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不自刎能逃走吗 项羽最后能不能东山再起

项羽不自刎能逃走吗 项羽最后能不能东山再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43 更新时间:2024/2/9 13:33:39

对垓下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垓下之战后,项羽如果不自尽而是渡江逃走,真的还能东山再起吗?

垓下战败后,项羽一路突围至乌江江边,却没有选择渡江,最终自刎而死。对此,杜牧曾在《题乌江亭》中写道“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前去迎接项羽的乌江亭长也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那么,项羽如果不选择自刎,而是渡江而过,真的还能东山再起吗?

天下形势:刘邦夺取大半天下,项羽丧师失地已难再起

“楚汉争霸”长达四年,虽说刘邦在正面战场被项羽压的喘不过气来,甚至多次陷入死地,然而在战略层面,战争的天平却在不断向刘邦倾斜,到垓下之战时,刘邦已经夺取了大半天下,而垓下战败之后,丧师失地的项羽已经很难对抗。

“彭城之战”后,刘邦虽然始终在荥阳一带正面抵抗项羽,但同时却派兵先后攻占西魏、代地、赵地和齐地,又劝降了燕王臧荼和衡山王吴芮,垓下之战前又成功收复了九江王英布的封地。也就是说,“垓下之战”前,除了临江王共敖之外,已经尽归刘邦之手。“鸿沟议和”后,在刘邦的一路追击下,包括都城彭城在内的西楚北部半壁江山也全部丢失。

虽说“垓下之战”时,项羽手中还有十万大军,然而这些大军却已经是苦战数年的疲兵,初战战败之后,又在“四面楚歌”之计下,导致军心士气尽丧,项羽无可奈何之下这才率领八百亲兵突围逃走,而在其渡过淮水后,又逃散了六七百人,再加上灌婴率军一路追杀,等到乌江边时身边就只剩下了二十多人。

固然,“彭城之战”时刘邦也曾遭遇惨败,被项羽一路追杀,可当时刘邦的主力受损并不严重,又有关中兵源的持续补充,这才能稳住阵脚。然而,乌江边的项羽却已经是主力尽丧,渡江返回江东后,相当于要白手起家,在敌我态势如此差距大的情况下,他还有机会吗?

民心向背:项羽已丧失楚地民心,东山再起难上加难

民心这个东西虽说看不见、摸不着,然而无论是要夺取天下,还是要东山再起,却无不需要民心的支持。项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在秦末迅速崛起,便与楚地百姓的支持密不可分,然而当项羽兵败垓下之后,楚地百姓还会对其予以支持吗?

项氏虽然也是楚地大族,但义帝熊心却是正儿八经的王室后裔,在楚地的影响力根本不是项羽所能相比的,否则项梁当年也就不会拥立熊心了。虽说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可他对西楚地区的统治时间并不算长,影响力仍不足以与原楚国王室相比,其杀死义帝之事被公之于众后,难免不对西楚百姓的民心产生影响。

此外,秦末天下大乱最初便是由楚地叛乱而起,先是楚地叛军攻打各地郡县,之后又是章邯攻入楚地与各地义军一番大战,项羽分封天下后好不容易安定了几个月,紧接着又是齐地大乱项羽出兵平叛,之后刘邦攻入西楚攻破彭城,最后又是长达数年的“楚汉争霸”。从秦末天下大乱到“垓下之战”,战乱持续近十年,楚地百姓的处境可想而知,又岂能不对项羽产生怨怼。

这点其实从项羽突围后的遭遇便可看出,项羽突围之后,在阴陵因迷路向一位楚地老农问路时,却被老农引入了一片沼泽,由此可见楚地百姓的民心。而没有了民心的支持,项羽想要东山再起,恐怕是难上加难。

外部形势:刘邦占据绝对优势,岂会轻易放虎归山

纵观“楚汉争霸”四年,刘邦由于在项羽面前屡遭战败,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个将其彻底歼灭的机会,想到曾经被项羽支配的恐怖,刘邦岂能不对其赶尽杀绝,难道还会将其放虎归山,给其东山再起的机会?

“垓下之战”时,刘邦不仅统帅着本部兵马,再加上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大军,总兵力当不下于50万,而项羽麾下不过十万疲兵,其突围而走后身边更是只剩下了二十余人。如此情形之下,面对刘邦的大军追缴,项羽即使再勇猛善战,又拿什么来抵抗?可以预见的是,只要项羽渡河逃跑,那么刘邦必然会发动大军继续追缴,而且必然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如此情形之下,项羽能否逃得性命都是个问题,又何谈东山再起?即使项羽逃过了刘邦的追杀,就此隐姓埋名,暗中发展势力,可刘邦只需要在该地区分封一位诸侯王,为了封地内的安全和自己的地位,恐怕这位诸侯王搜索项羽比刘邦还要积极,项羽仍然难有东山再起之机。

