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扶不起的刘皇叔与扶得起的刘阿斗:谁是有道明君?

扶不起的刘皇叔与扶得起的刘阿斗:谁是有道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4/1/19 10:33:03

扶不起的刘皇叔与扶得起的刘阿斗:谁是有道明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猛然看到这个题目,读者也许会产生怀疑。因为众所周知:诸葛亮辅佐刘皇叔(刘备)在成都登上了帝位,成为蜀汉的开国之君,这应该说是扶起了的。刘阿斗(刘禅)是由他父亲向诸葛亮托孤,由诸葛亮长期辅佐,最后还是不免当了亡国之君,这应该说是扶不起的。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是说起颠倒了,不是。要让这父子二人一比高低,刘阿斗显然居于不利的地位。因为:

一、老子的确是开国之君,儿子的确是亡国之君。

二、老子英名在外,曹操在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就说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样的话(也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儿子则以无用出了名。扶不起的刘阿斗这种比喻在民间已经用了一千多年,大家如果先入为主,刘阿斗就永远翻不了身。

这种评价是不公平的。我们谈古论今,不宜轻信人言,更不宜人云亦云;最好是先了解一下基本事实,经过认真思考,然后才作出自己的判断来。

请回顾一下蜀汉建国的经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在群雄中的位次是谈不上的。征战多年,他连地盘都没有捞到一块。没有地盘来养兵,发展实力,又如何能争天下。只不过依靠自己是皇帝的本家,被汉献帝称过一声皇叔这么一点儿政治资本到处活动,东奔西走,依人篱下。在与诸葛亮见面之时,他依靠的是刘氏宗亲、他的堂兄、荆州牧刘表。过去为什么老受挫折,一事无成,刘备心中有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因为自己智术浅短(既没有见识,又没有能力)。在与诸葛亮结识,得到点拨之后,他豁然开朗,信心大增。才说出了吾得孔明,如鱼得水这样的话。《隆中对》里的一席话,说明诸葛亮还未出山,已经描绘出一幅蜀汉建国的靓丽蓝图,而且提出具体的战略大计:

将军既帝室之胄(皇帝的本家),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渴望招揽人才)。若跨有荆益(荆州与益州,即两湖和四川),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与边境上的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两路北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老百姓一定会欢迎您)?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局势的发展果如诸葛亮之所料,这幅建国蓝图已经一步步的变为现实。公元119年,突然发生了蜀吴失和,孙权乘荆州失守将关羽全力北伐魏国之时,派兵偷袭,擒杀关羽的不幸事件。这就是说,诸葛亮原计划中待天下有变即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的设想已经落空,要想最后实现建国大计兴复汉室已经困难重重。在这种严峻时刻,蜀汉君臣应该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低调处理与吴国军事冲突事件,力争共同对敌——魏国。可是后来刘备的态度暧昧,在220年曹操死后曹丕篡汉自立也就是天下有变之时,不但不乘机兴师问罪,反而向曹丕遣使通好,并且积极策划对吴用兵。221年,刘备在成都即帝位之后,就以替关羽复仇的名义下令全军挂孝伐吴。这一举动,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的不满。

当曹丕篡汉之时,刘备本来应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与孙权暂弃前嫌,联吴伐魏,兴师问曹丕篡汉之罪。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则以蜀汉全军,如上吴军与魏国内部忠于汉室的反曹势力,三方面联合起来,足以一举推倒刚刚篡位立足未稳的曹丕。在取得胜利之后,刘备再继承汉统,名正言顺地登上帝位,必然得到天下军民一致拥护,那是多么光彩!当时刘备不此之图,偏偏急于为关羽复仇,不伐魏而伐吴,蜀吴两军死命相搏,却让曹丕渔人得利,能够腾出手来从容不迫地去收拾国内的反曹力量。等到蜀吴两军仗打完了,曹丕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也稳固了。刘备的伐吴之举,真是做了一件为亲者所痛仇者所快的大蠢事。

