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河东路行政区划

宋朝河东路行政区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30 更新时间:2023/12/22 0:48:30

河东路

郡县沿革起止时间:南部郡县-建隆元年至靖康二年,北部郡县-太平兴国四年至靖康二年

行政区划网站·东方血脉·版权所有

河东路: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威胜军、平定军;四年(979)降太原府为并州;五年(980)置岢岚军、宁化军;六

六年(981)省沁州;七年(982)置火山军;

淳化四年(993)置定羌军;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河东路,治并州,以并州、潞州、晋州、绛州、泽州、代州、忻州、

汾州、辽州、宪州、岚州、石州、隰州、慈州、麟州、府州、丰州、威胜军、平定军、岢岚军、宁

化军、火山军、定羌军来属;

咸平二年(999)置静乐军;五年(1002)省静乐军;

景德元年(1004)定羌军更名保德军。

嘉佑四年(1059)升并州为太原府;七年(1062)置丰州;

熙宁三年(1070)省宪州;五年(1072)省慈州;十年(1077)仍置宪州;

元佑元年(1086)仍置慈州;

元符二年(1099)置晋宁军;

崇宁三年(1104)升潞州为隆德府;

六年(1116)升晋州为平阳府。

太原府:大都督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979)归,降为并州、"紧州"、"军事州",徙治榆次县,

同年称新并州;七年(982)徙治唐明监,嘉佑四年(1059)仍升为太原府,升州格为河东节度,元丰年间升

为"次府",大观元年(1107)升为"大都督府"。

阳曲县:次赤,倚。太平兴国七年(982)徙治唐明监。有百井、阳兴二寨。

太谷县:次畿。

榆次县:次畿。

寿阳县:次畿。

盂县:次畿。

交城县:次畿。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属大通监,宝元二年(1039)仍属并州。

水县:次畿。

祁县:次畿。初属隆州,太平兴国四年(979)来属并州。

清源县:次畿。

平晋县:中。初为晋阳县、"倚郭";建隆四年(963)改属平晋军为"倚郭",太平兴国四年(979)废,另于新城置

平晋县,来属并州;熙宁三年(1070)省入阳曲县,政和五年(1115)仍置平晋县。

太原县:初为"倚郭"。太平兴国四年(979)省入榆次县。

大通监:太平兴国四年(979)于交城县置大通监,负责铁冶。

永利监:咸平四年(1001)于平晋县置永利监,负责制土盐。

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德军节度。初为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州格名为昭德军节度,建中靖

国元年(1101)更州格名为威胜军节度,崇宁三年(1104)升为隆德府,仍更州格名为昭德军节度。

上党县:望,倚。

襄垣县:上。

屯留县:上。

潞城县:上。

壶关县:中。

长子县:中。

涉县:中。

黎城县:中。天圣三年(1025)自刈陵故城徙治白马驿,熙宁五年(1072)省入潞城县,元佑元年(1086)仍置黎城县。

平阳府:望,平阳郡,建雄军节度。初为晋州,政和六年(1116)升为平阳府。

临汾县:望,倚。

洪洞县:紧。

襄陵县:紧。有雕掌、豹尾二寨。

神山县:上。有韩买、安国、史壁、叠头四堡。

赵城县[庆祚军]①:上。熙宁五年(1072)省入洪洞县为赵城镇,元丰三年(1080)仍置赵城县。

汾西县:中。有厚裔、青岸、石桥、青山、边柏五寨。

霍邑县:中。

冀氏县:中。有府城、永兴二寨;有陶川、白练、当谷、横岭四堡。

岳阳县:中下。

和川县:中下。初属沁州,太平兴国六年(981)来属晋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冀氏县为和川镇,元佑元年(1086)

