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泰山诸将是哪几个人?

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泰山诸将是哪几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857 更新时间:2024/1/16 17:10:14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说:太山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g各聚众。(吕)布之破刘备也,霸等悉从布。布败,获霸等,公(曹操)厚接纳,遂割青、徐二州附于海以委焉,分琅邪、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消灭吕布和占领徐州,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是一件大事。为什么当战争胜利之后,曹操不但对依附吕布的臧霸等五人厚加结纳,并将从吕布手里夺取的徐州,再加上青州沿海之地,拱手委托给这五名降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首先对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g五人作较为具体的考察。

《三国志·魏志·臧霸传》说: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所欲私杀。太守大怒,令收(臧)戒诣府,时送者百余人。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臧霸的父亲臧戒曾担任狱掾,据《汉书·赵广汉传》,县狱掾不过是百石以下的斗食小吏。臧戒以职位低微的县狱掾,敢于据法触犯一郡之尊的太守,这显示臧戒不是等闲之辈。由于臧霸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也才可以率领宾客数十人,劫走其父,共同亡命东海。年仅十八岁的臧霸即以勇壮著称,固然受其父及其家族影响,但同样显示出,他也不是等闲之辈。东海郡属于徐州,因而臧霸得以随从徐州刺史陶谦镇压黄巾起义,并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众,(臧)霸为帅,,屯于开阳。据《续汉书·郡国志》,开阳属于徐州滨海的琅邪国。这时臧霸等人虽然屯驻在这里,所统率的基本部队,按照当时惯例,应该是从家乡泰山招募而来,即以勇劲著称的泰山兵,从而被人们称为泰山诸将(《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当然,也由于他们是泰山郡人。

属于所谓泰山诸将,除臧霸外,还有孙观、吴敦、尹礼、昌g四人。《三国志·魏志·臧霸传》注引《魏书》说:孙观字仲台,泰山人。与臧霸俱起,讨黄巾,拜骑都尉。太祖(曹操)破吕布,使(臧)霸招(孙)观兄弟,皆厚遇之。孙观的经历与臧霸基本相同。吴敦、尹礼、昌g三人由于史料不足,也当不会例外。他们归附曹操以后,臧霸被任为琅邪相,吴敦被任为利城太守,尹礼被任为东莞太守,孙观被任为北海太守,孙观之兄孙康被任为城阳太守。前引《武帝纪》说,曹操曾分琅邪、东海、北海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据《续汉书·百官志五》刘昭注引《献帝起居注》,琅邪、利城、东莞、城阳四郡隶属徐州,北海一郡隶属青州。至于昌g,可能由于后来背叛曹操,《臧霸传》中没有提到对他的任命,但从《三国志·魏志·张辽传》可以知道,昌g同时被任命为东海太守,东海也属于徐州。

《三国志·魏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说:时东海萧建为琅邪相,治莒,保城自守……(萧)建寻为臧霸所袭破,得建资实。(吕)布闻之,自将步骑向莒。……(臧)霸畏布抄暴,果登城拒守。可以看出,臧霸屯驻开阳后,即从萧建手里夺取了琅邪国,从此成为他的割据地区。这说明了一点,即臧霸所以被任为琅邪相,仅是将非法夺取变为合法占有,从曹操那里取得正式承认而已。臧霸如此,其他诸人也应该如此。《资治通鉴》卷六二说:”(曹)操乃分琅邪、东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胡三省注说:城阳,西汉王国,光武省并入琅邪,利城、昌虑二县皆属东海,此盖因诸屯帅所居,而分为郡也。这个看法很有见地,是符合实际的。在归附曹操之前,臧霸等五人就是青、徐两州的割据者,并拥有以泰山兵为主的强大军事力量。

这里,需要回到前面所提出的问题,即为什么在取得徐州之后,曹操要将青、徐二州奉托给以臧霸为首的泰山诸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这一地区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情况。

臧霸等人被称为泰山诸将,如前所说,他们是泰山郡人,手里又握有一支劲勇的泰山兵。当时,泰山郡属于兖州,兖州地区相当于现在山东省西南部和河南省东部,著名的泰山即在境内,郡也因此得名。青州主要在今山东省,以及河北省的一小部,一边紧靠渤海,一边东临黄海。至于徐州,在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长江以北之地,也滨临黄海。总的说来,兖、青、徐三州的大部分都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为一个背山面海的自然地区。所谓郡接山海、泰山险阻,即是当时人们对这个自然地区的描述。

在东汉末年这个战乱的年代,这里也是一个战乱的地区。

由于这个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加上东汉末年特殊的战乱时代,早在臧霸等人起兵之前,就出现过以公孙举为首的泰山贼或琅邪贼,兵锋所向,直指东汉政府在这个地区的统治。与公孙举等人相同,臧霸、孙观、吴敦、尹礼、昌g等五人,同样在这个战乱年代,活动在这个战乱地区,其间应该具有必然联系。

