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苏轼是政治上的弃儿?

为什么说苏轼是政治上的弃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4/1/19 3:15:06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轼的政治之旅。

嘉佑元年也就是1057年,苏洵带着21岁的苏轼和19岁的苏辙,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而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泰斗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大将梅臣。欧阳修和梅尧臣本来正打算对诗文进行革新,当他们看到苏轼那清新洒脱的风格还有他那豪迈的性格,被深深的震撼到了,再加上苏轼的敢于创新,欧阳修曾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可见欧阳修对他的评价有多高!

在文坛领袖欧阳修的一再赞赏下,苏轼的大名在当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每当他有新作品问世,立刻就会穿遍京师大街小巷。但当他正要大展身手的时候,传来苏轼母亲病故的噩耗。兄弟两人随着父亲一起回家奔丧。直到1061年,守丧期满再次入京,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的时候,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的时候就听到苏轼的名声,本来想像唐朝那样,让苏轼进翰林院,任知制诰。

但当时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将来可以担当大任。但要在朝廷培养他,使得天下的士人敬畏他佩服他,都想要朝廷用他,这样在召他来,所有人都会没有异议。如果这样突然就重用他,恐怕会连累他呀”。苏轼知道后,说:“韩公可以说是爱护以德。”后苏轼父亲去世,守孝三年,再次回京之后,发现这已经不是他二十岁的时候的那个“和平世界”了。

1071年,苏轼上书分析了王安石变法的弊端,遭到弹劾,苏轼请求出京任职。在他任职的地方,他主张改革,但去除掉一些不好的地方,因地制宜,政绩也都不错。不过在1079年,在苏轼43岁的时候,被调到湖州任知州。上任后,他依例向皇上写了一份《湖州谢表》。但却被新党夸大其词,说他对皇帝不忠等等,最后被押往回京,受牵连的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这个巨大的打击,对苏轼的影响非常大,也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在牢里待了103天,几次都差点被砍头,幸亏北宋太祖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逃过一劫!

出狱后的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没有任何实权。也是这个时候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作。1084年,苏轼奉命去汝州就任,但途中他的小儿子不幸夭折,最后上书请求留到常州。

1085年,宋哲宗即位,重新用司马光为相,新党派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后又升任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但由于他发现两个党派互相打压,他对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揭露,而又遭到陷害,而被外调。

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治理河道,疏通河道淤泥,修建长堤,造福一方百姓。在1091年,又被召回,后因高太后去世,新党再次执政,苏轼又被贬到惠州。据说这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罪,他在那里开办学堂,很多人不远千里,慕名前去,跟随苏轼学习。后徽宗即位,苏轼被调到廉州。在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但在回京途中身亡。

终年65岁,宋高宗即位之后,追封苏轼为太师。他的词打破了传统的固定格局,在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也为我国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标签: 历史苏轼宋朝

更多文章

  • 赵匡胤为何不诛杀功臣,而选择杯酒释兵权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宋朝,赵匡胤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不仅是在说改朝换代之时朝堂上的面孔也会随之改换,也是在从侧面点出,无论哪一个后来拥有无上尊荣的皇帝,都需要有自己的一朝臣才能真正在天下立足。比如刘备有诸葛亮,孙权有周瑜,刘邦有张良等等。这些人在起兵之初的时候,有这些臣子的拥护和出谋划策才能成事,但坐上宝座的他们却又难免对当

  • 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建立元朝后 元朝为何98年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元朝,蒙古人

    对元代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元代只存在98年,就灭亡了?首先,元代是草原民族第一次一统中国。其次,一统中国的元代存活了98年之久。而就这两点来说,统统都算奇迹。换个说法,就是蒙古人的运气太好。之前的匈奴人、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沙陀人以及契丹人,它们哪一个入主

  • 赵匡胤和柴荣之间的关系很差吗 赵匡胤篡位后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赵匡胤,柴荣

    赵匡胤跟柴荣关系有多好?他建立北宋后,对柴荣后人为何这么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赵匡胤厚道的,我真的不了解咋说了。把人家江山抢了,因为没杀掉他们家的人,所以就说他厚道?要了解柴荣和赵匡胤是什么关系?柴荣把赵匡胤当成亲兄弟一样提拔,可以说赵匡胤

  • 著名诗人苏轼的结局是什么?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著名诗人苏轼的故事。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

  • 荀彧家族背景很强大,为何被自己效忠的主公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武将谋士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三国五台山,演绎出一幕幕阴谋阳谋厮杀疆场的华丽大戏。三国中最具有话题性的人物——曹操可以争头把交椅。凭借自身的才能以及一帮文臣武将的忠心耿耿,曹操统一北方,势力如日中天,一统全国指日可待。曹操的一帮文臣谋士中,论才智可能是郭嘉,论计谋毒辣可能是贾诩,但是,

  • 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为何孙权反而要向曹丕称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在三国时期东吴是建国最慢的,在曹丕称帝以后东吴等了十年以后才称帝,当时曹丕将汉献帝贬为山阳公,国号改为魏,正式开始了魏国统治,第二年传到刘备耳中以后刘备以匡扶汉室的名义,也成立了蜀汉,与此同时,当孙权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他反而向曹丕称臣,成为了魏国的附属国,直到十年以后他才在东吴称帝,这是为什么呢?为

  • 长平惨败后,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赵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战国,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45万主力大军。燕国看到这种情况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可是遗憾的是,他们连续发动了两次对赵国的进攻,最后都失败了。既然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赵国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燕国没有抓住好时机。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上杀掉赵国45万大军,但是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

  • 苏轼为什么会把茶叶当成至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苏轼为什么会把茶叶当成至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据孙月峰《坡仙食饮录》记载说,“密云龙”之味极为甘馨,苏轼对此奉为至宝。当时苏轼门下有四位得意门生——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号“苏门四学士”,苏轼待之极厚,每逢四学士来访,苏轼必

  • 损友苏东坡和佛印之间平时是怎么互怼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苏东坡,佛印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北宋年间,有一位大才子苏轼,又名叫苏东坡,他是一个才高八斗,又极有情趣的人。现在流传下来了许多苏东坡的文学作品,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同时,他还留下了许多美食的方子,比如回赠肉等。传说,苏东坡

  • 柴荣和赵匡胤相比 两人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柴荣,赵匡胤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柴荣和赵匡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后周世宗柴荣与北宋宋太祖赵匡胤相比,谁的能力更强?柴荣可以类比唐太宗,赵匡胤可以类比汉高祖。这个类比可能有些牵强,但足以强调柴荣和赵匡胤的各自特色。而类比唐宗汉祖,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别用一个否定另一个。因为这两个人的历史任务,不仅不一样,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