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向神算的诸葛亮是怎么给刘备出馊主意的?

一向神算的诸葛亮是怎么给刘备出馊主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1/17 18:42:06

一向神算的诸葛亮是怎么给刘备出馊主意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备拿下了东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功业升到了他平生的顶峰。第一次北伐就大获全胜,跟孙权的两次北伐一比,就知道刘备集团的强大。孙权斗曹操,损兵折将,吃亏的总是孙权,刘备打曹操,没费太大力气,损兵折将的却是曹操,折掉的夏侯渊是曹操肱股。这么一看,似乎刘备是老大了!的确,此时的刘备,文有诸葛亮、法正、马良,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刘封孟达严颜、霍峻,又有老百姓的支持,整个大西南如云、贵、川、渝都属于他,还有汉中、荆洲这两大进可攻退可守的粮仓,还占有甘肃南、湖北西一些地方,实力确实大,如果他励精图治,是会很有一番作为的,但诸葛亮却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

诸葛亮说:“你现在可以顺天应人,即皇帝位!”刘备当然不干,诸葛亮却说:“四海有才有德者,舍死忘生事上者,皆欲攀龙附凤,你不即位,冷了将士的心,于您不利。”并大力吹捧,其他人也跟着吹嘘,让本来就沾沾自喜的刘备动了心,最后刘备称了汉中王。

在中国,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当时,袁术最先称帝,所以最先死。此时,刘备的实力根本不及曹操,曹操的重点不在西部,刘备之胜只是局部的胜利,算不了什么,本应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隐忍不发,就像几百年后的朱元璋一样,听从谋士的建议,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一定会成功,可诸葛亮却让他走上了一条相反的路,失败也在情理之中,巧的是,朱元璋当时也是三强之一,最后他成功了,蜀国却最先灭亡了。

果然,在外边,魏吴联合起来了,这次联合有实质内容,就是达成了合力解决荆洲的协议。

称王后,要建宫殿,要纳妃,要配置太监,要分封官僚,这些都要花钱,不利于练兵积粟。果然,刘备称王后,建宫殿,置馆舍,从成都至白水,共建四百处馆舍邮亭,刘备准备享受人生,料想大臣们也不会闲着,劳民伤财,苦的是百姓。

刘备称王后,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封诸葛亮为军师,法正为尚书令,魏延为汉中太守。这时的诸葛亮,虽不如五虎大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但有了一定的军权,有资料说封的是军师将军,不再是单纯的谋士了,而他在中央,离王近,信息灵通,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

这时,诸葛亮的心思可能在搞建设,根本没想到荆洲、益洲,远隔千里,况且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旦战火大开,如何相互救援?当细作将魏吴即将联合攻打荆洲的消息报到成都时,刘备问计于诸葛亮,仓促间,诸葛亮出了一个更馊的主意。

得知孙曹联合的消息,诸葛亮给刘备出主意说:“你让关羽先起兵攻打襄阳,一打,敌人就怕了,自然联合不起来了。”这明显是个馊主意,他们也太不把孙权、曹操当干部了,那孙权、曹操都身经百战,手下战将如云,他们一联合,就是刘备倾巢而出,他们也不怕,而关羽只有三郡之地,即使全民皆兵,又能把他们怎样?现在的人们把他当神,可活着的时候分明是个常人,与他打交道的人很多,了解他的大有人在。当年他们不按一对一的游戏规则,而是同张飞一起围攻吕布,还是稍落下风,最后刘备也上了,吕布才走。可吕布照样被曹操所杀。

刘备称王后,身边是女人、太监,以及一批阿谀奉迎之徒,也有点糊涂了,居然采纳了诸葛亮的这一建议,那关羽本是一介武夫,又被诸葛亮吹捧,更加自高自大、趾高气扬,真的就孤军战群雄了,他离开经营多年的荆洲,往北打去,离西川越来越远,离曹操越来越近,但他也害怕荆洲被袭,学古人,沿路筑起峰火台,准备一有风吹草动,荆洲方向就会白天举烟,夜里举火,这样他会赶紧回老巢,但这种办法明显是不靠谱的,一者吴魏可突然袭击,致使信息传达不出,二者战争机器人一发动。不是那么容易操控和掌握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有名的大意失荆洲,实际上应该是自大失荆洲,关羽走了麦城,被孙权所杀。

其实,此时应该是守城待援,也可在外面截杀一阵。张辽守合肥,杀得江南无人不怕,连小孩夜晚都不敢哭。荆洲城十分坚固,那时又没有炸药,攻破它是很难很难的。这还是下策。

中策是关羽往上攻,刘备往下攻,拿下巴陵郡、彝陵城,将荆洲、益洲连成一片,集中力量打孙权的这两个孤城。这些地方远离江东大本营,当年没打,是因为孙刘联合,现在撕破了脸,正好拿下这个肉中刺,就像荆洲是周瑜的眼中钉一样,何况打孙权比打曹操容易。

