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没参加吴蜀夷陵之战的原因

赵云没参加吴蜀夷陵之战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7 更新时间:2024/1/7 10:19:38

赵云没参加吴蜀夷陵之战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赵云之所以没有参加夷陵之战,不是因为刘备不信任他,不重用他了,相反,刘备虽然亲自率兵伐吴,然而,益州的战略布署,一清二楚,马超和魏延北面防魏,诸葛亮和太子镇守成都,赵云督江州,因此,虽然有夷陵之惨败,蜀汉却没有发生多大的混乱。…陆逊为何不擒杀刘备,现在权威的解释,都云三国志的这样一段话:曹丕大合士众,外助国讨备,内实有奸心,谨决计辄还。无几,魏军果出,三方受敌也。

火烧连营后,陆逊指挥东吴人马,对刘备进行了疯狂的追击,几乎在马鞍山生擒刘备,刘备靠傅彤,程畿等人以命相搏,才侥幸突出重围,退入白帝城。当此时,白帝城离巫县不过百余里,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先生突然听到自己被特赦的消息,高兴的大声吟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大概白帝到江陵城有千余里,那夷陵到白帝城也有八九百里,从夷陵追到巫县,再到南山,已经追了六七百里了,还差那一两百里?

然而,先主传里陆逊的态度突然180度大转变。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

已经要准备进攻白帝城了,如何又突然间收兵还巫?而且陆逊还坚决否定了潘璋,宋谦,徐盛等人的杀入白帝,擒获蜀汉领袖的光辉计划。

老实说,潘璋,宋谦和徐盛还都是有一定的实力的,他们能做出这个结论,和蜀军当时确实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有很大关系。

攻入白帝,抓获刘备,这可是一件扬名华夏的天大的功绩,难道陆逊不想把这顶光环光荣的顶在自己的脑袋后?

你要说曹丕大合士众,这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东吴那边也早知道了,相信,在夷陵之战前,在长江防线上,东吴也早已经布置好人手了,吕范朱桓,诸葛瑾,都各就各位,严阵以待。

从巫县到白帝,路虽然有些难走,几天还是到的了的。把刘备抓获,再回军抵御曹魏,时间上认为来得及,既然前面已经不顾曹魏可能发起的攻击,一路对刘备进行穷追猛打,还差这几天时间?

那是孙权,陆逊想放刘备一马?

可能吗?话说孙仲谋和刘皇叔,在赤壁之战的蜜月过后,特别是刘皇叔成了孙仲谋的妹夫后,两个人就不断的冷战,口水战,然后发展到兵戎相见,后来,孙仲谋还指使小弟陆逊和吕蒙,杀害了刘皇叔的二弟关羽,杀人兄弟的事情都做出来了,孙仲谋没有任何要放刘皇叔一马的主客观因素。

陆逊呢?有些资料传言陆逊和孙尚香时常的眉来眼去,结果,孙权却把哥哥的女儿嫁给了陆逊,让陆逊有些失落。其实孙策和大乔生的女儿,那遗传了良好的基因,能差哪里去,陆逊也没什么好失落的,但不管怎么说,反正,陆逊看刘备是非常的不顺眼的,好像刘备把他的心爱的女人抢走了似的,因此,在马鞍山下,陆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这哪里有一点想放刘备一马的迹象啊!

然而,最终,陆逊还是拉了一票人,如朱然,骆统等将领,说服了孙权,不攻白帝城,收兵还巫。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折回来,看看夷陵之战前,刘备的举动。刘备发动伐吴之战,遭到了他有生以来最多人的反对,可是,刘备为了报仇血恨,仍是执意开动了战争机器。

但是,从刘备的战略部署来看,我们说他虽然在情感上被仇恨左右,但在理智上,还是保持了他一贯的清醒作风。

虽然,在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蜀汉的一等一的人才迅速的凋落,关羽张飞先后遇害,法正黄忠接着过世。

天不佑汉啊!

但刘备还是依照老风格,大胆用新将领。有人说,刘备伐吴,用了冯习,张南,吴班,黄权等人,是因为他不信任诸葛亮,赵云,马超等人。

说刘备不信任马超,个人还是可以接受的。然而,诸葛亮和赵云,刘备不信任,完全没有依据。

当年,刘备入川时,关张赵,诸葛全留在荆州,而带黄忠,魏延,霍峻,庞统等入川,难道是因为刘备当时就已经不信任关张赵,诸葛了?

