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雄主晋献公 并国十七 服国三十八 堪称灭国专业户 晋献公是如何灭了五十五国?

一代雄主晋献公 并国十七 服国三十八 堪称灭国专业户 晋献公是如何灭了五十五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92 更新时间:2023/12/20 1:55:27

晋献公是春秋时期雄才霸略的一代英主,晋献公奉行尊王政策以提高声望,并四处出击,先后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消灭强敌、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在他的在位时期,晋国版图扩张到此前的三倍,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强国。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日渐沦为摆设,各大诸侯满怀激情,纷纷投入到诸侯联合大业之中,大国拉小弟、吞小国日益盛行,其中业绩排在最前列的,当属楚国,其次就是晋国。众所周知周朝实行分封制,一代一代累计,到西周末年,据说封国数量已经过千,但按照记载来看,远没有那么多,最多只有数百,而且很多都是露一下脸就领盒饭的路人。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日渐沦为摆设,各大诸侯满怀激情,纷纷投入到诸侯联合大业之中,大国拉小弟、吞小国日益盛行,其中业绩排在最前列的,当属楚国,其次就是晋国。给晋国开了好头的则是晋献公。晋献公你或许不熟悉,但他儿子你一定听说过,那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晋文公之所以有能力可以和楚国争霸,在城濮之战中得以大败楚军,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跟他爹晋献公的励精图治是分不开的。

晋国的首任国君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弟的唐叔虞,“桐叶封弟”故事的主角就是周成王和唐叔虞这对哥俩,唐叔虞命好,因为哥哥的一个玩笑,就得了一块封地,这块地叫唐,所以这个诸侯国也叫唐。唐国传到唐叔虞的儿子燮手里,唐国改称晋国。此后晋国经过风风雨雨,在西周末年还曾出兵帮周王室搬家,但不久后晋国陷入曲沃代翼的内乱之中。历经数十年纷争,曲沃小宗代替了翼城的大宗,曲沃武公改称晋武公,晋献公正是晋武公的儿子。

晋献公名为诡诸,因晋武公活捉戎狄首领诡诸而得此名。晋献公即位八年,羽翼丰满后,突然发难,将他们尽数诛杀,从此彻底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改为起用其他异姓人才,如士蒍、荀息、里克等人,为卿、大夫。这在当时春秋各国,属于一次与众不同的人才制度变革。在其他国家几乎都仰赖公族执政,任人唯亲时,晋国率先实现任人唯贤,得以广纳天下才智,国力日盛。

晋国处于中原的北部,周围有许多戎狄,而这些戎狄经常会与晋国爆发战争,连年战火的洗礼,赋予了晋军强悍的战斗力,这让晋军在灭国的时候得心应手。虽然有了军力,但灭国还需要名头,尽管礼崩乐坏,可国际上那么多人,尤其是齐国、楚国这些强国的意见,还是要照顾的,没有一个理由,晋国也不敢随意灭国。

齐桓公就很扯起了“尊王攘夷”的大旗,进而走向称霸之路。晋献公也非常善于扯虎皮拉大旗,刚刚继位的时候,他就赶往洛邑朝觐同样也是刚登基的周惠王,接着又热心地出钱出力为周惠王操办婚礼。攻灭虞国之后,晋献公把虞国的贡纳和赋税呈献给周惠王,解了周室缺钱少粮的燃眉之急。顺便说一下,攻灭虞国是晋献公人生中名气最大的灭国之战。

虞国是和虢国一起被灭的,这两个小国国土相邻,世代较好,一向是联合抵制隔壁晋国的,晋国也一直想把他们灭掉。晋献公向大臣们问计,大夫荀息认为应先用美女和宝物讨好虢公,好让他沉迷其中丧其心志。晋献公依计而行,虢公果然中计,只知寻欢作乐,不再关心大事,与虞国的关系也日渐冷淡。之后晋献公又派人送给了虞公一匹千里马和一对珍贵的稀有玉璧,并请求晋军从虞国经过,前去灭掉虢国。

虞国国君一见宝贝,顿时两眼放光,不顾大臣宫之奇的力劝,不仅答应借路,还主动表示可以助战。随后晋、虞两国合力攻下虢国,不过在消灭后虢国后,晋国回头又将虞国给灭掉了。这场一石二鸟的战役自然不会没有理由,晋献公靠着对周天子的嘘寒问暖,在一众诸侯国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声誉,成功为自己一系列征服诸侯的军事行动打上了“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标签。