仍置和川县。

————有炼矾、矾山二务,庆历元年(1041)置,负责炼绿矾。

绛州:雄,绛郡,防御。

正平县:望,倚。

曲沃县:望。

太平县:望。

翼城县:上。

稷山县:中。

绛县:中。有中山、花崖、华山三寨。

垣曲县:下。有铜钱监,负责铸铜钱。

乡宁县:属慈州,熙宁五年(1072)省入太平、稷山、晋州襄陵三县。

铜钱监:

泽州:上,高平郡,军事。

晋城县:紧,倚。有雄定关,初为天井关,靖康元年(1126)更名。

高平县:上。

阳城县:上。

端氏县:中。

陵川县:中。

沁水县:中下。

代州:上,雁门郡,防御。初为"都督府",乾德元年(963)降为"上州"。

雁门县:中下,倚。有西陉、胡谷、雁门三寨。

崞县: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寨。

五台县:中下。

繁畤县:下。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冶、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寨。

忻州:下,定襄郡,团练。

秀容县:紧,倚。

定襄县:中下。熙宁五年(1072)省入秀容县,元佑元年(1086)仍置定襄县。

汾州:望,西河郡,军事。

西河县:望,倚。有永利西监,负责制土盐。

平遥县:望。

介休县:上。

灵石县:中。有阳凉北、阳凉南二关。

孝义县:上。太平兴国元年(976)更名为中阳县,后仍更名为孝义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介休县为孝义镇,元

佑元年(1086)仍置孝义县。

辽州:下,平乐郡,军事。熙宁七年(1074)省入平定军、威胜军,元丰八年(1085)仍置辽州。

辽山县:下,倚。熙宁七年(1074)改属平定军,元丰八年(1085)仍属辽州。有黄泽寨。

和顺县:下。熙宁七年(1074)省入辽山县为和顺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和顺县。

榆社县:中下。熙宁七年(1074)省入威胜军武乡县为榆社镇,元丰八年(1085)县境改属辽山县,元佑元年(1086)

仍置榆社县。

平城县:中。熙宁七年(1074)省入辽山县为平城镇,元佑元年(1086)仍置平城县。

宪州:中,汾源郡,军事。开宝九年(976)归宋,初治楼烦县,咸平五年(1002)徙治静乐县;熙宁三年(1070)省

入岚州,十年(1077)仍置宪州;政和三年(1113)定郡名为汾源郡。

静乐县:中,倚。初属岚州,咸平二年(999)为静乐军"倚郭",咸平五年(1002)来属宪州,熙宁三年(1070)改属

岚州,十年(1077)仍属宪州。

天池县:咸平五年(1002)省入静乐县。

玄池县:咸平五年(1002)省入静乐县。

岚州:下,楼烦郡,军事。

宜芳县:中,倚。西北有飞鸢堡。

合河县:中下。有乳浪寨。

楼烦县:下。初为宪州"倚郭",咸平五年(1002)来属岚州。

石州:下,昌化郡,军事。开宝九年(976)归宋。

离石县:中,倚。

平夷县:中。有伏落津寨。

方山县:下。

隰州:下,大宁郡,团练。

隰川县:上,倚。

温泉县:上。有绿矾务,负责炼绿矾;有水头、白壁、先锋三寨。

蒲县:中。

大宁县:中。

石楼县:中。有上平、永宁寨。

永和县:中。

慈州:下,文城郡,团练。熙宁五年(1072)省入隰州、绛州、晋州,置吉乡军属隰州,元佑元年(1086)仍升为慈

州。

吉乡县:中,倚。熙宁五年(1072)改属隰州,以知县兼吉乡军使,元佑元年(1086)仍属慈州。

文城县:熙宁五年(1072)省入吉乡县为文城镇。

威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977)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置威胜军。

铜鞮县:中,倚。初属潞州,太平兴国二年(977)来属威胜军。

武乡县:上。初属潞州,太平兴国二年(977)来属威胜军。

沁源县:中下。初属沁州为"倚郭",太平兴国六年(981)来属威胜军。

绵上县:中下。初属沁州,太平兴国六年(981)改属并州大通监,宝元二年(1039)来属威胜军,庆历六年(1046)徙

治大觉寺。

平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977)于镇州广阳寨置平定军,四年(979)徙治平定县。

