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皇后和皇贵妃的待遇有何不同?

历史上皇后和皇贵妃的待遇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40 更新时间:2024/1/20 9:27:16

历史上皇后和皇贵妃的待遇有何不同?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清两代皇贵妃看似低于皇后一个档次,但意义上却是天壤之别。紫禁城的主人理论上只有三位,一位是皇帝,一位是皇太后(或太皇太后),还有一位就是皇后。所以皇贵妃和皇后对比,一个是妾,一个是妻,一个是臣,一个是主,一个是册封,一个是册立(晋封)。皇贵妃从册封,宫室,待遇,俸禄,子女,舆服,仪仗,陵园等等远低于皇后。

册立

由于礼仪过于繁琐,这里就不展开一一细说了。以清朝为例,皇后的册立是帝国一等一的大事。礼仪之大仅次于皇帝登极,尊两宫皇太后,甚至比册立皇太子还要重要。

皇帝大婚或者册立皇后,需要告祭天地社稷,祖陵太庙奉先,大典在紫禁城的太和殿举行,皇后由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门入,皇帝亲自御太和殿殿阅册宝,王公百官序立,正、副使立丹陛上(来去是梦),宣制官立殿中门左。宣制曰:“某年月日,册立妃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

赐金银金宝金册,内监送至坤宁宫前,皇后坤宁宫中门出迎,赞礼官宣读册封诏书。完毕诏书送出内宫,礼部官员跪接,由太和门,午门,端门正门出,到天安门龙凤颁诏,礼部官员云朵漆盘跪接,遍诏天下。

皇贵妃率众嫔妃向皇后行六肃三叩头礼。之后中宫统领后宫,为天下之母。册立完毕皇后率后宫前往皇太后处行礼。

如果说册立皇后是国家大事,皇贵妃的册立更倾向于皇家的大事。乾隆朝之前,基本上皇贵妃与诸妃同时册立,还无法显示其尊贵身份。

册立皇贵妃之初,皇帝谴官祭告太庙后殿和奉先殿(妃以下不用祭告奉先殿)。册立时,将皇贵妃的金册金宝金印抬至太和殿陈设,再由正副使节(大学士)将金银金宝金册礼送至皇贵妃宫门口,皇贵妃身着礼服出迎于宫门内道,在右侧等候,再随引礼女官引就拜位,北面跪。宣赞册封,皇贵妃于宫中向印宝行六肃三跪三叩头礼。

乾隆十三年定,皇贵妃册封之礼太薄,定与册立中宫祭告相同。次日朝皇太后,拜跪甬路左旁(皇后中路)。“道光三年,谕嗣后封嫔罢祭告,即与妃同日受封亦然,著为令”。

而之后在皇贵妃受旨的情况下,可以帮助皇后或者在没有皇后的情况下协理六宫,也就是所谓的“位同副后”。

宫室

紫禁城前朝后寝,前殿后宫。皇帝居乾清宫(雍正改居养心殿),皇后居坤宁宫。中有交泰殿,取乾坤交泰之意。

而皇贵妃则别居他宫,其实原则上皇贵妃也有指定的宫室,那就是翊坤宫,在坤宁宫西侧。翊坤两字本身就有协助坤宁的含义。

皇帝改居养心殿后,皇后侍寝住养心殿后边的东厢体顺堂,而皇贵妃侍寝只能大红毡子裹着送到西厢燕喜堂,这就是为什么慈安(国母)被称为东宫皇太后,慈禧(圣母)被称为西宫皇太后。

子女

中宫出者,皇子为嫡皇子。明朝册皇嫡长子为太子储君(无嫡立长),女为公主。清朝秘密立储制,由于中宫所出嫡子(康熙之后)经常夭折或未活到成年,一旦确定庶子为继承人的话,可能会册封或追封其母妃为皇后(案例如乾隆之令妃),比如乾隆十五皇子永琰由庶改嫡。或由嗣君追尊母妃为先皇后。当然清朝因为秘密立储在国本的问题上显得比明朝乱。

清朝皇后所生女儿为固伦公主,地位极高,礼节上低于和硕亲王,在多罗郡王之上(成败皆空)。

皇贵妃的儿子为庶出,明朝庶出皇子一律封为亲王,赴国就藩。清朝庶出皇子爵位根据能力,表现则在亲王与辅国公之间。但皇贵妃生的皇子因为子凭母贵,还是会授予相当高的爵位,如果庶子继承皇位,尊生母为先皇后,加谥号。

比如康熙皇帝的第十子爱新觉罗·胤䄉,他的母亲是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妥妥的贵妃级别(温僖贵妃),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第二次册封诸子时,胤䄉被封为多罗敦郡王,雍正即位后也要给他留三分面子。