上策当然是通过外交手段,瓦解孙曹联合,继续孙刘联合,这可是诸葛亮的强项,不知他怎么没想到这一着,也许是刘备称王后,工作千头万绪,或许还有反对派,他焦头烂额,顾不上外围了,但这也是刘备称王惹的祸。

可以说,从这个主意一出,关羽便踏上了不归路,他只看到刘备北伐成功,没看到孙权两次北伐的失败,何况现在人家是孙曹联合,而自己只区区几万人马。

当然,在他北伐之初,也打过一些胜仗,如拿下了襄阳城,只是没拿下隔着汉江的樊城,还通过决堤放水,彻底打垮了于禁的部队,就是所谓水淹七军。但那是有原因的,一者魏将没想到他敢孤军深入,刚开始放松了警惕,二者他利用了大水,北方兵不习水战,三者主帅于禁与先锋庞德有矛盾,四者主帅于禁多年屯田,没有打仗的经验,但关羽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重伤也不下战场,他太刚愎自用了,徐晃明明攻破了他的不少小寨,他还不当回事,认为他的大寨安全,认为徐晃奈何不了他,直到一交手,他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也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了,但悔之晚矣,直到不归之路的到来。

这里,诸葛亮是出了个下下策的主意。现在也有人看出了这个问题,说也许是他们故意让关羽死,害怕他不好驾驭,害怕他尾大去不掉,我觉得不对,关羽总比不上周瑜,周瑜是大都督,也没翻出几朵浪花,关羽在西川没有势力,怎么会尾大去不掉?何况西蜀并不是只损失了一个关羽,还白白损失了几万精兵,又丢失了兵家必争之地――荆洲,那可是进攻中原最好的跳板啊!

因为廖化到上庸搬过救兵,孟达分析了各种形势,劝刘封不出兵,上庸没出兵,在诸葛亮那里,就成了关羽之死的主因。

其实,关羽被围时,只有五六百人了,且多数都带了伤,那麦城又小得可怜,攻破它不会费太大力,东吴是攻破过皖城的,当时甘宁爬上城墙,一铁链打死太守朱光,之所以没攻麦城,是放关羽出逃,然后在路上解决,这样更不费力。吕蒙就对孙权说过:“现在关羽就算有冲天之翅,也飞不出我们的天罗地网了!”

假若上庸兵来,也会被一一解决,因为上庸兵少,到荆洲方向要经过不少偏僻小路,到处都可以埋伏,魏吴准备充分,决不是吃干饭的,反观西蜀方面,上庸都没有准备,其他地方更不会准备了。所以说,不论救不救,关羽都得死。当然,救是应该救的,救不了是能力问题,不救是态度问题。现在,上庸没出兵,被诸葛亮看成是关羽之死的主要原因,总不能将责任算到自己或刘备身上吧。于是,采用严刑峻法的诸葛亮,找到了名正言顺的替罪羊,他给刘备出主意说:“先将刘封与孟达调开,再一个一个杀掉。”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孟达的一个姓彭的朋友得到了这个消息,准备联络马超造反,他同时也是马超的朋友,哪知马超一生经历了太多坎坷,此时已随遇而安,不敢有非份之想,他出卖了姓彭的,姓彭的被杀了,十分聪明的孟达就感觉到了危险,后来,调刘封守绵竹的命令一下达,孟达就知道大事不好,不出他之所料,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五十余骑,投降了魏国新主曹丕。

因为孟达是文武全才,曹丕对他很好,经常同他一起吟诗作画,后来孟达被封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守襄阳,兼任新城太守,其地位之高,让不少魏国的元老重臣都嫉妒不已。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孟达是很有先见之明的。

当孟达投降曹丕的消息传到刘备处时,刘备大怒,诸葛亮给刘备出主意说:“你让刘封攻打孟达,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杀死孟达,除了一害,杀不死,必来成都,再杀刘封不迟。”这不仅是一个馊主意,还是一个臭主意,因为最后结果是:除白白损失了五万蜀兵外,上庸也被魏国夺去了。

刘封不得不执行刘备的命令,带着绵竹、上庸的五万骑兵,深入敌境,到襄阳攻打孟达,此时的诸葛亮,将打仗当儿戏,当初没接应关羽,现在更不会接应刘封。两军交战前,孟达对刘封说:“你义父称王后,不是以前的刘备了,他有点昏庸,诸葛亮又冷酷无情,你回去后决没有好果子吃,不如投降曹魏。”刘封大骂孟达不止,斩了来使,带着气愤,猛攻孟达,孟达打不过,但这里毕竟是人家的地盘,在徐晃、夏侯尚的支持下,刘封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好回上庸,哪知上庸守将已降魏了,又来夹攻刘封,刘封只剩下百余骑,灰溜溜的到了成都,哭着见了汉中王。早就听信了诸葛亮的汉中王,并不刘封其解释,杀了刘封,后来他听说刘封毁书斩使,又后悔不已。