平定县:中,倚。初为广阳县,属太原府;国初析广阳寨属镇州;太平兴国四年(979)更名为平定县,来属平定军。

有承天军、百井二寨;有故井陉关。

乐平县:中。初属太原府,太平兴国四年(979)来属平定军。有静阳寨。

岢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五年(980)于岚州岚谷县置岢岚军。

岚谷县:下,倚。初属岚州,太平兴国五年(980)来属岢岚军;熙宁三年(1070)省,元丰六年(1083)仍置岚谷县。

有永和、洪谷等六寨。

宁化军:同下州。初为固军,太平兴国四年(979)降为宁化县,五年(980)于岚州宁化县置宁化军。

宁化县:??,倚。太平兴国四年(979)于固军之南置宁化县,属岚州;五年(980)来属宁化军,熙宁三年(1072)省,

元佑元年(1086)复置宁化县,崇宁三年(1104)仍省为宁化镇。有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寨。

火山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七年(982)于岚州雄勇镇置火山军。

火山县:倚。治平四年(1067)置火山县为"倚郭",熙宁四年(1071)省。

————有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槔、护水六寨;有下镇寨,庆历元年(1041)置;

有偏头寨,嘉佑六年(1061)废;有桔槔寨,熙宁元年(1068)废。

保德军:同下州,无倚郭县。淳化四年(993)析岚州地置定羌军,景德元年(1004)更名为保德军。

————有大堡、沙谷二津。

晋宁军:同下州,无倚郭县。初为葭芦寨,元丰五年(1082)归宋,属石州临泉县,元佑四年(1089)入西夏,绍圣四

年(1097)复归宋,元符二年(1099)于石州临泉县葭芦寨置晋宁军。

定胡县:中。初属石州,大观三年(1109)来属晋宁军。有定胡、天浑津二寨;有吴堡寨,元丰四年(1081)归宋。

临泉县:中下。初属石州,元符二年(1099)来属晋宁军。有剋胡寨。

————有神泉寨,元符元年(1098)置于榆木川;有乌龙寨,元符二年(1099)置;

有通秦、宁河、弥川三寨,元符二年(1099)分别置于升啰岭、窟薛岭、弥勒川。

————有靖川堡;有三交堡,元符元年(1098)置于三交川岭;