刘邦能前脚与项羽议和,后脚便撕毁协议率兵追击,可想而知刘邦必然是要将项羽置之于死地的,又岂会放弃“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综上,以当时的天下形势而言,项羽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再加上项羽已失楚地民心,以及刘邦的持续追击,项羽能否逃得性命都很难说,又岂能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更何况,项羽到死都认为自己的失败“非战之罪”,即使再给他一次机会,又岂能击败刘邦。

标签: 历史垓下之战项羽

更多文章

  • 屈原为什么要自投汨罗江?详解其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国,屈原

    屈原为什么要自投汨罗江?具体的原因一直说法不一,但是有几点是达成共识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1.为国而死。当时的秦国特别强大,楚国的都城被秦攻陷后。屈原感到自己的国家就要灭亡了,作为一个对楚国有着浓烈情感的人来说,屈原不愿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发生,因此投身汨罗江中。2

  • 楚怀王是昏君吗?为什么屈原总是劝诫楚怀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楚怀王,战国

    很多朋友都非常想知道楚怀王是昏君吗?为什么屈原总是劝诫楚怀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楚怀王的生平,一起看看吧。熊槐是楚威王之子,公元前328年继承王位,史称楚怀王。同年,魏趁楚丧,伐楚取径山,楚未有反击。楚国自楚肃王开始,经过近60年的休养生息,到楚怀王即位时,国势达到顶峰,与先后崛起的齐秦并

  • 众所周知明朝十分的盛强 明朝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明朝,强大

    还不了解:明代当年强大到何种地步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探究奇闻,从古而来。古今风云哪家强?一睹明代盛世颜。巅峰时刻靠什么?明代的那些事儿让人惊,强大的综合国力放在如今都不输,称之世界第一还真是名副其实。整体素质也到位,七个第一了解下,这七项样样通,让后人心服口服无法说,

  • 慈禧太后能够掌权47年 期间为何没有人敢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清朝,慈禧

    还不了解:清代慈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慈禧太后掌权47年为何能如此稳固,而且中间还没有人敢夺权?综述历史上执政的女性不在少数,不过除了武则天以外,大多都是以幕后操控者的形势存在,像大秦宣太后,从一个小小庶女,因为卷入权力的争夺之中,最后成为了王朝之中最为尊贵的女子,还

  • 曹操为何不敢称帝,他到底忌惮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三国时期的曹操,其实势力是最大的,实力极强,但他依然不是皇帝。按理说,他要想称帝的话,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那么,他为什么不敢称帝呢?对此,我们不妨来分析下。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提到,夫英雄者,脑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手指玄德,复自指,曰:今天英雄,

  • 刘备称帝后为什么要东征 刘备是不是被冲昏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刘备,东征

    还不了解:刘备东征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在称帝之后东征,是因为他被愤怒冲昏了头?公元221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同年,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他决意亲率大军出兵攻打东吴。而在刘备决意东征后,蜀中曾有数人对刘备进行了劝阻。比如赵云就认为眼下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

  • 北周的历位皇帝为何下场都不太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南北朝,宇文觉

    北周(557年—581年),是古代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基业之后,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又称后周(五代以后鲜用,避免与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历五帝,共二十四年。在疆域上,北魏分成东魏、西魏后,双方大体沿着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黄河从北往南为界线,北周承接西魏,大

  • 朱元璋势力扩展极快,他是如何管理军队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深知军队就是自己政治事业的坚实支柱,军队可以帮他打下,也可以帮他看守天下,没有军队,旧王朝是不可能被推翻的,自己的政敌也不可能被消灭,新王朝就会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所吞没。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做后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那是断然行不通的,因此朱元璋十分重视军队的建设。就要按照军队的纪律来对其进行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张郃的大军很快就到了,果然如王平所料,魏军在经过短暂的观察之后,就在山下截断了蜀军的水源,而后向南山驻军发动了攻击。蜀军没有向马谡预料的那样奋勇杀敌,而是在干渴难耐之下乱成了一锅粥,最终蜀军溃败,街亭失守,马谡和王平带着残兵逃了回去。这下子可麻烦了,本来打算让马谡守住街亭,方便蜀军的大队人马顺利通过

  • 陈阿娇失宠的真正原因真的是未生育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汉朝,陈阿娇

    她是陈阿娇,汉武帝刘彻的原配皇后,真真正正的豪门贵女。提起陈阿娇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金屋藏娇的主人公就是她!图片来源网络陈阿娇的外祖父汉文帝刘恒,外祖母是大名鼎鼎的窦太后,母亲是最受宠的馆陶公主,父亲则是世袭的堂邑侯陈午,这样的出身无论放到那时候还是现在都是无法比拟的,自她与刘彻成婚后,两人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