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宋仁宗“狸猫换太子”之谜

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宋仁宗“狸猫换太子”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678 更新时间:2023/12/17 16:36:01

民间传说,北宋仁宗赵祯本是其父真宗赵恒的宫女李氏所生,被皇后用“狸猫换太子”之计,将赵祯换掉。多年以后,幸亏龙图阁大学士包公断案如神,才使皇帝生身之谜真相大白。然而这段离奇的“狸猫换太子”故事虽然凄婉动人,却是文人杜撰出来的。

关于这段宫闱秘史,在旧时的戏曲和小说、话本中有多个版本,但故事的主线基本是一致的。豫剧及闽南语歌仔戏里称作《狸猫换太子》,京剧名为《打龙袍》,话本则名为《宋宫怨》。

创作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系列开篇《狸猫换太子》中的情节是这样的:宋真宗时,后宫李妃生太子,刘妃以狸猫调换,并命宫女寇珠将太子装在化妆盒内抛入御花园池中,寇珠手捧妆盒,心中忐忑不安,忽闻小儿啼哭,终不忍将他残害。清朝石玉昆编着的公案小说《三侠五义》中也记述道:宋真宗赵恒中年无嗣,时刘、李二妃同时怀孕,赵恒传旨,谁先生儿子,便立谁为皇后。刘妃为争当皇后,与内侍郭槐定下毒计,在李妃生子时,用一只剥皮的狸猫将小孩换下来,然后诬陷李妃产下妖孽。真宗遂将李妃贬入冷宫。太监冒死救下太子,后由八贤王抚养成人。京剧《打龙袍》则叙述包拯奉旨陈州放粮,在一处破窑前被一双目失明的老妇拦住告状,历数当年宫闱秘事。包拯细心推求,方知她原来是宋真宗之妃李宸妃,当朝天子宋仁宗之母。包拯把她带回京城,设计以元宵观灯为名请宋仁宗前往午门,用灯戏故事旁敲侧击,然仁宗不明真情。王延龄请来老太监陈琳说破当年“狸猫换太子”、刘妃害李妃的实情。仁宗始醒悟,立即将李妃隆重迎接回宫,尊为太后。李妃眼疾治愈后,对包拯加以升赏,并痛斥赵祯不孝,命包拯将其杖责。包拯因顾忌臣不能打君,乃请仁宗脱下龙袍,以打龙袍替代责罚。

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是旧时文人凭借想像创作出来的,寻根究底,都是从《宋史・李宸妃传》中关于宋仁宗生母李宸妃不敢认子的一段记载演变而来的。宋仁宗的身世确实迷离曲折,他不是刘太后亲生,生母也的确是李宸妃,不过用剥皮狸猫换太子的离奇情节,却是文人为了增强艺术感染力而虚构出来的。而且事情的来龙去脉最后是仁宗自己查明的,与包公也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包拯以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是在这二十多年之后的事情,刘太后当政的时候,他还没出道呢。

宋真宗一直没有儿子,当时已经准备将侄子濮王赵允让过继入宫,迎立为太子。而李氏怀孕产下了赵祯,令真宗非常高兴,李氏因此被封为“才人”,后来又晋封为“婉仪”、“顺容”。刘皇后自己无子,见李妃生下太子,羡慕不已,她仗着自己皇后的地位,就抢了这个孩子,留在身边当自己亲生的儿子抚养,并且严禁宫里任何人泄露赵祯是李妃所生的事实。李妃本是刘皇后的宫女,虽因生子而封为妃嫔,但毕竟不敢跟她相争,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亲生儿子把刘皇后当生母而不得不忍气吞声。

乾兴元年(1022),宋真宗病死,太子赵祯继位,即宋仁宗,当时他才13岁,由刘太后垂帘听政。而他的生母李氏则被打入冷宫,眼看自己的儿子登基当了皇帝,却连跟他单独见面说句话的机会都没有,最后于天圣九年(1031)孤寂而死,刘太后下令以妃嫔之礼为她治丧。

宰相吕夷简听说此事后,请求单独面见太后。他直截了当地向太后说:“臣听说,后宫死了一个妃子。”

刘太后一听,脸上顿时变色,她冷冷地说道:“后宫死了一个妃子,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是皇帝家的家事,与宰相何干?”

