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期也有出现文字狱 明朝文字狱到底有多严重

明朝时期也有出现文字狱 明朝文字狱到底有多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915 更新时间:2024/2/12 23:31:57

还不了解:明代文字狱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代的文字狱事件有多严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据百度百科介绍,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中国封建朝代大都有文字狱的记录,朝鲜、日本等国也有类似事件。我国古代以清朝文字狱最为残酷暴虐,今天先来唠唠明代的文字狱。

野史中的明代文字狱

关于明代的文字狱,从太祖朱元璋到熹宗朱由校的历代皇帝均有涉及,说的最多的大抵是关于太祖朱元璋的,据野史记载,朱元璋深以当过乞丐和和尚为耻,所以,但凡“光”“秃”“僧”等字,都会犯他禁忌,甚至和“僧”读音差不多的“生”也犯禁忌;朱元璋曾参加过红巾军,因此不喜欢别人说“贼”“寇”,连和贼读音相近的“则”也厌恶。

明代人徐桢卿在《翦胜野闻》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万寿贺表》写道“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光”“生”和“则”都犯了太祖禁忌,原本的颂圣句子竟变成了“当着和尚骂秃子”,外带讽刺太祖入红巾军为贼的过去。朱元璋看后大怒,即命锦衣卫将徐一夔斩首。

其他,如翰林编修高作诗“小犬隔墙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被腰斩。御史张尚礼作诗:“梦中正得君王宠,却被黄鹂叫一声!”下狱死。兖州知府卢熊把“兖”错写成“衮”,被明太祖视为不敬,斩。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杀了方孝孺后,下令“藏方孝孺诗文者,罪至死”。方孝孺的门人将他的诗文改名为《侯城集》,才得以流传下来。永乐三年十一月,庶吉士章朴家藏方孝孺诗文,被斩。

此后的英宗、代宗、宪宗直至熹宗年间,一直都有文字狱案发生。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时,扬州知府刘铎不满魏忠贤,在赠送友人的扇上作诗“阴霾国事非”,被下大狱。

关于明代文字狱的争议

关于明代太祖洪武年间的文字狱,大都见于野史,后人不断地寻求真相。比如,前面提到的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文字狱一案,现代学者陈学霖研究发现,徐一夔“被杀”的第二年,他给人写过墓志铭,且平平安安地活到八十多岁,死于建文二年。

其他如,因作诗死于文字狱的翰林编修高启,实际上因为犯案连坐 ,却被写成了文字狱; 僧人德祥因诗被斩,实际上这个僧人活到了永乐年间;僧人来复因用字而被杀,实际是他与胡惟庸合谋而死,与文字狱无关;还有张尚礼、陈养浩这两个《明史》及《明太祖实录》都没有记载的人,被编出来作为明太祖文字狱的证据。

明代的文字狱大都集中在明初和明中,太祖时期的文字狱肯定存在,但没有野史记载的那么夸张,在《大明御制皇陵碑》里,朱元璋并没有隐瞒自己出家和参加起义的旧事,反倒坦陈了这段在封建士大夫看来似乎很不堪的历史,可见朱元璋不可能因避讳自己当过和尚以及红巾军的过往而诛杀文人和大臣。

明代文字狱的影响

在封建统治下,明代文字狱对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以文化方面的影响最为深远。

文字狱的结果,往往会导致许多珍贵的书籍、作品遭到禁毁,还会戕害不少文化精英,思想文化严重地被扭曲,甚至出现畸形发展的后果。

明初许多视“学而优则仕”为升迁正途的儒生从此不愿入朝为官,害怕祸及自身。比如有的士人奉诏编书,总是尽力推诿,实在推不掉则一旦完稿就立即返回,甚至有人“多诈死,佯狂,求解职事”。所以,明初时期的学问文章,不能上追唐宋,下及晚明。

其他,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极为不利,知识分子即使做官的也慑于皇权淫威,苟且因循,无所作为。所以,明代的经济水平明显落后于社会风气相对开放的唐代和宋代。

标签: 历史明朝文字狱

更多文章

  • 此人是曹魏“八虎将”之一,得罪曹丕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古代,三国

    此人是曹魏“八虎将”之一,得罪曹丕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三国,那大家肯定是对这段英雄过往中的各位英雄豪杰谋士文臣了若指掌。而说起曹这个字,想必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曹操这位枭雄人物。魏国坐拥中原中北部,一国之力便可被蜀吴两国的联合军队打的有来有回,通过不断的南征北战,打下了这偌

  • 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过着怎样的生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玄武门之变,给李渊带来了无法说清楚的巨大伤害,二个儿子,一堆孙子统统去见了阎王爷,昨天孙子们还绕膝而坐,今日已经是天人永隔了,这能怨李世民吗?没办法怨,因为如果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倒下,就是李世民倒下,隋朝的宫斗,李渊早就见识过了,

  • 历史上真实的陈思王曹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曹植,三国

    曹植才华横溢,曾以《七步诗》闻名天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晋末季,南北朝刘宋初年的大诗人谢灵运,曾不可一世地说过:“天下文才共有一石(旦)之多,陈思王曹植独占八斗,而我只得一成,古往今来其余之人都不足为谈了!”这位谢灵运也确实才华横溢,技压群雄,震古烁今,后世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 雍正死后都没有和康熙葬在同处 雍正的皇位真的是篡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雍正,康熙

    还不了解:雍正和康熙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坚决不跟老爹康熙埋在一起,雍正的皇位真的篡来的吗?对此本文先把“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的问题澄清一下。其实对于这个传言,稍加思索就了解不可能是真的,因为这里面纰漏太多了,主要有三个错误。第一,在汉字简化之前,“于”和“於

  •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曹植,曹魏

    曹植,字子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

  • 朱元璋立皇长孙到底是不是一个错误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明朝,朱元璋

    朱标的早逝,对朱元璋影响非常大,也让人觉得可惜。当然了,更关键的是朱元璋接下来要选择谁做接班人呢?这个对他来说非常重大。然而他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那么他做错了吗?当然没有,朱允炆是他最佳的选择了。关于这个问题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经常有人会说,儿子朱棣和他个性差别不大,能力又很强,直接选择朱棣就

  • 项羽并不是莽夫,为什么打不赢刘邦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汉朝,项羽

    在上文《破釜沉舟再复盘:项羽真的是有勇无谋一介武夫吗?》我们讲到了,项羽并非有勇无谋一介武夫,其实他是智勇双全的,可为何他还是兵败垓下,被刘邦打败,落了个自刎身亡的结局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项羽,海佑的评语是这样的:此人打仗一流,智勇二流,战略三流,后期昏招频出,最终招致失败,沦为了悲情侯。项羽为什

  • 历史上庾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庾信,南北朝

    南齐,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萧道成所建,定都建康,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庸俗之人往往喜欢以貌取人,见长得“五大三粗”者便视若屠夫役卒,见“眉清目秀”之人便以为是儒雅学士,结果张飞本是诗文达人、书法大家,朱由校却是目不识丁,身居九

  • 曹操打败了袁绍后,为何后来会去祭拜袁绍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三国,曹操

    曹操打败了袁绍及其子袁尚平定了冀州,亲自去袁绍的坟前吊祭。曹操在坟前拜了又拜,哭得甚是哀切,回首对众官诉说往事: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之意欲如何?”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

  •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与曹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空城计,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这便是后世熟知的“空城计”。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战火纷飞,出现了许多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