掌兵”的最好注解。

最终,关羽不得不带着仅剩的贴己部下败走麦城,不得不成了吕蒙的阶下囚,更不得不做了孙权的刀下鬼。

蜀汉的战神必须死

实际上,相比什么性格缺陷等一系列软实力问题,孙权必须斩杀关羽的更重要原因,是关羽太过强悍的硬实力。那么什么是关羽的硬实力,又有多强悍呢?硬实力就是带兵打仗,而且强悍到战无不胜,是蜀汉的绝对战神!而且更是蜀汉水军的灵魂与绝对统帅!

至于关羽在三国史上留下的赫赫战绩,笔者就不必累篇介绍了。就单凭荆州水军一己之力,可以打得曹魏满地找牙,这一个战绩,就足以威震华夏。如前文提及,虽然论国力,蜀汉确实比不了孙吴,但是有关羽这般以一敌十的战神存在,孙吴谁也不敢说能扛得住。而且,更关键的是,真正让孙吴忌惮的还是蜀汉的水军。《三国志-陆逊传》在夷陵猇亭之战时,明确记载了陆逊所顾忌的就是蜀汉大军水陆并进。当得知刘备让水军上岸当做陆军使用时,陆逊清楚地了解,孙吴一举战胜蜀汉的机会来了。

上图_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

虽说当时的情况,刘备改水军为陆军,有很多客观条件制约而不得已为之,但是也不可有否认,这是缺少强有力的水军指挥官而退而求其次的办法。设想一下,如果此时关羽依旧在世,假以时日,逐渐收拢荆州水军旧部,结合益州已有水军,再打造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水军并非无稽之谈。到那时候,吕子明(吕蒙字子明)白衣渡江的成果,很可能化为泡影,这绝对是孙仲谋(孙权字仲谋)最不想看到的。

以绝对务实为做事目标的孙权,怎么可能给自己“挖大坑”留隐患?因此绝不能放虎归山,关羽必须处死!

上图_ 曹操(155年-220年)

事实上,孙权对关羽的处理,可谓是绝对理智,干净利落,关羽被捕后直接就地正法。首级被孙权“赠”给了曹操,这又是孙权拉曹操下水的权宜之计,意思是说,关羽之死,曹操你也脱不了干系。虽然,这个举动只是个“把戏”,但孙权又一次表现出他的狡诈。

一代战神关羽之死,对于蜀汉来说,绝对是致命打击。而蜀汉接下来的祸不单行,更是失去关羽的“蝴蝶效应”。甚至可以大胆的说,关羽之死,才是彻底断绝了蜀汉光复中原的最后希望。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三国演义》

标签: 历史关羽麦城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得上好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墉,清朝

    “宰相刘罗锅”,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五个字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和珅,大家很熟悉,清代第一大贪官,被抄家时家产多达数亿两。但是和珅真的跟电视剧里面塑造得这么不堪吗?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和珅身材高

  • 三国时期无当飞军是什么存在?有谁创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无当飞军,三国

    无当飞军是蜀汉后期主力之一,是诸葛亮所组建的一支部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了,汉王朝即将覆灭,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大势形成。而乱世立足之根本,在于一个好的领导者和一个好的军队。军队是一个朝廷的国防力量,从先秦至今一直都是如此,而且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

  • 秦惠文王都没有废除商鞅变法 最后为什么还要杀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秦惠文王,秦国

    秦惠文王不废商法,为什么还要杀商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在变法中提出了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实行一统度量、建立郡县制及实行连坐之法等一系列法度,颁布的这些法律被统称为商法即商君之法。商鞅在秦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变法,极大的提高了秦国的综

  •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朱元璋,蒙古女子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蒙古女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灭元代后,是如何处置蒙古女人的?在强悍的蒙古铁骑下,耶律氏的大辽、赵氏的大宋以及李氏的西夏都不复存在,而元代则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统一王朝。从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算起,元代延续了97年,其中,忽必烈以及末代皇帝元惠

  • 都说最危险的职位是太子 太子朱标的位置为什么那么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明朝,太子

    还不了解:太子朱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标的太子之位有多稳?为啥朱标手握大权,朱元璋却从不疑心?如果要问在封建王朝中最危险的职业是什么?很多人说是皇帝,很显然不是。皇帝身握重权,对于那些虎视眈眈盯着皇帝性命的人,绝不心慈手软,而是早就被掐灭在萌芽之中。其实最危险的职业

  • 荆轲如果刺杀秦始皇成功 秦国最后还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秦始皇,赢政

    还不了解:荆轲和秦始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荆轲成功刺杀了秦始皇,那秦国最后还能一统天下吗?客观来说,如果荆轲真的成功刺杀了秦始皇,那秦国或许还真就未必能够一统六国。虽然就算秦始皇被刺杀,秦国依然还是七国之中最强的一个,甚至可以独自面对其他六国的围攻。但秦始皇被刺杀

  • 三国时期马超投奔刘备时都带着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马超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因陈寿作《三国志》,将马超和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共同列为一传,可视为五虎上将,可见马超的实力,否则,陈寿也不会将他们五人合为一传。最开始,马超割据凉州,自己当老板,后来,因为和曹操作战失败,于是,马超跑路

  •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唐玄宗,唐朝

    一场安史之乱,让唐朝人数骤减,唐朝因此由盛转衰。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皇帝,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了,如果不是枉杀功臣武将的话,那么历史都有可能改变。唐玄宗也是这样的人,要不是他的愚蠢杀害了自己的大将,那么安史之乱可能就不会发生,即使会发生,也会很快被镇压下去。那么,

  • 有哪些与李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李贤,唐朝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徽五年腊月(655年1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

  • 历史上慧妃富察氏是什么出身?她死后为何会以皇后规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慧妃,清朝

    同治帝后宫仅有一后四妃,除了皇后阿鲁特氏之外,地位位列众嫔御之首的就是慧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大清史上之最,同治帝的慧妃富察氏占了两条。第一条,她是大清史上唯一有四字封号的皇贵妃,第二条,她是大清史上唯一以皇后规格下葬的皇贵妃。按理说,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