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临终前大喊了哪6个字被耻笑千年?

董卓临终前大喊了哪6个字被耻笑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19 更新时间:2024/2/17 14:59:36

董卓临终前大喊了哪6个字被耻笑千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次读词,读到这首临江仙,内心仿佛也有百川奔腾而过,心潮汹涌、全身的血液都在搏击沸腾。

沉浸其中,思绪早已不由自主地飞往那遥远的天际,穿越时空,来到了东汉末年,那个血与火,情与义的年代,我看到,董卓、吕布、刘备、曹操、孙权刘表、袁绍、刘章......

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迎着风雨,踏着硝烟,提着长矛大刀,豪情阔步,昂首走来,个个意气风发,都意欲在乱世中,挣得一席之地,而第一个登场的便是董卓。

董卓进京,入主中原

董卓,字仲颖,东汉末年权臣,位列三台,封郿侯。一提到董卓这个人,我们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他当权之后的残暴不仁,激起民愤,仗着干儿子吕布武艺高强,万夫不当,滥杀无辜,令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最终,多行不义,死在了干儿子吕布的手上。真可以说得上是成也吕布,败也吕布。董卓死后,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尸体被点了天灯,遗臭万年。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虽然被杀了,但是他临死前却大喊6个字,如今还成为了年轻人的口头禅。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宦官和外戚专政专权,其中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外戚就是何太后的兄长——何进。大将军何进掌权,联合袁绍并且密诏董卓进京,决议要铲除宦官势力。

当时,宦官集团以十常侍为核心,他们听到了对自己不利的风声,于是先蛊惑何太后,表忠心、拖延时间,延缓了何进的动作。另一方面,暗中积极谋划,先下手为强。

他们利用何太后骗取何进的信任,寻找机会诛杀,并且取得了成功。何进手下众军见到何进尸体,愤怒追杀官宦,中常侍段珪挟持皇帝逃走。

此时,董卓正率军驻扎在首都洛阳城外,看到城内乱作一团才知道出了事情。等到董卓赶到洛阳,皇帝已经被挟持出城,得知宦官张让等人带着小皇帝刘辩上了北芒山,便一刻不停,率军追赶。

最后,他营救了皇帝并且送还宫中,就这样董卓抓住了勤王救驾这个天赐良机,一举进入权力的核心机构。初进洛阳的董卓,依仗救驾功劳,大肆扩张势力。

他先是收服大将军何进的部众,后又引诱吕布杀害丁原,吞并了丁原的人马。洛阳城里那些成日只知道耍心机、使手段的高级政客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董卓不懂他们那一套,也不按套路出牌。

他只有刀,还有一颗凶狠的心,带着大西北汉子独有的生猛无畏,带着人马挨个问:“我要在洛阳城当家作主,你同不同意吧?”。随后,董卓就把不同意的人全杀了,提案全票通过。

说什么梅里情深,却不知天意人心

再后来,何太后被毒杀身亡,董卓又废了刘辩,拥立刘协为汉献帝,开始了自己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以为只要依仗高压政策,就可以驾驭所有人,并且肆无忌惮地开始烧杀抢掠、奸淫掳掠。

一时间,董卓凶相毕露,并且在心腹李儒、吕布、李傕郭汜等的助纣为虐之下,朝中大臣们的公然抗辩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反抗的人在后期都被杀了。

袁绍等人不甘受辱地逃走了,以图后事,如此一来洛阳就剩下一批敢怒不敢言,或者是忍辱负重,或者是明哲保身的了。一时之间,董卓竟然无人能够抗衡。

上述提到,自从董卓掌权以来,杀戮无度,已经是惹得天怒人怨。当时,曹操就是第一个除之而后快的人,他曾自告奋勇愿意去行刺董卓。

无奈事情败露,仓皇逃走,后得到谋士陈宫的搭救,回到家乡,散尽家资、招贤纳士,欲和袁绍联手骑兵讨伐董卓。公元190年,各州郡官员推举袁绍为盟主,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加入盟军队伍,共抗董卓。

董卓因害怕,放弃首都洛阳,迁居长安,并派遣李傕、郭汜劝降孙坚。同时,他还派牛辅出战,自己一路败退长安。后期,董卓在郿屋构筑堡垒,将抢夺来的财物悉数藏匿在这里,算是作为了他自己的大本营。

董卓盘算着,有郿屋这块根据地,进可挟天子号令天下,退可守住这根据地,安享晚年不是问题。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董卓自知想要他性命的人不在少数,于是特别倚重吕布,保护自己的安全。

吾儿奉先何在?

