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伐吴名为关羽报仇 实是吓唬孙权

刘备伐吴名为关羽报仇 实是吓唬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16 更新时间:2024/1/17 0:22:16

导读:

刘备伐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备伐吴,在三国历史上,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战役。蜀汉精兵尽出,刚刚登基称帝的刘备企图通过这次伐吴战争占据江东,并以此与曹魏势力抗衡。但是很可惜,出征伊始虽然气势如虹,胜仗也打了不少,但是刘备最后却以惨败收场。

很多人评价刘备伐吴的时候,都说刘备是不理智的,《三国演义》当中更是有这样的情节,说刘备是因为关羽被杀,气愤难当,才放弃了诸葛亮提出的联吴抗曹的策略,草率出兵攻打东吴。但是,实际情况是,刘备伐吴并不是为了关羽,关羽只是他为出兵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

刘备伐吴

关羽死后两年才打东吴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自称为汉代宗亲、天子皇叔的刘备,终于在成都登上帝位。这个新皇帝,前半辈子打了太多败仗,直到攻占益州之后,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有了底气。登基之后,刘备表示要光复汉室江山,于是,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规划了之后攻伐天下的计划。《三国演义》当中有这样的情节,刘备选了东吴作为他登基之后首战的对手,完全是个意外,他本来是全心全意要打曹魏的,但是,因为关羽的死,他将满腔怒火都发在了孙权身上。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调集军队,向东吴进发。

然而,刘备伐吴真是为了关羽吗?尽管《三国志・先主传》当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刘备对于孙权当初偷袭关羽,导致关羽丧命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于是下令东征。但是,如果把所有事实都联系在一起,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下令处死,这一年,是建安二十四年。随后,刘备追封他为“壮缪侯”,又让诸葛亮好好抚恤了关羽的家属。从历史记录当中,完全看不到刘备的愤怒。直到建安二十六年,刘备称帝,这时候他又开始“忿孙权之袭关羽”,下令东征伐吴。对于正常人来说,在一个人死了两年之后才开始不满和愤怒,确实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

鉴于事情太过离奇,所以,我们不得不质疑刘备伐吴是“为关羽报仇”的说法。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已经死了两年的人,忽然成为一场战争的导火索?当初鲁肃和诸葛亮促成的孙刘联盟,虽然当中几经波折,但是当事双方还都认可这个承诺。所以,如果轻易出兵攻打东吴,刘备将背上单方面撕毁联盟协定的罪名,作为一个皇帝,刘备当然不想这么做。于是,他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他把孙权当初偷袭关羽的事情扯了出来。如果是孙权不遵守联盟协定,那么,刘备出兵的做法就不是违约,而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基于这样的考虑,刘备非常聪明地把关羽当作了自己的“合法理由”。所以,这才是关羽死后两年,刘备才出兵攻打东吴声称要“报仇”的真相。

出兵理由:

防止悲剧重演是硬道理

既然刘备伐吴不是为关羽报仇,那么,刘备伐吴的时机合理吗?后来的很多史学家和历史爱好者都认为,刘备这么做,其实已经违背了诸葛亮当初联合东吴抵抗曹魏的基本战略思想,所以,失败是必然的。到底刘备的做法是对还是错?分析这个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刘备伐吴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刘备登基之后,他提出的目标是光复汉室江山,那么,他势必要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北伐,灭掉曹魏。第二,东征,搞定东吴。刘备需要面对的问题是,到底要先往北还是先往东?往北攻打的对象是曹魏势力,不但可以巩固孙刘联盟,还可以按照刘备的登基宣言所说的,消灭那些所谓的篡位谋逆的曹家一二三号人物。不过,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论实力,东吴、蜀汉加一起都不一定是曹魏的对手,刘备自己铁定打不过。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让刘备不止一次头痛:如果,在他率兵北伐的过程中,孙权再一次出兵偷袭蜀汉的边境地区,造成后勤供应出现问题,军心动摇,可能就会给北伐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惨痛的历史教训就摆在眼前,关羽,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于是,刘备决定出兵攻打东吴。但是他的决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就包括诸葛亮、赵云等人,赵云就对刘备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陛下如果灭掉了曹魏,东吴肯定到时候也要听您的,所以您不应该把东吴作为第一个攻打的目标。大家也普遍认为,刘备现在的决定,跟当初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是完全背离的。但是,刘备却谁的话也不听。他心里有自己的打算,而且,他的想法,其实现在看来,是非常有道理的。

战略意图:

攻打在其次主要是吓唬

到底刘备的打算是什么呢?其实在之前分析形势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提到了这点。事情还要回到刘备登基时提出的战略目标上,他要光复汉室江山,其实,攻打实力最强大的魏国才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如果他在攻打魏国的时候后院起火怎么办?所以刘备决定走这样一步棋,他要尽可能的保证,在出兵北伐之前,先搞定自己家后院。那么,东吴就成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刘备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出兵,如果能打下荆楚地区,或者占更多地盘那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的话,吓唬一下对方还是要的。

