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有哪些混的比较好的降将呢?

三国有哪些混的比较好的降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3/12/30 7:37:45

在汉末三国时期,降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也即在魏蜀吴三国的武将中,都有不少降将。比如在蜀汉武将中,王平、姜维、夏侯霸等人,就是出自曹魏的降将。再比如东吴将领中,太史慈和甘宁这两位猛将,就是降将出身。至于傅士仁、麋芳这两位关羽的部下,也在襄樊之战后归降了东吴。当然,同样是降将,有些降将在投靠其他主公之后,并没有平步青云,甚至可以说是跌入谷底。

比如于禁这位降将,在襄樊之战中就归降了关羽。等到回到曹魏之后,于禁就遭到了魏文帝曹丕的羞辱,从而在历史上留下了比较负面的评价。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三国时期,也有不少武将在成为降将,反而获得了更高的成就。对此,在笔者看来,就以下六位武将来说,无疑是三国时期比较成功的降将。在这六位降将中,有一位最终官至大将军,也即成为武将之首,这无疑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了。

一、张辽

首先,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东汉末年,张辽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对于张辽来说,在跟随吕布这位诸侯期间,和曹操阵营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不过,对于才能卓著的张辽,曹操可谓不计前嫌,并不断重用。

当然,对于张辽这位降将来说,也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和期望。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黄初元年(220年),张辽进封晋阳侯。染病之后,依旧令孙权非常忌惮。黄初三年(222年),张辽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张辽去世后,获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比如唐朝、宋朝追封的武庙名将之中,张辽都有一席之地。

二、张郃

和张辽一样,在曹魏五子良将之中,张郃也是降将出身。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东汉末年,张郃归属袁绍后,击破公孙瓒有功,迁宁国中郎将。参加官渡之战,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操,授偏将军。在官渡之战归降曹操后,张郃这位武将跟随曹操攻取河北,跟随张辽定淮南,跟随夏侯渊平凉州,跟随曹操夺汉中,屡建战功。建安二十年(215年)末,进攻巴西郡,迁徙民众到汉中,后被蜀将张飞击败。接任荡寇将军。

曹丕称帝后,张郃迁左将军,受封鄚县侯,跟随曹真击平安定羌胡,又随夏侯尚围攻江陵。太和二年(228年),转为右将军,随曹真抵御诸葛亮,在街亭之战大破蜀国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迁征西车骑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从官职上来看,张郃在曹魏五子良将中可谓最高的了,其担任的车骑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等官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了。当然,在结局上,张郃却比不上张辽,也即其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太和五年(231年),受司马懿所迫而领兵击蜀军,追至木门,中箭身亡,谥曰壮侯。

三、姜维

在蜀汉阵营中,也有不少降将。其中,就姜维来说,因为官至蜀国大将军,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姜维原本是魏国官吏,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被后主刘禅拜为大将军,成为蜀汉武将之首,继续北伐事业。

对于姜维来说,多次北伐中原,大战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互有胜负。公元262年,大将军姜维为躲避黄皓的迫害,前往沓中屯田避祸。景耀七年(263年),魏国伐蜀,姜维摆脱邓艾等人,退守剑阁,阻挡钟会进军。邓艾阴平偷袭成都,后主刘禅投降。姜维志存光复,假意投降,勾结钟会反叛,事败被杀。对此,在笔者看来,作为一位降将,姜维虽然取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官职。但是,姜维的结局无疑是比较凄凉的。当然,这也是他令人敬佩的地方。

四、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东汉末年,马超和刘备等人一样,也曾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迫使益州牧刘璋放弃了抵抗。因此,在刚刚归降刘备的时候,马超就立下了一件大功。汉中之战后,马超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五、黄忠

黄忠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刚侯。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刘表麾下的时候,黄忠只能说是一位籍籍无名的将领。但是,在归降刘备后,黄忠大器晚成,最终成为和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齐名的武将。

六、甘宁

最后,甘宁(?—215年?220年?存疑),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在东汉末年,甘宁先后跟随刘璋、刘表等主公,虽然比较勇猛,却没有获得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对于甘宁这位降将,曾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逍遥津之战,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标签: 历史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设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真的怕有伏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将三十六计用得淋淋尽职,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曹操不折不扣的谋略大师,后世评为“奸雄”,周瑜和陆逊是三国里的美男子,也是英雄出少年。总之,魏、蜀、吴三国英雄辈出,短短一个世纪金戈铁马,却让整个三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笔,要说三十六计运用最精彩的

