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即位初期差点被废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汉武帝即位初期差点被废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845 更新时间:2023/12/13 13:23:00

还不了解:汉武帝刘彻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即位之初为何差点被废?

众所周知,西汉王朝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除了汉高祖刘邦,或许就非汉武帝刘彻莫属了。刘彻在位期间,西汉国力达至顶峰,然而就是这样一代雄主,在登基之初却险些被窦太后所废,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因病驾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彻登基后,改元建元。这位踌躇满志的少年天子,早就对景帝以来暮气沉沉的朝局十分不满,于是决心进行一番大变革,为此刘彻诏举贤良之士入京,并亲自策问其古今治世之道,选留百余人。此举可谓向天下士民暗示了大汉王朝全新的政治风向。

丞相卫绾为给武帝新政造势,同时试探代表守旧势力的太皇太后窦氏,率先上奏:“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六月,汉武帝开始对朝廷官员进行密集调整,窦氏堂侄、魏其侯窦婴升任丞相;王太后之弟、武安侯田妢晋位太尉;帝师赵绾、王臧分别担任御史大夫和郎中令。

▲未央宫现代数字复原

赵绾与王臧辅政后,为宣示武帝改革的正确与权威,特意向武帝上奏请召隐士申公出山担任改革顾问。汉武帝于是亲自下诏邀请申公出山,身为两位帝师老师的申公彼时已年逾八十,久经世故的他一眼就看穿了当时武帝改革的掣肘所在,虽不好看武帝的这次改革,但他也不愿放弃这次出仕的机会,所以接到征召后立即收拾行李来到长安,为年轻的武帝答疑解惑。

汉武帝亲自接见了申公,向其详细阐述了此次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并谦虚地向申公进行请教。申公听后仅仅说道:“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武帝听后陷入深思之中,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谈话就这样在二人的沉默中结束。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刘彻面临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其中刘彻的亲祖母太皇太后窦氏对改革意见很大。窦氏与文帝一样爱好黄老学说,不喜儒法,她向来主张朝政应该坚持汉初以来的“清静无为,休养生息”政策,认为“无为而治”和 “不扰民、不多事、保稳定”才是适合大汉国情的执政方略。

▲太皇太后窦氏剧照

然而此时武帝已正式登基,为了表示对新皇帝的尊重,窦氏也不好直接出面干涉改革,只能以另一种表达自己对改革的不满。十月,淮南王刘安来京朝拜,太皇太后赋予其超出以往来朝藩王的高规格接待,并派往太尉田蚡秘密拜见刘安,向其表示:“上无太子,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宫车一日晏驾,非王尚谁立者。” 朝野各方得知后,都感受到了局势的剑拔弩张。

赵绾二人,为了让武帝彻底摆脱窦氏的控制与掣肘,请求不再向太皇太后所居住的东宫奏事,窦太后闻之勃然大怒,斥骂道:“此欲复为新垣平邪!”随即派人严查赵绾、王臧等人罪行,进行报复。得到确实证据后,窦氏以此谴责武帝所用非人,这样做了还不解气,窦太后甚至一度产生了废黜刘彻另立他人的想法,赵、王二人为保武帝帝位,只能选择以自杀谢罪。

此事之后,太皇太后窦氏为增强自身权威,任命李广程不识二将负责宫中卫戍,进一步掌握军权,并改命柏至侯许昌为相,废除之前一切新政措施。年轻的刘彻经此打击,逐渐萎靡不振,整日生活在提心吊胆之中,唯恐帝位不保,好在久经风雨的太后王娡具有远见卓识,通过一番努力,与在窦氏爱女馆陶公主刘嫖结为亲家,刘彻的皇位才得以保全。另一方面,经过这场政治风波,武帝也开始收敛心性,韬光养晦、磨练心性,毕竟只有走向成熟,才能在雄才伟略的大道上飞驰奔腾。

参考文献:

《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标签: 历史汉武帝刘彻

更多文章

  • 卫子夫和霍光有亲戚关系 霍光掌权后为何没有给她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霍光,卫子夫