所以,刘备在决定东征之后,立刻带着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到夷陵前线。然后,大军不动了。据史料记载,刘备并没有准备充足的水军部队,按照常理来说,东吴军队擅长水战,如果没有精锐水军部队,怎么可能取胜呢?很显然,刘备的意图其实不全是为了打仗,而是连欺负带吓唬,只要孙权保证不搞偷袭,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而且,刘备非常聪明地给自己的出征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替关羽报仇。事情正如他所想的那样,当蜀汉大军抵达前线,孙权真的有点毛了。他主动派人来找刘备,目的只有一个:求和谈判。本来刘备很想要就此打住的,但是很可惜,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在率军攻打东吴的途中,刘备的另外一名大将张飞被杀了。刘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由此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东吴的存在,就是北伐最大的隐患。如果孙权依旧占据着荆州地区,就算再怎么签订协议,再怎么孙刘联盟,也保证不了孙权在任何时候都不出兵攻打自己。关于荆州,孙权和刘备抢来抢去太多次了,这里的地理位置重要,又是富庶之地,谁看了都眼红,尤其是刘备,他的地盘本来就小,眼看着关羽当初打荆襄,结果没拿下,连命都丢了。这会儿张飞也死了,刘备那是非常不甘心啊,损兵折将是小事,面子丢光了是大事儿,所以,刘备改了主意。这场仗,是非打不可了。

推荐阅读:

【妇孺皆知】的意思是什么?【妇孺皆知】是什么意思?

叹为观止的意思是什么?叹为观止的近义词?叹为观止的反义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抱憾终身:诸葛亮如何错过消灭曹操最佳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机会

    抱憾终身:诸葛亮如何错过消灭曹操最佳机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

  • 周瑜的妻子小乔是谁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谁的

    小乔性别:女生卒:176~223年籍贯:扬州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容貌:国色流离父亲:桥国老(桥姓今简化为乔,两姓合一,后来都作乔国老。)配偶:周瑜姐姐:大乔子女:两子(周循、周胤)一女(嫁与太子孙登江东的乔玄乔国老相传东汉末年,丹徒出了个隐士焦光,汉献帝曾派出专人请焦光出山,那个使者就是乔国老。

  • “相公”称呼始于曹操:最初是对丞相的尊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相公

    “相公”称呼始于曹操:最初是对丞相的尊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相公”这个称呼在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尊崇的称谓,而且是专属的,属于史上奸雄、枭雄榜能排进前三的人物――曹操。为什么?因为人家曹操既是丞相,还被封为魏公,这都是天大的荣耀,手下人觉得少喊了哪一个都觉得有遗憾,所以干脆创造了“相

  • 孙权称帝后蜀国的反应怎么样?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孙权

    孙权称帝后蜀国的反应怎么样?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称帝蜀国的反应孙权是最后称帝的一个人,早期的孙权走一步看三步,该装孙子的时候就装,使得曹丕误以为他是真心降服自己。可是谁料这个十八岁就当家的孙权非常老辣,到了翻脸的时候就翻脸,把曹丕眼睛都气绿了,多次出兵攻打也没有攻下。

  • 马超:纵横陇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马超

    马超,在后汉三国时期是一个比较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一方面,他继承了父亲马腾留给他的一支具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割据武装,并将其打造了一支连曹操都胆战心惊的凉州劲旅,占据凉州及三辅地区多年,成为后汉末年除曹操、孙权、刘备之外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使得意图统一华夏的刘备、孙权集团都在想方设法进行笼络;另一方面,他

  • 简述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战

    简述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夷陵之战是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场战役,按理来说,这么重要的战役,肯定是派出比较有能力与对方抗衡的勇将才对呀!但此次战役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没有被派上战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夷陵之战为什么诸葛亮没参加呢?如果您对于此事非常有疑惑的话,就赶

  • 解密鲁肃:三国时期比诸葛亮还要厉害的“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谋士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

  • 一向神算的诸葛亮是怎么给刘备出馊主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馊主意

    一向神算的诸葛亮是怎么给刘备出馊主意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拿下了东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功业升到了他平生的顶峰。第一次北伐就大获全胜,跟孙权的两次北伐一比,就知道刘备集团的强大。孙权斗曹操,损兵折将,吃亏的总是孙权,刘备打曹操,没费太大力气,损兵折将的却是曹操,折掉的夏侯渊是曹操肱股

  • 夷陵之战交战地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战

    在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里,有非常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夷陵之战是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典例(以弱胜强),也是三国著名战争中的最后一个,那么这场战争的交战地点在哪里呢?夷陵之战交战地点在哪里?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生在荆州南郡,而荆州也是三国衔接要冲,曹操想夺、刘备想要,孙权想得。如今的夷陵不过,这里我们说的荆

  • 袁曹争霸中,张燕为何看好势单力薄的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势单力薄

    袁曹争霸中,张燕为何看好势单力薄的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袁绍夺取幽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00年,袁绍已经拥有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大州,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而曹操也在巩固兖州的势力之后,夺取了刘备(吕布)的徐州、袁术的扬州、豫州一部,而张扬等小小诸侯也逐一被曹操消灭。曹操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