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墓究竟在何处?(转载)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转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42 更新时间:2024/1/17 4:25:53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转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操真是英明至极,将自己死后的归宿化成一道谜题,等待着后人来解。按照罗贯中的答案,曹操在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置了“七十二疑冢”。

而在今天临漳县三台村以西八里处,确实有个地方叫讲武城,有人认为那可能就是罗贯中所说的彰德府讲武城。从那里向西一直到磁县,也就是今天安阳市北郊的丰乐镇一带,的确有许多像小山头那样的大土堆,当地有人叫它们“曹操坟”。这些可能就是传说中所谓的“七十二疑冢”。

传说永远是老百姓的最爱,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对“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就已经成型了。

据说,彰德府附近有一个叫朱伢儿的少年在讲武城东南的彭村打柴。彭村,古时候这里曾是一个人工湖泊,曹操将其命名为玄武池,专门在这里操练水兵。后来因长年不疏浚,加上中原一带连年干旱,池水枯竭,玄武池便渐渐淤塞,长满芦苇,变为陆地。

这个叫朱伢儿的少年在打柴时见到在一人多高的蒿草丛中有一座大冢,大冢墓砖已显露,墓前倒卧一块石碑。由于他不识字,就回到村子找来一位识字的。识字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来到大冢旁,将石碑上的字一读,才知道这是魏武帝曹操的陵墓。于是村人立即将这件事报告到磁州县衙门。

县令得知后,马上坐轿赶到彭村,可是再拨开蒿草丛看,那座大冢竟无影无踪,连石碑也找不到了。县令十分生气想打朱伢儿的屁股,但这少年却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此再无消息。

曹操遗令彻底否定“七十二疑冢”

传说毕竟还是传说,想要知道曹操的墓到底在哪里,还是要从他临终时的遗令谈起。这份遗令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于无意中在宫内秘阁发现的。全文如下: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这就是我们上面提到“不做记号不做高丘”的曹操的临终遗言。在遗令的最后,曹操还提到了铜雀台,他吩咐他的妻妾们,在铜雀台的公堂上安放一张六尺大床,挂上灵帐,并供上干果祭品,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的上午,向灵帐奏乐歌舞。同时,遗令还嘱咐他的群臣,“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后人便依据这篇遗令里所说的内容,以铜雀台为中心,寻找曹操的陵墓,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未果。

这封遗令虽然不能帮人找到真的曹操墓,但却解决了一件事:彻底否定了“七十二疑冢”的存在。在这篇遗令中,曹操明确规定他的寿陵需要建在西门豹祠的西原上,“因高为基”,“不封不树”,也就是说,陵墓必须建在地势高的地方,上面既不要封土,也不要种树,没有任何标记。这样看来,临漳、磁县境内的“七十二疑冢”,却是人工封土堆积而成的,这些墓冢小的高数丈,大者则高数十丈,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座小山。其中一座叫申庄乡的天子冢,其封土长九十米,宽八十米,高四十米。这显然不符合曹操所规定的形制。

否定“七十二疑冢”最坚定的当然还是盗墓者,民国初,有人盗掘了诸多疑冢,疑冢内多有墓志,均系北魏、北齐时代王公要人墓。有一座是齐王陵,还有的是齐献武帝第十一子高阳王浞墓。一碑额题曰:“墓主为齐王四叔。”

诸多考古学家都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并指出其确切数字也不是七十二座,而是一百三十四座。在古人看来,七十二只是个概数,非实指,因此“七十二疑冢”仅举大数而言,说明曹操疑冢之多,但是,曹操墓的确不在这“七十二疑冢”里。

曹操墓居然紧邻甄后陵,可能有隐情?

那么,铜雀台之地呢?成书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彰德府志》,在一幅描绘详细的临漳县图上,在位于铜雀台正南五公里的灵芝村处,清清楚楚地标着一座“魏武帝陵”。让人惊诧的是,这座“魏武帝陵”的南面,居然紧邻甄后朝阳陵!

