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敢夺李渊的皇位 朱棣为何不敢造朱元璋的反

李世民敢夺李渊的皇位 朱棣为何不敢造朱元璋的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31 更新时间:2024/1/9 3:36:18

对朱棣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李世民敢反抗李渊,朱棣却不敢反抗朱元璋?他在怕什么?

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了解,总有一些人喜欢将唐代和明代进行对比分析。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著名的盛唐和大明王朝,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就比如说,唐代和明代都有着嫡长子被宣告继承,最后被嫡次子抢夺“大统”的历史事件。

但是虽然是类似地抢夺皇位事件,仔细研究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李世民创建的“贞观之治”和朱棣打造的“永乐年间”,在历史上都是能够让百姓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但是,李世民是在其父亲在世时夺得皇位,朱棣却等到了其父亲死后才敢登基。

著名的“玄武门”事变,昭示着唐太宗李世民弑兄逼父的夺位历史。而朱棣却是等到了自己的父亲朱元璋去世以后,才敢领兵谋反,从侄子朱允炆手中获得地位。这意味着李世民敢反抗李源,朱棣却不敢反抗朱元璋。这二人究竟有何不同,朱棣又在怕些什么?

01朱棣怕传统礼教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成功开创了唐代的李氏一家,实际上是有着一部分鲜卑族的血脉的。而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朱氏一家,却都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也就是说,从自小受到的传统礼教来看,李世民和朱棣就是有所不同的。

不同的传统礼教,约束着的行为模式也是有所差异的。有着鲜卑族血统的李世民,从小就认为能力的高低才是决定位置不同的关键。而饱受汉族正统礼教影响的朱棣,受到的教育却告诉他应该严格的遵守人伦纲常。

唐太宗李世民认为对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无关对错者本人的身份。这一点从唐太宗善用魏征一事上,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论证。也就是说李世民认为只要自己是对的,完全可以纠正父亲。甚至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治理好天下,完全可以取代自己的父亲成为皇帝。

可是明成祖朱棣心中,却坚定地遵守着“以父为纲”的准则。哪怕自己的父亲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身为儿子也只能够选择听从。作为一个传统的汉人,是根本不能不听从父亲的指示,更不能忤逆父亲甚至犯上作乱的。

所以说,朱棣之所以不敢像李世民一样反抗自己的父亲,是因为朱棣害怕违背到自己从小受到的传统礼教。违背传统礼教对于朱棣而言,相当于在抛弃一直以来坚持的信仰。这是朱棣所坚决无法容忍的情况。不仅如此,朱棣还很害怕遭受到后人的诟病。

02 朱棣怕世人诟病

唐代和明代的民间文化风尚是有所差异的。在唐代时期,民风可谓是相当的开化。甚至这种开化从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明代之前是元代,也即是少数民族执政压迫汉族的阶段。当时。汉化受到了很大的压迫甚至破坏,所以明代年间非常推崇传统的汉族文化。

唐代人很注重个人能力的高低。“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李元霸年纪轻轻,就可以成为“瓦岗寨第一英雄好汉”。那些年龄资历甚至家世都很老成的英雄好汉,却甘于屈居人下。反之,技不如人还装大,是非常受到唐代人士鄙夷的。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篡位成功,没有被后人所诟病,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毕竟,历史上的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能力,都是比不上李世民的。这在民间也是早有传闻的,甚至民间认为李家的江山是李世民带兵打下来的。

与唐代人所不同的是,明代人很注重汉家文化中,所强调的刚理伦常。在汉家文化中,有着严格地等级划分。例如古代汉家女子,需得严格遵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亡从子”。古代男子也是一样,需要“在家从父,不可忤逆,哪怕行差”。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明代人而言,孝顺往往是比是非更加重要的东西。所以朱棣如果在其父亲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谋反,势必会遭遇天下人的耻笑和诟病。到那时,即使朱棣谋反成功,成为了皇帝,恐怕也是民心不向,很难坐稳皇帝的位置。

03朱棣怕实力不济

事实上,非但谋反成功会遭遇到世人的诟病,就连成功本身也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要了解明成祖朱棣之所以不敢反抗其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因为朱棣的实力比起自己的父亲朱元璋而言,实在是相差甚远。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人单枪匹马开始,逐渐日积月累,从而打下大明江山,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而朱棣,始终是作为朱家的嫡次子,被自己的父亲教养、保护着长大的。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政治谋略上,都根本就没有实力跟自己的父亲相抗衡。

朱元璋本人是在苦日子里浸泡着长大的,成年以后个性嫉恶如仇的很。当了皇帝的朱元璋更是大刀阔斧,在自己的妻子马皇后去世以后,利用“胡惟庸案”几乎杀的朝堂无人。朱元璋这种临危不惧和杀伐果断,都是让朱棣望而生畏的。

04 朱棣怕路遥生变

除了实力原因之外,距离皇宫的路途远近也是有所不同的。唐太宗李世民谋反之前获封“秦王”,居住在京城的秦王府里。也就是说李世民想要进宫谋反,可谓是相当的便利。

明成祖朱棣在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被安排去了千里之遥的地方戍边。如果朱棣想要带兵谋反,就需要千里迢迢的从外地赶回京城。众所周知的是,中国古代的行军方式非常简单,并没有今天这么发达的的机械。千里奔袭,最快也需要一月时长。

