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出身贫苦没文化 却是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人

她出身贫苦没文化 却是对我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76 更新时间:2023/12/29 19:26:39

与历史上所记载的那些名门闺秀、大家才女不同,黄道婆只是出身在一个很穷很穷的、放到现在绝对是在国家贫困县以下、每月需要国家救助的家庭。她从小也不可能读书,知书达礼之类的修饰语是一点都用不到她身上的,可是,她却是对我们老百姓影响最大、最贴近我们平生活的人。

黄道婆又名黄婆(这个名字有点那个…太接地气了),是松江乌泥泾镇人(今上海)。由于家庭贫困,她十二三岁时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在那个时代,童养媳的地位是很低的,白天干活,晚上纺纱。那个时期黄道婆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整天操劳不说,每天还要受到严重的家庭暴力袭击。但正如某个伟人说过“天将降大任于你,就必须要先过苦日子…否则大任就不给你”,还有伟人也说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不错,黄道婆就准备反抗了。她等待着机会,终于有一次,她被公婆、丈夫一顿毒打后,被关在柴房里,半夜,她用自己那双勤劳的手在房顶上掏了个洞,就这样逃了出来,躲在一条停泊在黄浦江边的海船上。

屈辱而沉重的生活磨练了黄道婆的意志,能让这位从未出过远门的年轻女人在踏上了另一段陌生的人生旅途时,勇敢地走下去!这一点太可贵了,假如这时的角色换成姬、清照之类,文化史上可能又会多出一段某某二十拍或是缠绵哀怨的小词。幸好是黄道婆,幸好她没读过书,幸好她的经历告诉她只有靠双手才能活下去。不错,就是为了活下去,这也是普通百姓大众的心声,她们没有什么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愿望,也没有什么救万民于水火之类的激动人心的口号,只是为了活下去!为了活下去,黄道婆从家里逃了出来,为了活下去,她随船来到了崖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岛。

我们得感谢这艘船,感谢那位无名的船主,幸好他有颗同情之心收留了黄道婆。当黄道婆两脚踏上崖州这块土地时,人生地疏,无依无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让她很快便有了安身之所,并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还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不久,黄道婆就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时黎族人民生产的黎单、黎饰、鞍塔闻名海内外,棉纺织技术比较先进。黄道婆聪明勤奋,她虚心地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还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渐成为当地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深受百姓的欢迎。就这样黄道婆在黎族地区生活了将近30年。

但是,黄道婆始终还是怀念自己的故乡,于公元1295年,从崖州返回了故乡乌泥泾。就在黄道婆重返故乡时,植棉业已经在长江流域大力普及,但纺织技术仍然很落后。她回来后,就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学到的织造技术传授给家乡人民,一边教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边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推弓、三锭脚踏纺织车…在她的辛勤努力下,当地的棉纺织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纺纱工艺上,黄道婆更是创造了一种新式纺车。当时淞江一带用的都是旧式单锭手摇纺车,效率低不说,还要三四个人纺纱才能供上一架织布机的需要,十分不方便。黄道婆和木工师傅一起,经过反复试验,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了三锭棉纺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而且操作也很省力。因此这种新式纺车一出来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很快就在淞江一带推广开来。在黄道婆的带动下,淞江一带成为了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历经几百年都未衰败。

据史载,到16世纪初,当地农民一天就能织出上万匹的布,到18世纪乃至19世纪时,淞江布更是远销欧美,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当时淞江布匹号称“衣被天下”,这伟大的成就其中当然凝聚了黄道婆的大量心血。

黄道婆身上体现出了我国普通劳动妇女最本质的特征,她没有才情学识,不会吟诗写词,不会弹琴谱曲,有的只是那朴实的双手和丰富的劳动技能,但正是这两样东西深深滴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毕竟对于百姓来说,有吃有穿就足够了!