甄后是什么人?据史料记载,乃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文昭,也就是曹操的儿媳。这就更让人不得其解了,公公和儿媳妇的墓居然在一起!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哪里去了?曹操玩得再疯,也不至于向这一讳莫如深的传统道德挑战吧!

那些编撰《彰德府志》的老学究们,则公开认为曹操与甄氏公媳之间有暧昧隐私之事,所以在绘制县图时,把公媳两人的陵墓画在一起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假设,假设曹操的墓就在这位女子附近。这种假设承认了曹操的私情,也承认了曹丕对父亲给自己戴绿帽子的认可。

可是,假设终究不能成立,因为曹操墓是否在那里,没有人拿得出证据证实。

任何事情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但这天没有到来之前,就只有猜测了,无论是哪一种猜测,都有道理。蒲松龄的《曹操冢》一文也该在此行列。其实,自从清代起,曹操“七十二疑冢”不断被人盗掘,“疑冢”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当时就有人提出,曹操的真正陵寝不是建造在地面上,而是造在漳河的河床下面。其论据为,曹丕废汉称帝之后,曾写过一份诏书,其中有“欲祭先王于河上,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之句。

一位考古学家说:“过去漳河河道在丘陵区以下到冀南、豫北平原,经常滚动。据明代修撰的《邯郸县志》(我在四十年前看的),漳河到邯郸一分为二,冀南平原到处是老漳河(即漳河古道)。说曹丕要祭先王,‘览省上下,悲伤感切’,似乎是找不到曹操坟。有无可能由于漳河滚动,而把曹冢淹没了?!因为北齐时,邺都规模宏大,城中还筑有大湖、仙岛、楼阁供帝王玩乐,以后被淹没;铜雀台也是被漳河冲垮的;河北巨鹿县城地下就是巨鹿老城。所以说,曹操冢被埋在河底,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么,如何打破曹操冢疑案,也恐怕只有将漳河两岸都发掘了才能打破。如前人所谓的“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了。

跟蒲松龄的《曹操冢》相似的一个故事是在清人沈松的《全健笔录》一书中,引《坚瓠续集》里叙述了发生在漳河河底的一段逸闻:清朝顺治年间,有捕鱼人曾在河床底下发现过曹操陵墓,墓内还有许多随殉的宫女。

可我们从黄初三年(222年)曹丕所颁的诏书中却看到了另外一个版本:先帝(指曹操)一生躬履节俭,他老人家遗诏天下,要求以省约为原则,作为人子,我应该遵守孝道,听从父训。他的陵墓上的殿屋皆予以拆毁,车马还给军库,所藏的衣服也送到府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是遵从和继承先帝俭朴的美德。

这篇诏书告诉我们,曹操陵墓原有地面建筑,且规模很大,除设有祭殿、配殿外,还有车马坊等。据《历代陵寝备考》引《述异记》云:“魏武帝陵下铜驼、石犬各二。古诗云:‘石犬不可吠,铜驼徒尔为。’又俗说,魏武帝陵中有泉,谓之香水。”

那么,曹操墓在河底的猜测就又被否定了。

关于曹操陵墓的形制,有人从《资治通鉴》中查到了端倪。这一端倪讲述了曹丕使于禁谒高陵这一史实。益寿亭侯于禁,是曹操麾下的一员大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与蜀将关羽拒于樊城,于禁率军增援,时汉水暴涨,所部七军皆没,遂投降。孙权夺取荆州,于禁被遣还魏。途中,曹丕恨其英雄气短,便带他赶赴邺城,拜谒高陵。高陵,就是曹操陵名,于禁见陵寝壁画上有自己被俘乞降之状,遂羞惭撞壁而死。

这段史料告诉我们,曹操陵墓前曾建有寝殿。可是,这样一个地方无论是河底还是在“七十二疑冢”中都不会出现。

曹操生前用机智诈谋使得他的对手咬牙切齿,他死后,也让对手对其念念不忘。中国历史上因为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多了许多传奇色彩。

推荐阅读:

历代藏书家之钱谦益

巴蜀的历史渊源是

世界十大禁曲与它背后的故事胆小勿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简介

【匾短】的意思是什么?【匾短】是什么意思?

