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闻晏殊是个五岁就能作诗的神童是真的吗?

传闻晏殊是个五岁就能作诗的神童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19 更新时间:2024/1/21 16:46:07

传闻晏殊是个五岁就能作诗的神童是真的吗?这是真的,晏殊从小聪明好学,5岁能创作诗,有“神童”之称。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景德元年(1004),江南按抚张知白闻知,极力举荐进京。次年,14岁的晏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从容应试,援笔立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第三天复试“赋”时,看题后奏道:此赋题自己以前曾做过,请求另改它题。其诚实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他学习勤奋,交游持重,深得直使馆陈彭年的器重。三年,召试中书,任太常寺奉礼郎。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光禄寺丞;次年,召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三年,任著作佐郎。七年,随真宗祭祀亳州太清宫,赐绯衣银鱼,诏修宝训,同判太常礼院、太常寺丞。尔后,历任左正言、直史馆、王府记室参军、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权知制诰,判集贤殿。天禧四年(1020),为翰林学士、左庶子。其学识渊博,办事干练,真宗每遇疑难事,常以方寸小纸细书向其咨询。他也将自己的答奏慎密封呈,多获真宗采纳,被倚为股肱。

乾兴元年(1022),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天圣五年(1027),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

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标签: 历史晏殊宋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晏殊的政治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晏殊,宋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宋朝晏殊的故事。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仁

  • 司马懿杀曹氏三族,为何他们不联合反抗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三国,司马懿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乘大将军曹爽陪小皇帝曹芳去京城以南的高平陵祭祀魏明帝曹睿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政变。他调集敢死劲卒三千人控制了洛京,亲自率部据守洛水浮桥,扼制住各条要道,同时逼迫太后发布诏书,声讨曹爽罪行。司马懿冒险成功了,无谋无勇、不敢绝地反击、背水一战的曹爽被迫交出了兵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真的是无人可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手下能征善战的将军确实不多,善于打进攻战的将领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只能重用明朝开国将领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具体分析如下。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给太子朱标接班做准备,给建文帝的老爸朱标配置了实力强劲的武人班底集团,其中就有能征善战的明朝开国功臣蓝玉,被拜将封侯后的蓝玉飞扬跋扈,屡屡

  • 李旦为什么没有传位李成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旦为什么没有传位李成器?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李隆基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鲜为人知的是,按照宗法传承制度,李隆基本来没有机会成为皇帝。自周朝以来,为了确保政权平稳交接,古代王朝从身份血统上制定了一套规则,就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是帝位

  • 李宪为何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宪为何心甘情愿把皇位让给李隆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宪不仅让了,还让了两次。之所以这么心甘情愿,一是因为李旦李宪李隆基父慈子孝,李宪李隆基兄友弟恭。二是因为武则天时代留下的名相众正盈朝。这一段权力交接,虽然也不乏刀光剑影,但总的来说清明有序,非常难得!事情的起因是李隆基的伯父唐中

  •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 刘邦为什么要实施郡县制和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对刘邦和制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什么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一统不行吗?刘邦之所以要同时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主要是出于当时的特殊时局考虑。一方面,从国家一统的角度来说,郡县制确实要比分封制更强。郡县制可以保证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同

  • 杨坚和伽罗之间的感情如何 历史上杨坚负了伽罗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杨坚,伽罗

    还不了解:杨坚和伽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杨坚负了伽罗吗?说到独孤皇后和杨坚这部剧让人非常意难平,虽然一开始是因为政治联姻,但最后都喜欢上了彼此,大家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剧中的爱恨纠葛,杨坚到底有没有辜负伽罗了。杨坚是负了伽罗的。虽然杨坚在开创了大隋王朝以后,建立一

  • 李世民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老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要把女儿嫁给老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虽然他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果按照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话,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后来随着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步步紧逼,李世民终于在手下的支持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在这

  •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何很少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为何很少出现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六府,双锏大将神拳太保”说的就是隋末唐初的一员猛将——秦琼秦叔宝。在隋末唐初的战争中,秦琼先后跟随来护儿、裴仁基、张须陀和李密,辗转成为李世民的部将且屡立奇功,参与玄武门之变,最后绘

  • 李渊为什么要造反 李渊和杨广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李渊,杨广

    还不了解:李渊和杨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渊和杨广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造反?是被逼无可奈何还是早有预谋?先来回顾一下,上一期我们说的是“玄武门之变 ”。事实上,李世民最终决定发动政变夺取太子之位的心路历程是缓慢的,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因素。有对政治的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