吕夷简严肃地说:“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我作为宰相不能置身事外。”

刘太后发怒地说:“你是想借此挑拨我们母子离心吗?”

吕夷简回答:“臣不敢。臣只是提醒太后,陛下已经长大了,如果有朝一日他听说了什么事,那后果太后想过没有?”

刘太后一震,心想,现在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一旦将来自己死去,仁宗得知了实情,痛感自己的生身母亲在生前死后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一定会怨恨自己,肯定还会迁怒于刘氏后裔。于是刘太后吩咐以一品礼安葬李宸妃。吕夷简又建议使用水银宝棺,将李宸妃的尸身保留完整,以防有朝一日皇帝开棺验尸,并暗中吩咐内侍,给李宸妃穿上皇后服饰入殓,放进大相国寺的井里。

过了一年,刘太后也去世了。宋仁宗从小由刘太后抚养,同刘太后感情很深,因此刘太后的死让他非常伤心,他终日守在灵前,茶饭不思,大臣们都非常担忧皇帝的龙体安康。

他的叔父燕王赵元俨忍不住发话了:“你这是做什么?又不是死了亲娘!”

宋仁宗闻听此话大惊失色,他抬起头来问:“皇叔说什么?我不是母后亲生的?那我又是谁生的呢?”

赵元俨说:“你是李宸妃所生,刘太后所养。”

仁宗心中起了疑念:会不会是刘太后害死了他的生母?于是立刻下令调查,同时派军队将刘太后娘亲的府第包围起来。显然,如果查明他的生母李氏真是被刘太后所害,他就要拿刘太后家族抵命报仇了。

这时宰相吕夷简站出来说道:“李宸妃的凤棺现在大相国寺井中,请陛下开棺验看!”

棺木很快被吊了上来,打开棺盖,只见李宸妃面目如生,十分安详,没有毒杀、残害或者虐待的迹象,而且身上穿着后服,头上戴着后冠。虽然她生前并没有享得应有的尊荣,身后却是以皇后之礼入殓的。这时,吕夷简又不失时机地说出一番公道话:“太后虽有不义之事,但以皇后礼仪厚葬宸妃,表明她已有自悔之心;刘虽非生母,但对陛下仍有抚育之情,不可或忘。”真相大白,仁宗撤除了对刘氏家族的包围,并来到刘太后灵前向其请罪。为了弥补他对生母的愧疚之情,他一方面追尊李宸妃为皇太后,另一方面下令擢升李太后的弟弟李用和,并将福康公主下嫁给李用和的儿子李玮。

在小说与戏剧故事中,李宸妃的地位很高,堪足与刘妃争后位,所以才有“狸猫换太子”事件发生。事实上,刘氏是真宗在太子时就宠爱的美人,后两个皇后先后死去,便被扶正当了皇后。而李氏当时只是刘后的宫女,即使偶然承恩生下太子,但仍不及杨淑妃和沈贵妃受宠,更不可能与刘后抗衡,“宸妃”的位号还是她病重时,由刘太后特别加封的。

在历史上,刘太后可算是一位贤明的太后。她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之初,就对执政的重臣们说:“为了先帝的大丧,你们都辛苦了。你们可以把亲属的名单开来,以后有机会,我也好回报。”群臣于是纷纷开了名单交给她。刘太后把这份名单贴在寝宫墙上,在大臣保举任命官员的时候,先对一下名单,看是不是这些大臣的亲属。如果是,她就另外选派,这样就避免了朝臣营私结党,培养家族势力。

曾有人上书建议她依照唐朝武后的故事,立刘氏宗庙,并有人献“武后临朝图”,暗示她不妨效法。刘太后看了,生气地把奏书丢在地上,严正地说:“我不会做这样对不起祖宗的事!”在她垂帘期间,百姓安乐,天下太平,而由她一手调教出来的宋仁宗在位40余年,也是国泰民安,后人对其评价甚高。其实,这里面也不能忘了刘太后的功劳。

标签: 之谜太子狸猫换

更多文章

  • 独宠一妃而亡国的后蜀皇帝,曾经也是个造福一方兢兢业业的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亡国,是个,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过很多的小国家,他们虽然与主流王朝相距甚远,但是享受的宫廷制度却一点不比人少,有些皇帝也是本着皇族的宗旨一心一意为民生社稷服务,但是最终还是逃不了骄奢淫逸的下场。965年正月北宋兵围四川成都,后蜀皇帝孟昶开城投降,后蜀灭亡。相传后蜀皇帝孟昶因骄奢淫逸无度而亡国,孟昶使用的夜壶都是金.