刘备一意孤行破坏建国大计

刘备的伐吴,诸葛亮当然是反对的。根据当年的隆中决策,他们只能是联吴伐魏,才能实现建国大计,兴复汉室。先伐魏还是先伐吴,这一步绝对不能走错,一着错会带来满盘输。但是诸葛亮已经劝不了,挡不住。像刘备这一类草英雄有一种通病,就是在倒霉的时候,头脑还比较清醒,肯听人劝,审时度势,量力而行,因此能够不断地取得胜利;但在得意之时,头脑发热,自以为是,不听人劝,一意孤行,直到把自己手里的一点赌本完全输光而后已。当伐吴大军出发之时,诸葛亮心情无比沉痛,他知道此箭既发,蜀汉的建国大计将成泡影,全军将士十多年来不断牺牲奋斗所聚集起来的一点有生力量也将付之东流。他虽阻挡不了大军的出发,却能以拒不参加的具体行动表示自己无言的抗议,同时作好一些收拾残局的必要准备。蜀汉许多有见识的将领例如赵云也和诸葛亮的态度一样,想出许多托词拒绝参加这次出征。刘备一意孤行的结果,是使自己处于空前孤立的不利地位。

这次伐吴的结果,不卜可知。刘备先打了几个小胜仗,骄横不可一世,就把几十万大军依山扎寨,连营七百里,前军已到湖北宜都,后队还在三峡中的巫峡,想以这样大的声势吓退对方。吴军统帅是个名叫陆逊的青年儒将,很有修养,沉着应战。他先避开刘备的军锋,采用游击战术,拖得刘备师老兵疲;然后集中兵力,大举反攻,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刘备全军覆没。身经百战的老将刘备竟然惨败于儒雅风流的小将陆逊之手,刘备羞愤难当,在逃回山峡的白帝城之时,一病不起,结果是上演了一场白帝城托孤的悲剧。

从素质上来说刘备是扶不起的角色

刘备与诸葛亮并不是一辈人。他们在隆中对话之时,刘备48岁,诸葛亮才27岁。当时刘备是帝室之胄中山靖王之后,且被汉献帝称为皇叔,已经取得州牧一级的头衔。可是奔走多年,仍然一事无成,这就足以说明他的确智术短浅。如果不遇到诸葛亮,他这一生就可能碌碌无为。207年他认识了诸葛亮,第二年就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大胜利。从此一帆风顺,经过14年的努力,蜀汉终于开国,也就是说,只有在诸葛亮的导演之下,刘备才能当上开国之君这个角色。可是他在登上帝位之后,却不愿意再听导演的话,而擅自行动于是乎戏就演砸了。从公元207年到221年,诸葛亮一直在扶他,把他扶成蜀汉偏安一隅的小皇帝;还要继续扶他,希望他自己也再加一把劲,最后能够扶成一位一统天下兴复汉室的大皇帝。可惜他不是这块材料,当了小皇帝之后就不听导演的了,一意孤行,自己去折腾了。折腾的结果,不仅把建国大计破坏了,而且把自己的老命也赔进去了。不怪诸葛亮不扶,只怪他自己先倒下去了,扶不起了。

说句不客气的话,从本质上看,刘备其人的毛病还真不少。他从小闯荡江湖,沾染上一些草莽英雄的习气,结交三兄四弟,办事任性使气,大家为的是小集团的利益,不知何谓民族大义。他可以当个割据一方的小军阀,土皇帝,却当不了气度恢宏的领袖人物。当时不伐魏而伐吴,因私废公,为人所轻。大家扶你,希望你顾大局,办大事,你却找错了目标,不北伐而东征,在客观上帮了曹丕的忙,为亲者痛仇者快。致使英雄之血不流于许、洛,而徒流于V亭(王夫之语),怎不令人失望!

推荐阅读:

上古有哪些神兽?四大神兽是如何诞生的?

赞美游记写得好的话|历史新知网

【陈王】的意思是什么?【陈王】是什么意思?

