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0、德宗李适

10、德宗李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46 更新时间:2024/1/8 11:47:38

唐德宗李适(742~805),代宗长子,其母睿真皇后沈氏。天宝元年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东宫。十二月,拜特进,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四月,代宗即位,五月,以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十月,改封雍王。率军讨伐史朝义。十一月,大败叛军,收复洛阳。史朝义败亡,李适以功拜尚书令,并与郭子仪等图形凌烟阁。广德二年(764)二月,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五月,代宗崩,即位于太极殿,是为德宗。

德宗接手他父亲留下的政治遗产,这时,内忧外患不断,特别是河北藩镇割据独立已成定局。37岁即位的德宗,雄心勃勃,要中兴唐朝

中兴唐朝首先要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当时,河北、淮西割据势力最强大,占地多者十余州,小者亦占三四州,又拥有军队,自设文官武将,自征赋税,不向国家纳贡赋。藩镇还互相勾结抗拒朝廷。肃、代之时力量不足,对藩镇采取姑息政策。德宗即位后,决心平定藩镇。建中元年(780),采纳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为征伐藩镇提供了军费。建中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魏博节度使田悦连续向朝廷请求由李宝臣之子李惟岳继任。因为此前李宝臣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串通,要在藩镇内实行世袭制。故大历十四年田承嗣死后,李宝臣力请立田承嗣之子田悦为魏博节度使。此次田悦为李惟岳请求,德宗不答应,力图革除节度使世袭弊病。于是田悦与李惟岳便联合对抗朝廷。五月,田悦进攻邢州和临洺县,德宗命将救援。六月,梁崇义不听招抚,德宗命李希烈讨伐。七月,唐军在临洺大败田悦军,又在徐州大败魏博、淄青军。当时李正己已死,其子李纳擅统卢淄青军务,败退濮州。德宗又命卢龙节度使朱滔攻打成德李惟岳,李惟岳逃回恒州。八月,梁崇义兵败自杀。唐军的胜利,引起藩镇内部的矛盾,李惟岳被部将王武俊所杀,王投降唐朝。

在取得一些军事胜利后,德宗处置失当,导致了更大的战祸。德宗命降将张孝忠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王武俊为恒、冀二州都团练使,降将康日知为深、赵二州都团练使,将德、棣二州分给朱滔。德宗这样做,一方面是赏赐功臣和降将,另一方面是分散和削弱藩镇力量。德宗的任命引起众多不满:王武俊认为自己功大,地位反比张孝忠低,只同康日知并列,拒绝接受朝廷任命;朱滔想要深州,并已屯兵据守,不肯交给康日知,对德宗安排不满。于是,王武俊、朱滔反与田悦、李纳相勾结,一起反抗朝廷,藩镇战争扩大了。

朱滔约其兄凤翔节度使朱泚共同谋反,密信被查获,朱泚被德宗召到长安监视起来。德宗命朔方节度使马燧攻打河北三镇,唐军先胜后败,与藩镇处于相持状态。这样,叛镇节帅就相约称王,与朝廷对抗: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称齐王,拥朱滔为盟主。而李希烈打败梁崇义之后,不听朝命,各叛镇乘机劝李希烈称帝,相互声援。建中三年,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李希烈兵强粮足,势力最强,他派兵到处抢掠,包围郑州,威胁洛阳,战火由河北扩大到河南。

建中四年(783)八月,李希烈兵围襄城,攻打哥舒曜。九月,宣武节度使李勉派兵救援襄城,并奏李希烈精兵在襄城,其镇许州空虚,如兵袭许州,襄州之围自解。这一方案切实可行,但德宗责李勉违诏,追回李勉派攻许州的兵将。追回的兵将遭许州叛军拦击,唐军大败。李希烈军占伊阙,李勉派兵加强洛阳防守,却被李希烈断绝后路。自此宣武军士气不振,襄城处境更危急。此种局面,全是德宗刚愎自用,指挥失当造成的。

