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和柴荣之间的关系很差吗 赵匡胤篡位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

赵匡胤和柴荣之间的关系很差吗 赵匡胤篡位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23 更新时间:2024/1/17 6:01:04

赵匡胤柴荣关系有多好?他建立北宋后,对柴荣后人为何这么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说赵匡胤厚道的,我真的不了解咋说了。把人家江山抢了,因为没杀掉他们家的人,所以就说他厚道?

要了解柴荣和赵匡胤是什么关系?柴荣把赵匡胤当成亲兄弟一样提拔,可以说赵匡胤是柴荣最信任的人,就冲这份情谊,赵匡胤也不能做这种事情。

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诸葛亮,大多数人都是司马懿。只不过司马懿和曹家皇族的关系,远不及赵匡胤和柴荣的关系,所以说赵匡胤的确太对不起兄弟了。

柴荣那几个娃,的确被赵匡胤给保住了,而且小日子还不错。但是这不是老柴家原谅赵匡胤的理由。

比如说有人抢了你所有家产,再从里面拿出一百块还给你,然后你还得感恩戴德,觉得这个人很厚道吗?因为其他人抢了你的财产,是不会还给你一分钱的,我想没有这种道理。

柴荣跟赵匡胤,那是过命的兄弟。

赵匡胤早年在四处游历,随后投靠了后汉枢密使郭威,这个时候他是郭威的养子柴荣的手下,而且一直跟柴荣待在一起。

郭威称帝建立了后周以后,柴荣被封为开封府尹,而赵匡胤紧随其后,被封为开封府马直军使。这期间他们俩结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谊,那就是铁一般的战友关系。

三年以后,柴荣继位成为了后周的皇帝,赵匡胤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了禁军统领。柴荣将宫中的护卫全部交给赵匡胤,等于就是把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交给了他,可见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已经到了何种地步。

柴荣是很心疼赵匡胤的,当初他们合伙攻打北汉都城太原的时候,赵匡胤的肩膀被箭射中,柴荣果断将他撤离战场。这要是一般的将领,可能柴荣都不会过问一下。此后就不断给赵匡胤加官进爵。

此后赵匡胤又跟着柴荣南征淮南,重创南唐军队,因功被柴荣任命为殿前都指挥使。这是个啥官职呢?清代的九门提督大家应该听说过,类似于这个官职。也就是说整个京城的所有安危,都由赵匡胤一个人说了算。

柴荣带着赵匡胤一起攻打寿春的时候,赵匡胤再次立功,除了殿前都指挥使,柴荣又给了他义成军节度使的职位。也就是说赵匡胤又是封疆大吏,又是京城警备司令部一把手。

柴荣北伐的时候,得到了一块木板,上面刻着:点检作天子。这件事引起了柴荣的怀疑,因为当时张永德担任殿前都点检,为了消除张永德的威胁,柴荣便让赵匡胤担任了殿前都点检。我就不明白了,你怀疑张永德会谋反,为什么就不担心赵匡胤呢?这就是柴荣对赵匡胤的情谊。

39岁的柴荣去世以后,更是以托孤重任,将年仅7岁的柴宗训托付给了赵匡胤。我实在是想不通,如此情谊,赵匡胤居然还能做得出反叛的事情来。所以说这世上一切事情都不是牢不可破的。

柴荣的几个儿子,要么失踪,要么早逝,哪来的善终?

柴荣一辈子有7个儿子,但是前面三个在郭威造后汉的反时,都被后汉给杀了。所以柴荣去世的时候,只留下了4个儿子。

这4个儿子里,年仅7岁的柴宗训年纪最大,所以成为了柴荣的继承人。其他3个岁数实在是太小了,在赵匡胤谋反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任何话语权。

另外3个儿子分别是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蕲王柴熙诲。那么他们都是什么下场呢?很惋惜的是,我认为这3个人的下场都不怎么样。

其中柴熙让在赵匡胤建国以后,就消失不见了。有史料表面,为了躲避赵匡胤斩尽杀绝,柴熙让更名改姓躲起来了,类似于朱允炆一样,谁了解真的假的。柴熙谨在赵匡胤建国后4年就莫名其妙去世了。史料中基本没有记载他的死因,不过他死的时候岁数太小了,估摸着都没有10岁。柴熙诲是柴荣最小的儿子,在赵匡胤称帝的同时,他和哥哥柴熙让一起消失了。但是也有史料表明,柴熙诲被岳父卢琰给收养了,改名为卢璇。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收养是真的,为什么要改名换姓?不是说赵匡胤优待柴氏一门吗?正大光明地出来接受赵匡胤的供养,难道不香吗?

问题就出在这里,如果赵匡胤真的对柴家人好,那么柴熙让和柴熙诲就用不着更名换姓了。如果更名换姓是假的,那么我们又可以认为,他们俩都被赵匡胤在兵变时给害了。

所以说柴荣的这三个儿子,基本上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我们凭什么替老柴家去原谅这个虚情假意的赵匡胤呢?

