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权靠着两次投降而高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黄权靠着两次投降而高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24 更新时间:2024/1/27 10:21:50

黄权,字公衡,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实生活中,如果想要职务升迁,往往有两种办法,一是提高业绩得到上司认可,二是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其实这个道理在古代一样通用,三国时期,跳槽往往是提升仕途的一大手段。当然,这里的跳槽指的是主动投降,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曹操手下人才大多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投降是被动的,是走投无路之下的选择,比如关羽投降曹操,王朗投降孙策,文聘投降曹操,姜维投降诸葛亮等,这些人大多获得了重用。其实,三国时期还有一个牛人,靠两次投降而高升,最后达到人生巅峰,并且两位主子还不怪罪于他,这个人就是黄权。

黄权是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年轻时任巴西郡郡吏,后来被刘璋召为主薄。公元211年,曹操打算进攻汉中,张松建议迎接刘备入蜀,黄权强烈反对,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川,可是刘璋不但不听,还很反感黄权,把他贬到广汉当县长。《三国志》有记载,“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权为广汉长。”

结果如黄权所料,刘备进入益州后就开始动手,各个郡县都望风而降,只有黄权闭门坚守,直到刘璋开城投降,黄权才不得不归顺刘备。对于黄权的投降,刘备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偏将军。公元215年,曹操攻破张鲁,黄权建议刘备直取汉中,随后便有了汉中之战。大多数以为汉中之谋源于法正,其实最先出自黄权。

刘备称汉中王后,依然为益州牧,而黄权升为汉中从事,成为刘备身边重要的佐官。关羽丢失荆州后,刘备兴师准备讨伐东吴,实质上是为了收复荆州。黄权坚决反对刘备亲自出征,建议由自己为先锋探查吴军虚实,而刘备坐镇后方,可是被刘备否决了。《三国志》有记载,“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刘备出征东吴时,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防御曹丕趁虚而入。等到刘备大败返回时,黄权的后路已被东吴截断,已经不能回到蜀国。孙权是刘备的仇敌,自然不能投降,最后不得已投降了曹魏。蜀汉有些官员听说后,建议逮捕黄权的妻子和儿女,刘备却说,“是我辜负了他,不是他辜负了我”。《三国志》有记载,“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黄权投降曹魏后,曹丕问他“你是打算效仿陈平韩信吗?”黄权答道“我受刘备特殊优待,自然不能降吴,可是又无法归蜀,最后才不得已降魏,况且败军之将,能免死就很幸运了。”曹丕很欣赏黄权,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后来又得到司马懿的赏识,升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待遇如同三公,黄权因此达到人生巅峰

标签: 历史黄权蜀汉

更多文章

  • 陈婴是谁?他母亲的一席话开创陈氏百年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陈婴,西汉

    陈婴,秦末汉初时期东海郡东阳县人,他的母亲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女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只要说起秦末汉初那段时期,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项羽、刘邦、韩信、萧何等人,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就算放在整个历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其实翻开史书,这段时期还有许多其他颇为传奇的人物,比如

  •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加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司马懿,诸葛亮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胜一筹?陈寿和罗贯中给出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汉末时分,六合丧乱,无数英雄崛起于草莽,谱写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时至今日很多人对这段80多年的历史仍旧心驰神往。用逐鹿也好,用问鼎也好,都是汉末君主的最终目标

  • 曹魏和东吴相比 蜀汉名将罗宪为何会选择投降曹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蜀汉,罗宪

    对蜀汉名将罗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身为蜀国最后的名将,为什么宁可投降魏国,也不让吴国占便宜?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用来形容蜀国后期没有名将为广为人知,这其实都是《三国演义》渲染造成的,成都有天险,而且蜀国也没有堕落到没有战力的程度,一切都是战略决策的失误,才让邓艾

  • 历史上道光的后世评价如何?他到底有多节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道光,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倘若说起皇帝,世人都会觉得他们十分幸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然而,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出现几个比较例外的皇帝的,比如道光皇帝便是其中之一,此人号称清朝历史上最为节俭的皇帝,曾经穿

  • 蔡新是什么人??他为何会在78岁高龄时告老回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蔡新,清朝

    告老还乡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回到家乡,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讨好上司是一项技术活,若是能够让上司觉得你能干,那么得到更好的晋升机会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就算是失败了,大多也不会有什么太坏的结果。但是,在古代,如若是你作为臣子,讨好不了你的上司皇帝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不只

  • 汉武帝为什么会找一个侍卫当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武帝为什么会找一个侍卫当宰相?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晚年时,年老多病。他又疑神疑鬼,一直认为是有人诅咒他所致。于是武帝任用奸人江充,去调查谁在诅咒他。江充与太子有仇,试图把罪名嫁祸到太子头上。太子刘据被逼无奈之下,调集人马杀死了江充。之后,太子的人马与武帝的平叛军队在长安城大战,

  • 诸葛亮临死前用计杀魏延是真的吗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诸葛亮,魏延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魏延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为何在自己死后,一定要设计杀悍将魏延?魏延之死虽然不是诸葛亮生前的刻意安排,但却和诸葛亮有一定的关系。诸葛亮一生神机妙算,但在用人上却有两处严重失误。一处是重用马谡,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前功尽弃。另一处就是没有处理好

  • 姜维不是负责警卫吗 魏延是怎么闯进诸葛亮帐下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姜维,魏延

    对姜维和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使用七星灯,魏延是怎么闯进来的?姜维不是负责警卫吗?既然它是演义的故事,我们就应该遵循演义的逻辑和人设。原文并没有具体说魏延进账的方式。那不妨让我们分析一下。一开始,诸葛亮仰望星象,发现自己快没几天了。在他旁边,姜维建议诸葛亮使用“

  • 赵匡胤迁都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赵匡胤迁都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朝初年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是提出过要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的。不过,包括赵光义等在内的很多文武大臣,都反对这么做,因此最终没有迁都成功。赵光义为什么反对这么做?历史上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赵光义害怕离开开封以后,他的势力会受到影响。赵匡胤

  • 北宋“圣相”李沆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北宋“圣相”李沆最后是什么结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沆(947年-1004年),字太初,今河北省邯郸市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980年,李沆登进士第,先后任职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礼部侍郎、太子宾客,辅导太子宋真宗赵恒。997年,宋真宗赵恒即位,李沆任职户部侍郎、参知政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