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功劳更大?

唐朝的建立过程中,李世民和李建成谁的功劳更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04 更新时间:2024/3/10 18:09:58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为唐朝的建立付出了不少的功劳,他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十九岁时,在他的鼓动下,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李建为左领军大都督,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

李渊的军队攻入长安后,拥立代王杨侑为皇帝,李渊也被进封为唐王、大丞相,关中的局势完全控制在李氏父子的手中,次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后,李渊废除杨侑,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唐,建立唐朝,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进封秦王。

唐朝刚开始建立之后,国土范围只在关中一带,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割据势力,李渊就派自己的儿子李建成、李世民等人去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

李建成虽然是李渊的长子,年龄都比李世民大9岁,但是论功劳,李世民可是比李建成大很多,李世民在四方征战中把许多人才都收为麾下,才有了后来与李建成对抗的实力。

秦王李世民率领军队消灭了陇西军阀薛举、薛仁杲父子,打下了西北地区,又消灭了刘武周、宋金刚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北方地区,此时在中原地区,有两大割据势力,河北的窦建德和河南的王世充,都是被李世民率军消灭的,

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后,逃往突厥和突厥军队作乱山东,魏征此时是李建成的部下,李建成听从魏征的建议,请战征讨刘黑闼,李建成大获全胜,消灭了刘黑闼,平定了山东地区,除此之外,李建成的功劳真的很少,比不过李世民。

李建成虽然功劳少,但是他是太子,继承皇帝位子的就是他,在晋阳起兵时,李渊曾答应成功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但是李渊没有兑现承诺,李世民功劳太大,李建成就联合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两方互相摩擦不断,最终兵戎相见。

李世民率领秦琼、尉迟恭、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射杀李建成、李元吉,李渊被迫让出军政大权给李世民,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恢复社会安定,奠下了大唐盛世的基础,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

标签: 历史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为何让士兵在城门口扫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三国这段前后长达100年的历史除了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比如刘关张,吕布,曹操,周瑜等等人物之外最精彩的就是一场又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了。比如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可以凭借手上5万大军击败袁绍30万大军后鲸吞河北,成为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比如赤壁之战时刘孙联军可以凭借一把火把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烧成灰烬

  • 不派马谡守街亭的话,诸葛亮最应该派谁去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这可是蜀国最重要的战略失策,要是能够守得住坚持的话,估计再这样继续下去,诸葛亮就可以真正的打败魏国,从长安直入,夺得天下。但是诸葛亮忘记了刘备你死前说的话,不可以用这个人,可是诸葛亮偏偏想要用它,结果才造成了这样的结果,都是他不听刘备的话。要是换一个人重新来过的话,结局会不会好一点呢?当时最好的人选

  • 历史上改善了整个秦国的商鞅的老师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秦国,商鞅

    历史上改善了整个秦国的商鞅的老师是谁呢?能做商鞅的老师,必然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在魏国时,商鞅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史记·商君列传》记载:“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魏武侯九年(前387)

  • 岳家军是怎么来的?详解岳家军的创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岳家军,宋朝

    众所周知岳家军是南宋初年由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那么岳家军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创立背景南宋初年,在宋金民族斗争的烽火烈焰之中,逐渐锻炼出几支抗金大军,其中最主要的有张俊的张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岳飞的岳家军,杨沂中的杨家军,刘光世的刘家军等,尤其是岳飞所部岳家军,骁

  • 清朝妃子为什么要戴着长长的指甲套 这个东西不会影响生活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妃子

    对古代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妃子为何戴长指甲套?除了好看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皇帝!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虽然在现代男女平等的民主社会中,女性打扮自己多是为了取悦自己,而非“悦己者”,但是在女子地位十分低下的封建社会时期,女子打扮多是为了取悦处于家庭

  • 正史上刘备的荆州是怎么来的?真是借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歇后语,有的作为名言警句警醒着世人,有的作为日常用语让我们朗朗上口,还有的则是一个完成的故事缩影。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就是这么一个故事。赤壁之战后刘备向东吴借来荆州,说拿下益州后就归还。但当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孙权派人前来索取却被拒绝,最后导致两边联盟破裂。一心想拿回荆州的孙权暗中联合

  • 朱元璋不死的话,朱棣敢不敢兴兵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这种假设很有趣,但是不可能发生。因为朱棣的实力根本就没有当初李世民那么强,朱元璋也远比李渊厉害。《大明风华》里,朱棣有句台词是“吃了两年猪屎”,这话听起来令人极度不适。但在真实的历史中,面对建文帝朱允炆的怀疑,朱棣的确是装疯卖傻了一段时间。对初登大宝的侄子都要靠装疯来保存性命,“靖难之役”也是打了四

  • 关羽败逃的时候,为何很多士兵都没有跟随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三国,关羽

    关羽是三国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蜀国出类拔萃的猛将,更是大哥刘备非常看好的兄弟。环顾整个三国时代,关二爷无论在武力值、统兵能力,还是忠义方面,均可以算得上凤毛麟角了。单就《三国演义》而言,关云长真的非常优秀。历史上,关羽在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就于万马军中轻松秒了河北名将颜良。到了演义里,罗

  • 士燮是割据一方的势力,为何没能成就霸业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三国,士燮

    东汉末年,是指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的时期。也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立计算,为45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彼此混战。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诸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曹操、袁绍、袁术、吕布、马超、张绣、张鲁、孙策

  • 朱元璋为何会起用臭名昭著的“廷杖制度”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将自己的气节、骨气、面子、尊严,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孟子有一句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告诉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气节和内心的正义,是可以舍弃生命的。此外,他还提出过“大丈夫人格”,也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