董卓性格刚烈暴躁,吕布稍微行动不和他的心意或者稍有差错,就会受到皮肉之苦。要不是吕布身手敏捷,几次都有性命之忧,因此吕布对于董卓是表面恭顺、内心怨恨。

另外,吕布经常偷背着董卓与他的姬妾私通,因此常常担忧,事情败露会死无葬身之地。司徒王允就是看出了他们之间的嫌隙,劝说吕布诛杀董卓、为民除害,此乃大英雄之举。

同时,王允还说董卓残暴不仁,根本没把吕布当做儿子看待,杀董是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举,吕布这才答应。于是,两人遂定下计策,邀请董卓来参加宴会,暗中在北掖门埋伏兵甲。

李肃执戟刺杀董卓,董卓右臂负伤,跌下马来,大声呼救:“吾儿奉先何在?”吕布上前:“皇上有诏,讨伐逆贼”,就这样祸国殃民的董卓死于吕布之手。

董卓死后,老百姓普天同庆,而他的大本营——郿屋,藏匿的数万黄金和数十万白银全部被没收充公,郿屋再也没有了红绡软帐、美人在怀。

后来,董卓自己也被食肉寝皮,挫骨扬灰。只留下了那一句“吾儿奉先何在?”的遗言,被世人嘲讽了千年。

三国杀是一款很让人喜欢的一款游戏,游戏中董卓的台词就是:“得意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挡我者死,大开杀戒,权势手中握,富贵梦中来。失势时,汉室衰微,非我一人之罪,不料众叛亲离,竟成众矢之的。奉先......你?”

另外,董卓临死前所说的那句话,也成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看到这样的结局,你觉得董卓冤吗?此时或许很多人会想到一句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有意思的是,董卓其实年轻时候的董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好学生,人品好、性格好、武功好。同时,他还为人仗义,慷慨激昂,也曾忠君爱国,战场上有勇有谋,不惧生死。

怎料,随着权力的逐渐壮大,董卓也变了初心,成为了一个罪行累累的大魔头。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古代三国

更多文章

  • 卫子夫当初一点也不受宠 汉武帝后面为何对此十分宠幸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汉武帝,卫子夫

    对汉武帝和卫子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最初并不宠幸卫子夫?她用什么办法得宠?后来为何又失宠了?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生前最后一任皇后。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这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女人,实际上没有两把刷子,压根就无法坐到那个位置。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刘彻,第一次在

  • 和珅随手写的奏折,为什么被故宫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和珅随手写的奏折,为什么被故宫收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要说清朝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那大家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人肯定是乾隆年间的军机大臣和珅,当时和珅贪污受贿,大肆聚敛财富,以至于后来他个人的财产要比当时清朝国库的税收银两还要多,除此之外,在他个人的影响下当时清朝的官僚体系也越来越腐败,贪

  • 卫子夫被称之为一代贤后 卫子夫晚年为何身败名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卫子夫,汉朝

    卫子夫是一代贤后,为什么晚年却落到一个身败名裂灭门的下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卫子夫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了解,她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性情温和,温柔体贴,被称之为一代贤后,提汉武帝管理后宫,在政治和外交上也多有建树,他和汉武帝可谓是一对神仙眷

  • 帮天王诛杀东王的韦昌辉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帮天王诛杀东王的韦昌辉最后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京事变中,韦昌辉接到洪秀全诛杨诏书,屠杀杨秀清及其全家。可是在除掉东王杨秀清之后,洪秀全又发布诛韦诏书,除掉了他。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两点,第一,韦昌辉是三号人物,掌握着实权,除掉东王杨秀清之后,他就会威胁洪秀全。第二,韦

  • 宇文泰的托古改制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南北朝

    宇文泰的托古改制在历史上有何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南北朝时代是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正式因为这次绵延数百年的民族大融合,才为后来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在这次民族大融合中,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帝王,而西魏权臣宇文泰则拥有仅次于拓跋宏的功勋。很多历史学者认为,宇文泰的托古

  • 蜀汉难以复制西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蜀汉难以复制西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秦末天下大乱。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巴蜀和汉中之王,称汉王。大约5年后,刘邦一统中原,成为了汉帝国的皇帝,史称西汉。大约过了四百年,天下再次大乱。诸葛亮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备奋然而起,终

  • 李世民强占元吉遗孀杨氏,为何放过大哥妻子郑观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强占元吉遗孀杨氏,为何放过大哥妻子郑观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成功夺权,不久之后登基称帝,李渊则成了太上皇,说来,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兄弟还都是太穆皇后所生,其中除了李玄霸于614年离世,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是被李世民所射杀。李建成死的时

  • 元老重臣非要拥立刘恒为帝的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元老重臣非要拥立刘恒为帝的原因是?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于汉高祖刘邦来说,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自己过世之后,自己的儿孙会经历那么多的事情,汉惠帝刘盈作为刘邦制定的继承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父亲的遗志,而是将权利旁落在自己母亲的手里面,最后导致自己的儿子们也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刘盈的一生

  • 刘恒登上帝位,为何四个儿子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刘恒登上帝位,为何四个儿子就死了?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文帝刘恒是将西汉逐步引向强盛的一位帝王,他的皇位可以说是砸在他头上的,毕竟刘邦在世的时候,并不是很喜欢他。因为刘恒的母亲是薄姬,曾经是魏豹的人,在刘邦击败魏豹后,将其纳入自己的后宫,其实很长时间内薄姬都没有得到刘邦的宠幸,薄姬能够怀

  • 不被司马迁承认的两个帝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不被司马迁承认的两个帝王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作为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被誉为史家典范,不畏强权秉笔直书,被后世誉为“史圣”,近代鲁迅盛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不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说司马迁接受的教育、个人的偏好,也决定了他在写作时也会有所倾向,不可能保持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