标签: 在何处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奸臣董卓:借着黄巾起义的机会成为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巾起义

    三国第一奸臣董卓:借着黄巾起义的机会成为军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奸这个字是个典型的贬义字眼,用在两性上就是不道德,用在职务上就是坏的代用字;还不如坏字,坏字如从一个撒娇的美眉嘴里吐出来,就变了味道,例如:你好坏……奸字没有这个待遇,设想:你好奸……不像话了。但也有例外,就是当这个字与两性之一

  • 曹操的陵墓在哪里?曹操为何要简七十二座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陵墓

    曹操的陵墓在哪里?曹操为何要简七十二座陵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

  • 张的故事:先依袁绍后投曹操,守土屡胜听命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绍

    张的故事:先依袁绍后投曹操,守土屡胜听命身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231),时魏国名将。字俊义。河间县(今河北任丘东北州镇)人。他先随,后归,曾屡立战功。特别是在抗拒蜀汉北伐的战争中,更是功不可没。一、先依袁绍后投曹操东汉末年,张参加了征讨黄巾军的冀州牧韩馥的部队,任军司马。后来又随韩

  • 三国董卓大传: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的人

    董卓,从古至今,历来是人们公认的中国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乱臣贼子之一,身背将近二千载的骂名。董卓,他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时人非杀之而后快?以至于死后还被肚脐眼插灯芯点了天灯?好在时光如夕阳几度,史书却青山依旧,那就让我们翻开史书,来看看董卓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董卓,是他那个时代最为勇武的人。董卓的籍

  • 诸葛亮为什么如此器重蒋琬?要选他为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器重

    诸葛亮之后的蜀汉丞相蒋琬就是诸葛亮发现的人才。正是他在诸葛亮之后的力挽狂澜,才使蜀汉得以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存在41年之久。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继承了诸葛亮选贤任能的传统。杨戏是诸葛亮比较赏识的人物,论法决疑,公平允当,蒋琬为益州刺史,举他为治中从事史,后在大将军任上又辟其为东曹掾,信任有加。大学者

  • 三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曹丕 曹丕的老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丕

    三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曹丕曹丕的老婆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文帝曹丕简介曹丕,字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是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之后曹丕受禅登

  • 揭秘:三国中关云长如何试探刘备还荆州的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荆州

    揭秘:三国中关云长如何试探刘备还荆州的底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千百年来,“大意失荆州”成了武圣关云长的一个污点。人们为关云长扼腕,为蜀汉叹惜,荆州之败成了蜀汉由盛到衰弱的一个转折点。但是,荆州真的是大意失去的吗?虽然年代久远,证据湮灭,史书的记载又微言大义且难免挂一漏万,但是,在《三国演义

  • 三国密史:谁早就预言张飞会死于其暴脾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其

    三国密史:谁早就预言张飞会死于其暴脾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是个奇妙的年代,编草鞋的可以当皇帝,杀猪的可以当将军,当然,拿剪刀的也可以当刺客。当年,关羽遭到孙权暗算,客死“他乡”。张飞报仇心切,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曰:“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

  • 马钧简介:三国时著名机械制造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机械制造

    马钧马钧(生卒年不详),时机械制造家。字德衡,魏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曾任博士、给事中。马钧从小有点口吃,不太爱说话,但是他很喜欢思索,善于动脑,同时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尤其喜欢钻研机械方面的问题。马钧早年生活比较贫困,长时间住在乡间,比较关心生产工具的改革,并且作出了突出贡献。马钧对机械的研究

  • 历史上吕布的武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

    吕布的武器:吕布的武器是么?吕布的武器有多重?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吕布的武器。吕布所用的兵器历来都有争议,演义中的“方天画戟”已经深入人心。在正史记载中,吕布虽然有两次用“戟”的记录,但他用的都是手戟,而且都是短兵相接。吕布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呢?《汉末英雄记》记载:“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