有通秦、宁河、弥川三堡,元符二年(1099)分别置于精移堡、哥崖岭、小红崖。

沁州:中下,阳城郡,????。治沁源县,辖沁源县、绵上县;太平兴国六年(981)省入威胜军、并州大通监。

隆州:治祁县东三十里,辖祁县,太平兴国四年(979)废。

静乐军:治静乐县,辖静乐县;咸平二年(999)于岚州静乐县置静乐军,五年(1002)省入宪州。

平晋军②:治晋阳县,辖晋阳县;建隆四年(963)于太原府晋阳县置平晋军,太平兴国四年(979)废。

以上军事属河东路。

麟州:下,新秦郡,镇西军节度。乾德初年徙治吴儿堡,五年(967)升州格为建宁军节度,端拱元年(988)更州格

名为镇西军节度。建炎三年(1129)入金。

新秦县:上,倚。有神堂、静羌二寨;有惠宁、镇川二堡。

银城县:中。政和四年(1114)省入新秦县。北有神木寨,有银城、建宁二寨;有肃定、神木、通津、阑干四堡。

连谷县:下。政和四年(1114)省入新秦县。有横阳堡。

————有大和寨,元符二年(1099)置于大和谷。

————有大和堡,元符二年(1099)置于城麻乜娘。

府州:中,荣河郡,靖康军节度。初为永安军节度,崇宁元年(1102)更州格名为靖康军节度,政和五年(1115)定

郡名为荣河郡。建炎三年(1129)入金。

府谷县:下,倚。北有安丰、宁府、百胜三寨;有河滨、斥堠、靖化、西安四堡。

————有震威城,宣和六年(1124)置震威堡于铁炉骨堆,靖康元年(1126)入西夏。

————有宁边寨,元符二年(1099)置于端正平。

————有宁川堡,元符元年(1098)置;有宁疆堡,宣和六年(1124)置于独移庄岭。

丰州:下,宁丰郡,军事,无倚郭县。庆历元年(1041)入西夏;嘉佑七年(1062)于府州罗泊川掌地另置丰州,政

和五年(1115)定郡名为宁丰郡。建炎三年(1129)入金。

————有永安、保宁二寨,嘉佑七年(1062)置。

以上军事属麟府路。

宋代部分地名考

岚州/宜芳县:今岚县岚城镇;武乡县:今武乡县故城镇;阳曲县(旧治):今阳曲县东黄水镇故县村;

黎城县(旧治):今黎城县庄乡古县村;垣曲县:今垣曲县古城镇古城村;

平晋县/永利监:今太原市小店区西温庄乡南畔村与黄陵街道办事处北畔村之间;

清源县:今清县;襄陵县:今襄汾县襄陵镇;麟州/新秦县:今神木县家城村;

神山县:今浮山县;赵城县:今洪洞县赵城镇;潞州/隆德府/上党县:今长治市;

霍邑县;今霍州市;冀氏县:今安泽县冀氏镇;临泉县:今临县白文镇故县村;

岳阳县:今古县;和川县:今安泽县和川镇;定胡县:今柳林县孟门镇孟门村;

太平县:今襄汾县汾城镇;崞县:今原平市崞阳镇;端氏县:今沁水县端氏镇端氏村;

楼烦县:今娄烦县;汾州/西河县:今汾阳市;平城县:今和顺县横岭镇仪城村;

合河县:今兴县;辽州/辽山县:今左权县;方山县:今方山县圪洞镇古村[待考];

平夷县:今中阳县;慈州/吉乡县:今吉县;温泉县:今交口县温泉乡温泉村;

晋宁军:今佳县;威胜军/铜鞮县:今沁县;宁化军/宁化县:今宁武县宁化乡宁化村;

乐平县:今昔阳县;绛州/正平县:今新绛县;火山军/火山县:今河曲县旧县乡旧县村;

丰州:今府谷县西北;绵上县(旧治):今沁源县北;绵上县(庆历徙治):今沁源县绵上镇;

天池县:今娄烦县天池店乡;玄池县:太原县:今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古城营村;

文城县:今吉县文城镇;隆州:今祁县东观镇;银城县:

连谷县:

注①:政和三年(1113)于赵城县置庆祚军,属河东路还是属晋州(平阳府)待考,暂列为县级军。

注②:平晋军:一说乾德初年置于乐平县,寻废。

标签: 宋朝河东路行政区划

更多文章

  • 理宗赵昀大事记,赵昀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事记,理宗赵昀,生平简介

    理宗赵昀(公元1205年~公元1264年)在位时间:公元1224年~公元1264年曾用年号: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佑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安葬地:永穆陵公元1205年,宋理宗赵昀出生。公元1224年,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公元1233年,史弥远病死,赵昀亲政。公

  • 宋代最凄惨的君王,掘坟晾尸头颅被做成酒器,元朝皇帝用了90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用了,酒器

    今天拙作给大家介绍一名南宋皇帝的故事,一位君主要比曾经在“靖康之耻辱”中徽钦父子俩两个人被金人战俘,最后丧生寒的五国城要惨的多,一位君主就是宋理宗赵昀。宋理宗人死之后也不得安宁,头颅居然被元朝皇帝作为盛酒的器材。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第五位皇帝,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当年他18

