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刘备入蜀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解密:刘备入蜀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265 更新时间:2024/1/17 8:06:01

解密:刘备入蜀错杀了哪个人埋下亡国祸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俗话说“西蜀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众所周知人才凋零成为西蜀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早在杀张任时起就埋下了西川人士与西蜀刘氏离心离德的祸根。

四川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东汉末年一度远离战火。刘璋虽然懦弱,却也能把益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依靠的是两群人,文的靠以法正许靖为首的一班谋士贤臣;武的仗着张任、李严、严颜为首的一班武将。

对于刘备的入川,益州文武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文官以张松献地图为代表是热烈欢迎,刘皇叔的名望势力,雄才大略,对于有政治战略眼光的文人来说,更是“良木”,值得择而栖之。武将以张任为代表,从军人角度,只知道保家卫国,大摆“鸿门宴”强烈抵触刘备的入侵。

“攻城其次,攻心为上”,刘备进占西川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顺,理应用怀柔政策安抚益州文武之心。大概是因为庞统之死的刺激,亦或是对于自己的“仁义”在西川没有取得他所期望的那种回应,刘备充满了复仇心理,当泠苞诈降再次被擒时,刘备气冲冲毫不犹豫地把他推出去斩首。可惜!泠苞的降而复叛确实理亏,他再次被绑入中军帐时脸上有惭愧之色,泠苞武功并不弱,可以和刘封关平匹敌,如果刘备能给他一个机会,必定以死相报。同时也可以彰显刘皇叔的仁义,令人失望的是刘备没有这样的度量。

反而是粗暴好杀的张飞在捉住顽强抵抗的严颜时,没有去计较严颜的强硬态度以及让自己吃够苦头的旧帐,而是从大哥的西川大计考虑,好言相劝,终于使钢板一块,视死如归的严颜归降,留住了正在失去的益州武将的心,张飞入川进兵的速度因此超过了老谋深算的诸葛孔明,《三国志》中更是因此而称赞张飞有“国士之风”。只可惜严颜已经老迈,他的号召力和利用价值远不及张任。

《益部耆旧杂记》记载:“张任,蜀郡人,家世贫寒,少有胆量,有志节,仕州为从事。”张任是西川武将的首领,以忠勇而闻名,也是益州武将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他文武双全,白马银枪,弓刀石,马步箭无所不精,他的武艺和程普、于禁等在伯仲之间;且他兵书战策样样通晓。是一位不可多得帅才。《三国演义》中正是他的指挥部队在雒城外围设伏,巧妙利用地形将大军师凤雏庞统射死在落凤坡(史实中是有出入的)。而使刘备的大军进退两难,不得不向荆州紧急求援。涪城、雒城战役显示出了张任卓越,甚至超越身经百战、久历沙场的刘备的指挥才华和精湛的武艺。

经过增兵(其实《华阳国志》等资料显示,孔明方面军于建安十九年夏雒城攻破后才与刘备方面军会师于成都,并没有参与雒城攻城战。)后的刘备军在雁桥战役擒获了张任,张任厉声说,“老臣终不复事二主。”(和黄忠、严颜一样,)刘备还想劝说,而诸葛亮却阻止了刘备,命人把他推出去斩首,美其名曰“成其名节”。事后刘备后悔惋惜不已。是啊,这种所谓的“成其名节”并不能对刘备的霸业有太多补益。其实在张任问题上刘备完全有另一种更好的选择,暂时将张任收监,等到刘璋投降后还怕张任不降?当年老黄忠就是这么被招降的。在国家远远还没有统一的情况下,这样做既可以收买益州的人心,又可为西蜀保留了一员大将。

刘备为什么没有坚持劝说?张任很需要这样的名节吗?张任并非士族出身,恐怕是他被斩的另一重要原因,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三国时期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对于君主起用人才的影响。

我们能看得到这样做的后果,斩掉张任并没有使益州人很恐惧,起不到诸葛亮预想的那种吓阻作用,顽强的抵抗仍然在继续,有的人即使被迫投降后也不是心悦诚服,后来就有怀才不遇的彭漾竟然想出唆使马超谋反(未遂)这样明显带泄恨性质的事件,彭漾尽管一再表示忏悔,但仍然被处死。我们在《三国演义》中再也看不到对于刘备“仁义”的歌颂了。只是因为后来发生了援兵马超部投降和另一位益州重量级人物李严的投降事件,才导致大批益州武将不假思索地倒戈,促成了西川的平定。

推荐阅读:

2017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标语,2017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标语

梦见心仪对象有什么预兆?是什么意思?