    还不了解:霍光和卫子夫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霍光大权在握后,为什么不替三姨卫子夫平冤昭雪?什么原因?霍光把持朝政后没有替卫子夫平冤昭雪,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卫子夫并不是霍光的亲姨,二是卫子夫对自己把握权力没有多大用处,三是霍光“谨慎”的性格。接下来,津城沐雨和大家一起

  • 朱棣攻下南京城就顺利坐上皇位 期间就没有人站出来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明朝,朱棣

    对朱棣和南京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明明只是攻下南京城,就当了皇帝,为何他谋朝篡位如此容易。历史上不乏兄弟之间争夺皇位,即使是叔侄之间都会为了一个皇位闹得你死我活。明代曾经有过一场靖难之役,就是关于一对叔侄之间的事情,这对叔侄就是朱棣和朱允炆,为了一个皇位,朱棣派兵攻

  • 历史上的杨玉环有哪些坏习惯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历史上的杨玉环有哪些坏习惯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家都知道唐朝的审美与现在不同,在他们眼里是以胖为美,杨贵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并且受到了李隆基的专宠。杨玉环从小就长得貌美,算是天生丽质吧,再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所以杨玉环浑身都散发出一种高雅的气质,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确实是

  • 胡惟庸案结束千年丞相制度 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明朝,胡惟庸

    还不了解:明代胡惟庸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震惊朝野的“胡惟庸案”,如何结束了中国千年以来的丞相制度?每遇新皇登基,皇帝都会根据昔日往事和经验调整朝廷的人事关系,这不仅关乎着皇帝的绝对权威,更是为了将这份基业传给千秋万代而扫平障碍。然而横阻在无上皇权面前,首当其冲的却是由

  • 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何没能成为皇后?她最后被葬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静皇贵妃,清朝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清宣宗道光帝之妃。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静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道光帝的静皇贵妃,在位期间以皇贵妃的名义统摄六宫,处理后宫事务,因道光帝与孝全成皇后感情深厚,孝全成皇后崩逝后,道光帝不再立后,所以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在道光一朝始终没有当上皇后,这也是她的遗憾和心病。

  • 历史上和珅最大的靠山是谁?是乾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聊清朝的话题,必然绕不开一个人物,那就是和珅。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古代的朝廷之中,表面上看似和平,实际上是暗流汹涌的。因此,身为臣子,没有足够的背景的话,在朝中依靠实力发展下去还是颇难的。就例如像和坤这样,出身贫寒,且朝中树敌众多的臣子,如果是没有足够强势的靠山的话,那么是很难在朝

  • 历史上孝全成皇后有何特长之处,能让道光帝如此宠爱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孝全成皇后,清朝

    翻阅封建王朝历史,除了描述帝王丰功伟绩之外,后宫妃子们的故事也占据了不少篇幅。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清后妃史上以火箭般速度晋升为皇后的女子,除了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就是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是道光帝继位后的第二位皇后,也是道光帝最爱的皇后。孝全成皇后

  • 康熙儿子那么多最后为何选择雍正 仅仅是因为乾隆这个孙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康熙,雍正

    对康熙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皇帝有九个儿子,为何最后选的是雍正?是沾儿子乾隆的光吗?康熙皇帝是清代极为重要的一位皇帝,在清代康熙皇帝被后来的皇帝尊称为“圣主”,他的功名、才干、能力,在皇帝中也属于数一数二的存在,他被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虽然一生

  • 乾隆皇帝死后嘉庆就立马处死和珅 嘉庆就不怕和珅背后的势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嘉庆,和珅

    对嘉庆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和珅,难道不怕和珅背后培养的势力吗?嘉庆必须怕,满朝文武中,除刘墉和董诰外皆是和珅一党,但董浩装糊涂、刘墉卖傻,这种局势让嘉庆如何不怕?不过,纵然是怕,但嘉庆除了扳倒和珅,已全无退路,况且,他为此准备了足足三年,再加上

  • 乌拉那拉氏作为乾隆皇帝的皇后 历史上的她真的失宠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乾隆,皇后

    对乾隆和乌拉那拉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的乌拉那拉皇后历史上真的失宠了吗?为什么?那拉氏确实失宠了,并且,因为失宠后的愤恨,她曾公然断发,以示和乾隆死生不复相见,而乾隆对她也恨之入骨,先幽禁后又逼其速死,可谓恩断义绝。那拉氏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在乾隆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