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哥舒瀚会全军覆灭的真相是什么?有何影响

安史之乱哥舒瀚会全军覆灭的真相是什么?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73 更新时间:2024/2/11 11:35:24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大唐毫无准备,连失去洛阳、开封等重地,人心动摇。

然而,在一众名将的努力下,大唐很快从混乱中恢复过来,并取得了主动。

此时,形势对大唐十分有利。只要大唐坚守住潼关,将使安禄山集团陷入绝望之中。

然而,唐玄宗却“神助攻”,强令哥舒翰出潼关作战。

结果,哥舒瀚全军覆灭,潼关失陷,唐玄宗只好放弃长安,开了悲催的逃亡。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利的形势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由于大唐毫无准备,安史叛军风驰电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仅33天时间,即袭占开封,气势如虹。

然而,在大唐众多名将的努力下,大唐缓了过来。

高仙芝、封常清在交战失利后,退守潼关,击退了安史叛军的先锋,遏止了安史叛军西进势头,使关中形势暂时稳定了下来。

随即,颜皋卿、颜真卿带动河北军民奋起反抗,声势浩大,而郭子仪、李光弼出井陉,与河北军民一道,几乎切断了叛军基地范阳与洛阳的联系。

同时,张巡挺身而出,坚守雍丘,阻止了叛军向江淮发展,而鲁炅坚守南阳,也阻止了叛军向荆襄发展。

此时的叛军,“前阻潼关,后断渔阳”,向南发展也受挫,陷入绝境。

安禄山斥责劝他起兵的谋士高尚、严庄:你们劝我造反,说事可万全。现在我们数月不能进,北路已绝,唐军四面合围,而我只有洛阳、开封数州,万全何在?

安禄山,意识到自己陷入绝境,大唐众将军自然也意识到了。

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都上书,指出只要潼关守住,就能取得绝对主动。

然而,唐玄宗,已经听不进去了。

失去理智的唐玄宗

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理智。

唐玄宗是极信赖安禄山的。

安禄山的造反,给了唐玄宗心理极大冲击。

一方面,他对众将也不再信任。

封常清、高仙芝,以新募的败退之军,退守潼关,据险守关,是形势得以稳定的关键。

力不能支,退却防御,这是正常的军事行为,而据险稳固形势,更是有功于国。

可是,唐玄宗居然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谗言,以“以贼摇众”、丧失律地的罪名,将两位当时名望最高、战功最多的顶级名将(当时高仙芝、封常清的名望、资历在郭子仪等人之上)斩首了。

前线将士“大呼称枉,其声振地”,然而,已经失去理智的唐玄宗是不会去听的。

因此,对于进退战略,他自然也不会去听取哥舒翰、李光弼们的建议了。

同唐玄宗的第二种情绪是:愤怒!

愤怒之下,唐玄宗有着速胜倾向。

叛乱爆发之初,唐玄宗就气愤地要御驾亲征。

其后,他给荣王李琬和高仙芝的任务是“统诸军东征”。

在斩杀封常清、高仙芝,换哥舒翰上来后,他又屡屡催促哥舒翰出战。

哥舒翰看出玄宗的速胜心理后,上书表示:“要在成功,何必务速”?反对“速胜论”。

然而,唐玄宗不但听不进去,还对哥舒翰起了不满。

玄宗对哥舒瀚不满。这事,哥舒翰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危险”的哥舒瀚

哥舒翰,很早就厌恶安禄山,也厌恶安禄山的亲戚安思顺。

安思顺,时为朔方节度使,也位高权重。不过,他与安禄山不是一伙的,甚至提醒过唐玄宗“安禄山必反”。

因此,安禄山造反后,安思顺虽不再带兵,但也没有被问罪。

哥舒翰趁着手握重兵,开始公报私仇。

他令人伪造安思顺与叛军联络的书信,上书请诛了安思顺。

这一下,杨国忠坐不住了。

杨国忠和哥舒翰关系也很不好。

你哥舒翰能收拾安思顺,自然也能收拾杨国忠!