打仗得有军队啊,晋献公就进行了扩军,打破周王室所规定的晋国只能拥有一军的数量限额,将一军增扩为两军,周天子拿人的手软,同时也怕晋国不再给钱,也只能咬咬牙默许了,毕竟那时候的周王室已经没有能力讨伐晋国这样的诸侯了。此外,攻下地盘后,怎么让这块地盘快速融入晋国,也是一门学问,晋献公采取的方法就是萝卜加大棒。

对比较听话的,晋献公采取怀柔政策,比如他把狐氏大戎的首领狐突收编为晋国的大夫,还娶了他的一个女儿狐姬,狐姬就是重耳的母亲。对不听话的,晋献公直接用武力,先后灭掉了耿国、霍国、魏国、骊戎、狄柤、东山皋洛等。逐渐强大起来的晋国开始参与国际事务,当时赤狄南下,灭掉了卫国,齐桓公号召大家伙收拾收拾这些没有眼力劲的狄族。晋献公积极响应号召,派出大军东征,驱散了聚集在中原的赤狄,夺回了被赤狄占据的卫国都城朝歌及河内、邯郸、百泉四邑。

但是此时卫国已经在齐桓公的主持下,异地建国了,晋国就很不客气地收下了卫国故地,从此这些地盘就是晋国的了。此后晋献公又退回晋国周边,默默发展着自己的势力,当时齐桓公正忙着跟南方咄咄逼人的楚国争斗之时,无暇顾及北方,北方的乃蕞小国晋国就利用这个机会闷声发大财,通过不断扩张,使得晋国国力迅速增长,为晋文公称霸春秋奠定了基础。

晋献公在位二十六年,曾“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几乎是每一年多就要吞并一个国家,为春秋国家数量的精简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使得晋国的版图扩张近三倍,据有今山西、陕西、河南之间三角地带。

晋献公灭五十五国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晋献公是如何灭了五十五国?

一、“高调尊王”的政治旗帜

当时周天子已经没有多少地盘和实力了,但毕竟还是名义上的诸侯共主,不像后来的战国群雄竞相称王,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晋献公非常善于扯虎皮拉大旗,刚刚继位,就赶往洛邑朝觐同样也是刚登基的周惠王,接着又热心地出钱出力为周惠王操办婚礼。攻灭虞国之后,晋献公把虞国的贡纳和赋税呈献给周惠王,解了周室缺钱少粮的燃眉之急。

多措并举之下,晋献公在一众诸侯国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声誉,一是为自己一系列征服诸侯的军事行动打上了“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标签。二是肆无忌惮地扩军,打破周王室所规定的晋国只能拥有一军的数量限额,将一军增扩为两军,这样在攻打他国时就拥有了兵力上的优势。

二、对症下药的扩张策略

怀柔的兼并政策。晋献公把狐氏大戎的首领狐突收编为晋国的大夫,还娶了他的一个女儿大戎狐姬,就是晋文公重耳的母亲。另一个少数民族小戎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娶了小戎子,也就是晋惠公夷吾的母亲。在对付不听话的少数民族国家和小诸侯国时,直接用武力,先后灭掉了耿国、霍国、魏国、骊戎、狄柤、东山皋洛等。这主要是因为晋国长期处于戎狄环伺的环境中,晋人相对于中原国家要骁勇善战得多。被晋国打败的戎狄被迫向中原迁徙,结果轻而易举地灭掉了卫国、黎国,打败了郑国、邢国。可见晋军战斗力之强。

接着,晋国响应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号召,乘机派大军东征,驱散了聚集在中原的戎狄部族,夺回了被戎狄占据的卫国都城朝歌及河内、邯郸、百泉四邑。但是此时卫国已经在齐桓公的主持下,异地建国了,晋国就很不客气地把卫国故地据为己有。在对付比较强的虞国、虢国时,用珍宝贿赂贪财的虞国国君,假道两度出兵攻打虢国,将其吞并。然后在回师途中,对虞国发动突然袭击,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