标签: 却是的人贫苦

更多文章

  • 宋真宗赵恒大事记,宋真宗赵恒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事记,生平简介,真宗

    真宗赵恒(公元968年~公元1022年)在位时间:公元997年~公元1022年曾用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谥号: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安葬地:定陵(今河南巩县)公元968年,赵光义第三子赵恒出生。公元995年,赵恒被立为太子。公元997年,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

  • 话说交椅_《李国文说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交椅,李国文

    早年读《水浒传》时常自问:“梁山泊里忠义堂上的交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深入地探讨一番,发现所谓的交椅,虽然不过是折叠椅或者马扎之流,但在中国,却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因为,它是一种有着久远历史的器物,更有甚者,它还是等级社会里体现地位的象征物。所以,人们常说的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的那个“把”字,其实

  • 《宋史论稿》八、北宋潜邸出身将领述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宋史,将领

    北宋历史上,在武将群体中长期存在着一支重要而核心的力量――潜邸出身将领,即君主称帝前身边的亲信和随从人员,可简称之潜邸亲随,或称藩邸亲随。大致而言,宋初两朝,潜邸亲随在武将群体中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宋太宗朝其影响相当大。至宋真宗、仁宗时代,潜邸亲随已成为武将群体中权贵势力,牢牢掌握了核心兵

  • 没有喇叭音响古人是怎样给万人军士训话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万人,军士,是怎样

    看过古装电视剧的朋友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大战在即都会有一个誓师大会的,一般由军中统帅给将士们讲话。但是古代也不会像今天一样有喇叭音响之类的他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大家都能听到统帅们的讲话呢?在古代将军经常会在出征前开一些誓师大会,就是打鸡血洗脑之类的,但是其实激励士兵并不是只有这样一种方式的。比如说用

  • 王世则两次考试连中状元,被称“跛脚状元”“铁面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状元,跛脚,铁面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仕人阶层地位是最高的,所谓“学而优则仕”,那些读书有所成就的人,一般都能成为朝廷命官,但在此之前需要经过科举考试。在科举考试中,状元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荣誉,一生能考中一次状元,那是莫大的荣耀,在当北宋年间,有一个人却考中了两次状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此人名叫王世则,桂

  • 富甲天下:说说咸平之治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事儿,咸平,富甲天下

    卷一·兄长暴毙,真宗即位序言第一节起义不断,矛盾尖锐第二节离奇事件,不断发生第三节长兄失宠,二哥早逝第四节天时地利,宋真宗登基卷二·辽国入侵,澶渊之盟第一节契丹南侵,宋辽开战第二节征讨契丹,虎头蛇尾第三节澶渊城内,定下盟约卷三·加强集权,重用旧臣第一节登基伊

  • 宋朝淮南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路,淮南,行政区划

    淮南东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建隆元年至绍兴十一年淮南东路:开宝四年(971)置高邮军;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涟水军;至道二年(996)省天长军;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淮南路,治扬州,以扬州,以扬州、亳州、宿州、楚州、海州、泰州、泗州、滁州、真州、通州、寿州、庐州、蕲州、和州、舒州、濠州、光

  • 宋朝河东路行政区划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河东路,行政区划

    河东路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南部郡县-建隆元年至靖康二年,北部郡县-太平兴国四年至靖康二年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河东路: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威胜军、平定军;四年(979)降太原府为并州;五年(980)置岢岚军、宁化军;六六年(981)省沁州;七年(982)置火山军;淳化四年(993)置定羌

  • 理宗赵昀大事记,赵昀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事记,理宗赵昀,生平简介

    理宗赵昀(公元1205年~公元1264年)在位时间:公元1224年~公元1264年曾用年号: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安葬地:永穆陵公元1205年,宋理宗赵昀出生。公元1224年,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公元1233年,史弥远病死,赵昀亲政。公

  • 宋代最凄惨的君王,掘坟晾尸头颅被做成酒器,元朝皇帝用了90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用了,酒器

    今天拙作给大家介绍一名南宋皇帝的故事,一位君主要比曾经在“靖康之耻辱”中徽钦父子俩两个人被金人战俘,最后丧生寒的五国城要惨的多,一位君主就是宋理宗赵昀。宋理宗人死之后也不得安宁,头颅居然被元朝皇帝作为盛酒的器材。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第五位皇帝,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当年他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