  • 项羽在江东还有兵马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过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项羽,江东

    还不了解:项羽和江东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在江东还有兵马,垓下突围项羽为何不肯渡江?楚汉之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龙虎争霸”。秦朝末年,民间传说项羽一人可以举手一座千斤重的鼎,项羽作战勇猛,就像是一只森林中的猛虎,项羽率领的军队在巨鹿之战击败秦军主

  • 三国时期蜀汉经历过几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蜀汉,三国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智勇双全,自追随刘备以来,忠心耿耿,虽然一生没有像关羽和张飞那样镇守一方,独当一面,但是也做出了突出的功绩,堪称名将。在正史中,诸葛亮两次重要的军事行动,都选定了赵云,把赵云作为

  • 刘袆:宋文帝刘义隆第八子,曾参与谋反被削去官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刘袆,南朝宋

    刘袆(436年~470年),字休秀,宋文帝刘义隆第八子,母为陈修容。元嘉二十二年,封东海王,累官至司空、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故。前废帝即位,加中书监。宋明帝践阼,进太尉、侍中、中书监。泰始四年,改封庐江王。五年,参与谋反,削去官爵。六年,逼令自杀,享年三十五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

  • 祝融夫人是孟获的妻子,诸葛亮是如何降伏他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三国,祝融夫人

    有人说三国是一个男人的三国,这个说法不全面但也不能否认。但是要提起女子,我们最先想到的不是美人离间的貂蝉,就是大小二乔。爱好武艺的女子恐怕也只有一位孙尚香,最终也成了刘备的孙夫人,从未上过战场。但这位让自己侍女随身带兵,自己也在闺房摆满兵器的奇女子,而在三国快要结束的时候,这位女将军横空出世。就连常

  • 安史之乱如此血腥残忍 最后是怎么平定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唐朝,安史之乱

    对唐代安史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史之乱”有多乱?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是怎么被平定的呢?唐代作为封建王朝之中实力最强大的之一,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领导之下,形成了大唐盛世、万国来朝觐见的场面。唐代百姓丰衣足食,外来文化与本土大唐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唐文华。贞观

  • 刘邦逃跑的时候抛弃儿女,真的是因为无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汉朝,刘邦

    如果说起汉高祖刘邦,没有深入了解过他的人,都觉得刘邦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和无赖,好色和自私成为他的专属名片。其中有一件事最为后人所诟病。常言道:虎毒不食子。而刘邦竟然在一次逃跑中,屡次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女儿踹下车,这简直完美诠释了刘邦的“自私”本性。其实,这是后人对刘邦的误解,他当时果断抛弃儿女,非但

  • 朱元璋有没有预料到朱棣会造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穷苦人出身,早年要过饭,当过和尚,后来在刘伯温等人的帮助下,开创了大明江山,朱元璋很珍惜自己打下的江山,所以到了晚年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但上天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最后朱元璋不得不选择了朱允炆,然而朱元璋并非没有预感,他知道朱棣早晚会闹事,所以临终前说了四个字,那么朱元璋临终前说了哪四

  • 诸葛亮临死之前为何嘴里还含着七粒大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三国,诸葛亮

    天纵奇才冠三国,睥睨天下谁争锋。提到诸葛亮,很多人都不陌生。作为名流千古的伟人,至今都有不少人被他的智慧还有才能所吸引。折服于他高超的计谋。正是因为他为了蜀汉鞠躬尽瘁,费尽心力。所以更是被之后数代君王视作良臣忠臣的典范模板,更在后人的描写之下神话了他的形象。但是哪怕智慧如诸葛亮,也是肉体凡身,也会经

  • 韩信背水一战是如何胜利的?破釜沉舟是必要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汉朝,韩信

    背水一战是韩信的成名战,韩信此次用兵符合兵法上的分兵战法,历史真相是韩信兵分三路,第一路2000人,夜晚就出去埋伏,任务是等时机冲到赵军大营换上汉旗。第二路,就是大清早背水列阵的那10000人。第三路,韩信自己带着剩下18000人,打着明显的韩信的旗,突然出现。这时赵军眼红了,干掉韩信,立功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