  • 赵匡胤君臣雪夜谋天下——先南后北战略的形成与实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君臣,赵匡胤,雪夜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权利建立宋朝。然而,经过五代十国的纷争,盛唐时期的版图已支离破碎了。当时,在北方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和许多由汉族所建立的割据势力,夹在二者之间的则是割据山西一带的北汉。北汉受到契丹的支持,与原来的后周和宋朝一直处于公开敌对的状态。在江淮以南,则存在着南唐、吴越、后蜀、荆南

  • 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宋仁宗“狸猫换太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之谜,太子,狸猫换

    民间传说,北宋仁宗赵祯本是其父真宗赵恒的宫女李氏所生,被皇后用“狸猫换太子”之计,将赵祯换掉。多年以后,幸亏龙图阁大学士包公断案如神,才使皇帝生身之谜真相大白。然而这段离奇的“狸猫换太子”故事虽然凄婉动人,却是文人杜撰出来的。关于这段宫闱秘史,在旧时的

  • 独宠一妃而亡国的后蜀皇帝,曾经也是个造福一方兢兢业业的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亡国,是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的小国家,他们虽然与主流王朝相距甚远,但是享受的宫廷制度却一点不比人少,有些皇帝也是本着皇族的宗旨一心一意为民生社稷服务,但是最终还是逃不了骄奢淫逸的下场。965年正月北宋兵围四川成都,后蜀皇帝孟昶开城投降,后蜀灭亡。相传后蜀皇帝孟昶因骄奢淫逸无度而亡国,孟昶使用的夜壶都是金.

  • 梁师成:是苏东坡的私生子吗?竟然是“六贼”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监,私生子,苏东坡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几句清新柔情词句出自北宋大词人苏东坡所作《蝶恋花》。苏轼的词一向以雄浑豪迈着称,缘何也能写出这样柔情似水的词章。理由很简单,其实他也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多情的男人。据记载苏轼一生有两名正妻,侍妾十数人,为他生下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

  • 女词人李清照为何再婚后又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清照,词人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在历史上无疑是响当当的一姐,重磅级人物之一,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李清照,卓文君、蔡文姬、班昭或曰上官婉儿)的魁首。十八岁时,她与金石考据家赵明诚结婚。婚后,李清照与丈夫如胶似漆珠联璧合享誉当世,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志同道合、夫唱妇随的模范夫妻。人们对美满

  • 完颜兀术多勇少谋治军无方,为何却胜多败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兀术多勇少谋,却胜多败少,完颜

    完颜兀术马上成长兀术,生年不详,卒于1148年。金朝军事统帅,着名战将。先后任金朝都监、都统、右副元帅、都元帅、太保、太傅、太师等职。征战一生。经历战斗数百次,多数获胜。在战争中以勇猛着称。曾经佐宗望追辽朝天祚帝,一举灭辽,屡胜宋军,打过长江,攻破临安,逼南宋皇帝逃往海上。但兀术勇猛有余,治军无方,

  • 辽西夏金赋税和徭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徭役,赋税,辽西

    辽、西夏和金三朝的赋税制度及徭役制度各具不同特点,其税法和役法既有本族旧制,又有中原的制度;既接受唐制的影响,又直接承袭宋旧制;其制既有因循,又有某些改变,因而从各个侧面显示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辽朝的赋税制度沿袭后唐旧制,实行夏、秋两税制,并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而制订的,大体可分为州县、部族与

  • 耶律阿保机威震四方继位为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威震,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872-926)是辽的建立者。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耶律阿保机出生之时,正是他的祖父匀德实担任部落联盟夷离堇之际。匀德实是一位相当能干的人,他掌握着部落联盟的兵马大权,在对外扩张中屡战屡胜。又主张大力发展农牧业,富民强族,在部落里享有很高的声望。贵族耶律狼德用卑鄙的手段把匀德实诱杀,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