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难出明君了吗?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难出明君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8 更新时间:2023/12/17 10:17:05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再难出明君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我们在看唐朝的历史的时候,有一件事会觉得非常奇怪。在李隆基之前,唐朝的皇帝一个个都是叱咤风云的,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可以说耳熟能详。比如说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就算是李显、李旦这样一些没什么出息的皇帝,我们对他们的事迹也非常清楚。

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感觉唐朝的皇帝突然就发生了“基因突变”一样,不但从此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能和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相提并论的皇帝。就算是赶得上李渊、李治的皇帝,似乎也很少。而且,这些皇帝,我们对他们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清楚。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后期的皇帝,一下就被吓傻了吗?

还别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安史之乱”,极大地改变了后世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说起来,李隆基之前的唐朝皇帝,一直都没有安定过。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是通过正常的方式,理所当然地当皇帝的。我们不妨来清理一下。

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政变”,杀掉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接着又逼老爹李渊退位,他才上位当皇帝的。李治其实也不该当皇帝,是因为李承乾李泰争斗,再加上长孙无忌的极力运作,李治才渔翁得利当皇帝的。武则天更不用说了,她只是一个皇后(甚至原本她连皇后都不是),最后却成了皇帝,而且是从古至今极少有的女皇帝。李显和李旦,就算是他们被确立了太子之位后,也是两度被废。李隆基也是通过政变,最终才上台的。

不过,虽然说李隆基之前的唐朝皇帝,一直争斗不休。但是我们会发现一个基本的事实:这些争斗,都是唐朝皇室内部的争斗。皇室外面的大臣,或者其他势力集团,都很难插手。就算想插手,也会很快就失败。

比如,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张柬之等五个大臣,就积极介入政权,拥戴李显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而张柬之等五个大臣,也因此被封“王”。

不过,这五个大臣,却并没有因此走进唐朝皇室内部,他们依然无法掌控唐朝政权,甚至很难影响唐朝政权,最终五位大臣都被清理出去,纷纷失势。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李隆基之前的唐朝皇室内部争斗不休,但是,这个家族其实一直牢牢地掌控着整个朝廷,有着强大的中央集权能力。外部的势力,想要介入皇室显然是完全达不到的。

但是,“安史之乱”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下去了,而且并没有造成国家的分裂。但是,这时候显然一切都不同了。很多势力都介入到皇室内部。比如太监李辅国,他就开始大量干涉朝廷。皇后张氏,也成为一个影响朝廷的重要力量。地方上那些曾经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做过贡献的节度使,也可以不再听从朝廷的指挥。这一种局面,显然与“安史之乱”之前是截然不同的。

有人可能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皇室严格地控制着整个国家。“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皇室就变得这么弱,无论是太监,还是后宫,还是地方上的节度使,都敢随便操控朝廷了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唐肃宗性格太过柔弱,他不够强悍,不能对朝廷形成威慑力,因此其他势力自然就介入进来了。

固然,唐肃宗确实很柔弱,他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多次被他的父亲揉来捏去,为此还被迫离了两次婚。“安史之乱”爆发后,包括李辅国、张良娣、陈玄礼等人在内,都极力推举他站出来,替代唐玄宗当皇帝,领导天下平乱。但是,他却一直没有那样的胆量。直到跑到了差不多相当于边关的灵武,才在众人的强推下,上位当了皇帝。

不过,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唐肃宗身上,显然是武断和不负责任的。因为如果说只是因为唐肃宗懦弱,没能力控制朝廷的话,后来还有不少皇帝不懦弱了,应该就能控制朝廷了呀。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还有,李隆基之前的李显、李旦等皇帝,也是比较懦弱的,为何外部势力却很难影响朝廷呢?

所以说,根本原因并不在唐肃宗身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当然很多。但是关键一点,“安史之乱”让唐朝皇室的公信力大为降低。公信力不是权力尺度,是一种道德尺度,看起来作用不大。其实不然,在礼治社会的古代,这个作用其实是相当大的。

公信力降低,自然就造成了中央集权的程度降低。在王朝社会中,如果没有了中央集权,各种势力不再拱卫皇权,自然就会造成四分五裂。而这时候,皇帝想要加强这种集权,他自身又没有什么资源,他当然就是无能为力的。无能为力的皇帝,谁又能记得他们呢?