清朝皇贵妃的女儿为和硕公主,低于固伦公主爵位,对比为郡王礼节。但也有和硕公主加恩晋封为固伦公主的案例(乾隆十女,嫁丰绅殷德)。

丧葬

皇后去世称崩,曰大行皇后。皇后崩,辍朝,亲祭,帝服缟素十三日。除皇太后外,皆成服,截髪辫。召见及引见大臣俱在便殿,两月后升殿视朝。内外诸臣皆齐衰。朝会乐悬而不作(太过繁琐不展开了)。遗诰于天下,内外各官百日不作乐,不嫁娶,军民二十七日不作乐,臣民摘冠缨,命妇去装饰,加谥号,配享太庙。金棺奉安,由皇子主持丧仪。

皇贵妃去世称薨,皇帝辍朝五日,素服十日。命所出皇子公主持服,其他皇子去冠纬,公主,皇子福晋去簪珥。届时入金棺奉安,命王公大臣办理丧仪。

在陵寝上,帝后神位奉安于隆恩殿宝座南向,皇贵妃的牌位可以同殿,位于西旁东向。

明朝皇后与皇帝共同安奉与陵墓的地宫内(同葬),而皇贵妃则要在陵墓东西以竖井的形式下葬(也有疑似葬于地宫的案例),被称为东井,西井。

清朝皇后在皇帝之前去世的,梓宫入葬地宫。皇贵妃于皇帝之前过世的,赐葬陵墓可以安奉于地宫,未赐葬者安奉于妃陵园。过世于皇帝之后的,卑不动尊,皇后于帝陵周边单独建后陵,妃则安葬于妃陵园。

冠服及仪仗比较复杂和繁琐(请选择阅读)

(清朝为例)皇后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绒为之,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九,猫睛石一,珍珠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睛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凡珍珠三百有二,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绦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

乾隆孝贤纯皇后

吉服冠,薰貂为之,上缀朱纬。顶用东珠。

金约,镂金云十三,饰东珠各一,间以青金石,红片金里。后系金衔绿松石结,贯珠下垂,凡珍珠三百二十四,五行三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二,每具饰东珠、珍珠各八,末缀珊瑚。

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

朝褂之制三,皆石青色,片金缘:一,绣文前后立龙各二,下通襞积,四层相间,上为正龙各四,下为万福万寿文。一,绣文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中有襞积。下幅行龙八。一,绣文前后立龙各二,中无襞积。下幅八宝平水。皆垂明黄绦,其饰珠宝惟宜。

朝袍之制三,皆明黄色:一,披领及袖皆石青,片金缘,冬加貂缘,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缘。绣文金龙九,间以五色云。中有襞积。下幅八宝平水。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袖相接处行龙各二。一,披领及袖皆石青,夏用片金缘,冬用片云加海龙缘,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缘。绣文前后正龙各一,两肩行龙各一,腰帷行龙四。中有襞积。下幅行龙八。一,领袖片金加海龙缘,夏片金缘。中无襞积。裾后开。馀俱如貂缘朝袍之制。领后垂明黄绦,饰珠宝惟宜。

龙褂之制二,皆石青色:一,绣文五爪金龙八团,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襟行龙四。下幅八宝立水。袖端行龙各二。一,下幅及袖端不施章采。

龙袍之制三,皆明黄色,领袖皆石青:一,绣文金龙九,间以五色云,福寿文采惟宜。下幅八宝立水,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及交襟处行龙各一。袖如朝袍,裾左右开。一,绣文五爪金龙八团,两肩前后正龙各一,襟行龙四。下幅八宝立水。一,下幅不施章采。

领约,镂金为之,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贯珊瑚,末缀绿松石各二。

朝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珠宝杂饰惟宜。吉服朝珠一盘,珍宝随所御。绦皆明黄色。

采帨,绿色,绣文为“五穀丰登”。佩箴管、縏袠之属。绦皆明黄色。

朝裙,冬用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石青行龙妆缎,皆正幅。有襞积。夏以纱为之。

皇贵妃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绒为之。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珍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各九,珍珠各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睛石一,珍珠十六,翟尾垂珠,凡珍珠一百九十二,三行二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东珠、珍珠各四,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绦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吉服冠与皇后同。

金约,镂金云十二,饰东珠各一,间以珊瑚,红片金里。后系金衔绿松石结,贯珠下垂,凡珍珠二百有四,三行三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二,每具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耳饰用二等东珠,馀同皇后。朝褂、朝袍、龙褂、龙袍、采帨、朝裙皆与皇后同。

领约,镂金为之,饰东珠七,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贯珊瑚,末缀珊瑚各二。

朝服朝珠三盘,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盘。绦明黄色。

总结:

自明宣宗朱瞻基册立孙氏为皇贵妃后,便有了后宫中高于贵妃,低于皇后的这一皇贵妃等级。而且这个等级的名额和皇后一样,只有一人。

虽然皇贵妃是最高等级的妾,不是皇帝的嫡妻。但她的身份依然凌驾于后宫众嫔妃之上,是皇后一人之下的第二尊贵身份。

皇贵妃和皇后之间虽是一步之遥,但同时也是差之千里。皇贵妃要定期觐见皇后,皇后的生日千秋节则率嫔妃公主命妇前往交泰殿向皇后行礼。皇后则主持后宫,匡扶皇帝,教育皇子,代表天下妇女祭祀先蚕,母仪天下。

但皇贵妃还是有非常大机会由侧室晋升为继皇后的,清朝也不乏这种案例。同时皇贵妃位同副后,一定是深得皇帝宠爱的,皇后见面也要给她留足七分面子,但也一定是皇后心中最敌视的对手。至于俸禄就不做细谈了,到了那个位置,钱无所谓了。

标签: 历史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北宋和南宋面积相差了80万 南宋到底丢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北宋,南宋

    对北宋和南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北宋面积280万平方公里,南宋只剩200万,主要丢了哪些地方?1125年,金人携灭辽之威南下攻打宋代,1127年1月9日竟直接攻破北宋首都东京汴京(开封),北宋灭亡。其实北宋的灭亡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当时汴京守卫力量精良,而金军则是一支孤

  • 乾隆不是一代明星吗 乾隆临死前为何没有对和珅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乾隆,和珅

    对乾隆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临死前为何不杀和珅?那么乾隆作为一代英主,手下必定有一些能臣武将帮衬,他们也都是清廉正直的官员吗?稍微熟悉点历史的朋友都了解,在乾隆在位时期,出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他自己所贪的钱财,是清代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那么乾隆作

  • 刘邦手底下人才众多 刘邦临死前为何提及周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刘邦,周勃

    对刘邦和周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手下人才济济,为什么临终前的丞相人选中,要特意提到周勃?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末有这么一段记载:说清楚了汉高祖刘邦对后来丞相位置的次第安排,周勃与陈平搭档,可以“安刘”。已而吕后问:“陛下百岁後,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

  • 刘邦对周勃如此看重 周勃到底有什么实力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周勃,汉朝

    还不了解:周勃和汉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唯周勃能安刘氏天下,惋惜差点被冤死狱中,刘邦为什么看重周勃。可以说周勃一手挽救了西汉王朝的江山,甚至是刘邦在世的时候,已经预言了周勃能够安刘氏天下。没有想到在刘邦死后,一切都应验了,吕后虽然没有改朝,但是换代了,将自己的人全部都

  • 宋文帝刘义隆的历史评价怎么样?是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宋文帝,刘义隆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很乱,那么其中宋文帝刘义隆的历史评价怎么样?是明君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义隆在位三十年,十七岁即位,诛杀权臣,修明政治。他压抑豪强兼并,清理户籍,减免税赋,劝课农桑,奖掖儒学。“元嘉文学”更是中国文学史上大书特书的时代,有谢灵运、刘义庆、鲍照、陶渊明等群星

  • 嘉靖皇帝在历史上真实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嘉靖皇帝在历史上真实评价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的皇帝有很多,同时明朝创立的中兴局面也有很多。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明世宗就是其中的一位。明世宗年号嘉靖,后代一般都称呼他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的在位时间很长,有四十五年之久,这也让嘉靖这个年号成为了明朝第二长的使用年号。可是这个嘉靖皇帝

  • 揭秘:建文帝为什么会重用李景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建文帝为什么会重用李景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首先派出的是老将耿炳文,可是在耿炳文的一次失败后,黄子澄向建文帝推荐李景隆,于是建文帝便让李景隆取代了耿炳文,担任大将军负责北伐。其实李景隆只是一个草包,但建文帝为何要让李景隆担任主帅呢?道理很简单,第一,建文帝手中

  • 乾隆到底都没有杀和珅 乾隆是真的把和珅留给嘉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乾隆,和珅

    还不了解:乾隆和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贪官和珅,在乾隆时期没有被杀,是乾隆要留给嘉庆吗?乾隆在位60年的时候,退位做了太上皇,但嘉庆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等到乾隆死后,嘉庆亲政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大贪官和珅。之所以乾隆一定要等到嘉庆去收拾他,有一种说法是乾隆授意这么

  • 汉末三国时期都有哪些刘姓宗室?是何来历 ?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刘表,汉朝

    ,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争之际,三足鼎立的最终格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西汉末年,刘姓宗室大概十余万;东汉末年,这个数据增长到近百万!所以东汉末年,刘备这样的宗室并不值几个钱,想要青史留名,还得靠自己打拼。刘备成就最高,建立蜀汉政权,称汉昭烈帝,可惜没能像汉光武帝那样再

  • 杜如晦对唐朝有何功绩?为何能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杜如晦,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杜如晦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如晦(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