至于柴宗训,一直活到了20岁,这就是大家称赞赵匡胤的地方。他们认为赵匡胤实在是大度啊,居然让柴宗训活到了20岁。这还不是强盗逻辑吗?难道柴宗训要感恩戴德吗?

柴宗训禅让大位以后,被赵匡胤封为郑王,安置在了房州。房州是什么地方?中国著名的四大流放地之一,你以为柴宗训是去享福的吗?那是去受苦的。从秦朝到宋代,先后有14位帝王将相被发配到房州,基本都是老死山林,能回去的只有唐中宗李显一个。

总结:啪啪打脸的遗训,纯粹是一场政治作秀。

赵匡胤临终前曾经嘱咐后人,一定要对柴家的后人好,不得加刑,更不得连坐。可是赵匡胤的这一遗训,只留在了野史之中,理由是这份遗训非常秘密,甚至连当朝宰相都不了解。

为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偏偏要相信野史的记载呢?如果野史可以佐证这段历史,那么三国演义也可以佐证三国的历史了。

至于说什么柴宗训的几个儿子日子都过得不错,我就想了解,这又是哪本野史里写的?柴宗训的那几个儿子日子到底是怎么过的,根本就没有任何正史记录,甚至他们的生卒年都没有写清楚,就以讹传讹地传开了。

一直到了宋徽宗时期,柴家的后人早就已经不知所踪了。所以宋徽宗才让人找了个姓柴的继承柴家的香火,表示咱们老赵家可没有亏待你们柴家人。这种作秀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参考资料:《宋史》、《旧五代史》

标签: 历史赵匡胤柴荣

更多文章

  • 著名诗人苏轼的结局是什么?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著名诗人苏轼的故事。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

  • 荀彧家族背景很强大,为何被自己效忠的主公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武将谋士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三国五台山,演绎出一幕幕阴谋阳谋厮杀疆场的华丽大戏。三国中最具有话题性的人物——曹操可以争头把交椅。凭借自身的才能以及一帮文臣武将的忠心耿耿,曹操统一北方,势力如日中天,一统全国指日可待。曹操的一帮文臣谋士中,论才智可能是郭嘉,论计谋毒辣可能是贾诩,但是,

  •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为何孙权反而要向曹丕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在三国时期东吴是建国最慢的,在曹丕称帝以后东吴等了十年以后才称帝,当时曹丕将汉献帝贬为山阳公,国号改为魏,正式开始了魏国统治,第二年传到刘备耳中以后刘备以匡扶汉室的名义,也成立了蜀汉,与此同时,当孙权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他反而向曹丕称臣,成为了魏国的附属国,直到十年以后他才在东吴称帝,这是为什么呢?为

  • 长平惨败后,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赵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国,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45万主力大军。燕国看到这种情况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可是遗憾的是,他们连续发动了两次对赵国的进攻,最后都失败了。既然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赵国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燕国没有抓住好时机。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上杀掉赵国45万大军,但是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

  • 苏轼为什么会把茶叶当成至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苏轼为什么会把茶叶当成至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据孙月峰《坡仙食饮录》记载说,“密云龙”之味极为甘馨,苏轼对此奉为至宝。当时苏轼门下有四位得意门生——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号“苏门四学士”,苏轼待之极厚,每逢四学士来访,苏轼必

  • 损友苏东坡和佛印之间平时是怎么互怼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苏东坡,佛印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北宋年间,有一位大才子苏轼,又名叫苏东坡,他是一个才高八斗,又极有情趣的人。现在流传下来了许多苏东坡的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同时,他还留下了许多美食的方子,比如回赠肉等。传说,苏东坡

  • 柴荣和赵匡胤相比 两人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柴荣,赵匡胤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柴荣和赵匡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后周世宗柴荣与北宋宋太祖赵匡胤相比,谁的能力更强?柴荣可以类比唐太宗,赵匡胤可以类比汉高祖。这个类比可能有些牵强,但足以强调柴荣和赵匡胤的各自特色。而类比唐宗汉祖,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别用一个否定另一个。因为这两个人的历史任务,不仅不一样,而且

  • 苏轼发妻王弗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大文豪苏轼发妻王弗是个怎么样的女人?为什么27岁就去世了?她是四川眉州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她的生平,一起看看吧。“生十有六岁,而归于轼。”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

  • 老是得罪人的苏东坡一共被朝廷贬官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苏东坡,佛印

    想知道老是得罪人的苏东坡一共被朝廷贬官了几次吗?贬官的理由分别是什么?他的一生被朝廷贬官三次,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第一次是1080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贬居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在黄州呆了5年后,又迁常州,又至登州,即今天的今山东蓬莱;第二次1094年,先贬定州,即今天湖北定州,再

  • 苏轼被贬黄州的具体经历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轼被贬黄州的故事。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谪居黄州,苏轼名义上是团练副使,一个并无实权的小官,实际上属于朝廷的监管人员,并不能随意离开。可以说这是他人生的最低谷了,但是,也正是这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