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得上好官吗

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个什么样的人?算得上好官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4/4/16 19:37:26

“宰相刘罗锅”,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五个字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和珅,大家很熟悉,清代第一大贪官,被抄家时家产多达数亿两。但是和珅真的跟电视剧里面塑造得这么不堪吗?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

和珅身材高大样貌甚伟,曾经担任乾隆皇帝的贴身侍卫,青年入仕,精明能干,精通汉、满、蒙三国语言,曾经担任内阁大学士,学识这方面那是妥妥的学霸。

后来担任军纪大臣,跻身清朝领导班子核心,通晓军事,善于谋略。

和珅入职期间,陆续担任户部、吏部、刑部尚书。同时还掌管着藩理院,和步军统领衙门。

当时全国的财政、官吏的任免、全国的刑法、同时外交以及京城的防务全在和珅手里。可以说和珅掌管着清朝最核心的部门,权势之大,清朝罕有。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毫不为过。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乾隆不是智障者,如果和珅各项政绩平平,只懂得溜须拍马,怎么会把清王朝最重要的部门全交给他?

根据历史记载,和珅在外交方面颇具天赋,在和英国人、西藏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外交当中政绩突出。

学方面,和珅兼领内阁大学士,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并且保护了《红楼梦》的原版没有被销毁。

和珅前期担任吏部尚书期间整顿吏治,户部尚书期间改革税务,使得国库充裕。

这为乾隆皇帝征大小金川平西南叛乱提供了大量平叛资金。稳固了清朝的统治。

可以说,和珅的本领那是相当大的。只是到了中后期和珅开始逐渐堕落,大兴贪腐之风,把自己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清官?刽子手?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的长子,生于官宦世家。刘墉自诩清流,是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和读了这么多年书所形成的价值观。

因为刘墉出身名门,所以他考中进士后在前期被乾隆一路提拔,春风得意。

加之乾隆也很欣赏刘墉的学识,也在朝中担任过大学士。后来被乾隆下放到江苏做学政,就是负责江苏地区的教育。

一开始刘墉很积极,但是到任后发现学政权利很小,同时他一在这个岗位上停留就是好几年。无奈之下,刘墉想了个办法,要引起乾隆对自己的重视,自己找机会立功被调走。

但是江苏地区百姓富足,再说他一个学政,没权管的事也少,想立功引起乾隆注意太难了,这时候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让刘墉看到了希望。

当时有一名监生因为抗粮不交被捕入狱,因为学政负责管理教育,监生就是现在的大学生,这件案子也就由刘墉去审理了。

在审问过程中,刘墉无意间发现了此人之前写过抱怨清朝、类似反清复明这类的话,这立马引起了他的警觉。

因为在当时,尤其是江浙地区的百姓普遍有些怀念明朝,当时民间“反清复明”的势力依旧存在。

这名监生的这一举动让刘墉看到了立大功的希望,他立刻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向乾隆汇报。

这果然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下令彻查此事,这也就是清朝早期的“文字狱”,后来刘墉因为有功,被调往山西太原担任太原知府。

后来刘墉又被调往其他地方担任学政,刘墉再次故技重施,发现一名举人在诗中赞美明朝,刘墉再次报给乾隆帝,随后这个举人以谋反罪被诛灭九族,几百人被杀。

其实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借古讽今,文人写文章都爱用。毕竟明朝存在了两百多年这是既定事实,不可能完完全全在所有文章里把明朝规避掉。

在此之后刘墉又接连挑起了数起“文字狱”,导致数千人被杀,被流放的也不计其数,甚至是诗句当中出现了“明”这个字也会被借题发挥,这一事件导致当时的广大的学子文人人心惶惶。而刘墉自己却备受乾隆赞赏,一路官运亨通。

刘墉和和珅的区别

两人是迥然不同的为人风格,刘墉和和珅的区别就是刘墉是理想派,他觉得为官就应该清正廉明,那是因为他刘墉没有经历过社会底层的毒打。

和珅属于现实派,他是从乾隆的一个贴身侍卫一步步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他明白现在的官场上最需要的不是那些圣人之言,而是钱和权利,因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像刘墉一样两袖清风。

其实清朝到了乾隆年间,看似是太平盛世,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粉饰太平。这时候的清朝,武备松弛,统治黑暗,官员贪腐成风。

乾隆后期西北地区的一个贪腐案牵连出两百多个贪官。对此,刘墉这类的清流的建议是,按照大清律法,全部处死。

但是和珅和他的看法完全相反,只建议惩处几个领头的首犯。其余的根据贪污金额的多少进行相应的流放、降级、罚俸等惩罚方式。乾隆对和珅的看法表示赞同。

因为当时清朝的官员俸禄其实不低,但是也不能保证基本生活。但是这些人做官是为了什么?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升官发财”。再加上当时贪腐成风的风气。

所以贪腐案在乾隆那里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如果把这些贪官全杀了,这个地方就乱套了,新上任的官员敢保证做得要比上一任好吗?能做到一分不贪吗?