可以大胆的假设,如果夷陵之战,是刘备获胜,那么,冯习和张南完全有可能成为黄忠和魏延第二。

冯习张南年轻时随刘备入蜀,辗转征战,前后十年,积累了不少的作战经验,冯习和吴班在巫县曾破吴将李异,让蜀汉取得开门红,一路将战线推进到了夷陵。

起初认为赵云没有参加伐吴之战,主要原因就是他当面直谏,和老大唱反调,言之凿凿,刘备很不高兴,弃之不用。

但现在仔细想了想,不对,为什么,刘备对赵云并不是弃之不用,从云别传可以看出,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江州什么地方,大概就是现在的重庆。

江州往东过临江到奉节,出奉节,不过百余里,就可以攻击东吴控制的巫县。

江州往南,可以到达南中,当时,南中不稳,越`,,建宁都时有动乱。

江州往西往北,可到成都,若是蜀汉首府有出现不稳定情况,可随时增援。

可以说,江州这个地方,在蜀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江州都督,查了一下,在章武前后,是费观,费观的家族是江夏的大族,和刘焉家族也有亲戚关系,可以说,费观在蜀汉还是有一定势力的,后来,家族也出了一个高官,蜀汉大将军费t。

但是,刘备东征前,还是决定让赵云督江州,可见,刘备对赵云的信任,江州可以说是连接成都和白帝巫县的必经之路,试想,如果刘备兵败白帝时,赵云在江州反叛,那刘备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董卓当时重用吕布,然而,当他在未央殿前遭遇不测时,大呼:吾儿奉先何在?速来护驾!

旁边转出骁将吕奉先,这个吕温侯,董肥猪一直把他当心腹,结果吕布果断的喝道:有诏讨贼,手起刀落,立斩董肥猪。

可见,背叛你的人,常常是你自以为最信的过的人!你风光的时候,这种情况是看不见的,而在你危难的时候,第一个往井里丢石头的,常常就是你认为是心腹的那一个。

常山赵子龙和刘备唱反调,刘备为何还敢将督江州的重任托付给赵云?可见,刘备深深懂得什么叫忠言逆耳,赵云虽然当面和他唱反调,并不妨碍刘备对他的信任,相反,刘备还将督江州的重任交给了赵云。

进一步分析,我们看到,刘备222年8,9月间,已经退回白帝,而诸葛亮却在223年2月才从成都来到永安和刘备会合。

诸葛亮一直窝在成都干嘛,要造反啊!

恰恰相反,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大概是刘备让孔明督办建造蜀宫,殿庙等各事宜,另外,诸葛亮一直在成都,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协助太子镇守成都,威慑异己分子。等到诸葛亮离开成都后,汉嘉太守黄元立刻造反,当然,诸葛亮早就布了亲信杨洪在成都辅佐太子刘禅,当即遣将军陈鳌⒅4禄靼芑圃,斩之。

从222年8月到223年2月,整整半年,诸葛亮就那么放心的让刘备在前线白帝城而不担心吗?

不错!

诸葛亮不担心,因为他知道,此时,在刘备的身旁,有一个人,叫做常山赵子龙,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对赵云的评价是征南厚重,只有短短四个字,却让东吴的天才少将军陆逊眼睁睁的望着自己垂涎三尺的刘备在白帝城中,却不敢再进兵半步。

诚然,不认为赵云当时的兵力,能够完全击溃士气正高涨的东吴兵马,然而,厚重的赵云,率所部精兵守卫白帝城,你陆逊想在短期内攻陷白帝城?

不可能!

汉中之役后期,曹操前锋军人多势众,几围赵云不得,反被赵云用疑兵击败,赵云行事厚重,是刘备很早就认可的。

陆逊喜欢的孙小妹经过计划,想把阿斗带到东吴当人质,结果,还是没逃过赵云的火眼金睛,勒兵截江,夺回阿斗。

陆逊这个人,我们说他在东吴有周瑜,鲁肃和吕蒙这批前辈在时,还不能显山露水,空余时间颇多。

然而,小伙子也不闲着,很勤奋,有理想,在孙尚香在公安时,他一定是隔三差五的,有空就去窜门,说是要看望孙小妹,主要目的,他是来摸关张赵,诸葛的底的。

后来,陆逊对关羽的综合分析,精准无比,那没有下一定的工夫是做不到的。

他定然是给这四个人都开了专门的档案,因此,当他知道赵云进兵到永安时,他明白了,擒获刘备的梦想从此破灭。

因为,永安如果不能一战而定,而是如夷陵之战,难解难分,打上几个月,那么,到时可就骑虎难下了,如果曹魏此时攻击江陵,关羽的悲剧,看来要重演在自己的头上了,陆逊毕竟比潘璋,宋谦那伙人智商高一个档次,于是,脑袋一转,假意推说曹魏要来进攻,见好就收,其实当时,东吴若再往永安推进,真的很可能重现关羽的结局。

而刘备为什么到了白帝就不继续退回到成都,不是更安全?

要知道,刘备被陆逊从夷陵追在屁股后面,一路逃了六七百里,来到白帝,精神上应该是极度紧张,陷入草木皆兵的状态,然而,刘备呆在白帝不走了,如果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很安全了,他会呆在白帝城吗?