正所谓“夜长梦多”,何况是一个月的时间。万一谋反的事情走漏了哪怕是半点的风声,谋反失败的概率都将会有着大幅度的增加。而且一旦谋反失败,后果可谓是不堪设想。毕竟朱棣深知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是怎样一个残暴的帝王。

此外,长途的跋涉,也会让将士们的身体饱受折磨,兵马的作战能力自然是会大打折扣的。所以说,朱棣之所以不敢反抗朱元璋,是因为位置太远,害怕发生变故。

05 总结:

和唐太宗李世民敢于反抗唐太祖李渊有所不同,明成祖朱元璋是不敢反抗自己的父亲,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毕竟面对谋反朱元璋来说,朱棣害怕传统礼教、世人诟病、实力不济以及路遥生变这些原因。

标签: 历史朱棣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棣靖难之役造反成功 朱元璋就没有料到这种事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朱棣,朱元璋

    还不了解:朱棣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燕王朱棣成功的谋朝篡位,朱元璋一开始会不会预料到这个结局呢?明代我们都了解在朱元璋驾崩之后,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结果打败了朱允炆登上九五之位。随着各种艺术作品的杜撰,让我们感觉朱元璋在生前好像了解朱棣一定会谋

  • 关羽和张飞不是兄弟吗 关羽最看不起的人为何会是自己的三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关羽,张飞

    对关羽和张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最看不起的人,为什么会是张飞?三国武将排名,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一说。这也就是后人给排的次序,若当时有人敢这么排,估计第一个跳出来大骂不服的人一定是关羽。关公关二哥一向傲视群雄、目空一切!没办法,性格所致嘛。但是等他冷

  • 唐玄宗李隆基为什么一日杀三子 李隆基是受到刺激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李隆基,唐朝

    对李隆基一天连杀三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737年,唐玄宗李隆基一天里连杀三子,他究竟受了什么刺激?说到唐玄宗李隆基,想必大家耳熟能详。这位皇帝一手打造了“开元盛世”,但也是在他的手中,唐代开始走下坡路。安史之乱,险些让唐代亡国。而李隆基也是一位非常狠辣的皇帝,都说虎毒不

  • 康熙和朱元璋都有儿子 两人对待太子为何截然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康熙,儿子

    对康熙和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和朱元璋都有24个成年皇子,为何他们对太子的态度截然相反。朱元璋有26个儿子,其中24个长大成人。太子朱标为皇长子。康熙有35个儿子,其中也是24个长大成人。太子胤礽为皇次子。他们俩都是比较能生孩子的皇帝,而且皇子的存活率也是比较高

  • 太子胤礽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康熙为什么要废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康熙,太子

    还不了解:康熙废太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为何要废太子,其原因只有一个,太子结党营私.康熙为何废太子,主要是归根于太子胤礽结党营私,这是康熙最不能容忍的。历史上关于康熙废太子有很多说法,说什么不忠不孝,性格残暴,也是说的有眉有脸,不可否认,这些确实是太子的真实写照,

  • 咸丰皇帝为什么早逝 咸丰皇帝短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清朝,咸丰

    还不了解:清代咸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咸丰皇帝是如何挣扎于内忧和外患之间的?清王朝作为我国封建历史时期的最后一个王朝,有着长达近三百余年的历史。是有满足建立的一个以少数民族为统治阶级的政权,它共计传承了十二位皇帝。除了两位开国黄帝外,一统全国后共有十位皇帝轮番进行执政

  • 关羽中箭时华佗都已经死了 那么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关羽,蜀汉

    对关羽刮骨疗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被毒箭射中时,华佗已死11年,究竟是谁为他刮骨疗毒的?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所以它并不会像史书那样严谨,三国演义中的很多故事,是作者罗贯中为了情节的需要杜撰的,这使得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趣味性大大提升了,但它的史料价值却降低了很多。三国

  • 关羽和诸葛亮之间的矛盾是怎么出现的 关羽为何看不起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关羽,诸葛亮

    还不了解:关羽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明明领教了诸葛亮的指挥能力,为何仍旧看不起他?三国乱世,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小人物,一路南征北战,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虽说刘备最终没能一统中原,但能鼎足而立其实已经相当成功了,毕竟他没背景,没实力,属于

  • 明朝皇室姓朱 百姓要想杀猪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明朝,猪肉

    对明代杀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人们是很遵循等级尊卑制度的,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古人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切不可大意,也不能因为失礼得罪那些达官显赫,即便是和自己平辈的人也不行。与此

  • 论造反条件吴三桂比朱棣要好 吴三桂最后为何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吴三桂,清朝

    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类似的案件,但不知为何,事情发展的结果往往相反。有的时候,历史还会发生一些反转事件,明明占据优势的一方,结果却是一败涂地,反而是开局如地狱难度一般的人,却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