和珅是靠着溜须拍马和收受贿赂走向权利的顶峰的,刘墉则是踩着自己踩着这些靴子的鲜血一步步地走到了京城并且担任要职。可笑的是史书对于和珅的贪腐描写得细致入微,对和珅的能力一笔带过。

对刘墉大兴文字狱轻描淡写,几句话便是那几千无辜性命的概括,却对他两袖清风大肆赞扬。

大家只记得那个两袖清风,为民请命的刘墉了。但是他真的配得上好官二字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标签: 历史刘墉清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无当飞军是什么存在?有谁创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无当飞军,三国

    无当飞军是蜀汉后期主力之一,是诸葛亮所组建的一支部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了,汉王朝即将覆灭,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大势形成。而乱世立足之根本,在于一个好的领导者和一个好的军队。军队是一个朝廷的国防力量,从先秦至今一直都是如此,而且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

  • 秦惠文王都没有废除商鞅变法 最后为什么还要杀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秦惠文王,秦国

    秦惠文王不废商法,为什么还要杀商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他在变法中提出了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奖军功、实行一统度量、建立郡县制及实行连坐之法等一系列法度,颁布的这些法律被统称为商法即商君之法。商鞅在秦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变法,极大的提高了秦国的综

  •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朱元璋,蒙古女子

    还不了解:朱元璋和蒙古女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元璋灭元代后,是如何处置蒙古女人的?在强悍的蒙古铁骑下,耶律氏的大辽、赵氏的大宋以及李氏的西夏都不复存在,而元代则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大统一王朝。从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算起,元代延续了97年,其中,忽必烈以及末代皇帝元惠

  • 都说最危险的职位是太子 太子朱标的位置为什么那么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明朝,太子

    还不了解:太子朱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标的太子之位有多稳?为啥朱标手握大权,朱元璋却从不疑心?如果要问在封建王朝中最危险的职业是什么?很多人说是皇帝,很显然不是。皇帝身握重权,对于那些虎视眈眈盯着皇帝性命的人,绝不心慈手软,而是早就被掐灭在萌芽之中。其实最危险的职业

  • 荆轲如果刺杀秦始皇成功 秦国最后还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秦始皇,赢政

    还不了解:荆轲和秦始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荆轲成功刺杀了秦始皇,那秦国最后还能一统天下吗?客观来说,如果荆轲真的成功刺杀了秦始皇,那秦国或许还真就未必能够一统六国。虽然就算秦始皇被刺杀,秦国依然还是七国之中最强的一个,甚至可以独自面对其他六国的围攻。但秦始皇被刺杀

  • 三国时期马超投奔刘备时都带着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马超,三国

    马超,字孟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马超是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因陈寿作《三国志》,将马超和关羽、张飞、黄忠、赵云共同列为一传,可视为五虎上将,可见马超的实力,否则,陈寿也不会将他们五人合为一传。最开始,马超割据凉州,自己当老板,后来,因为和曹操作战失败,于是,马超跑路

  • 唐玄宗在位时期为何会发生安史之乱?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唐玄宗,唐朝

    一场安史之乱,让唐朝人数骤减,唐朝因此由盛转衰。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皇帝,将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了,如果不是枉杀功臣武将的话,那么历史都有可能改变。唐玄宗也是这样的人,要不是他的愚蠢杀害了自己的大将,那么安史之乱可能就不会发生,即使会发生,也会很快被镇压下去。那么,

  • 有哪些与李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李贤,唐朝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徽五年腊月(655年1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

  • 历史上慧妃富察氏是什么出身?她死后为何会以皇后规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慧妃,清朝

    同治帝后宫仅有一后四妃,除了皇后阿鲁特氏之外,地位位列众嫔御之首的就是慧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大清史上之最,同治帝的慧妃富察氏占了两条。第一条,她是大清史上唯一有四字封号的皇贵妃,第二条,她是大清史上唯一以皇后规格下葬的皇贵妃。按理说,按照

  • 赵高身为一个宦官 赵高为什么会有一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赵高,女儿

    还不了解:赵高有女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赵高是太监,但他却为何有一个女儿?对于赵高是不是太监历来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太监,有人说他不是太监。说赵高不是太监的理由是:赵高有女儿,如果赵高是太监,阉割的男人是不能生育的。到后来明清太监有子女那都是领养的,太监娶妻是一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