随后德宗的失策又导致泾原兵变。建中四年九月,德宗征调泾原等各道兵马救援襄城。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五千兵到长安,时天寒有雨,士兵希能得到朝廷优厚赏赐,结果一无所得。士兵到浐水,德宗下诏让京兆尹王翔犒军。王翔只给粗饭素菜,引起士兵极大不满,以至哗变,攻入京城。姚令言劝解士兵,士兵不听,胁迫姚令言向西进兵。德宗急令每人赏帛二匹,众人更怒,箭射中使。乱兵到通化门,将来安抚的中使杀死。德宗又令赏士兵20车金帛,但这时乱兵已入城,不可阻挡,德宗带部分妃子、太子、诸王仓皇逃出长安。翰林学士姜公辅在德宗马前,建议或捕朱泚随行,或杀之。德宗逃命要紧,顾不上听姜公辅的话。德宗逃到奉天,下诏征发附近兵马入援,左金吾大将军浑瑊到奉天,因浑瑊有威望,奉天众人心才安定。

泾原乱军在京城拥立朱泚,朱泚也决心反叛,与河北各藩镇相呼应,准备进军奉天。在奉天虽有大臣建议做好准备防御朱泚进攻,德宗与宰相卢杞都认为朱泚不反。而听说朱泚要迎德宗回宫,德宗竟然相信,下诏各道援军安营30里外。姜公辅劝谏应有防虑,做到有备无患,德宗才把全部援军招入城内。朱泚果真派泾原兵3000人,谎称迎接皇上,由于段秀实等的拼力阻止,其阴谋未能得逞。德宗逃难还要享受,认为奉天狭小,想迁到凤翔。户部尚书萧复劝道,凤翔将士是朱泚旧部,去凤翔无异自投罗网。德宗还说已决定了,不过可以留一天。第二天凤翔部将作乱,投降了朱泚,德宗总算免遭不测。在长安,朱泚进入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设文武官员,公开反唐。朱泚写信给朱滔说“三秦之地,指日克平;大河之北,委卿除殄,当与卿会于洛阳。”(《资治通鉴》卷228,唐德宗建中四年)表明要同河北藩镇联合推翻唐朝。

严峻的形势,打破了德宗的幻想,急忙调兵救援。浑瑊坚守奉天,李怀光则率朔方军前来,李晟收编士卒亦回救奉天。朱泚亲自督战围攻奉天达一个月,形势极为危急。奉天城内士兵拼死抵抗,击败叛军,李怀光又在礼泉击败朱泚叛军。朱泚军事上不利,又忧虑长安不稳,便退守长安,奉天局势转危为安。

奉天形势刚刚安定一些,急躁而昏庸的德宗又一次处理失误,局势又迅速逆转。李怀光从山东赶来救驾,多次说宰相卢杞、赵赞、白志贞奸诈、谄媚,认为“天下之乱,皆此曹所为也!吾见上,当请诛之”(《资治通鉴》卷229,唐德宗建中四年)。奉天解围之后,李怀光认为自己功大,皇上会以极高礼仪迎接他。李怀光的指责,卢杞听说了,心里害怕。卢杞劝德宗让李怀光乘胜进取京城,不必朝见,实际上是不让李怀光见德宗,德宗同意了。李怀光认为自己千里赴国难,击败朱泚,解奉天之围,如此大功,而今近在咫尺,不能见到天子,心中十分不满地说:“吾今已为奸臣所排,事可知矣!”(《资治通鉴》卷229,唐德宗建中四年)于是在咸阳屯兵不进。并多次上表揭露卢杞等人罪恶,德宗不得不贬卢杞、白志贞、赵赞三人。李怀光胁迫朝廷贬逐卢杞等人后,亦心感不安,遂萌背叛之意。又想吞并李晟军,未成,便暗与朱泚勾结,又为李晟发觉。李晟奏请德宗防备。当听说德宗要亲赴咸阳督战,李怀光大为惊慌。德宗为笼络李怀光,加任李怀光为太尉,赐予铁券。李怀光当着皇帝的使者将铁券扔在地上说:“圣人疑怀光邪?人臣反,赐铁券;怀光不反,今赐铁券,是使反也!”(《资治通鉴》卷230,唐德宗兴元元年二月)对此情况,德宗开始有所防备,命严守奉天门关,同时加封忠于朝廷的大将李晟为河中、同绛节度使,随后又加任同平章事,将挽救危机的重任交付给李晟。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第三节 精心谋划,铲除韦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第三节

