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把楼兰古国变成沙漠废墟

谁把楼兰古国变成沙漠废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94 更新时间:2024/2/8 12:27:12

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赫定率一支庞大的驼队来中国的罗布泊地区考察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古国遗址,并在遗址上获取了大批汉魏古钱、一枚罗马钱币、一枚于阗钱币、各类精美的丝织品、颇具中亚希腊化艺术风格的雕花建筑构件等文物。

其中一件带有木雕小佛像的佛殿建筑饰件,十分精美,迄今仍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佛像艺术品。最重要的文物当属那些魏晋木简残纸。魏晋书法真迹留传至今者寥寥无几,被历代收藏家视为珍宝,而赫定在遗迹里一次发掘所获就达150余件。根据赫定带回的卢文和简牍上的“Krorain”一词,德国语言学家研究后确认:这片废墟就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后又销声匿迹的楼兰!

楼兰是中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小国,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它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到白龙堆,通敦煌,是扼丝绸之路的要冲。最早记载“楼兰”这一名称的是《史记》:“鄯善国,本名楼兰,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根据《史记》的描述,楼兰人在公元前3世纪时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当时的楼兰受月氏的统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败了月氏,楼兰又被匈奴所管辖。楼兰在西汉时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将近3000人。

这样一个并不算大的国家,在汉朝以前,是不为中原人所知的。直到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时,楼兰才第一次进入了中原人的视线。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楼兰古城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繁荣的商业为楼兰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使楼兰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借着丝绸之路传入楼兰,给楼兰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楼兰在当时已经成了西域的乐土,沙漠里的天堂。

西汉王朝衰落之后,无暇顾及西域,楼兰也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取经,途经此地时,此地已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这座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辉煌了近500年后,逐渐没有了人烟,在历史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楼兰衰亡?内力的损耗还是不可抵御的外力的侵袭?楼兰的子民去了何方?

有人认为是交通路线以及水系的变化导致了楼兰的衰亡。西汉时丝路出玉门关,北道一路经过车师,另一路经过楼兰。经楼兰之路最为便捷,但是沿途缺水草,多风沙,然而车师靠近匈奴,受匈奴侵扰,动荡不稳。因此,楼兰成为西域交通重要枢纽,担负着“负水担粮,送迎汉使”的重任。交通地位的确立带来了楼兰的繁荣。但是随着高昌局势的稳定,中央政府在高昌建立了稳定的统治,使高昌成为西域的门户。经过高昌的天山南麓道路逐渐代替了经过楼兰的道路。道路的变化,使楼兰渐渐丧失了中西交通中枢站的地位。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对环境的破坏也就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范围也越来越大,河水资源日见短缺。在位于楼兰上游的尼雅遗址出土的文书中发现官府对河水灌溉管理得很严格,这就是水资源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反映。

上游用水量增多,下游河水就减少了。《辛卯侍行记》记载:“塔里木河罗布庄各屯,当播种时,上游库车迤西,城邑遏流入渠,河水浅涸,难于灌溉……”塔里木河是新疆第一大河,水量最丰,上游拦水灌溉,竟会导致下游“浅涸”,是以说明上游对下游的影响。楼兰古城地处孔雀河下游,必然最先受到影响。在沙漠地带,水就是生命线,一旦失去了水资源,绿洲就必然衰亡。

与此针锋相对的一种说法是,楼兰毁于洪水。在楼兰有一种墓葬形制被称为“太阳墓”。“太阳墓”外表奇特壮观,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共七层的由细到粗的圆木。木柱由内而外,粗细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状而展开的列木,井然不乱,蔚为壮观,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

太阳墓的盛行,大量树木被砍伐,使楼兰人在不知不觉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园。已发现的一座墓葬中,成材圆木达一万根之多,数量之多令人咋舌。同时,战争和人口的增加、手工作坊、民用炊火都要砍伐大量的林木。过度的采伐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湖泊,河床抬高、湖深淤浅。而楼兰古城建在高地平台上部,城外被水环绕。楼兰城的毁灭可能是当时某一段时期里罗布泊抬升湖水,导致水位上涨,向西蔓延楼兰城,同时楼兰城及周边地壳下沉,孔雀河与塔里木河等河流下游注入到楼兰城致使楼兰古城毁灭。

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楼兰古城成为沙漠中的废墟,楼兰文化都永远地存在我们的追忆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也许这是楼兰消亡留给我们的示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兰亭序藏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奉为“书圣”。据说,宋代大学者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

  • 法门寺地宫埋藏1000多年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位于中国陕西省扶凤县的法门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寺院之一。它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凤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据专家考证,法门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99年前后,当时称“阿育王寺”。经过隋唐时期的不断改扩建,到了宋代,法门寺发展到最大规模,当时仅二十四院之一的“浴室院

  • 甲骨文最早是谁发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人们在占卜和祷告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符号和标记。用以记录当时发生的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与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址被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大发现。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的王

  • 亚历山大大帝陵墓究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亚历山大大帝卒于公元前323年,巴比伦。死后尸体经过防腐处理,一直放在巴比伦宫殿的地下室。一年之间,他的部下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争夺战,致使他的尸体久久得不到安葬。一年之后,争夺战结束,亚历山大帝国被三家瓜分:托勒密占领了埃及,塞留古占领亚洲部分,中央马其顿及希腊部分由亚历山大的遗腹子(亚历山大四世)继

  • 埃及新狮身人面像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埃及卢克索省古迹事务管理局局长5日表示,卢克索当地发现了一尊新的狮身人面像。据报道,该官员称,这尊狮身人面像是工人在修复连接卡纳克和卢克索神庙的道路时发现的。官员指出,该塑像拥有与吉萨著名的狮身人面像相似的外形。报道称,专家们尚不急于将从地下取出来,以免因剧烈的气候变化而对其造成

  • 远古历史为什么都跟神话传说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研究历史的人都喜欢钻研史料,觉得拿到了史料就触摸到了真正的历史。但是具体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史实,你会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中国没有所谓“史料”。史前历史,是以神话传说为主的,那时候人们把神话传说当作“发生过的事情”来记录并且相信。

  • 古代美女的十大审美标准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美女,她们各自有不同的美态,但每个时代的审美眼光都不相同。以下是古代十种不同的美女标准,有些到了今天仍然适用。古代美女审美标准一、乌发蝉鬓乌发就是头发乌黑油亮,蝉鬓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头发,要薄如蝉翼。乌发一词早在《左传》中便已出现,至於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

  • 揭秘古代选择美女的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选美,可以说是从宫廷甄选后妃开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在古代中国男人的眼中,一个女人身体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她的脸蛋儿,也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三围,而是一双莲足,也就是小脚。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一个人气很高的女性角色,潘金莲。

  • 元朝和明朝的宫廷戏为什么很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几年的清宫戏几乎在荧屏上面就没有断档过,各种后宫、各种辫子。从努尔哈赤一直到溥仪一共就这么十二位皇帝,可是翻来覆去就这么折腾。当然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横店的明清宫按照故宫的规格建设的相当完整,拍摄清宫戏所需要的服装道具是一应俱全,群众演员更是熟门熟路,信手拈来,只要带着好剧本和合适的演员

  • 中国古代最严重的火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发生火灾时,木构建筑本身的易燃特性,造成连带损害。历史上有五次特大火灾,发生火灾的原因,与自然或人为原因有关,结果却惊人相似,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中国古代最严重的火灾一、西晋洛阳武库火灾西晋元康五年(公元295年)11月27日夜,洛阳武库失火。时任右光禄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