标签: 历史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晏殊的官场生涯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晏殊的官场生涯。明道元年(1032),晏殊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加尚书左丞。第二年因谏阻太后“服衮冕以谒太庙”,贬知亳州、陈州。五年后召任刑部尚书兼御史中丞,复为三司使。时值赵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并出兵陕西

  • 曹操是如何看待孙权的吗?真的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因为曹操写了一首词,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叫做什么"生子当如孙仲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孙权的高度评价。其实蛮不是这么回事儿。大家代入思考一下。你有一个好朋友对你说,我将来要是生一个儿子,肯定生一个你这样的。心思比较单纯的可能就想,啊,他这么欣赏我呀,这是对我有一种怎样的,跨

  • 徐达功成名就却能善终 他的子孙后代为何会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徐达,明朝

    还不了解:徐达和子孙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徐达一生功成名就,善始善终,子孙为何会反目成仇?公元1407年7月,明代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在囚禁中去世。消息传到南京皇宫,正在病中的徐皇后悲痛欲绝,竟也在同月病逝了。一月之间,徐达的长女、长子先后去世。讽刺的是,在几年

  • 晋阳起兵真的是李世民和刘文静策划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隋朝末年,因隋炀帝征伐高丽,开凿大运河,这些大动作都是吞金兽,所以很快,弄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最后导致天下大乱。一开始烽烟四起之时,全国的义军队伍多如牛毛,但形成规模,具有相当实力的,主要有以下三支起义军队伍,他们分别是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辅公祏军。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

  • 杨广生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李渊当上皇帝后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杨广,隋朝

    还不了解:杨广子女下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广有四子二女,隋朝灭亡后,李渊是如何处置他们的?我国拥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并且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也经历了多个朝代。通常情况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不止一位的帝王君主,就比如人们对历史上隋朝最后一代君主杨广有着褒贬不一的评价

  • 李元吉的妻子为什么进了李世民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元吉的妻子为什么进了李世民后宫?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皇帝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份诱人的职业,在历史的进程中,无数人为了成为皇帝费尽心思。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本来要继承他皇位的是他的嫡长子李建成,不过李渊的另一个儿子李世民也同样优秀,而且唐朝的江山大部分都李世民打下来的,所以李渊就给了李世

  • 唐玄宗为什么连杀三个亲生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玄宗为什么连杀三个亲生儿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新唐书》记载:帝意决,乃诏:“太子瑛、鄂王瑶、光王琚同恶均罪,并废为庶人;锈赐死。”瑛、瑶、琚寻遇害,天下冤之,号“三庶人”。这里说的是唐玄宗把他的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没过多久,这三个皇子就“遇害”了。

  • 杨贵妃生气回娘家,唐玄宗怎么哄她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杨贵妃生气回娘家,唐玄宗怎么哄她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杨玉环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羞花”的美誉。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却被他强取豪夺入宫做了妃子。初入宫禁的时候,杨玉环心中不快,总是没有笑颜。为了纾解内心的阴郁,杨玉环经常在御花园中散步。有一次,她不小心碰到了一株植物,植物

  • 武则天对王皇后下毒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武则天对王皇后下毒手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资治通鉴》一书记载:“公元655年,武后下令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各打100大板,然后砍掉她们的四肢,把她们做成‘人彘’。为了让她们受尽折磨而死,武后命人给二人止血,再把她们放进两口装满酒的酒翁中,让她们被酒浸醉而死。等她们死去后,又

  • 后世对萧詧的评价如何?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萧詧,南朝梁

    梁宣帝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西梁开国皇帝(555年―562年在位),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自幼好学,精通佛法。初以皇孙,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加封岳阳王,拜东扬州刺史,迁雍州刺史等职。太清三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