    景龙三年(709年)四月,定州人郎岌上言:“韦后、宗楚客将要兴兵作乱。”韦后下令用杖刑把郎岌打死。五月,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又上言:“皇后荒淫无度,破坏了礼仪章法,干预国家政冶,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阴谋叛乱已威胁到了国家生存。”唐中宗召见并当面质询他

  • 此人救了唐太宗一命,却是李世民死前最想杀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文治武功冠绝千古,历代帝王几乎无人能望其项背。李世民还有一个长处,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君臣关系,是皇帝最难以把握的问题。皇帝太强势,容易滥杀功臣,留下兔死狗烹之恶评。皇帝太弱势,容易被臣下以为软弱可欺,引发陈桥兵变那样的篡位夺权之事。但李世民却堪称君臣关系处理专家。可以说,

  • 李世民一代帝王 为何没能教导好膝下14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膝下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佑;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承乾

  • 唐朝的建立,李渊趁机夺权上位,开始了一个新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朝

    公元616年,隋场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尽管李渊非常尽心尽力,想博得隋炀帝的赏识。但是隋场帝非但不信任李渊,还派了自己的心腹王威、高君雄做太原的副留守,监视李拥|的一举一动。李渊表面上整天喝闷酒,心中却早有所谋。他暗地里花重金买通了朝中重臣,_培植自己的势力。当时,为了躲避东征髙句丽和农民起义风潮的

  • 她一生侍奉过6位皇帝 50岁时竟把李世民迷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萧皇后的出身,《北史》和《隋书》都有记载。581年,年幼的周静帝被迫将皇位“禅让”给外公杨坚。新登基的大隋皇帝,还挺待见萧岿,他坦率地表示,希望次子杨广能迎娶一位西梁公主。看中的就是萧家四公主,就是后来的萧皇后,姐姐们闹着相亲时,她居然没守在父母身边,而是被寄养在民间,衣衫褴褛,正吃糠咽菜哩。萧

  • 武则天为何当了12年的才人 李世民不喜欢她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不喜欢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分,还是个才人。这足以阐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倾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终身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

  • 14、敬宗李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唐敬宗李湛(809~826),穆宗长子,母恭僖太后王氏。元和四年六月七日生于东内(大明宫)之别殿。长庆元年三月,封景王。长庆二年十二月,立为皇太子。长庆四年正月二十二日穆宗去世,二十六日,太子于太极殿东序即皇帝位,是为敬宗,时年16岁。明年才改元宝历(825~826)。敬宗酷肖其父,加之年轻,孩童之

  • 魏徵为什么阻止李世民封才貌双全的郑家女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才貌双全

    魏徵在历史上以敢于直言进谏闻名,魏徵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有很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唐太宗对魏徵很是尊重,对他的意见建议很是看中。而魏徵对李世民的谏言不仅涉及政事,甚至连唐太宗的私事都在他的进谏范围之内。俗话说“后宫佳丽三千”,可见在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一个帝王坐拥天下美女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魏徵有不同的看法

  • 李世民真的喜欢杨妃吗?历史上杨妃得宠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李世民后宫中的这位杨妃,史书中对其的记载只有一句话:“恪母,隋炀帝女也。”可见杨妃虽然名义上为隋炀帝女,看似出身高贵,然而连生母为谁、排行第几、封号为何都不知晓。杨妃没有公主封号,说明没有受过正式册封——隋炀帝登基后便去了洛阳,即使是册立太子也不过是下诏遣使回长安,更不用说还会特意记得要去册封一个留

  • 这人装疯卖傻36年,被众宦官扶上帝位,即位后让朝官都追悔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装疯卖傻

    皇帝是身系一国安危的高于一切存有,除开国皇帝之外,皆是父子中间相差无几。纵览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史,皇帝一直是作为社会秩序的核心人物,小到百姓种田经营,大到国家大政开战,都是由皇帝去直接或间接地把控。皇帝的权力无可比拟,但所承受的压力和风险同样不少,有许多有才能的臣子宁死不自己出去单干,就是要找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