汉朝人物刘胜简介

梦见脓疮_周公解梦梦到脓疮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脓疮好不好

标签: 阿斗

更多文章

  • 三国司马懿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是怎么

    三国司马懿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三国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司马懿结局是怎样的?司马懿(179251),字仲达,魏晋过渡时期重要人物。30岁时受曹操三请,才出

  • 张飞是怎么死的?他的儿子张苞为何没给他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给他

    张飞是怎么死的?他的儿子张苞为何没给他报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话这蜀汉真是流年不利,刘备称帝当年,关羽被东吴擒杀;第二年,张飞被部将张达、范强杀害,割下首级,投降东吴。三兄弟,剩下老大一个。刘备报仇心切,便要伐吴。这事,在《三国演义》里写得那叫详细,用了几章来讲。说的是关羽先死,刘备欲报仇

  • 曹操花巨大代价接回蔡文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主要目的是

    曹操花巨大代价接回蔡文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对曹操来说是最忙的一年,年初北征乌桓回师,路上还看了大海、写了诗;之后首席参谋郭嘉死了,曹操还来不及悲伤,他最疼爱的儿子曹冲也死了。大喜大悲,都在这一年。这一年,曹操还杀了老愤青孔融和自己的私人医生华佗,当然

  • 26岁的诸葛亮毫无政治经验,刘备为何三顾茅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茅庐

    26岁的诸葛亮毫无政治经验,刘备为何三顾茅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世家子弟多了去了。何况诸葛亮还是因战乱从北方流落荆州的外来户,他有什么刘备特别需要的价值?17岁的诸葛亮可不是普通的外来世族。在后来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公元198~207年),他深深地融入了荆州统治阶层之中,成为人际网络重

  • 揭开刘备摔阿斗的真正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斗

    揭开刘备摔阿斗的真正用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长坂坡上,刘备怒摔阿斗,是真心生气还是只是为收买人心?试想想,一个忠心耿耿的大将跟随刘备十数年,危难相持,为了阿斗身陷敌军之中。七进七出,把阿斗稳稳地搂在怀中,常人也难免感动,何况以仁义立身的刘备。所以刘备得做点表示,总不能让别人冷眼。新三国赵云

  • 解密:李郭汜为何能扰乱后董卓时期的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朝政

    东汉末年,董卓废了汉少帝刘辩,立了刘协为皇帝。自己独揽大权,董卓残暴不仁,鸩杀了太后和汉少帝,又惨无人道的杀戮人民,激起了天下民愤。后来董卓部将在司徒王允的策反下,刺死了董卓。自此东汉王朝迎来了后董卓时代。董卓是个强人,没有董卓的时代,是枭雄缺失的时代,这个时代董卓的部将李郭汜居然拉起了队伍,在长安

  • 刘焉:割据西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焉

    说起刘焉,也算是在后汉末年一个响当当的人物。早年在朝廷身居高位,可突然之间又在权利的中心销声匿迹,跑到边远的益州做起了州牧;朝廷在全力剿灭早期道教分支——太平道组织的黄巾起义时,他却和道教的另外一个分支——五斗米道的首领张鲁相互勾结,还私自给了张鲁一个督义司马的官做;诸侯混战打得热火朝天,他又躲在一

  • 孙吴奠基人孙坚简介,孙坚的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孙吴

    孙吴奠基人孙坚简介,孙坚的生平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坚,姓孙名坚,字文台。汉族人,出生于155年,死于191年,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孙氏世代在吴地作官。家在富春,祖坟在城东。孙坚少时为县吏,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以武勇成名,17岁便敢独击群贼,还斩杀了一名。阳明皇帝许昌造

  • 《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反目的真证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目的

    《三国志》中曹操与关羽反目的真证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据《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注引《蜀记》中说:“曹公与刘备围布于下邳。云长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长心不自安。”从中不难想见,秦宜禄的妻子是非常漂亮的,

  • 刘备的义子刘封是谁害死的 原来竟然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义子

    刘备的义子刘封是谁害死的原来竟然是诸葛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封是刘备沦落荆州时收得一个义子。他本姓寇,是罗侯之子。刘封这个人,有个优点,就是作战非常勇猛,膂力过人。当年,刘备西进受阻,刘封与诸葛亮、张飞一起溯江西上,一路上斩将搴旗,立下了不少功劳。刘备得到益州后,封他为副军中郎将。然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