三、齐楚争霸的国际环境

当时正是齐桓公成为霸主,与不服从周天子的楚国争斗之时,僻处一隅的晋国毫不起眼,所以利用这个机会闷声发大财,通过不断扩张,使得晋国据有今山西、陕西、河南之间三角地带之重要地域,军事实力强大,国势日益兴盛,为晋国的迅速崛起、跻身于春秋大国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其子晋文公才能继齐桓公之后成为新一代春秋霸主。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曹参战绩显赫 从大汉第一功狗到萧规曹随 曹参是怎么做到始终被刘邦信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曹参是西汉开国功臣,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早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刘邦定位:功狗第一随着不可一世的项羽自刎在乌江之畔,纷纷扰扰

  • 历史上唐朝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大唐王朝的军事实力为何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唐朝是中国封建时期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唐朝之所以强盛,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分不开,连年对外战争与民间尚武,游侠成风不无干系,连士子都有要求通晓弓马骑射的基本功的传统。在我国的王朝史中,大唐可以说是最繁荣的,这个朝代总共统治了接近二百九十年,领土更是极为辽阔。大唐之所以一直被流

  • 诸葛亮和司马懿究竟谁更厉害?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真实历史中唯一一次正面刚 究竟会鹿死谁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作为三国时代中后期知名度最高的两位人物,诸葛亮和司马懿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司马懿和诸葛亮究竟谁更胜一筹呢?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三国顶级人物的初次对决,更是唯一一次正面较量。司马懿以惨败告终,从此司马懿再不敢轻易出战,率军屯驻上邽,与诸葛亮对峙。架空李严 再出祁山刘备在白帝

  • 刘良佐应该保护人民的利益 然而他却是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刘良佐为何沦为满清走狗成为屠城刽子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刘良佐初为明总兵,后为清将。因喜欢骑着一匹杂色花毛马,人送绰号花马刘。曾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1645年,多铎率军南下,刘良佐率部降清。刘良佐于明亡之际率重兵降清,并为清廷平定江南立功,继而推行民族杀戣政,制造“嘉定三屠”血案,可谓两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军功立身刘良佐,早先也是无名小卒,是靠军功一

  • 钟会为何起兵谋反?这次看似肯定成功的造反 为何最后却草草的以失败收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钟会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钟会为何起兵谋反?为何造反三天就失败了?从刘备建立蜀汉的时候开始,蜀汉就是三国里面最弱的一个政权。凭借着益州地理位置偏僻的优势,易守难攻的特点,蜀汉一直坚持到了公元263年。在这之前,

  • 曹冲身为曹操的儿子 从小智慧超群 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曹冲是正常死亡,还是别人给暗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曹冲是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曹冲是正常死亡,还是别人给暗害的?公元208年,即建安十三年,对于大枭雄曹操来说,是非常失意的一年。这一年,他最喜欢的儿子曹冲夭折,死时年仅13岁;他本

  • 湘军的重要首领​胡林翼和曾国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为何说没有胡林翼 湘军难成气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胡林翼是湘军重要首领。湘军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挽救了清政府,还挽救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成就了一大批人才。世人只知道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功劳,而不知道胡林翼在曾、左之前。胡林翼的才学与能力,丝毫不逊色于曾国藩和左宗棠。曾国藩和胡林翼都是湘军的领袖,但是他们却是两路人,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反差。最早把他们

  • 十八路诸侯声势浩大 为何奈何不了区区一个西凉董卓?十八路诸侯有能力打败董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初平元年,曹操号召地方势力进京讨伐董卓,一时天下纷纷,当时天下共有十八路诸侯响应齐聚洛阳结成联盟共讨董卓。这看似十分强大的十八路诸侯,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没有动得董卓分毫,反在不断内讧争斗中偃旗息鼓,各奔东西。董卓篡权,天下纷纷为之讨伐。在曹操的号召下,十八路诸侯齐聚洛阳,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按

  • 东王杨秀清本是一个烧炭工 从未读过书 为何在军事上能力如此突出?杨秀清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早年以耕山烧炭为业。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天京事变后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紫金山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长大,没有上过学,识字不多。长大后在深山烧炭卖炭为生,接触

  • 秦穆公为何能称霸西戎?为何说秦穆公是春秋时期最尴尬的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使秦向东扩张屡遭挫折,于是秦穆公便战略转移,谋求向西发展。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开辟国土千余里,遂称霸西戎。与晋文公称霸中原差不多同时,雄才大略的秦穆公大举向西部发展,消灭多国,辟地千里,逐步成为雄踞西部地区的一方之霸。秦虽地处西陲,但穷根究底起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