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孝宗朱佑樘为何被称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为何只有一个老婆?

明孝宗朱佑樘为何被称为史上最完美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为何只有一个老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41 更新时间:2024/2/3 18:06:14

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 ,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有明一朝,凡是稍微好点的皇帝,都活不长。明孝宗名叫朱祐樘,他的童年非常坎坷。生母纪氏是广西土司的女儿,被俘入宫中。被宪宗偶尔宠幸过一次,就怀了孕。当时后宫是由万贵妃掌权,她就命令宫女来堕胎。宫人不忍下手,回报谎称不是怀孕,是得了肿瘤。纪氏被贬,就在冷宫中生下了朱祐樘。

万贵妃得知,派门监张敏去溺死婴儿,但张敏不忍,冒险将婴儿秘密藏起来哺养。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可怜的朱祐樘就这样偷偷摸摸地苟活着,直到六岁。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和宪宗先后离世。十八岁的朱祐樘继位,改元“弘治”,即为明孝宗。当时明朝已经走向下坡路,朝政紊乱,国库空虚。明孝宗善良,宽容,而且勤奋,使国家的元气有所恢复,这就是“弘治中兴”。

明孝宗继位的时候,明朝实际上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此时的大明江山,已是千疮百孔,朝政紊乱,而明孝宗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手缔造“弘治中兴”,颇有力挽狂澜之功。

一是敢于拨乱反正。他不仅将父亲明宪宗宠信的妖僧继晓处死,废除了法王、国师、真人、国子等封号,更是对朝廷来了一次大换血,先后将内阁首辅万安一下官员下狱、罢免、流放千余人。

二是用人唯贤。重用王恕、刘大夏等贤才之士,形成了“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改革了官吏考核制度,使得朝政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勤于政事。朱佑樘一生勤奋,他将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贴在文华殿墙壁上,熟记每个人的职责,做到心中有数,免受蒙蔽。

有一次,仁寿宫失火,导致朱佑樘一夜未合眼,然而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耽误第二天的早朝。而他在早朝晚朝之外,还不怕辛劳的每天两次在平台召见有关大臣议事,称为“平台召见”的朝参新方式。

除了勤勉之外,明孝宗朱佑樘同样是一位宽厚之君。

在对待官员方面,一是推心置腹,即使面对官员的犯言直谏,也从未鞭打、惩处过大臣,这使得君臣之间亲密无间,这使得很多廉洁勤奋、忠君为国的贤臣得以施展才干,而君臣之间这种融洽的关系在明朝历史上可是极为罕见的。二是严管宦官,孝宗对宦官严加管束,使得东厂、锦衣卫收敛了很多,只限于忠于职守而不再肆意妄为,这种现象在明朝中后期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对待百姓方面,一是废除苛法,在编制的《问刑条例》和《大明会典》中,删除了《大明律》中很多残暴的法令,再加上朝政清明,官员奉公守法,这使得百姓不再遭受严刑折磨。二是轻徭薄赋。对于官员奏报的各地灾情,除了减免赋税之外,他还拨给贫民麦种、牛种,减轻了百姓负担。同时严令禁止宗室、勋戚侵夺民利,对于服劳役的百姓则经常犒劳慰问。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他深受百姓爱戴。

但把孝宗比成为千古一帝,未必是称其政治作为杰出,是一个伟大的皇帝。然,他却以特立独行,算是明朝皇帝中的异数。他一生只正式娶了一个老婆,即张皇后。明孝宗更是一个好男人、一位好丈夫,一生一世只独爱张皇后一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只有一个妻子的皇帝。他和张皇后琴瑟和鸣,夫妻恩爱。

明孝宗是一位难得的贤君,弘治年间是明朝君臣关系最为和睦的时期。没有腥风血雨的朝争、也鲜有烽烟四起的边患。十八年的励精图治,明孝宗体恤臣下、心系百姓,整顿吏治、轻徭薄税,不仅实现了大明的振兴,还让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段为后世所称道的时期,就是弘治中兴。

纵观历史,能有如此高尚人格和情深专一,又是一代贤君的,除了朱佑樘,怕就只有“故剑情深”的汉宣帝了。朱佑樘的人格魅力,让他成为一位零差评的好皇帝。有一个险象环生的童年,母亲是个战俘兼宫女,奇葩父亲成化皇帝又极不靠谱,还有个虎视眈眈的超级醋坛子后妈万贵妃,多亏了废皇后的养育和保护,才能健康成长。

长大了继位后,用极短的时间收拾了他那成化老爹留给他的一堆烂摊子。他宽容,并没有因为苦难的童年而清算任何人;他感恩,将养育他的废皇后接出冷宫,尊为皇太后;他勤奋,每天加班加点工作,被称为千古一帝也不算太夸张。

明孝宗朱佑樘为何只有一个老婆?

