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死神医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曹操杀死神医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781 更新时间:2023/12/26 13:47:09

曹操杀死神医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为自己看病。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有所好转。《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做自己的侍医。但是华佗却不愿意。他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不再到曹操那里去了。曹操非常愤怒,派人到华佗家里去调查。曹操对派去的人说:假如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他小豆四十斛;要是没有病,就把他逮捕来办罪。

传说华佗被逮捕送到曹操那里以后,曹操仍然请他治病。他给曹操诊断了以后,对曹操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而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则需要先饮麻沸散,麻痹脑部,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将华佗杀害。

被关进牢狱以后,华佗知道曹操不会放过他的,于是抑制住悲愤的心情,逐字逐句地整理他的三卷医学著作—《青囊经》,希望把自己的医术流传下去。这三卷著作整理好以后,华佗把它交给牢头,牢头不敢接受。在极度失望之下,华佗把它掷在火盆里烧掉。牢头这时候才觉得可惜,慌忙去抢,只抢出一卷,据说这一卷是关于医治兽病的记载。华佗没有留下专门著作。这是我国医学的一个重大损失。

但是,华佗之死责任果真全在曹操吗?华佗真的没有任何过失吗?

《三国演义》中有一节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描写了华佗被曹操杀害的情形。《三国演义》虽然是文学作品,其中有着大量的虚构成分,但是,华佗因为要给曹操开颅医病而被曹操杀害确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今天的许多史学家大都认为,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华佗真是这样一个人吗?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末期,社会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点,公卿大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多达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这种社会风尚不能不对华佗有所影响。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众所周知,科举制起源于隋朝,东汉时期普通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途径只有被举孝廉,也就是因为品德高尚而被推荐进入官场。

沛国相陈和太尉黄琬都曾荐举华佗为孝廉,征辟他做官,但是华佗却颇为自负,认为自己才气大,而不屑于去做他们举荐的那些低级文案工作,再者,华佗此时已经迷恋上医学,他不愿意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

正如《三国志?方技传》中写道的那样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华佗在行医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由于他的医术高明,前来请他看病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在这些高官权贵的眼中,华佗即使医术再高明,也只是一个医生而已,在同他们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乖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因此,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恶,难自得。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的再度降临。

恰恰在此时,曹操得知了医术高明的华佗,而华佗也仿佛看到了走入宦途的机会。华佗正是想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他官爵。头风病确实比较顽固,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想要彻底治愈确实很困难,华佗虽为神医,也未必有治愈的良策。但若说即使恒事攻治,也只能苟延岁月,死期将近,就未免危言耸听了,很明显有要挟的成分在内。

推荐阅读:

元朔  [yuánshuò]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文殊八字咒驱淫魔和楞严咒心驱邪感应

封神榜完整名单和职务

【厘清】的意思是什么?【厘清】是什么意思?

【癫狂】的意思是什么?【癫狂】是什么意思?

标签: 华佗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领夏侯霸简介夏侯霸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夏侯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

  • 三国历史上刘备为何能昧心参与剿杀关羽五方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

    三国历史上刘备为何能昧心参与剿杀关羽五方行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演义》中,华容道生擒曹操是刘备唯一成功的机会,但由于诸葛亮、关羽另怀心思,曹操被放,三足鼎立形成。诸葛亮希望在三足鼎立中实现与哥哥诸葛瑾的联吴抗曹,创立诸葛天下;关羽希望在三足鼎立中甩开心存异志的哥哥,与关平、廖化独立打天

  • 历史上有华佗这个人吗 华佗发明麻沸散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佗

    历史上有华佗这个人吗华佗发明麻沸散是真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华佗图像但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早在1930年就作论文《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陈寅恪经过考证后认为华佗这个人其实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华佗其人其事只是源自于印度的神话传说故事,陈寅恪大师的观点之一就是:华佗这个奇怪的名字其实

  • 刘备泪洒白帝城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帝城

    刘备泪洒白帝城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孔明作八阵图,至今犹有遗址,不过,三峡大坝建成以后,就永沉江底了。究竟是真的遗址,还是后人牵强附会,但总是有年头的景观,也就有其价值,想来该是要设法保存的了。这类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神怪荒谬,无稽不经之谈,是最符合中国老百姓信天信命的唯心论观点的。一切

  • 三国历史上的宛城之战的具体经过到底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战

    三国历史上的宛城之战的具体经过到底怎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宛城之战简介宛城之战,又称“U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说法一:公元184年6月,黄巾军首领张曼成战死后,起义军10

  • 吕蒙白衣渡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白衣

    吕蒙白衣渡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懿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刘备和孙权两家虽然结了盟,但是矛盾很大。鲁肃在世的时候,是主张吴蜀和好,一起对付曹操的。后来鲁肃死了,接替他职务的大将吕蒙,就和鲁肃的主张不同。吕蒙是东吴名将。他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年青时候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器重。吕蒙有一次,孙

  • 鲁肃:远见卓识的一代名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远见卓识

    鲁肃:远见卓识的一代名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汉末三国谋士群体中,鲁肃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不但是东吴集团早期发展过程中贡献巨大的谋士之一,为三足鼎立的形成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后来又接替周瑜成为东吴集团在荆州一线的主将,为东吴帝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同时,他还是孙刘联盟的首倡者和维系者,正是

  • 诸葛亮也中过别人的计吗?诸葛亮是怎样中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是怎样

    诸葛亮也中过别人的计吗?诸葛亮是怎样中计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的第一次中计发生在三顾茅庐时:刘备在听了徐庶和水镜先生的推荐后,先后三次带领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实现远大理想。而诸葛亮得知徐庶向刘备推荐自己后,心中很矛盾。刘备固然是位“仁主”,是“皇叔”,自己辅佐

  • 官渡之战时,袁绍兵多曹操兵少,为什么反而是曹操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时

    官渡之战时,袁绍兵多曹操兵少,为什么反而是曹操缺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官渡之战前,曹操已经先后消灭袁术、吕布、陶谦等诸侯,初步统一了中原地区,和袁绍隔黄河对峙。当时,曹操所占领的地盘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地区。这其中,山东北部的青州辖区还被袁绍的儿子袁谭占领,曹操也没有

  • 第九十五章 张飞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十五章

    第九十五章张飞田,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荆州城偏东南的闸口镇,附近有座桥,名叫江管渡桥。桥南有一块两亩多大的水田,与众不同。每到秧苗插下的季节,这块田晨总是绿油油的,而且连一根杂草也没有。这块田,人称张飞田。传说刘备借得荆州之后,按照诸葛亮的策略,招贤纳土,扩充队伍,由2万多人一下子发展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