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鲁肃:三国时期比诸葛亮还要厉害的“谋士”

解密鲁肃:三国时期比诸葛亮还要厉害的“谋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07 更新时间:2024/1/18 5:09:27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吕蒙死,孙权与陆逊详论周瑜、鲁肃及哭吕蒙时,他也曾批评鲁肃好车大炮。光是这两点,便已经很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抱负很大而一点也不呆直的人!

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可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看出来。200年,鲁肃向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和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样,建议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208年,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向孙权建议要到荆州去说服刘备合作取荆州,共同对抗曹操。曹操用兵神速,鲁肃只能在夏口合刘备的败兵。

鲁肃与刘备谈论天下形势,并说服刘备投靠孙权,接受孙权幕僚长的职务。曹操从江陵顺着江东直追下来。诸葛亮对刘说:情况紧张,请让我向孙权求救。于是与鲁肃来见孙权。诸葛亮激将孙权,过后便不再在赤壁之战中出现。其实直到210年周瑜病死,诸葛亮都没有在《资治通鉴》里出现过。208年张昭等吴国郡僚,害怕曹操水军八十万压境而大多数都要投降。只有鲁肃反对,并建议叫周瑜回来商量。周瑜以三万水军击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刚过,周瑜表奏将鲁肃的兵交给吕蒙统领。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前来,于大义上不可侵夺他的功劳。

210年周瑜死前致信孙权推荐鲁肃:鲁肃忠烈,处事谨慎,可以代瑜尽忠,如果将军能够采信臣的忠言,则死亦瞑目。孙权任命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两方联合,共同抗曹,孙权答应了,这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215年记载,最初,周瑜、甘宁屡劝孙权取蜀地,孙权问刘备反响。刘备认为这不是好计:刘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发入山,以求不失信于天下。并派大军阻挡吴军。刘备西攻刘璋时,孙权大骂:狡猾的东西,竟然奸诈到这种地步!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不还,而说:等到凉州平定,我才把荆州全部归还。

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并多次欺骗孙权,使得吴、蜀两国闹得很僵。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维持的呢?当然是靠鲁肃了!215年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刘备命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邻界,关羽屡次起疑心,鲁肃却时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217年鲁肃死。

表面上看来,鲁肃除了会车大炮,心胸宽大,以及吕蒙、周瑜看得起他以外,他似乎表现平平。确实,鲁肃没有象诸葛亮那般亲国亲为,鞠躬尽瘁;鲁肃也没有像诸葛亮写出师表那般慷慨言词;鲁肃更没有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意愿。鲁肃的平凡,正是鲁肃的伟大!鲁肃的大志是吴国有朝一日,平定天下。

然而,鲁肃当权的年代,魏国势力强大,曹操更是个才华盖世的领导人,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鲁肃应该怎么做呢?鲁肃的策略是先求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鲁肃看到,虽然吴国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然而由吴国单独与曹操抗衡,还是很难抵挡曹操左路从合肥攻建业,右边从襄阳攻荆州的左右夹攻的。即使是吴国守得住,肯定再也没有余力积极建设国家的经济和军力了。于是,鲁肃必须借重刘备的才华,驻守荆州,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鲁肃带兵17年,没有真正打过一场仗,他到底在搞什么鬼呢?208年,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威名前来。这里头提出了一个答案:鲁肃在搞军事基础建设工作啊!217年鲁肃死,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瓦解。

在这里,让人感兴趣的倒不是鲁肃制造三国鼎立局面的老话,而是吴国那么强大的军力是哪里来的?答案当然是总司令鲁肃练出来的。

鲁肃和诸葛亮的作风不同。鲁肃选择由孙权右边守建业;刘备左边守荆州;自己却积极练兵。鲁肃的兵不是练来打蜀国的,而是要用来贯彻他平天下的大志的。不幸孙权和吕蒙眼光和胸襟都不如鲁肃,于是打了两场胜仗而输了整个天下!219年,孙权与陆逊评鲁肃:鲁肃谈帝王大略之业,这是他第一个长处。后来曹操趁着降刘琮的余威,声称要领数十万大军水陆路俱下。张昭、秦文说应该逆接曹操,鲁肃就反驳说这样做不行,劝我赶紧召来周瑜,让他带军逆击曹操,这是他的第二项长处。后来劝我借荆州给刘备,这是他的一项短处。

首两项是鲁肃的长处,最后一项其实更是鲁肃的长处啊!以积极的建设来制造一个更有利于完成理想的形势,而不重视本身的伟大形象,这是鲁肃的智;能克服自己,耐心地建设而不求出兵发挥本身的才华,这是鲁肃的勇。孙武说,会用兵的人战胜而无盛名、无勇功,他所指的应该是鲁肃这一类的将军吧?