梦见杀和尚有什么预兆?是什么意思?

真实的后羿是个什么样的人

武则天艳史

标签: 祸根

更多文章

  •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分天下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天下

    黄巾大起义之后,由于中央集权日渐衰微,地方割据不断加强,分裂的倾向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群雄割据的阶段过去,随之而来的就是鼎立。鼎立的魏、蜀、吴三国实际上是对峙的三个地区性政权,其中最先于220年称帝,次年也于成都登基,而则迟至229年称帝。三国鼎立的格局由此确立。一般而言,三国时代从赤壁大战算起,止

  • 一生未有一败的大将――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有一

    他机智应变、忠君为民;他行事谨慎,骁勇善战;他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他单骑救主,一身都是胆……他就是。《演义》的广泛流传,使得赵云成为文武双全、忠勇兼备的古代将领典范,时至今日,“常山”已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古代勇将代名词了。辗转四处,跟随在初平二年的时候,赵云受常山郡人民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

  • 刘备伐吴名为关羽报仇 实是吓唬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

    导读:刘备伐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备伐吴,在三国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战役。蜀汉精兵尽出,刚刚登基称帝的刘备企图通过这次伐吴战争占据江东,并以此与曹魏势力抗衡。但是很可惜,出征伊始虽然气势如虹,胜仗也打了不少,但是刘备最后却以惨败收场。很多人评价刘备伐吴的时候,都说刘备是不理智的,《三国演义》当中

  • 抱憾终身:诸葛亮如何错过消灭曹操最佳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机会

    抱憾终身:诸葛亮如何错过消灭曹操最佳机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

  • 周瑜的妻子小乔是谁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谁的

    小乔性别:女生卒:176~223年籍贯:扬州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容貌:国色流离父亲:桥国老(桥姓今简化为乔,两姓合一,后来都作乔国老。)配偶:周瑜姐姐:大乔子女:两子(周循、周胤)一女(嫁与太子孙登江东的乔玄乔国老相传东汉末年,丹徒出了个隐士焦光,汉献帝曾派出专人请焦光出山,那个使者就是乔国老。

  • “相公”称呼始于曹操:最初是对丞相的尊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相公

    “相公”称呼始于曹操:最初是对丞相的尊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相公”这个称呼在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尊崇的称谓,而且是专属的,属于史上奸雄、枭雄榜能排进前三的人物――曹操。为什么?因为人家曹操既是丞相,还被封为魏公,这都是天大的荣耀,手下人觉得少喊了哪一个都觉得有遗憾,所以干脆创造了“相

  • 孙权称帝后蜀国的反应怎么样?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

    孙权称帝后蜀国的反应怎么样?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称帝蜀国的反应孙权是最后称帝的一个人,早期的孙权走一步看三步,该装孙子的时候就装,使得曹丕误以为他是真心降服自己。可是谁料这个十八岁就当家的孙权非常老辣,到了翻脸的时候就翻脸,把曹丕眼睛都气绿了,多次出兵攻打也没有攻下。

  • 马超:纵横陇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超

    马超,在后汉三国时期是一个比较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一方面,他继承了父亲马腾留给他的一支具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割据武装,并将其打造了一支连曹操都胆战心惊的凉州劲旅,占据凉州及三辅地区多年,成为后汉末年除曹操、孙权、刘备之外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使得意图统一华夏的刘备、孙权集团都在想方设法进行笼络;另一方面,他

  • 简述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战

    简述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夷陵之战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场战役,按理来说,这么重要的战役,肯定是派出比较有能力与对方抗衡的勇将才对呀!但此次战役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没有被派上战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夷陵之战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呢?如果您对于此事非常有疑惑的话,就赶

  • 解密鲁肃:三国时期比诸葛亮还要厉害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谋士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