  • 梁师成:是苏东坡的私生子吗?竟然是“六贼”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监,私生子,苏东坡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几句清新柔情词句出自北宋大词人苏东坡所作《蝶恋花》。苏轼的词一向以雄浑豪迈着称,缘何也能写出这样柔情似水的词章。理由很简单,其实他也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多情的男人。据记载苏轼一生有两名正妻,侍妾十数人,为他生下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

  • 女词人李清照为何再婚后又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清照,词人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在历史上无疑是响当当的一姐,重磅级人物之一,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李清照,卓文君、蔡文姬、班昭或曰上官婉儿)的魁首。十八岁时,她与金石考据家赵明诚结婚。婚后,李清照与丈夫如胶似漆珠联璧合享誉当世,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时代志同道合、夫唱妇随的模范夫妻。人们对美满

  • 完颜兀术多勇少谋治军无方,为何却胜多败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兀术多勇少谋,却胜多败少,完颜

    完颜兀术马上成长兀术,生年不详,卒于1148年。金朝军事统帅,着名战将。先后任金朝都监、都统、右副元帅、都元帅、太保、太傅、太师等职。征战一生。经历战斗数百次,多数获胜。在战争中以勇猛着称。曾经佐宗望追辽朝天祚帝,一举灭辽,屡胜宋军,打过长江,攻破临安,逼南宋皇帝逃往海上。但兀术勇猛有余,治军无方,

  • 辽西夏金赋税和徭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徭役,赋税,辽西

    辽、西夏和金三朝的赋税制度及徭役制度各具不同特点,其税法和役法既有本族旧制,又有中原的制度;既接受唐制的影响,又直接承袭宋旧制;其制既有因循,又有某些改变,因而从各个侧面显示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辽朝的赋税制度沿袭后唐旧制,实行夏、秋两税制,并依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而制订的,大体可分为州县、部族与

  • 耶律阿保机威震四方继位为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威震,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872-926)是辽的建立者。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耶律阿保机出生之时,正是他的祖父匀德实担任部落联盟夷离堇之际。匀德实是一位相当能干的人,他掌握着部落联盟的兵马大权,在对外扩张中屡战屡胜。又主张大力发展农牧业,富民强族,在部落里享有很高的声望。贵族耶律狼德用卑鄙的手段把匀德实诱杀,夺

  • 宋璟是什么人?是唐玄宗敬重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敬重,是什么人,玄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代四贤相之一宋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小李老师,对于唐的研究尤其注重,可能是李姓王朝吧,但是不得不承认,唐的发展,离不开一些名臣的呕心沥血,上次说了姚崇,这次说和姚崇齐名的宋璟。宋璟是睿宗、玄宗朝宰相,是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齐名的唐代四大名相之一,邢州南和人。宋璟自

  • 算命先生说四个年轻人都是宰相命,没人相信最后穷困而死,结果真成了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宰相,成了,都是

    范镇是北宋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曾参与编修了《新唐书》。范镇一生勤勉,着述十分丰硕,写过一本叫做《东斋记事》的书。这本书是范镇记录时事见闻的笔记,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宰相张士逊是范镇的好友,曾给范镇讲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张士逊刚刚考中进士的时候,有一天与寇准一起去相国寺游玩,两人看到一个卦摊

  • 宋夏金元时期的甘肃文化:宗教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宗教信仰,时期,甘肃

    宋夏金元时期,甘肃境内诸多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宗教信仰各有特色;以传统儒学思想文化为内容的学校教育得到传播与发展;文学艺术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天文历法知识得以应用;造纸与印刷术有所进步;金、银、铜、瓷、玉器制作有较高的技术与工艺水平;居住、饮食、服饰、丧葬等习俗风情各异。这一时

  • 宋徽宗时期方腊、宋江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方腊,时期

    徽宗在位的时候,公元1102年~1105年,全国许多地区闹蝗灾,蝗虫吃光了庄稼,人民难以生存。公元1117年,黄河突然决口,有100多万人夺去了生命。自然灾害的横行,再加上贪官污吏搜刮民膏,致使百姓生灵涂炭。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