何况,当时,安禄山造反,打出的就是“清君侧”(除掉杨国忠)的旗号。

因此,唐军中有许多将领认为:应该效法当年汉景帝杀晁错的事情,把杨国忠也杀了。

王思礼等将领纷纷建议哥舒翰:留兵把手潼关,回军诛杀杨国忠。

哥舒翰犹豫未决,而这些事情让杨国忠知道了。

杨国忠遂向玄宗建议:大军在潼关而没有后应,很危险,应再组建一支军队。

哥舒翰见此,心中恐惧,认为是杨国忠要对付自己的。

于是,哥舒翰设计杀掉了杨国忠新建军队的将领,吞并了其部队。

哥舒翰的作为,针对的是杨国忠。

而杨国忠背后,站的是唐玄宗呀!

真要效法汉景帝杀晁错,也该是唐玄宗自己去处理。你哥舒翰手握重兵,不去进攻敌人,却在这里与杨国忠搞来搞去,早晚出事。

因此,让哥舒翰率重兵长期驻扎潼关,唐玄宗是不放心的。

在唐玄宗看来,此时安史叛军的威胁比哥舒翰要小得多。

被表面现象所忽悠

唐玄宗得到的消息是:安史叛军兵力薄弱,在陕州“兵不满四千,皆羸弱无备”。

杨国忠极力建议唐玄宗令哥舒翰出征。

哥舒翰强烈反对:安禄山不是草包,他善于用兵。既然造反了,又怎么可能无备呢?必然是要诱我出击!我出击,正好堕入其计中。现在我们只要固守住潼关就能稳操胜券,“请且待之”。

郭子仪、李光弼也表示:潼关的军队守住不出机会好了,等我们清理了敌人的河北老巢,敌人就完蛋了。

众将之言,都是金玉之言。

然而,如前所说,此时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理智。

他为安禄山的造反所震撼,不再完全相信众将;他为安禄山的造反所愤怒,急切要消灭敌人,忍不了!

其实,正如哥舒翰所说,安禄山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陕州无备呢?安禄山是在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会摆出这么一个容易被识破的假象。

然而,此时的唐玄宗,只愿意去看自己愿意看到的,只愿意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他已不能对眼前的敌人,乃至整场战争作出理性的判断了。

何况,唐玄宗大概也想不到:代价会如此惨重。

出乎意料的代价

哥舒翰出战的风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唐玄宗有理由认为:就算安禄山是诱哥舒翰出潼关作战,那又怎么样呢?

此时,哥舒翰手下有号称20万的兵马。

而且,这些兵马中,虽有一些新募之兵,但也有不少河西、陇右过来的精兵。

而安禄山呢?

安禄山叛乱后,新募了一些部队。不过,其手下有经验的部队为18万。

当时,安禄山为打破困境,将重点放在恢复与范阳的联系,令史思明、蔡希德率领包括最精锐的“曵落河”在内的数万精锐回救河北。此外,令狐潮率数万军围攻雍丘,武令珣率数万军进攻南阳。

此时,即便安禄山真的是在诱敌,哥舒翰在力量上也是不处于劣势的。

何况,即便作战不利,难道几十万大军会被一口吃下吗?难道不能再退守潼关吗?

这种情况下,哥舒翰强调安禄山诱敌,是说服不了唐玄宗的。

正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豪言:“纵有埋伏,我何惧哉”?