比起鲁肃来诸葛亮的道德实在是太个人化了,他的智慧也太微观了,所以这三国的第一大军师应该是鲁肃,而不是诸葛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描写水四字词语

绕口令大全_全网最全的绕口令汇总(600个)

用屿组词_屿组词大全(5-200个)

标签: 谋士

更多文章

  • 一向神算的诸葛亮是怎么给刘备出馊主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馊主意

    一向神算的诸葛亮是怎么给刘备出馊主意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拿下了东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功业升到了他平生的顶峰。第一次北伐就大获全胜,跟孙权的两次北伐一比,就知道刘备集团的强大。孙权斗曹操,损兵折将,吃亏的总是孙权,刘备打曹操,没费太大力气,损兵折将的却是曹操,折掉的夏侯渊是曹操肱股

  • 夷陵之战交战地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战

    在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里,有非常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夷陵之战是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典例(以弱胜强),也是三国著名战争中的最后一个,那么这场战争的交战地点在哪里呢?夷陵之战交战地点在哪里?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生在荆州南郡,而荆州也是三国衔接要冲,曹操想夺、刘备想要,孙权想得。如今的夷陵不过,这里我们说的荆

  • 袁曹争霸中,张燕为何看好势单力薄的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势单力薄

    袁曹争霸中,张燕为何看好势单力薄的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袁绍夺取幽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00年,袁绍已经拥有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大州,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而曹操也在巩固兖州的势力之后,夺取了刘备(吕布)的徐州、袁术的扬州、豫州一部,而张扬等小小诸侯也逐一被曹操消灭。曹操已经成为

  • 揭秘:曹操祖父大宦官曹腾几十年的发家与衰落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宦官

    揭秘:曹操祖父大宦官曹腾几十年的发家与衰落内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曹操在东汉永寿元年(155年)出生于豫州刺史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这里位于京师洛阳的西南方向,距洛阳直线距离约五百里。曹家是当地第一大家族,他们大都集中在县城的东边一带居住。这里是一片宅院群,许多房子都沿涡河而建。对

  • 第十九章 姜维求计避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九章

    第十九章姜维求计避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姜维在祁山一带同魏将邓艾殊死战斗时,后主刘禅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的话,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因后主荒淫,对国家前途不免忧心仲仲,一时之间,贤人逐渐离去,而小人却乘虚而入。当时有个名叫阎宇的右将军,什么功也没立,只因善于巴结宦官黄皓,居然爬得很高

  •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千古罪人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千古罪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千古罪人?听我慢慢道来。诸葛亮出山时,中原基本上接近二分之局,只有一些小国未被曹魏或者孙吴所干掉。而刘备当时只占有一个小城,根本没什么作为。诸葛亮在此时出山,理应襄助操、孙任一方,这至少加速中原的大一统,可以免被外族所侵。然而诸葛

  • 解读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帝城

    解读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真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诸葛亮传》说:“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

  • 历史解密:谁是三国时期最有出息的“富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最有

    历史解密:谁是三国时期最有出息的“富二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下社会,富二代总是关注的焦点。由于天生拥有大量的财富和丰富的资源,他们的家庭、事业、生活乃至一言一行都能够获得媒体的报道与大众的关注。其实,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存在富二代这个群体。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三国时期几位极为典型的富二代

  • 对诸葛亮算不上千古名相的个人看法,诸葛亮顶多算是个千古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千古

    对诸葛亮算不上千古名相的个人看法,诸葛亮顶多算是个千古名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但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

  • 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曾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曾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势,向刘备提供了立国的策略,《隆中对》原文择录如下: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