刘备呆下来了,因为,他知道,那个“子龙不弃我走也”的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已经率精兵来到永安,自己不必再惊慌失措的疲于奔命了。

而此时,孙权竟然主动派遣使者求和,从一开始拼命追杀刘备,到一转眼的遣使求和,碧眼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家啊!

他自然不是真心想讲和,这一次,曹魏向他开炮,碧眼儿正疲于御敌于国门外,他听说刘备在白帝城不走了,怕啊!怕什么,刘备敢光明正大的在白帝城吃睡,白帝城中定然有精兵猛将,如果此时蜀兵再次出川,纵然只是虚张声势,也必然给东吴造成莫大的恐慌。

可见,赵云之所以没有参加夷陵之战,不是因为刘备不信任他,不重用他了,相反,刘备虽然亲自率兵伐吴,然而,益州的战略布署,一清二楚,马超和魏延北面防魏,诸葛亮和太子镇守成都,赵云督江州,因此,虽然有夷陵之惨败,蜀汉却没有发生多大的混乱。

其实,赵云若是参加了夷陵之战,也不可能改变大局的。想到了后来的苻融,苻融是苻坚的弟弟,更是得力助手,苻坚执意要南征东晋时,苻融几乎是哭谏不可啊!

结果还是随军出征,终没于乱军中,是挺可惜的!项羽说的: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套在苻融头上,可也!

其实,刘备和苻坚相比,刘备还是幸运的,诸葛亮,赵云等都忠心耿耿,如果诸葛亮和赵云像慕容垂,姚苌之流,恐怕,就不会有我们熟知的三国了,也不会有我们熟知的三国群英了。

推荐阅读:

杨戬上邓婵玉,陈浩民版的封神榜里邓婵玉开始不是很讨厌杨戬吗?后

好听有意境的女生网名昵称,好听有意境的女生网名昵称

梦见木炭_周公解梦梦到木炭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木炭好不好

和珅临死前写下一首绝命诗,嘉庆看后只说了11个字

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简介

标签: 之战

更多文章

  • 貂蝉和吕布,是真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吕布

    吕布吕布(?-199年2月7日[1]),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

  • 北征乌桓,曹操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乌桓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建安七年(202年)五月,袁绍在邺城死去。袁绍虽死,袁氏集团的势力仍然存在。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袁绍的后妻刘氏宠爱袁尚,时常在袁绍跟前称赞袁尚。袁谭是长子,本来袁绍想让他做继承人,但刘氏坚决反对,袁绍便改变了初衷,把袁谭过继给自己的哥哥,并且让

  • 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史上最强人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史上

    诸葛亮的老婆:卧龙先生诸葛亮的奇才是举世知名,但其实真正厉害的还是他背后的妻子。传说中,诸葛先生的一些古怪发明、阵法、仙术,甚至三分天下之策,都出自于这位诸葛太太,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找到这位“史上最强人妻”的呢?话说,诸葛亮一直隐居在襄阳的隆中,成天用功读书,不大出门,一晃眼几年过去,还没有找到一个合

  • 三国名将之义薄云天武圣关羽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义薄云天

    三国名将之义薄云天武圣关羽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汉族,并州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

  • 夏侯是个怎样的人?曹操为何重视夏侯一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侯

    夏侯是个怎样的人?曹操为何重视夏侯一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到曹操为什么能够一统天下,这与他合作的人有关。我们知道曹操的五大良将个个都是一顶一的高手,一身武艺不说,多数还很有谋略对主公又竭尽心力,曹氏江山能够扎根在广袤的土地上,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而有一群人,他们虽然没有将领的战功那么显

  • 刘禅为何能成为三国在位最长的皇帝?传奇后主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主

    刘禅为何能成为三国在位最长的皇帝?传奇后主刘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

  •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居然是因为疾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是因为

    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居然是因为疾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场造成三分鼎立的战争,是否真如电影所描述的那样,轰轰烈烈、传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呢?是否也如一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它只是一次不起眼的遭遇战而已?近年来,随着电影《赤壁》的上映,有关赤壁之战的问题又一次引

  • 赵云简介:身长八尺,智勇双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智勇双全

    赵云简介:身长八尺,智勇双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云简介: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公元154年生。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赵云简介知多少?我们一起了看看赵云简介。赵云简介:赵云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

  • 真实的赵云只是文臣不曾斩一名敌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一名

    真实的赵云只是文臣不曾斩一名敌将?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喜欢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认为他有勇有谋,忠肝义胆;还是不少男同学将其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不过,若说赵云原本是位文臣,想必会有很多人反对,但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翔实考证指出,赵云的武将身份确实值

  • 「乐不思蜀」故事背后的忠臣–却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这个故事,大家对此应该都不陌生。蜀汉灭亡后,刘禅从成都移居洛阳。某次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席间特别嘱咐演奏蜀乐。当蜀乐响起,蜀汉旧臣被勾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啜泣,唯独刘禅一点悲伤的表情也没有,反而还相当开心的样子。当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还没心没肺的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