说出这样话的人,一般都···

唐玄宗急求边功,不断加大安禄山等边将权利,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

唐玄宗急于取胜,强令哥舒翰出战,导致长安沦陷。

其自唐肃宗急于取胜,以“晨昏之恋”,拒绝李泌方略,急切反攻长安、洛阳,导致不能彻底肃清叛乱,安史治乱的残余在河北祸乱了大唐一世。

“要在成功,何必务速”。

标签: 历史安史之乱唐朝

更多文章

  • 魏灭蜀之战时东吴在做什么?是真的想支援蜀汉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魏灭蜀之战,三国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司马昭领导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景耀六年(263年),魏国进攻蜀汉,姜维在剑阁被钟会的十万大军缠住,邓艾趁机偷渡阴平小道,直趋成都,江油守将马邈投降,诸葛瞻战死绵竹,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在这之前,因为刘禅听

  • 靖难之役发生后梅殷并没有救建文帝,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靖难之役,明朝

    靖难之役是1399年-1402年由朱棣发动的与建文帝夺取政权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做过乞丐,当过和尚,靠造反起家,一路开挂,击败陈友谅和张士诚,建立大明王朝,最后推翻元朝政府,统一全国,开创万世基业,实在是了不得的人物!然而老朱家造反的“基因”好像是遗传下去了,

  • 康熙皇帝结发妻子赫舍里氏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康熙皇帝结发妻子赫舍里氏是怎么死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康熙皇帝八岁登基为帝,十四岁亲政。其从辅政大臣鳌拜手中夺得权利后,开始励精图治,其平三藩、败明郑、三征噶尔丹,笼络汉人士子,注重发展经济,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史

  • 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的真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的真爱吗?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孝懿仁皇后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她的父亲是一等公佟国维。佟国维是清朝外戚大臣,是孝康章皇后(康熙皇帝生母)的弟弟。佟国维曾抓过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也曾两次随康熙皇帝征讨噶尔丹

  • 周厉王时期百姓过得很差吗?为什么会暴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周厉王,周朝

    周厉王时期百姓过得很差吗?为什么会暴动?这是因为他让百姓所痛恨,故而才有了暴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周厉王这个人,还颇有些神奇,比如:“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及孝王崩,厉王立,王室大乱。”意思就是说周厉王出生的时候不仅冬天下冰雹,而且牛马死了很多。这都

  • 李世民当初为何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是被逼无奈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唐朝,李世民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为何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大多都是褒奖。从李世民的政绩出发,他是少年英雄、开明豁达,开创贞观之治,乃真千古一帝。但也有人从他发动玄武门之变评价,说他冷血无情,弑兄逼父不仁不义。可李世民为何会发动玄武门之变呢?真

  • 历史上康熙生母佟佳氏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康熙生母佟佳氏的故事。康熙皇帝继位后,后宫曾有两宫并尊的局面,分别是康熙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康熙继位后,尊嫡母为母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上微号曰仁宪皇太后,居慈仁宫。尊生母佟佳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微号曰慈和皇太

  • 李世民当初对秦人都能下手 李世民为什么还能称为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李世民,唐朝

    对李世民和亲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对亲人无比狠辣,为何被视为英主?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皇帝,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也有何不食肉糜的,有长在深宫大院的,也有自小乞讨最后当了皇上做英主的,当然了,也有明成祖这种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的。同样拥有杰出军事能力的唐

  • 乌雅氏作为雍正皇帝的生母 两人的关系为什么很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雍正,生母

    对雍正和生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为何说“生恩不及养恩大”?雍正的生母是乌雅氏,养母是佟佳氏,在雍正的回忆中,对乌雅氏的印象是比较模糊的,对佟佳氏的印象却相当深刻,甚至雍正自己还说“生恩不及养恩大”,足以见得雍正与生母乌雅氏之间的感情很一般。也许很多人觉得两人关系不好

  • 张飞真正的死因是什么 张飞是死在自己人手里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张飞,蜀汉

    还不了解:张飞之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真实历史上的张飞是死于自己人手里?真实的死因是什么?张飞,大家一定不陌生,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性格特点十分鲜明,张飞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性格粗犷,直率,同时又有点有勇无谋的莽夫形象,故而大家都习惯称作他为猛将张飞,一个猛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