这里还需要讨论一个问题,因为这涉及到臧霸等人起兵的性质。

《三国志·魏志·臧霸传》注引《魏略》说:”(臧)霸一名奴寇,孙观名婴子,吴敦名黯奴,尹礼名卢儿。为什么臧霸等四人有这样奇特的别称?臧霸、吴敦二人别名奴寇、黯奴,可能是指他们出身于社会底层;至于尹礼别名卢儿,据《汉书》的《鲍宣传》、《萧望之传》,以及卫宏的《汉旧仪》卷上,都出现过苍(仓)头庐儿这个名称,《萧望之传》颜师古注指出:皆官府之给贱役者。卢儿应该即是庐儿,可能也指尹礼出身于社会底层。这就涉及臧霸等人的出身及其起兵性质。但是,臧氏家族属于泰山郡的豪族,而且孙观的别名婴子,无论如何也与他的社会地位联系不上。要解释臧霸等人为什么有这种奇特别名,只能另寻途径。这可以联系到历史上人们除了本名之外还有所谓小名,而且这种小名往往属于贱称。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又名犬子,就是能够说明这个问题的一例。《晋书·王修传》说:修字敬仁,小字苟子。《颜氏家训·风操》说:王修名狗子。说明所谓名,其实即是小字,亦即小名。《后汉书·梁冀传》说:’(梁)胤一名胡狗。《三国志·魏志·张杨传》注引《典略》说:”(睦)固字白兔。所谓胡狗、白兔,也应该是梁胤、睦固的小名。以上所举,皆与他们的社会地位无关。

推荐阅读:

有恃无恐是什么意思?

最后的国学大师:钱穆

用像造句_像造句大全(5-300个)

标签: 泰山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历史上江东美周郎周瑜为何让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让人

    揭秘:三国历史上江东美周郎周瑜为何让人羡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辈出,建功立业的数不胜数。江湖以为最让人羡慕的莫过于年轻的周郎。和他相比,刘备太苦,诸葛太累,曹操的名声太臭。唯独三国周郎一人令人遐思。羡慕周郎,总是能找到让人心动的理由。每每想起苏东坡的那首传诵千古的《念奴娇

  • 曹操终生后悔没有听陈登的话,他却因吃海鲜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话

    曹操终生后悔没有听陈登的话,他却因吃海鲜而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里有一个人,在演义里他的戏份并不多,而且是个墙头草,形象非常不好。但在历史上,他智勇双全,公正无私,深受百姓爱戴。刘备说他文武超群,刘表说他名重天下,陈寿说他雄姿气壮,曹操更是终生后悔当年没有听他的话。这个人就是陈登。陈登为

  • 三国夏侯一生中有什么贡献?夏侯的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有

    三国夏侯夏侯是三国时曹魏的开国元勋,被封为大将军,战功赫赫,不过在三国乱世之中,各路诸侯揭竿而起,英雄辈出,他既不是统帅,也不是一方诸侯,只是一个曹操手下的将领,所以他并不为很多人知晓。夏侯形象而且他很长时间是在为曹操管理粮草后勤等事,并不是时常都在前线作战,所以没有像关羽、张飞、赵云、吕布等人有那

  • 曹操为何会感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杜康

    曹操为何会感叹“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孟德乐极生悲时候的一句感叹,道出了中国酒文化的渊源。曹操时代,中国的酒文化已传承了二千多年,虽然还没有造出后世的烈酒,但总也够曹阿瞒品的,为什么在这位才华横溢的枭雄眼中,只有同样传奇的杜康酒才能消除他内心的忧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到底有没有把荆州收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荆州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到底有没有把荆州收回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正史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是的,刘备不但是归还了荆州,并且是连本带利,连老本都差点赔光了。在前文中已经给大家说了借荆州的缘起,那最后的结局如何呢?正史中,是否真的像世人流传的俗语刘备借荆州,有借

  •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去守华容道?目的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容道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为什么要派关羽去守华容道?目的何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赤壁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孙刘联盟的同心协力之下,与曹操进行了智和武的较量,最终打败了拥有数倍于自己兵力的曹操。当时周瑜带领江东军队追杀曹军主力,曹操则率残部逃亡,三国演义里说在路过华容道的时候,大笑如果刘备在这

  • 揭秘:吕布杀死董卓后为何没有像曹操一样权倾朝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朝野

    揭秘:吕布杀死董卓后为何没有像曹操一样权倾朝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司徒王允以连环计让原本狼狈为奸的董卓和吕布反目成仇,最后还藉吕布之手诛杀董卓,为朝廷除去心头大患。在董卓死后,吕布手握重兵,占据着首都长安,还有着汉献帝这个关键筹码。可是,大好形势下,吕布不仅没有像

  • 蜀汉国舅夏侯霸的悲喜人生:夏侯霸为什么投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汉

    蜀汉国舅夏侯霸的悲喜人生:夏侯霸为什么投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和一些专门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们探讨过,西蜀国舅的称号,往往被授予了糜竺糜芳和吴壹等人。而三国后期另一位,很地道的西蜀国舅夏侯霸,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掉。的确,夏侯霸的事迹在史书上很是少见,人们了解他更多的是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

  • 赵云没参加吴蜀夷陵之战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之战

    赵云没参加吴蜀夷陵之战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云之所以没有参加夷陵之战,不是因为刘备不信任他,不重用他了,相反,刘备虽然亲自率兵伐吴,然而,益州的战略布署,一清二楚,马超和魏延北面防魏,诸葛亮和太子镇守成都,赵云督江州,因此,虽然有夷陵之惨败,蜀汉却没有发生多大的混乱。陆逊为何不擒杀刘备

  • 貂蝉和吕布,是真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

    吕布吕布(?-199年2月7日[1]),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