称王后的刘备,接连打了两个败仗,先丢了荆洲,现在又丢了上庸,只有两川之地了,走上了下坡路,也走下了神坛,为了鼓舞士气,诸葛亮又给刘备出了一个馊主意。

第五个馊主意是让刘备称皇帝。刘备不干,诸葛亮就装病,刘备出身于贫苦阶层,儿子一个叫封,一个叫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内心何尝不想称帝呢,于是,他假装拗不过众大臣,当了皇帝。封诸葛亮为丞相。由于皇帝常居内宫,这时的诸葛亮,常代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地位更高了,已在赵云等之上。

这也是一个馊主意:当了皇帝,众人山呼万岁,派头更足,排场更大,处在歌舞升平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歌功颂德、吹牛拍马、阿谀奉承的人更多,因此更难听到真话,更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果然,当蜀国练兵积粟有了一点效果后,刘备回想到当初,他能独立战胜曹操,吞并汉中这一丰功伟绩,头脑发热了,认为自己是真命天子,便以为关羽报仇为借口,准备吞并东吴。由于有张飞的支持下,赵云等苦谏也不听,刘备还拿出了皇帝的威风,众大臣不得不闭口。诸葛亮不是敢于力谏的人,他叹息着说:“要是法正活着就好了,法正的话,皇帝一定听得进去!”

历史新知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明末大陆最后一位抗清名将,壮志未酬,临终前告诫子孙绝不投降

出自于四大名著中的成语有哪些?

三国人物董奉简介

周公解梦:梦到吃饼干是什么意思

清军如何平青海蒙古之乱:派和尚诱拐敌酋妃子

标签: 馊主意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交战地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战

    在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里,有非常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夷陵之战是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典例(以弱胜强),也是三国著名战争中的最后一个,那么这场战争的交战地点在哪里呢?夷陵之战交战地点在哪里?夷陵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生在荆州南郡,而荆州也是三国衔接要冲,曹操想夺、刘备想要,孙权想得。如今的夷陵不过,这里我们说的荆

  • 袁曹争霸中,张燕为何看好势单力薄的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势单力薄

    袁曹争霸中,张燕为何看好势单力薄的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袁绍夺取幽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00年,袁绍已经拥有了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四大州,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而曹操也在巩固兖州的势力之后,夺取了刘备(吕布)的徐州、袁术的扬州、豫州一部,而张扬等小小诸侯也逐一被曹操消灭。曹操已经成为

  • 揭秘:曹操祖父大宦官曹腾几十年的发家与衰落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宦官

    揭秘:曹操祖父大宦官曹腾几十年的发家与衰落内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曹操在东汉永寿元年(155年)出生于豫州刺史部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这里位于京师洛阳的西南方向,距洛阳直线距离约五百里。曹家是当地第一大家族,他们大都集中在县城的东边一带居住。这里是一片宅院群,许多房子都沿涡河而建。对

  • 第十九章 姜维求计避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九章

    第十九章姜维求计避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姜维在祁山一带同魏将邓艾殊死战斗时,后主刘禅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的话,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因后主荒淫,对国家前途不免忧心仲仲,一时之间,贤人逐渐离去,而小人却乘虚而入。当时有个名叫阎宇的右将军,什么功也没立,只因善于巴结宦官黄皓,居然爬得很高

  •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千古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千古罪人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千古罪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千古罪人?听我慢慢道来。诸葛亮出山时,中原基本上接近二分之局,只有一些小国未被曹魏或者孙吴所干掉。而刘备当时只占有一个小城,根本没什么作为。诸葛亮在此时出山,理应襄助操、孙任一方,这至少加速中原的大一统,可以免被外族所侵。然而诸葛

  • 解读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白帝城

    解读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真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诸葛亮传》说:“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

  • 历史解密:谁是三国时期最有出息的“富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最有

    历史解密:谁是三国时期最有出息的“富二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下社会,富二代总是关注的焦点。由于天生拥有大量的财富和丰富的资源,他们的家庭、事业、生活乃至一言一行都能够获得媒体的报道与大众的关注。其实,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存在富二代这个群体。以史为鉴方能知得失,三国时期几位极为典型的富二代

  • 对诸葛亮算不上千古名相的个人看法,诸葛亮顶多算是个千古名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千古

    对诸葛亮算不上千古名相的个人看法,诸葛亮顶多算是个千古名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是千古名相似乎是历史定论。但其实,诸葛亮只能算是一个千古忠臣,并非千古名相;而史书中说诸葛亮是一个千古名相,这就有待于商讨了。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弃细务,凡事必亲躬,说明身边人才贫乏;有良才而不用,以庸

  • 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曾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

    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曾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势,向刘备提供了立国的策略,《隆中对》原文择录如下: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

  • 魏文帝曹丕的正妻是谁?他的正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他的

    魏文帝曹丕的正妻是谁?他的正妻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丕,乱世枭雄曹操的儿子,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做的事相比他的父亲曹操真是有过之而不及,曹操从未称帝,而曹丕却逼迫汉献帝禅位于他,成为三国时期唯一的皇帝。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争,袁绍战败,曹丕将袁绍的儿媳妇掳走做了自己的老婆。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