一是和朱佑樘童年的经历有关,当时朱见深在位时,万贵妃独宠后宫,横行蛮横,就是他父亲明宪宗的宠妃万贞儿。嫉妒成性的万贵妃为了独占明宪宗的宠爱,四处迫害宪宗子嗣,六岁以前的明孝宗就是这样战战兢兢地被生母纪氏以及吴废后在冷宫中抚养长大,直到后来由周太后亲自带在身边抚养才使他免遭毒手。年幼的朱佑樘亲眼目睹后宫争宠的各种毒辣诡计,他本人也是万贵妃祸害后宫的受害者之一,他母亲纪氏更是因此而死。大概正是看惯了妃子们为了争风吃醋导致后宫乌烟瘴气,为了不让自己身上的悲剧在后宫重演,他才会暗暗决定此生只娶一妻。

二是孝宗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性格温和,六岁被立为太子,九岁就开始出阁讲学了,到十八岁即位,整整接受了九年的正规教育。在这期间,得到了博学多才的程敏政、刘健等人的教导,熟读经史,养成“仁孝恭俭”的优良品格。即使是在位期间仍然手不释卷,不耻下问。人们都称赞他为最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皇帝。因此他对男女之事也十分遵守自身道德规范。

三是帝后相处和睦融洽与张皇后的性格也有着重大关系,据说张皇后是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可人儿,自小便指婚给还是太子的孝宗,陪伴他度过那些不堪回首的艰难岁月。她出身书香大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格活泼开朗,每当孝宗政务烦身时,便与孝宗吟诗作画,谈古论今。同时帮助孝宗整顿朝纲,出谋划策,使得孝宗对她喜爱非常。死后同葬于明泰陵,成为历代皇陵中只葬着夫妻二人的绝无仅有的典型。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一代雄主晋献公 并国十七 服国三十八 堪称灭国专业户 晋献公是如何灭了五十五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

    晋献公是春秋时期雄才霸略的一代英主,晋献公奉行尊王政策以提高声望,并四处出击,先后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消灭强敌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在他的在位时期,晋国版图扩张到此前的三倍,成为当世首屈一指的强国。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日渐沦为摆设,各大诸侯满怀激情,纷纷投入到诸侯联合

  • 曹参战绩显赫 从大汉第一功狗到萧规曹随 曹参是怎么做到始终被刘邦信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

    曹参是西汉开国功臣,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早年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汉惠帝时官至丞相,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刘邦定位:功狗第一随着不可一世的项羽自刎在乌江之畔,纷纷扰扰

  • 历史上唐朝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大唐王朝的军事实力为何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唐朝是中国封建时期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唐朝之所以强盛,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分不开,连年对外战争与民间尚武,游侠成风不无干系,连士子都有要求通晓弓马骑射的基本功的传统。在我国的王朝史中,大唐可以说是最繁荣的,这个朝代总共统治了接近二百九十年,领土更是极为辽阔。大唐之所以一直被流

  • 诸葛亮和司马懿究竟谁更厉害?诸葛亮和司马懿在真实历史中唯一一次正面刚 究竟会鹿死谁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作为三国时代中后期知名度最高的两位人物,诸葛亮和司马懿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司马懿和诸葛亮究竟谁更胜一筹呢?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三国顶级人物的初次对决,更是唯一一次正面较量。司马懿以惨败告终,从此司马懿再不敢轻易出战,率军屯驻上邽,与诸葛亮对峙。架空李严 再出祁山刘备在白帝

  • 刘良佐应该保护人民的利益 然而他却是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刘良佐为何沦为满清走狗成为屠城刽子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刘良佐初为明总兵,后为清将。因喜欢骑着一匹杂色花毛马,人送绰号花马刘。曾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1645年,多铎率军南下,刘良佐率部降清。刘良佐于明亡之际率重兵降清,并为清廷平定江南立功,继而推行民族杀戣政,制造“嘉定三屠”血案,可谓两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军功立身刘良佐,早先也是无名小卒,是靠军功一

  • 钟会为何起兵谋反?这次看似肯定成功的造反 为何最后却草草的以失败收场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

    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中,钟会配合邓艾分兵进取,最终灭亡蜀汉。功成之后,萌生不臣之心,勾结蜀将姜维,图谋据蜀自立。钟会为何起兵谋反?为何造反三天就失败了?从刘备建立蜀汉的时候开始,蜀汉就是三国里面最弱的一个政权。凭借着益州地理位置偏僻的优势,易守难攻的特点,蜀汉一直坚持到了公元263年。在这之前,

  • 曹冲身为曹操的儿子 从小智慧超群 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曹冲是正常死亡,还是别人给暗害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

    曹冲是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曹冲是正常死亡,还是别人给暗害的?公元208年,即建安十三年,对于大枭雄曹操来说,是非常失意的一年。这一年,他最喜欢的儿子曹冲夭折,死时年仅13岁;他本

  • 湘军的重要首领​胡林翼和曾国藩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为何说没有胡林翼 湘军难成气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胡林翼是湘军重要首领。湘军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挽救了清政府,还挽救了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成就了一大批人才。世人只知道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功劳,而不知道胡林翼在曾、左之前。胡林翼的才学与能力,丝毫不逊色于曾国藩和左宗棠。曾国藩和胡林翼都是湘军的领袖,但是他们却是两路人,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反差。最早把他们

  • 十八路诸侯声势浩大 为何奈何不了区区一个西凉董卓?十八路诸侯有能力打败董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初平元年,曹操号召地方势力进京讨伐董卓,一时天下纷纷,当时天下共有十八路诸侯响应齐聚洛阳结成联盟共讨董卓。这看似十分强大的十八路诸侯,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没有动得董卓分毫,反在不断内讧争斗中偃旗息鼓,各奔东西。董卓篡权,天下纷纷为之讨伐。在曹操的号召下,十八路诸侯齐聚洛阳,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按

  • 东王杨秀清本是一个烧炭工 从未读过书 为何在军事上能力如此突出?杨秀清的军事才能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

    杨秀清是太平天国重要领袖之一,早年以耕山烧炭为业。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杨秀清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是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天京事变后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众几乎尽遭屠戮。杨秀清出生于广西紫金山一个贫民家庭,小时候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长大,没有上过学,识字不多。长大后在深山烧炭卖炭为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